李學林委員:為農民脫貧致富插上「科技」翅膀

2020-12-26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3日電(記者 呂金平 實習記者 李茜茜)「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長期生活和工作在雲南這個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的地方,我希冀通過科技手段發展現代化農業產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學林表示。

李學林介紹,去年以來,雲南農科院調集全省種植、養殖業的180多位專家,編制500項實用技術標準,為11個人口較少民族和直過民族群眾,編寫了13本農業科普叢書,用全面系統的種養殖知識,提供最新的技術、品種,指導少數民族群眾發展壯大產業,年內即將出版。

全國兩會期間,李學林提交了《關於支持雲南推進高原河湖流域經濟綠色發展的提案》。提案建議,利用雲南六大水系及九大高原湖泊各自自然條件特點和生態特點,以水系或流域為區塊,因地制宜,加快產業跨界、跨國融合發展,探索生態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特色產業發展以及流域休閒觀光、農耕體驗、鄉村民宿等「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全面促進流域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構建別具一格的流域經濟,帶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經濟發展有機結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相關焦點

  • 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來源:農民日報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我院視察,並作出了「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當前,在進入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關口,系統梳理、全面認識、科學把握「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時代背景、深刻內涵、理論體系,對於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理論研討會在濟南召開
    來自全國農業科研、管理、理論戰線和「三農」一線的130餘名同志,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再學習、再認識、再升華,共商新時代農業科技使命擔當。本次理論研討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和農民日報社共同主辦,山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農業農村委員會辦公室、省政府研究室、省科技廳指導。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出席會議並致辭。
  • 山東:「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農科宣言應當成為全國農業科技創新...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發起的「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理論研討會在濟南召開,來自全國32家農科院系統的代表圍繞「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再學習、再認識、再升華,共商新時代農業科技使命擔當、目標任務和路徑舉措,形成以下共識:
  • 農業機械化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翅膀
    全市農業機械化的快速、健康發展為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農機裝備水平進一步優化。《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市結合實際,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進一步完善了農業機械化發展扶持政策,加大了資金投入,為農業機械化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充分調動了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使越來越多技術先進、操作簡單的農業機械出現在了田間地頭,機器換人步伐進一步加快,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科技力量。
  • 【中國的脫貧智慧】為脫貧攻堅插上科技的翅膀
    【中國的脫貧智慧】為脫貧攻堅插上科技的翅膀 央視網消息:科技扶貧是助力產業發展和貧困人口增收的重要舉措
  • 為農民脫貧致富盡一份心力
    許多常年奮戰在農業戰線上的廣大農業工作者,被李保國事跡深深感動,他們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要像李保國一樣兢兢業業,為農民脫貧致富獻出自己的一份心力。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軍表示,李保國奉行經世致用的治學原則,將自己擅長的技術用到扶貧攻堅工作中去,以解決農民的實際困難為己任,通過實地實驗、技術培訓等方式,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在大山深處開闢出一條脫貧新路子。  江西崇仁縣農業局農藝師鄒明生表示,李保國給基層農技員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基層農技推廣員學習的標杆。
  • 九三學社雲南省委主委、雲南省農科院院長李學林委員:讓山水林田湖...
    原標題:九三學社雲南省委主委、雲南省農科院院長李學林委員:讓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和諧共生  「河流是生命之源,我走遍雲嶺高原,看到大多河谷地帶因農業開發過度,不同程度地破壞了生態環境。這與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及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要求極不相稱,與國家西南生態屏障建設要求相差甚遠。」
  • 讓「電商的翅膀」飛出脫貧致富長久路子
    越來越多貧困群眾插上「電商的翅膀」,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12月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為一種新業態,農村電商在助力鄉村振興、脫貧致富上有著顯著的作用。重慶市忠縣馬灌鎮50歲的直播帶貨「新秀」陳章蓉,通過幽默的語言風格和物美價廉的產品,迅速吸引近10萬粉絲的關注,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帶貨網紅」;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永興鎮捷地村的村民們,憑藉獨特的創意,「紅mini」和「紅pro」蘋果新品迅速在網絡走紅,直播間也成為「秒殺」現場……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電商在廣大農村天地裡大有可為,既通了銷路、活了產業,也富了農民、樂了市民。
  • 「我的扶貧故事」讓天柱「發豆腐」插上科技的翅膀 走進千家萬戶|...
    貴州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喀斯特地形地貌豐富多樣,近60%的森林覆蓋率及綠青山為貴州特色農產品生產提供天然優勢,盛產出優質的茶葉、食用菌、蔬菜、水果等特色農產品加工原料,加工出種類繁多的食品豐富舌尖上的美味,也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
  • 《海底兩萬裡》:讓科技插上幻想的翅膀
    這確實讓我們感到很佩服,儘管有很多是想像出來的,但是很多事情在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過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證實,說明這些想像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學論證基礎之上的,讓科技插上夢想的翅膀,讓夢想推動科技不斷發展,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嘗試和探索。
  • 路羅鎮中心學校校長宋玘文:為孩子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許多科學家都是小時候就在心中埋下了科學的種子,從而在長大後為國家、社會做出偉大的貢獻。只有為孩子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孩子長大以後,才有可能在科學的天空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路羅鎮中心學校校長宋玘文宋玘文校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在學校工作中,將科技教育作為提升小學生整體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 視頻|「土豆大王」梁希森: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雪上加霜的是,聽說他把大筆資金投入到馬鈴薯育種上面,銀行紛紛抽回了貸款,生意上的夥伴也急忙抽回了資金,梁希森一下子沒有了錢。為籌措資金,梁希森把自改革開放以來開辦麵粉廠、毛巾廠、鋼結構廠、建築公司、裝修公司、魯西牛業等積累下來的資金全部投入到馬鈴薯育種上來,依然不夠,他開始賣車、賣房、賣酒店,先後關掉4家公司、賣掉9輛車,最後他不得不賣玫瑰園的房子,一套接著一套地賣,又把上海、杭州、青島等地的房產賣掉,錢款到帳馬上投入到馬鈴薯育種項目上,連續投入達30多億元。
  • 葵花籽加工遍地開花,脫粒機械給產業插上科技翅膀
    而葵花籽脫粒機械也在持續賦力產業發展,助力葵花籽輕鬆脫粒,給脫粒環節插上科技的翅膀。堅果炒貨是指植物果實經過晾曬、烘乾等工藝加工而成的一類休閒食品,常見的堅果炒貨有葵花子、瓜子、花生、核桃、板慄、腰果、巴旦木等等。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堅果消費量整體不高,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穩步提升,消費者健康飲食意識逐漸增強,市場潛力巨大。
  • 創意農業直播丨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
    農忙下田,農閒科研,將課堂移向田間,將講臺建在駕駛倉——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來,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從培養教師職業素養出發,將教學工作與農業裝備技術專業建設深度融合,提出專業教師要「農忙下田,農閒科研,將課堂移向田間,將講臺建在駕駛倉」的基本教學思路。
  • 為高空救援插上「鷹的翅膀」
    原標題:為高空救援插上「鷹的翅膀」   百米以上高層建築室外滅火技術在國內外消防救援領域尚屬空白。如今,這一難題在我省得到突破。
  •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
    實踐中,一線教師工作熱情與活力被激發,他們將教學工作與提升教師專業技能、教科研能力、社會服務能力緊密結合,立足教書育人,緊追科技前沿。學校做到了產教融合與人才培養同頻共振,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
  • 為別人著想,意味著給你插上一對翅膀
    為別人著想,意味著給你插上一對翅膀 為別人著想 意味著給你插上一對翅膀 因為你把自己的快樂 帶給了別人 與人同樂 快樂就增倍 同時你也真正了解別人痛苦 與他分擔
  • 產業協作插上科技翅膀(東西部扶貧協作一線探訪)
    一批來自煙臺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的專家,把論文寫在三峽庫區腹地,讓東西部產業協作插上科技翅膀,助力脫貧攻堅。引來新技術:「頭一回見這樣種水果」秋月梨樹上方,鋼絲繩拉起田字形的網架。「這些網架都是老高幫我們立起來的。」周代芝說,「頭一回見這樣種水果。」「這叫拉網種植技術,是為了讓樹苗枝幹從往上長變成橫著長,多結果子。」
  • 為大運會籃球「插上翅膀」
    為大運會籃球「插上翅膀」 高畫質電視轉播要求 大運氛圍造起來 隨著大運會舉辦臨近 青白江區的大運氛圍也日益濃厚 文體中心、鳳凰大道、青白江北路 等點位的配電箱 都穿上了頗具大運元素的創意塗鴉外衣
  • 「為夢想插上翅膀」積家雙翼手錶怎麼樣?
    積家雙翼手錶,「為夢想插上翅膀」,小工廠做出了大夢想。自從千禧年,積家加入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Richemont),如虎添翼。藝術加上技術,天賦能夠有效地雜糅。積家601244J雙翼系列的風格和技術也很獨特,堪稱鐘錶踐行巔峰。它搭載的最新一代機芯結合了雙翅的新穎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