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通互連CEO錢康:多元化勞動用工將成主流模式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今年在疫情與政策的雙向助推下,企業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變革大潮已經來臨,多元化勞動用工或將成為未來主流模式。」人力資源服務雲服務商乾通互連CEO錢康近日表示。

乾通互聯《2020中國多元化勞動關係市場研報》顯示,多元化用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企業降低綜合用工成本、適配高峰用工需求、減輕管理負擔和用工風險的問題,概括來說就是既能降本,又能增效。在調研的數百家企業中,超過51%的HR部門認為多元化用工模式對企業相當重要。從企業規模來看,多元化用工模式不僅應用於大型和集團性企業,而且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在嘗試新型用工模式。

錢康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乾通互連下一階段的業務戰略發展重心將向多元化用工傾斜,全面升級產品、組織架構、生態服務鏈條,打造人力資源一站式生態服務平臺。

記者注意到,今年雲計算產業飛速發展,作為距離「人」最近的細分賽道HR雲服務迎來增長,HR SaaS領域的投融資事件明顯增加,IT巨頭、投資機構紛紛出手布局,包括乾通互連在內的眾多HR SaaS服務商更是加碼發力,以搶食行業發展紅利。

重心向多元化用工傾斜

錢康告訴記者,今年在政策、經濟、疫情等因素影響下,社會環境發生巨大的變化,企業人力管理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國內的就業結構和模式悄然改變。其中,政策支持明顯利好HR雲發展。今年以來,政府指出要千方百計加快恢復和穩定就業,為就業創業、靈活就業提供更多機會。7月31日,國務院27號文件中指出把支持靈活就業作為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的重要舉措。

CIC灼識諮詢報告顯示,靈活用工市場在2014年~201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6.4%,到2023年靈活用工將佔用工市場總規模的41.5%。靈活用工模式在國外非常成熟,日本、歐美等地區的靈活用工佔比達到30%以上,相對比之下,國內靈活用工市場的滲透率還不足5%。這從側面說明國內靈活用工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乾通互連在業務描述中並沒有使用「靈活用工」一詞,而是使用了「多元化用工」。什麼是多元化勞動關係?乾通互連COO徐毅向記者解釋,多元化用工涵蓋範圍更廣,多元化用工從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的關係大致可以分為非標準勞動關係和非勞動關係兩大類,非標準勞動關係又包括勞動合同工、臨時合同工、非全日制用工等,而非勞動關係涵蓋場景更豐富,網際網路眾包人員、自營勞動者、經紀公司籤約人員、合夥關係、零工模式下的自由職業者、勞務派遣員工、項目外包員工。未來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用工結構的設計將是向多元化趨勢發展的。

從統計數據來看,網際網路、文化科研教育、廣告傳媒三類行業率先開展或涉足多元化用工模式,這是因為這些行業市場格局變化較快,業務波動明顯,項目制度特徵明顯,技術人員培養周期長,行業整體項背相望水平高等,通過傳統的勞動關係用工模式無法解決和匹配,多元化用工模式能夠更好地去解決這些問題,實現人與業務的合理配置。

據錢康介紹,下一階段,乾通互連的發展重心在多元化用工,其全新上線的嗖嗖人力平臺,融合數據云、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形成了各模塊既獨立又互為連通的生態服務平臺,將企業各「關係人」的效能與價值最大化釋放。

對標企業瞄準國際巨頭

針對行業裡競爭對標企業的提問,徐毅回應道,乾通互連並沒有把國內的同類企業當成競品,而是將對標企業瞄準了日本人力資源巨頭瑞可利(Recruit Holdings),瑞可利成立於1960年,業務覆蓋日本及全球範圍,它建立了人力資源服務生態中比較完整的版圖,對於企業客戶的黏合性和商業價值做得較好。目前,乾通互連重點關注的以企業客戶中心,企業客戶使用乾通互連的產品服務是否享受到降本增效的商業價值,通過高效實用的產品切實解決客戶問題,才能建立用戶忠誠度和保持穩定的復購率,這也是品牌的核心能力與「殺手鐧」。

記者注意到,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企業削減了用工成本,用工市場遭遇「最難求職季」。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對於「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大討論,將HR雲服務商也推進風口,使得今年的HR雲市場尤其熱鬧,眾多參與「玩家」都不同程度地加速布局拓展市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室副主任王天玉指出,新的消費形態滲透社會公眾生活,平臺用工模式正在發生變革,目前包括美團、滴滴出行、餓了麼、達達等在內的許多組織型平臺與勞務需求者、勞務提供者形成新型模式的關係,新模式引發的爭議訴訟案件在攀升,無論是用工結構,還是法律體系都在發生變革。「無法預見5G時代所帶來的平臺用工模式轉變,但勞動的靈活、多元、自主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業界存在一種質疑聲音稱網際網路巨頭將部分用工風險「轉嫁」給用工服務商,針對這樣的聲音,錢康正面回應稱,靈活用工的本質是勞動力和勞動力僱傭方的一個價值匹配,從法律關係上來看,實際並不存在「店大欺客」的問題,雙方是平等的,合作協議裡明確雙方的責任,外賣、網約車、快遞等平臺做大有自己的商業邏輯、市場驅動力,也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之所以引發爭議是因為產業鏈條上很多技術、服務甚至政策法律等還有很大的優化完善空間。

(文章來源:貝果財經)

相關焦點

  • 多元化用工成發展趨勢 乾通互連解碼新環境下行業變革
    與會嘉賓指出,2020年在疫情和政策的雙向助推下,企業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變革大潮已經來臨,多元化勞動用工或將成未來主流模式。會上,乾通互連CEO錢康表示,在疫情劃分的「時代分割線」之後,我國企業在組織人力資源架構上發生重大改變,「敏捷多元,革新進化」成為當下各企業在人力管理層面的關鍵。
  • 多元化用工或成組織發展趨勢 乾通互連解碼新環境下行業變革
    以 「多元·互連世界」為主題的第六屆HR雲時代高峰論壇日前在京舉辦。與會嘉賓共議企業用工模式的發展趨勢與走向,並指出2020年在疫情和政策的雙向助推下,企業組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變革大潮已經來臨,多元化勞動用工或將成未來主流模式。在勞務需求者、勞務提供商之間,多元化用工供應商正發揮著積極作用。
  • 人力資源管理迎變革大潮 乾通互連引領多元化用工發展新趨勢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的就業結構和模式悄然改變。12月17日,以 「多元·互連未來」為主題的第六屆HR雲時代高峰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上海社保局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天玉、乾通互連CEO錢康、COO徐毅等出席會議並作主題演講,共同回顧了2020年HR雲服務行業的發展歷程,探討新環境下企業用工模式的發展趨勢與走向。
  • 首份《多元化用工研報》背後:乾通互連的棋局與攻守道
    而液態化同樣體現在僱傭關係中,靈活用工模式近來開始逐漸崛起。一場與靈活度的對抗:當新型用工模式成趨勢疫情提供了觀摩這種模式的一面鏡子。雖然這是企業自發行為,但其背後隱含的其實是近年來都備受關注的靈活用工模式,由此外界也藉此機會重新審視多元化用工關係的存在意義和實際價值。近日的第六屆HR雲時代高峰論壇上,由乾通互連發布的國內首份《2020中國多元化勞動關係市場研報》也映襯了這一點。
  • 多元化用工將成為主流模式?最新報告:企業最青睞技能型才和知識型才
    網際網路、文化科研教育、廣告傳媒三類行業使多元化例;相於體型才,技能型才和知識型才是企業更為睞的多元化勞動。在滬舉辦的第六屆HR雲時代高峰論壇正式發布了《2020年中國多元化勞動關係市場研報》,聚焦多元化勞動關係這一倍受社會關注的企業用工模式,分析中國多元化用工市場發展現狀,洞察未來趨勢。多元化用工關係包括籤訂勞動合同用工、勞動派遣用工、勞務外包用工、退休返聘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等。
  • 《2020中國多元化勞動關係市場研究報告》發布 人力資源效率提升或...
    近日,乾通互連第六屆HR雲時代高峰論壇在京滬兩地成功舉辦。在本次高峰論壇上,乾通互連對外宣布下階段的發展重心將向多元化用工傾斜,推出新產品嗖嗖人力平臺,並在論壇上首次發布《2020中國多元化勞動關係市場研究報告》(後簡稱《研報》)。
  • 勞動合同用工、勞務派遣用工?建築安裝企業有哪些合規的用工模式?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係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勞動合同用工、勞務派遣用工?建築安裝企業有哪些合規的用工模式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係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建安企業接受派遣用工,只是將社保風險轉移到勞務派遣單位而已。4、屬於勞務派遣單位的全日制用工,要依法繳納社保等。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五條,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法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書面勞動合同。
  • 共享用工靈活用工能否紅下去?必將成重要的用工模式
    對於「共享用工」的運營模式和實際效果,可以從石景山區的例子當中窺見一斑。石景山區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疫情防控期間,在政府支持下,來自旺順閣的400餘名待崗員工全部進入物美社區服務站等便民商超就業。
  • 勞務派遣用工與勞動合同用工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一聽「勞務派遣」這四個字,心裡就只打顫:上班不應該籤訂勞動合同嗎?莫不是什麼騙局?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不論是勞務派遣用工還是勞動合同用工,都是合法的用工形式,只是二者的地位不同。勞動合同用工是企業的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用工形式,企業用工的主流形式仍然是勞動合同用工。
  • 肯耐珂薩安博:被疫情改變的僱傭模式,正在上位的靈活用工
    一時之間,關於「共享員工」的輿論持續升溫,甚至有業界人士預測,「共享員工」或將成為下一個萬億級新風口。藍海已至——中國靈活用工市場前景廣闊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實際上,「共享員工」本質上是靈活用工的一種形式,而靈活用工是目前國際上主流的一種人力資源調配方式。
  • 李妍菲:新冠疫情將「共享用工」等模式加速推向前臺
    麥斯特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妍菲出席「新發展格局下的人力資源創新與和諧勞動關係構建」分論壇並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李妍菲:尊敬的朱宏任理事長、張小健會長、常萬琦副庭長,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早上好!歡迎大家參加麥斯特主辦的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人力資本平行論壇,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發展格局下的人力資源創新與和諧勞動關係的構建。
  • ——「平臺與騎手」模式下的用工
    出現這一問題的成因在於,外賣平臺通過眾包、外包或代理商等多種渠道,極力避免與騎手之間形成勞動關係,導致兩者之間的法律關係難有定論。外賣平臺之所以不願與騎手之間建立勞動關係,是因為在我國法律體系內,不同的用工關係可能產生的用人成本及法律責任大相逕庭,而勞動關係是對外賣平臺而言,成本最高且責任最重的一種。本文將對不同用工關係產生的法律問題作出解析。
  • 靈活用工已成趨勢,企業該如何選擇靈活用工平臺?
    和傳統用工的區別傳統用工企業與員工籤訂勞動合同,雙方出現問題糾紛適用於勞動法,關係固定,企業責任大。企業成本相對較高、負擔較重(薪資、福利)風險大(勞動糾紛、工傷)員工個稅費用高。總結:凡是不籤訂正式勞動合同並存在服務關係的按項目成果結算的工作基本都可以歸類為靈活用工。
  • 靈活用工打破市場格局,社會化用工乘勝追擊
    如今,在網際網路和科技進步背景下,諸如服務行業、網際網路行業的傳統行業與新興行業,都開始傾向於多元化用工方式,而這時用「零工」人員代替全職人員的靈活用工模式也得以迅速崛起。   靈活用工主要指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建立的傳統僱傭方式之外的一切用工方式,通常是企業為應對短期、臨時性、項目制需求而採取的替代性工作安排,旨在提升企業的組織機動性,降低用人成本和用人風險。
  • 非勞動關係用工:單一工傷保險解綁擴面,帶來幾分勞動保障?
    高熱度的關注一方面源於這類新經濟模式下對勞動者的算法壓迫,顛覆了我們傳統上對新技術向善的推崇認知;另一方面是,這些領域的勞動者近年來已不知不覺中疾速佔據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或我們自身也成為其中一部分),不再是少數,而是絕對多數。這留給我們兩個很重要的問題,他她們是什麼樣的「勞動者」?他她們又有怎樣的「勞動保障」?
  • 靈活用工的六種模式,他們分別是什麼?
    上一次小編與大家一起研究了什麼是靈活用工。靈活用工不同於固定全職,它是指企業根據用人需求,靈活地按需聘用人才的一種形式,而雙方並沒有建立正式的全職勞動關係。這種模式更加靈活,不需要支付額外的成本,也不需要複雜的進出流程,企業節約成本,人才價值也可以充分發揮。我們所說的兼職工作,自由職業者,勞務派遣等等,都可以列入這個範疇。
  • 廣東東莞3種「共享員工」模式保障企業用工
    中新網東莞2月19日電(李映民 李純)記者19日從廣東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為幫助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強企業復工後的用工保障服務,該局推出3類企業用工餘缺調劑服務模式,推動企業「共享員工」。
  • 「共享模式「解鎖用工難題 鄭州富士康共享用工近兩萬人次,有效...
    鶴煤員工韓雷  「2014年,我們和河南能源集團建立了共享用工合作機制,這種模式既減輕了人力資源輸出企業在生產淡季的用工成本壓力,增加了員工收入,又緩解了人力資源輸入企業生產高峰期人力緊缺的困境富士康與河南能源會談  共享用工的基本模式是怎樣的?張佔武介紹說,在不改變原有勞動關係的前提下,每年富士康用工高峰期,河南能源集團組織員工到富士康工作,1至6月再返回河南能源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