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神話中,為何古人普遍認為,人類祖先是泥捏的,別的材料咋不行

2020-12-23 少讀歷史

古老的問題再次被擺在讀者的面前,人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中華文明泱泱幾千年,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古人也曾被這個問題所困擾,人類自始至終便會遇到一個又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為了更好的解釋這個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問題,古人只得採取開腦洞的方式,嘗試將這個問題作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於是,在古人的認知裡,天地本就是混沌在一起的。混沌之間,有一個巨人甦醒了過來,他隨手摸起來一柄大斧頭,用盡全力一揮,天地便被分開,這個人便是盤古,後他的頭顱四肢幻化成為山川大河,天地間最初的框架便被搭建了出來。

女媧娘娘咋來的,咱今天就不再贅述了,因為她並不是今天的主角。雖然天地被分開,可並沒有任何生物,於是,女媧娘娘在河邊,開始用水和著泥土,開始捏起來泥人。女媧娘娘堪稱手工藝人的鼻祖,畢竟全手工作品,因此不同的泥人間存在著差異,有美有醜,有大有小。

女媧考慮到,自己不能一直捏泥人,於是便將泥人分為兩種,有男有女,他們可以自由繁衍,人類便在這個大地上一代代生活了下來。

為了讓人類不再孤單,女媧娘娘又捏了鳥樹蟲魚,自此天地間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對比西方的達爾文進化論,我覺得這種解釋解釋方式更具有傳奇色彩,也充滿趣味性。拋開達爾文的進化論之外,古希臘神話與猶太神話也存在類似的神話故事,為何古人願意接受人類祖先是泥捏的這一解釋?別的材料不行嗎?

泥土對於古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感情

女媧有體,孰能匠之。——《楚辭》

由此可見,在戰國時期女媧造人的故事便已經在人間流傳,並且在商紂王時期,紂王便是由於在女媧廟寫了首詩,其中「娶回長樂事君王」惹怒了女媧娘娘,惹下了滅頂之災。如果要是追女媧娘娘造人傳說的起源,最少也得在三皇五帝時期了。

經過對比可以發現,這一時期雖然與世界上的其他幾個古文明存在差異。但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都是發生在遠古農耕階段,甚至相對更久遠的時期。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農耕文明,農耕文明的核心在於土地耕種。在古人的生活中,或許他們能夠認知的材料,無非是泥土,樹木,石頭,骨頭,金屬則相對出現的時間更晚一些。因此,可以部分回答題目中的問題,即在古人認知的材料中,符合可塑性的材料有限。因此,不是其他材料不行,而是古人的認知中,沒有找到比泥土更合適的材料。

泥土具有可塑性,可以被塑造成各式各樣的形狀,並且古人在很早的時間便學會了製作陶器。很有可能,這個神話便是在陶器製作時期傳出來的。為何這麼推斷呢,想像也是建立在一定事實依據的基礎上,古人很可能早早地被問到,人到底是從何而來,他們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當有一天,人們發現了陶器製作後,便一下子豁然開朗,推斷出最初的一代人便是被上仙用泥土捏成的泥人,然後上仙賦予了這些泥人生命。那石頭,木頭一樣可以被雕刻成為不同的形狀,為什麼古代神話沒有上古大神用石頭,木材等雕刻成人形的傳說呢?

泥土是世間所有生物的起點,也是他們共同的終點

泥土與其他東西不一樣,除了可塑性這一點之外,還具有其他東西不具有的特性,那便是泥土對於生命的承載功能。草木等皆可以藉助土壤生長,草木枯萎回歸塵土。人類,飛禽走獸,吃喝皆取自於土壤,死後均回歸土壤,哪怕是其他材料,也在不同程度上取自於土壤。

那可以這麼說,世間萬物皆生長於土壤,而又最終回歸於土壤,土壤在古人的意識中,是一種特殊的存在。這一點同樣是其餘材料所不具備的。石頭埋藏於土壤,樹木生長於土壤,而人類與動物的骨骼更不用提,他們均不具備創造生命的能力。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世界都是一樣的。世界的物質也都是如此,從土壤中生長最終又回歸土壤。古人雖無法詳細地解釋這種現象,但他們的內心裡明白,土壤可以孕育人類,同樣也可以塑造人類。

除此之外,人們將自身的起源賦予某種神秘的色彩,無形之中,人類在天地間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人類有神靈塑造,自然可承擔起萬物之靈的責任。

後記

綜上所述,人類是怎麼來的,曾縈繞在古人的心頭,他們無法解釋這個問題。於是女媧造人便被塑造了出來。於是人類便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作為世間最有靈性的人類,身份地位便躍居於其他生物之上。

而泥土創造生命,養育萬物,水也是萬物的源泉,這兩樣東西結合,利用神仙之手創造出人類,成為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大道三千,殊途同歸」,遠古時期的幾大文明雖各有千秋,但在人類文明起源上,卻達成了一致。可見,人類更願意接受自己是神仙塑造的這一觀點,誰想自己的祖先是一個毛茸茸的猿猴呢?

相關焦點

  • 神話捏土為人:為什麼古人普遍認為,人類的祖先是泥捏的?
    於是古人便開始動用自己的想像力,編造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神話。其中最為普遍的一種說法,就是捏土造人。無論是我國古代神話,還是西方的古希臘神話和猶太神話,都記載著類似的故事。那些古代先民普遍認為,自己的祖先來源於泥土。
  •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捏泥造人,伏羲、女媧兄妹相婚是真的麼?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伏羲造人,只是古中國人為了解決世界從哪裡來,自己從哪裡來的疑問,編造的神話罷了。既然是編造的神話,當然是假的了。容奕天慢慢道來。科學進化論現代科學已經通過更為可靠的方法描述了生物進化的過程。
  • 世界神話中,為何都把火星視為不祥?
    一百年前,一千年前,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是不是都曾經仰望過同一片星空呢?實際上,古人對於星星們研究可謂歷史悠久。古人認為,神秘的星象變化,背後是神仙的力量,預示著人間的吉兇禍福,基本上全世界各大文明都有類似的認知。由此產生了星辰崇拜,也產生了很多有趣的神話傳說。
  • 中國上古神話的源起和發展
    最近一段時間,筆者寫了幾篇關於上古神話的系列解讀文章,已經談及的神話傳說主要有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和鯀禹治水。有個別熟識的朋友對此很不理解,認為這些都是幾千年前的「虛妄怪誕」之說,有什麼可研究的?對此論調,筆者很想為這些熠熠生輝的中國上古神話正一正名,故有此一文。
  • 上古神話中被低估了的兩隻神獸,一是麒麟的祖先,二是鳳凰的姥姥
    上古神話的形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不同的神話體系、神話典籍之間會互相吸納互相借鑑,因而形成的結果也非常龐雜。但從中不難發現,古人對於動物的認知,就自成一套體系,基本上把動物分成四大類,分別是走獸類、鳥類、鱗甲類和魚類。
  • 科學家重大猜想:人類的祖先不是猴子,或許是從魚類進化而來!
    魚類向脊椎動物進化的顯著特徵就是出現頜骨,也就是人類嘴巴張合的骨頭,這樣能夠出現咬合力適應陸地生存。之前的魚類進食都是吸食方式,把微小生物通過吸力納入腹中。就這樣生存了許多年,魚類朝著4個方向走去,其中就有硬骨魚,硬骨魚中又包含一個亞科——肉鰭類,這個硬骨魚就是哺乳類動物的祖先。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淮陽泥泥狗
    在淮陽太昊陵,琳琅滿目的動物土偶--泥泥狗,舉目可見。這些泥泥狗囊括了形形色色的奇禽異獸,大有尺餘,小如姆指,造型奇特,古拙神奇,別具一格,奇禽怪獸達200多種。各種圖案,渾厚古樸,極具楚漆器文化的格調,因之被海內專家譽之為「真圖騰活化石」。
  • 人類沒有天敵?一動物曾以人類祖先為食,如今人們卻在養其後代
    人類,沒有鋒利的牙齒,也沒有迅捷的速度,在原始叢林中,他們在與猛獸競爭中,處於極度不利的地位。不得不承認的是,人類祖先在叢林中並沒有佔據什麼優勢,許多猛獸都在以捕食他們為生。古人很想搞明白,人類到底是如何來的,於是,他們塑造出了女媧這一形象,他們相信人類是天神的孩子,是女媧用泥土捏成了人,地球上便開始出現了最早的人類。
  • 揭秘人類起源,考古學家發現新的化石,人類可能擁有共同的祖先!
    一直以來對於人類的起源總是爭議不斷,研究之後科研人員公布了一個公認的答案,所有的人類其實是擁有共同的祖先。其中最為流行的便是「非洲單一地區起源說」,很多人認為非洲早期的智人其實就是我們現代人的祖先,也就是說中國人也是源於非洲的,而至於為何最後會演變出不同種族還是充滿著疑惑。
  • 神話故事-遠古四大古神
    神話是反映古代人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理解
  • 克蘇魯神話中的古神
    上一篇裡介紹了巴斯特,她是古神的一員,在這之前,我也介紹過古神諾登斯。古神也是克蘇魯神話體系的一部分,但對於古神的具體描述大多是後來的作品,資料相對較少,所以,本篇只會介紹一些資料相對較多的古神以及與它們相關的一些東西。
  • 傳說中的女媧,是人類始祖,為什麼卻是人首蛇身?
    女媧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人類之母,但她好端端一個人,為什麼會是人首蛇身呢?首先,要從原始崇拜說起。蛇的崇拜除了中國以外,還有許多古代文明都有蛇崇拜,比如印度,他們把蛇當作神靈一樣膜拜,再如義大利,有神秘的遊蛇節,尼泊爾人把認為蛇可以驅逐妖魔鬼怪,等等。那麼,為什麼人類會有蛇崇拜呢?
  • 土能生金:為何古人卻認為狗與雞屬相不合?看《易經》怎麼講
    土能生金:為何古人卻認為狗與雞屬相不合?看《易經》怎麼講《智慧易經》和《實用易經》專欄系列文章中,「源易緣」先後撰文談到了12地支裡的相關屬相。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卻又是非常有趣,物物相生相剋。動物的世界裡,人類忠實的好朋友——12生肖地支裡的狗,從來被稱為看門護院的「將軍」。四大名著《西遊記》和神話作品《寶蓮燈》裡,二郎真君身邊就有一隻哮天神犬。
  • 中國古神話懶人包,正確回答小孩子問我們人類是怎麼來的
    上古時期,有N多的男神女神,但只要說到中國的古神話,一定會提到盤古開天闢地,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一切。傳說在混沌時期,天和地就像一個巨大的雞蛋,裡面沒有聲音,也沒有光,漆黑一片,盤古就在裡面,孕育和生長就這樣過了18000年,這種什麼都沒有的生活實在是很壓抑。
  • 女媧神話與甘谷皇天信仰 —— 黃晨光
    女媧,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女始祖。漢代文獻中始有女媧為人類始祖的傳說。許慎《說文》:「媧,古之神聖女,化育萬物者也。」 (一)人類始祖女媧創造人類的傳說有兩種:一是摶土造人。相傳開天闢地之初,還沒有人類,女媧摶黃土作人。
  • 盤古開天后,上古神話出現21位洪荒古神,而其中卻沒有鴻鈞
    盤古開天后,上古神話出現21位洪荒古神,而其中卻沒有鴻鈞說到上古神話,很多人都會想起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神話故事,但是上古神話跟《封神榜》和《西遊記》這種民間傳說又不一樣,上古神話是從盤古開始一直到桀紂之間的洪荒傳才是上古神話,這段時間雖然有史書記載,但只是神話傳說。
  • 摸骨、看相、尋找遺傳密碼……何以追溯人類祖先家譜?
    看面相就能找到很多信息:比如面相是像現代人類還是更像猿類,頭骨是否渾圓,腦容量有多大,牙齒是否原始,等等。而高解析度工業CT技術、3D復原、幾何形態量化各個微小解剖部位等手段,使得古人類學者從頭骨中獲得了更多的形態數據。之後,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就能繪製出人類祖先的系統發育樹。
  • 古人穿的鞋子,為何鞋頭都向上翹?老祖宗智慧超然,不服不行!
    古人穿的鞋子,為何鞋頭都向上翹?老祖宗智慧超然,不服不行!關於鞋的歷史,已相當久遠,古稱鞋為鞜趿或履。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不知如何用什麼材料包裹雙腳,於是就在打完獵之後,用柔軟的獸皮包住腳面,自此便成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鞋。3000多年前的《周易》已有履的記載。《詩經》上「糾糾葛屐,可以屐霜」裡的「屐」,就是一種比較簡陋的用麻、葛編成的鞋。經過數千年的時間,鞋子已經從最簡單的草鞋,發展為後來的皮鞋、布鞋、到現在的運動鞋等。
  • 神話中常見的崑崙山,古人並不知道它在哪
    所以就有學者認為,西王母可能以西域某個古羌族部落為原型,而穆王西徵則能說明在絲綢之路開闢以前,中原和西域就曾有朝貢關係,穆王也可能真的到達過崑崙山脈。道教文化的聖山神話傳說能為人們世代銘記,最好的方式就是民間宗教,而渴望長生久視的帝王們更是為其推波助瀾,西王母掌管不死藥的傳說可能就來自這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