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有N多的男神女神,但只要說到中國的古神話,一定會提到盤古開天闢地,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一切。傳說在混沌時期,天和地就像一個巨大的雞蛋,裡面沒有聲音,也沒有光,漆黑一片,盤古就在裡面,孕育和生長就這樣過了18000年,這種什麼都沒有的生活實在是很壓抑。終於有一天,盤古忍不了了,拿了一把巨大的斧頭用力一劈雞蛋破了,裡面所有的東西都衝了出來,輕的往上飄形成了天,重的往下墜形成了地,周圍瞬間就開闊了起來,但是,天和地還離得很近,隨時有可能又合併起來,盤古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用手託起了天,腳壓著地,從此與天地一起生長。
就這樣又過了18000年,天地之間已經分開了無限的距離,盤古也被拉伸成了超級巨人,站了一萬多年的盤古,實在太累了,終於因為過勞體力不支,他倒下去死了,在他臨死前還給世間留了一份大禮,盤古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雲,聲音變成了雷電,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肌肉化作泥土,血液化作江河湖海,頭髮鬍鬚變成了星辰,皮膚、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牙齒、骨頭也換成了金屬和礦石,世間的萬物,從此形成。
這時候還沒有人類,人類的出場,還得從這位超級女神說起-女媧。盤古開天闢地之後,雖然有了自然的萬物,卻還是很冷清,女媧每天也沒有什麼事做,她就在這片空曠的大地上,遊來遊去來打發時間,有一天她閒逛到了黃河的岸邊,看到河裡自己的倒影,他靈機一動,用泥和水就開始玩泥巴,她捏了一個和自己樣子差不多的小人,對著泥人吹了一口氣,泥人就變成了能說能跳,能唱能走的小東西,人類就那麼意外的出現了。
女媧對他的新玩具,愛不釋手,於是不停地捏呀捏,創造了許多的人,不過萬物皆有生有滅,人類也會自然的生老病死,女媧就想,我得一直這麼不停的捏人,那得多累呀,於是她就把人類分為男女兩性,讓他們婚配嫁娶,養育子女,終於實現了人類的全自動化批量生產,從此,人類在大地上繁衍生息,這麼看來,女媧還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媒婆,所以在民間也把女媧奉為婚姻之神。
除了造人,女媧還補過天,補天這事從這兩個人說起,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他倆關係不怎麼樣,經常打架,一天共工倆人又打上了,共工打不過祝融,轉頭就跑,共工跑到西邊的一座山的旁邊,一頭撞了上去,這座山叫不周山,原本是一根撐天的柱子,被共工的鐵頭功一撞,斷成了兩截,天一下就傾斜了下來,還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窟窿,無數的星辰從窟窿中掉落,大地劇烈的震蕩,洪水滔天。
那個時候的人類還非常的脆弱,哪裡經得起這樣的折騰,眼看著就要滅絕了,女媧看見自己辛辛苦苦做的這些人就這麼毀了,於是就從江河裡找了許多的五彩石,用火把石頭融成了膠水,用這些五彩的澆水去填補天上的大窟窿,填好了以後,他又找來了一隻巨大的烏龜,砍下它的四腳,做成了新的擎天柱,把天空重新撐了起來,終於讓世間又恢復了原樣。
說完女媧就可以說說她的哥哥-伏羲。其實,女媧和伏羲他們是兄妹也是夫妻,伏羲是一位大發明家,人類在被女媧造出來以後,需要吃飯,最早的人類捕魚是用手去抓,用魚叉去叉魚,費時又費力。有一天,伏羲在看蜘蛛結網的時候就從中領悟到,如果將繩子結成網不就可以用來捕魚了嗎?漁網的發明大大提高了人們捕魚的效率,伏羲還將一條一條有節的繩子和無節的繩子交錯排列,發明了八卦。八卦之間的相互排列、推演,它包含有簡單的二進位算法,所以伏羲對數學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此外,伏羲還發明和推廣了養殖業,制定了曆法,與女媧共同發明了琴瑟等樂器,創作了歌曲,採集天然的火種教人們燒烤食物,伏羲看來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上古圈的愛迪生了。雖然伏羲教人類用火,但是用的都是打雷閃電,火山爆發等採集的自然火種,畢竟是自然得來的,就充滿了偶然性,而且火種是極難保存的,一不小心,如果熄滅了,全家老小又得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能創造出火,那就厲害了。
於是,這位牛人就出現了-燧人氏。燧人氏喜歡旅遊,有一天,他就來到西邊的一個國家,因為這個國家實在太靠西了,太陽和月亮都照不到,十分的昏暗,燧人氏路過這裡的一片樹林,按理說在這樣一個光都照不到的國家,樹林裡應該是非常黑暗的,卻不想這個時候樹林中發出了一陣陣的光,燧人氏就看過去就發現了一隻啄木鳥在不停地用它堅硬的喙去啄打樹幹,每啄一下,樹幹上就冒出火光,燧人氏就得到了啟發,發明了鑽木取火,從此人類告別了黑暗的時代。
有了火,吃飯的問題,算是勉勉強強解決了,可是住房的問題又來了,在遠古的時候人很少,動物非常多,人住在地面上或者是山洞裡面,經常受到動物的攻擊和毒害,說不定哪天在睡夢中就掛了,而且到了冬天的時候,氣候非常的寒冷,人類居住的環境實在是惡劣,那怎麼辦呢?
出現了問題肯定就會有人去解決問題,這時候有巢氏就出現了,有巢氏作為上古時候,第一個房地產大佬,他通過觀察鳥在樹上搭窩,發現了在樹上如果建造房屋,既可以擋風避雨,又能躲避野獸,於是他就教人們用樹枝和藤條在高大的樹上建房,人類總算過上了有房子的生活,有了房、有了火生活貌似不錯了,不過那個時候的食物的來源還是不穩定的,口糧主要是靠打獵或者是摘野果,說白了還是靠運氣,要是哪天運氣不好就沒有吃的,還是得挨餓。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個時候又會有一位大神即將出場了,他就是神農,有一天有一隻神鳥從神農到頭上飛過,鳥的嘴裡銜著一些穀物,這些穀物掉落在了神農身邊,既然這些穀物是神鳥掉的,神農就覺得這肯定是上天的恩賜,他捨不得吃,於是就把這些古物埋到了土裡,半年以後,土裡長出了一大片的莊稼,神農嘗了嘗莊稼,味道還不錯,於是他就把這些穀子分給了其他人,並教他們怎麼樣去種植這些糧食,所以原始的農業就產生了。人吃五穀雜糧難免生病,神農又從動物受傷後吃某些特定的植物,自己療傷,這種行為發現了草藥,並自己以身嘗百草,最終成為了醫藥之神。
神話發展到這裡,人類已經度過了最初的混沌時光,基本的生存問題也解決的差不多了,接下來這兩位文明的始祖將登場了,他們就是炎黃二帝,他們兩人分別是黃河流域的兩個部落的首領,每人都有自己的地盤,隨著各自勢力的不斷擴大,兩個老大為了爭地盤就開始打架,雙方在阪泉這個地方大戰三回,炎帝慘敗,歸順了黃帝。兩個部落,形成了炎黃部落聯盟。
這時候在山東有一個九黎部落,首領叫蚩尤。蚩尤能武善戰,義高人膽大,而且加上他年輕氣盛,不滿自己就是那麼一小塊的統治區,於是就跑到炎帝的部落去搶地盤,炎帝打不過就跑去求黃帝來幫忙,於是黃帝與蚩尤就在涿鹿展開了激戰,最後蚩尤戰敗被殺,蚩尤部落也從此就加入到了炎黃聯盟之中,隨著聯盟勢力的一再擴大,逐步就形成了最早的華夏雛形。
黃皇帝善戰,他的夫人螺祖也沒閒著,螺祖發明了養蠶織布,形成了最早的紡織業,雖然那個時候的蠶絲布料估計比現在的鑽石還貴,不過懂得織布、裁衣文明的確也就邁進了一大步。
皇帝還有一名超級厲害的部下叫倉頡,倉頡發明了文字,文字這種意識流東西的產生,使人類的思想得以傳播和延續,從根本的意義上將文明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還有諸如戰神刑天一類的神但是由於篇幅和存在感低的問題,有機會我們再來講一下。
雖然神話不是真實的歷史,但每一個故事都是遠古先民們的生存寫照,人類在漫長的歲月中,徵服自然,挑戰自我,每一個神話故事都值得細細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