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
在聖誕前夕,英國與歐盟達成了歷史性的脫歐協議,將於12月31日結束脫歐過渡期,退出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聯盟。英國在和歐盟進行長達4年的分手協議後,終於徹底脫歐了。
但是對於外人來說就看不懂:英國為什麼要脫歐?留在歐盟他不香嗎?實際上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英國人脫歐只是歷史傳統,當然還有更現實的原因。如果說起來,可能是四點原因。
01英國在歐盟沒有佔到經濟便宜,反而吃了虧
英國和德國法國合稱為歐盟三巨頭,也就是說歐盟真正的主導者是英法德三國。但實際上,德國和法國由於位於歐盟的中心地帶反而成了主宰,而隔著英吉利海峽的英國卻成了萬年老二。
歐盟雖然名義上都是發達國家,但內部實際上發展不均衡。英國、法國、德國以及瑞士比利時當然是富國,但是而東歐南歐經濟發展落後,比如塞爾維亞、波赫、阿爾巴尼亞都是窮國。對發達的英國貴族而言,雖然歐盟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但是英國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也相對較大,比如,要承擔高昂的歐盟會費。
歐盟預算裡,英國繳納的比例約為1/8,英國每年需支付高達130億英鎊的「會費」,同時還要忍受歐盟單一市場(single market)條條框框的束縛。按額度計算為德法後第3位。但德法利用歐元區內的有利地位,通過歐元區內的差異化利率政策,在製造業,服務業上都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反之,英國因為依然處於歐元區外,並未得到與付出相稱的好處。英國人的心情是:我掏了大量的錢,卻沒有得到巨大的好處,不賺錢,我憑什麼還留在歐盟?
所以,當年英國首相卡梅隆一生疾呼,英國幾乎一半人的都選擇脫歐。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中,脫歐派獲得51.9:48 1的微弱優勢,英國脫歐成為現實。英國首相鮑裡斯在今年的聖誕致辭中也特別提到了這份協議,稱其為自己送給英國民眾的聖誕大禮。畢竟,誰也不想跟錢過不去。
02英國和德法兩國經濟模式分歧過大
第二個原因是英國和德國法國經濟分歧太大。
英國在歷史上是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也是工業革命的發起國。英國人崇尚自由經濟主義。何為自由經濟?
英國自從資產階級革命以來奉行的就是自由經濟主義。《國富論》亞當·斯密說:「如果選擇了自由貿易,我們可以掙到更多的錢。」這就是自由經濟主義的真諦。
英國人基於他們百年來強大的資本主義發展歷史,他們反對國家和政府對經濟的不必要幹預,強調自由市場的重要性。但不同於經典自由主義,它提倡社會市場經濟,即政府只對經濟起調節以及規定市場活動框架條件的作用。在國際政策上,強調開放國際市場,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貿易和國際分工。新自由主義者反對社會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環境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認為這會妨礙個人自由。你可以說英國人偏向於保守。
而德國和法國正好相反。他們都經歷過革命和內亂,所以思維更加的靈活。在德國,市場自由受到國家調節的約束,即社會市場經濟的模式。法國與德國類似,市場的自由離不開有效的行政管理,這一模式也被稱為行政管理導向的市場經濟模式。這一模式實際上就是「國家資本主義」。二戰時期,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是依靠「國家資本主義」才使得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並最終擊敗德意日成為世界霸主。
基於英國和德國兩國的經濟模式的分歧,雙方關係自然就不好調節。
03阻止歐盟國家的非法移民
移民不僅令美國頭疼,也令歐洲人頭疼。歐洲本來是基督文明的地方,但現在伊斯蘭移民和非洲移民正在改變歐洲的民族和文化結構。
現在整個西歐地區黑人數量已經超過1000萬,西歐諸國人口超過5億,意味著黑人在西歐的人口比重已經超過2%。例如荷蘭、比利時、葡萄牙都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黑人移民,加上那些非法移民和外國人,這些國家黑人人口比例相當大。
法國的黑人數量已經超過500萬。整個巴黎的幼兒園都充斥著非洲移民的孩子。甚至歐盟的黑人女議員公開演講:「歐洲不屬於白人!」無怪乎有人開玩笑,百年後,法國黑人孩子還指著拿破崙問媽媽:「為什麼拿破崙是白色皮膚?」
其實話也沒說錯,歐洲殖民非洲幾百年,欠歐洲人民太多了,歐洲確實未必屬於白人。
而除了非洲移民,中東難民問題也是個大問題。源源不斷的難民主要來自敘利亞、利比亞等中東、北非地區。2015年上半年,這一地區戰亂不斷、持續動蕩,加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猖獗活動,使得大批難民外湧,成為歐洲難民危機的導火索。
由於歐洲數國的社會福利非常高,尤其是北歐各國與丹麥德國等地,所以這些國家成為了難民首選的避難所。如果英國脫歐,可以名正言順地拒絕歐盟內部的難民入境,這無疑對英國社會是良性的。
04英國對歐洲大陸的政策:歐洲孤立主義
如果熟知歐洲歷史,大家就會知道英國雖然是歐洲國家,但英國卻是個島國,英國和歐洲大陸隔著一道英吉利海峽。
由於英吉利海峽的原因,英國和歐洲大陸一直若即若離。而巧合的是東亞大陸也有類似的格局,日本也游離在中國大陸之外。歷史上的英國經常和歐洲大陸的法國開展,甚至爆發了百年戰爭,而日本在歷史上和中國也有多次大戰(唐百江口海戰、明朝朝鮮之役、清朝甲午海戰、20世紀抗日戰爭等)。
英國的孤立主義出現在都鐸王朝時期。英法百年戰爭之後及都鐸王朝形成時期,英國失去歐洲大陸所有領地。英國國王亨利八世(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說:「」
在對待歐洲事務上面,英國人認為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領土安全和海外經貿利益,就儘量的脫離歐洲之外,不捲入歐洲的戰爭和紛爭,而只用外交斡旋的方式來維護或者攪動歐洲大陸國家之間的勢力均勢。
但是一旦有國家試圖挑戰歐洲的霸主地位,英國就會毫不猶豫進來攪局。一戰如此,二戰也是如此。
原因還是那個:英國不能夠允許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在歐洲出現,因為這樣一個國家的出現會影響到英國的國家利益和安全。
05製造歐盟兩巨頭法國和德國的矛盾
德國和法國在近代史上並不是相安無事的鄰國,反而是積怨很深的兩個國家。一旦英國正式脫離歐盟,那麼歐盟的三強格局就成了兩極格局。
因為有英國的存在法國和德國總是聯合起來主導一切,但英國退出,德國和法國之間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分歧。這對英國自然是有利的。
總而言之,英國為什麼要脫歐?因為留在歐盟會存在五大問題,英國不想玩了。就是這麼回事。英國著名首相帕麥斯頓說的,他說:「大英帝國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可見,大英帝國就是利益動物。哪裡有利可圖,就去哪裡。
這就是英國人。精明的商人,造作的「紳士」。
所以你懂了嗎?英國脫歐是勢在必然。只不過最受傷的還是歐盟。英國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難保不會有第二家。
孫楊勝訴了!但孫楊並不是贏家,最大的贏家是瑞士律師事務所
世界棒球之王是中國人,他和拳王阿里、貝利並稱世界三大體育巨星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最大的功臣是雪龍2號,給中國長臉了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我,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