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最後4個國民黨高級軍官被特赦,他們都是誰?後來怎樣了

2021-01-08 雷劍鋒說歷史

經過解放戰爭,我軍俘虜了不少國軍將領和士兵,同時又接管了抗戰勝利後的偽滿洲人。但是我們的軍隊總是優待俘虜的,戰後也是一樣,只要他們能好好地接受思想和勞動改造。然後可以寬大處理,即特赦,特赦是指對罪犯免除其全部或部分刑期。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四日開始第一次特赦,共釋放一百零八十二名戰犯,這批戰犯中有溥儀、王耀武、杜聿明等人。

自1959年第一次特赦以來,至今已經歷了9次,但最後一批與戰爭有關的罪犯是1975年。當年的特赦是釋放所有在押戰犯,給予他們公民身份,不帶任何先決條件地赦免戰犯。這個隊伍就這樣走向了新生,包括四名國軍高級將領,他們也獲得了解放。那這四個是誰呢?

黃維,黃埔一期生,在抗擊陳炯明、孫傳芳的戰鬥中,表現出色。於是很快就得到了提升,1932年,陳誠被提升為第31旅旅長,這是非常受讚賞的。黃維一生有罪也有功勞,他早先參加過圍剿和肅清,可以說在抗戰時期他也是功勞頗大。曾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保衛戰、緬甸反攻等戰役,特別是在戰鬥中表現很猛,後來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被俘。

在被捕後因身體欠佳,他受到了比其他人更好的待遇,而且餐桌上肯定有肉。年老的黃維還被感動得流淚,出來後被安排到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工作。27年改過自新,與主任金源結下深厚情誼,也決心繼續為和平而努力。原本計劃1989年前往臺灣,卻因為染上疾病而沒能成行,甚至被列入探親和祭拜名單。

另一個是李九思,他是張自忠手下的悍將,早先在西北軍服役。從頭到腳都是跟著張自忠還是連長,西北軍兵敗後,跟著張自忠去了二十九軍。參與過長徵的抗戰,李九思在鐵門關率領部下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再次參與臨沂戰役,配合臺兒莊戰役,武漢戰役等。在日本投降前一個月,他跟隨三十三軍,與鬼子作戰,

就是他有點頑固,淮海戰役後不久,南京也隨之解放了。沒有投誠,企圖轉而到上海繼續負隅頑抗,1949年5月18日在蘇州被俘,被黃維等人囚禁。一九七五年畢業後,又從事文史工作,退休後回南京定居,晚年寫下了大量頗有史學價值的材料。因年歲不詳,於1984年9月16日去世,享年尚有爭議。

老三莊村夫,黃埔六期生,抗日戰爭爆發後參戰。作為第21師63旅64團團長,參加忻口戰役,並於1943年晉升為副師長。曾有過一次在解放戰爭後潛伏,1950年1月到重慶自首,在戰犯所呆了25年。自自首以來,思想上對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仍有反省,大赦後任湖北政協秘書處委員。

宋清軒,也是戰功頗豐,不過也是一樣的沉默寡言。抗擊到1953年,期間繼續從事地下破壞活動,好得很,已經有好幾年了。還漸漸向正確的方向認親,大赦後擔任文史委員,不過一段時間後要求轉任四川。身體不太好,自由只有三年時間,1978年在成都去世。

相關焦點

  • 1975年,最後一批被特赦的黃維等國軍將領,後來怎樣了?子女如何
    根據他們關押時間的長短和在關押期間的表現,我黨對這些人進行了六次特赦。第一次特赦的時間是1959年12月,最後一次特赦的時間是1975年3月,中間四次特赦的時間分布是1960年,1961年、1963和1964年。最後一次特赦的時間距離第一次特赦的時間間隔是16年。
  • 1975年,最後一批被特赦的戰犯中有三個頑固分子,他們是誰?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們俘獲了很多戰犯,但是我們並不是單純為了囚禁折磨他們,而是想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棄惡從善。不過,有一些戰犯極其頑固,他們在戰犯管理所中拒不接受改造,一直到1975年,國家特赦全部戰犯時,這三人才被特赦。這三個頑固的戰犯是誰呢?第一個人是劉鎮湘。劉鎮湘是廣東防城人(如今屬於廣西),自小就很聰明,十八歲就從黃埔軍校畢業,是一個軍事天才。
  • 1975年,第7批戰犯被特赦,這最後被特赦的3個國軍特級戰犯都有誰
    其中大部分犯人在改造期間,都能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感自己對不起國家和人民,於是在幡然醒悟之後,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學習,互幫互助,重新做人,力爭早日得到寬大處理。建國以來,我國先後進行了7次特赦,分別是1959年、1960年、1961年、1963年、1964年、1966年和1975年。
  • 1975年大陸特赦國民黨戰犯:10人申請去臺灣被拒,有人自縊身亡
    自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偕「國民政府」要員自四川成都機場乘飛機逃往臺灣,到1987年11月2日,臺北當局正式允許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時止,臺灣海峽兩岸在長達38年的時間裡,一直處於緊張的軍事對峙狀態之中。其間,雖也曾有過高層間多次秘密接觸,但最為轟動一時的,要算1975年3月最後一批特赦國民黨戰犯時,有10人申請去臺灣而被拒絕接收的事件。
  • 遼瀋戰役:4個被俘虜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在1948年9月爆發的遼瀋戰役中,國民黨東北剿總戰鬥序列下的五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東北地區全境成功獲得解放。在這場決定戰事雙方前途命運的大決戰中,國民黨方面諸多高級將領無一人死在戰場之上,除了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坐飛機逃脫、東北剿總副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鄭洞國在最後時刻脫離國民黨陣營之外,其餘四位高級將領均落得個被俘虜的結局。
  • 新中國成立之後,7次特赦國民黨戰犯,排名第1位的都是誰?
    新中國成立之後,從1959年開始到1975年為止,我國先後對戰爭時期被俘虜的國民黨戰犯進行了7次特赦,分別是1959年12月第一次特赦、1960年11月第二次特赦、1961年12月第三次特赦、1963年4月第四次特赦。
  • 特赦1959王英光歷史原型是誰 王英光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特赦1959王英光歷史原型是誰 王英光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其實,從資料顯示來看,王英光並沒有原型,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值得敬佩,他可以說是很多愛國人士的縮影,為了保衛國家義不容辭。當然1959年特赦事件是真實存在的。  王英光是個文武雙全,堅毅勇敢的人。
  • 1975年特赦最後的293名戰犯,10人申請去臺,最後他們的結局怎樣
    戰爭時期,革命組織在節節勝利的過程中,抓捕了一些隸屬於國民政府的幹部,這些人最後以戰犯的身份,被送到管理所接受改造。其中,有一部分人積極配合國家的改造,很快就得到特赦,不過有一些人堅持不肯配合,所以遲遲得不到國家的特赦。
  • 這3位國軍將領最後才被特赦,他們是誰?當時多少歲了?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共有7次對國軍中的戰犯進行了特赦釋放,而最後一次便是在1975年,這個時候基本上在押的國軍戰犯都已經被關押了25年了,他們為何要關押這麼長時間呢?第一便是思想頑固不好好接受改造,第二就是表現消極態度死硬,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當年最後才被特赦的三個戰犯,他們分別是誰呢?當年釋放時又多少歲了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
  • 新中國成立十年周年特赦,這位中將高興到發瘋,最後卻沒他的名單
    當然了,大家都知道這個消息是千真萬確的,但是在1959年第一批特赦的名單裡,可沒有這個作惡多端、思想頑固的國軍中將。而且他的妻子在他被俘之後早就已經不甘寂寞,又嫁了幾次人了。這名國軍中將名叫宋清軒,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他的往事。我們知道,人們的欲望是無窮的,但是我們要做的是控制住自己邪惡的欲望,保持自己向正確的方向去前進和爭取。
  • 特赦1959裡面的特赦名單有誰 特赦人員結局怎麼樣是好是壞
    特赦1959裡面的特赦名單有誰 特赦人員結局怎麼樣是好是壞  杜聿明和王耀武等人獲得首批特赦,並且被安置在北京飯店裡。這些人員被特赦之後,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開始新生活。  《特赦1959》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主演講述了關於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對於國民黨高級官員教導安排,期間發生了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  王英光是一名優秀的軍人,新中國成立後,上級安排他接受一項重要的任務,成為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所長,裡面關押的都是國民黨的高級官員,他們戰功磊磊,王英光與他們進行激烈地周旋。
  • 《特赦1959》裡四個虛構的配角,在現實中有沒有原型?
    1930年4月,蔣介石和馮玉祥、閻錫山展開了中原大戰。馮玉祥的部下馬鴻逵倒戈投靠蔣介石,韓練成(當時叫韓圭璋)正在馬鴻逵的64師任獨立團團長。事後蔣介石為了酬謝韓練成的救駕之功,特批:「六十四師團長韓圭璋,見危受命,忠勇可嘉,特許軍校第三期畢業,列入學籍,內部通令知曉……」在國民黨軍內部,黃埔畢業也被戲稱為「黃馬褂」,是升遷晉階的門檻,所以這次韓練成也被稱為是「賞穿黃馬褂」。不過後來韓練成秘密加入中共,成為在國民黨軍隊中的臥底,在1947年萊蕪戰役擔任46軍軍長時,臨戰故意放棄指揮,導致2個軍的國民黨軍被全殲。
  • 盤點1949年後的七批特赦:杜聿明排在特赦名單第一位
    第一次特赦:1959年12月4日。這次特赦了33名戰犯,其中偽滿洲國戰犯3名,國民黨戰犯30名。這次特赦的戰犯規格很高,特赦名單上的第一個便是杜聿明,人們熟悉的王耀武、宋希濂、陳長捷等國軍高級將領,都是在這一批被特赦。 第二次特赦:1960年11月28日。這次特赦的戰犯共有50名,這批戰犯中45名是國民黨戰犯,5名是偽滿洲國和偽蒙疆自治政府戰犯。在這批特赦人員中,比較有名的有李仙洲、宋瑞珂、沈醉等,都是的國軍的高級將領。
  • 特赦1959黃維的歷史原型是誰 黃維扮演者徐成峰個人資料
    特赦1959黃維的歷史原型是誰  電視劇《特赦1959》從劇情中得知黃維是國民黨高級軍官中的一員,戰功磊磊,在抗日戰爭中有著不錯的表現。歷史上確實由黃維這號人物,他出生在江西貴溪盛源鄉,家境並不是很好,師範畢業,當過一段時間的教書先生。》》》
  • 1960年,沈醉身為國民黨戰犯被特赦,一身武藝的他,最終下場如何
    暫且不談湖北湘潭其他名人名士,獨談沈醉一人,此人作為國民黨的特務部門領導人物戴笠最信任的高級官員,又因其文武雙全故與陳恭澍,趙理君,王天木並稱「四大金剛」,而與周養浩,徐遠舉並稱「軍統三劍客」。而起初的軍統局設立就是一個為了監視並舉報軍中不良行動的軍官、策反或者是暗殺敵人首領的組織,在抗日時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對日本重要軍官的暗殺工作做得很到位,所以後來才有榮譽之稱的「四大金剛」和「軍統三劍客」,極度讚賞其決策果斷而出手迅速。但其軍統特務對我黨造成的迫害與傷亡是不可估量也是不可原諒的,所以身為特務出生的沈醉怎麼可能被特赦?
  • 蔣介石愛將黃維:我拿著特赦通知書,禁不住失聲痛哭
    恰逢此時,1950年6月,韓戰爆發,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正如劇中所表現的那樣,最初得知消息時,很多戰犯其實是有看熱鬧心態的,作為曾經的國民黨高級軍官,他們也很想看看:打敗自己的這支軍隊跟當時世界上最現代化、最強大的美軍交手又會是一個怎樣的結果。
  • 國民黨中將李仙洲,1960年被特赦,被捕時曾引陳毅元帥詩興大發
    或許國人對李仙洲還未曾有所耳聞,但只要論起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李仙洲就是個不得不提起的英雄人物。他同許多國民黨優秀將領一樣,都曾是抗日戰爭中功名赫赫的抗日功臣。上個世紀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三李」不如「一王」,他們分別所指即為李仙洲、李玉堂、李延年和王耀武。今天我們就看看看「三李」當中的國民黨中將——李仙洲。
  • 1975年,被特赦的黃維最不想見兩個人,見到他們總是怒目圓睜
    1948年10月,淮海大戰開始了。國民黨抽掉了八十萬兵力。沿著徐蚌鐵路,雙方主力展開廝殺。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戰鬥初期,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在陳粟,劉鄧的指揮下,解放軍越打越猛。敵人漸漸地難以支撐了。彼時,老蔣則把一切賭在了黃維身上。這位黃埔一期生,他曾經屢創佳績。
  • 曾出現在特赦名單上的那些名字
    他的同事中,還有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這幾位國民黨軍隊的著名將領,都曾在抗日戰爭中戰功赫赫,都在解放戰爭中當了解放軍的俘虜,又都被列在了首批特赦名單中。杜聿明據了解,首批特赦名單裡包括33名戰犯,其中有10名首要戰犯。
  • 建國之後,死於戰犯管理所的5名國軍高級將領,他們分別是誰?
    解放戰爭後期,解放軍抓獲了不少國民黨高官,比如宋希濂、杜聿明、黃維等兵團司令官,他們不少人手上都粘過共產黨的血,但還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雖然名為戰犯,但沒受什麼委屈折磨,只要思想進步表現良好,還能獲得特赦。 當然,也有幾位國民黨高官因為自己身體原因而死在了戰犯管理所,他們分別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