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別稱冬蟲草,是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複合體。冬蟲夏草功效眾多,它是由肉座菌目、蛇形蟲草科、蛇形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於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身軀僵化,並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的,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屍體)構成的複合體。
冬蟲夏草在我國主要產於中國大陸青海、西藏、四川、雲南、甘肅五省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
2、普陀鵝耳櫪
普陀鵝耳櫪(學名:Carpinus putoensis Cheng)是樺木科、鵝耳櫪屬喬木植物。樹皮灰色;小枝棕色,疏被長柔毛和黃色橢圓形小皮孔,後漸無毛而呈灰色。葉厚紙質,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5-10釐米,寬3-5-5釐米,頂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不規則的刺毛狀重鋸齒。
我國特有種,僅見於浙江舟山群島。生於山坡林中。
3、廣西火桐
廣西火桐。分布於中國廣西靖西縣海拔910米的山谷緩坡灌叢中。該種為中國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廣西特有,對研究火桐屬植物、亞非大陸間的親緣關係以及植物區系,均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木材質輕軟,可作室內裝修。種子含澱粉、油脂。
4、絨毛皂莢
絨毛皂莢(學名:Gleditsia japonica Miq. var. velutina L. C. Li)是豆科。
特產中國湖南衡山。生於海拔950米的山地,路邊疏林中。湖南師範學院和湖南林校栽培數株,系自南嶽廣濟寺絨毛皂莢一母株採得種子繁殖。該種樹木材緻密,莢果可作洗滌劑,植株具有園林觀賞價值。因該種是豆科中較原始的種類,對分類系統研究有重要意義。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5、天目鐵木
天目鐵木(學名:Ostrya rehderiana)又名:小葉穗子榆、芮氏鐵木、浙西鐵木。屬山毛櫸目,樺木科喬木。天目鐵木是中國瀕危物種。僅分布於浙江西天目山,現僅存5株,稀有種。
6、光葉蕨
光葉蕨(學名:Cystoathyrium chinense Ching)是蹄蓋蕨科,光葉厥屬中等大的林下陰地常綠植物。根狀莖短橫臥,葉近生。中國特產,分布於四川西部,生林下陰溼處,海拔2450米。
光葉蕨是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中國瀕危物種。
7、臺灣杉
臺灣杉。又稱臺灣爺、亞杉等,是一種大型的杉科臺灣杉屬植物(APG3分類法將杉科併入柏科),為臺灣特有種。主要分布於臺灣中部約1,500至2,500米高的山區,由於非法伐木的行為,已經導致這個樹種瀕臨絕種。臺灣杉是分布在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一種常綠喬木,為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孑遺植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為中國臺灣的主要用材樹種之一。
8、百山祖冷杉
百山祖冷杉。是松科冷杉屬的一個樹種,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只在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發現生存,長於海拔1,700米的地區,常生於山坡林中。百山祖冷杉(Abiesbe-shanzuensisM.H.Wu)是中國特有的古老孑遺植物,被認為第四紀冰川期冷杉從高緯度的北方向南方遷移的結果,對研究植物區系演變和氣候變遷等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國家1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9、銀杉
銀杉(學名: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樹皮暗灰色。大枝平展,小枝節間的上端較粗,或少數側生小成距狀。為中國特產的稀有樹種,生於海拔940~1870米地帶的局部山區,如闊葉林中和山脊地帶等。分布於中國廣西、湖南、重慶、湖北、貴州等等。
10、水杉
水杉。落葉喬木,小枝對生,下垂。水杉屬在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約有6~7種,過去認為早已絕滅,1941年中國植物學者在四川萬縣(今重慶市萬州區)謀道溪(今稱磨刀溪)首次發現這一聞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遺樹種。據近年調查,重慶萬州、重慶石柱縣、湖北利川和湖南龍山、桑植均發現300餘年的巨樹。
水杉適應性強,喜溼潤生長快,北京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材質輕軟,可供建築、板料、造紙等用;樹姿優美,為庭園觀賞樹。
駱駝背上每天精彩在線
每天更新中國歷史趣事風景美食
文字:百度 圖片: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