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大家手筆)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疫情,我們要加強團結、同舟共濟」「堅決打贏全球疫情阻擊戰,反對政治化、汙名化」。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我們必須做好應對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
-
...啟動中國牽頭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在應對全球性挑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的工作部署了八項重點任務,其中第一項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什麼這項工作會被「置頂」?科技創新的著力點在哪裡?在日前舉行的2020-2021中國經濟年會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對此作了詳細解讀。
-
人類應當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上合組織前副秘書長波塔佩科高度...
弗拉基米爾·波塔佩科 波塔佩科稱,他高度贊同習近平主席有關「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的表述,人類應當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 波塔佩科同時強調,與美國領導人完全不同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聯邦總統普京一直持續而充分地回應全球普通民眾所面臨的現實和挑戰。波塔佩科說,幾乎所有俄羅斯觀察家都贊同,恢復「冷戰」的嘗試來自華盛頓而非北京。習近平主席9月21日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任何國家都沒有包攬國際事務、主宰他國命運、壟斷髮展優勢的權力,更不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權、霸凌、霸道。
-
王毅:2020年是具有分水嶺意義、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12月11日,疫情下的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外交-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發表主旨演講。王毅表示,2020年是人類歷史進程中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引發全球性危機,各國人員往來按下了「暫停鍵」,世界經濟增長掛上了「倒車擋」,強權政治、冷戰思維沉渣泛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橫行,人類發展面臨空前風險挑戰,國際形勢進入動蕩變革期。同時,國際格局的演進正在提速換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人類社會對健康安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命運與共的認知更加深刻。世界回不到過去,人們在求索未來。
-
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啟示之七命運與共: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人間正道
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種特殊形式告誡世人,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只要還有一個國家沒有控制住疫情,這場戰鬥就不會結束。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
-
加快我國科技社團國際化步伐 主動引領全球性公共危機治理
這不僅僅是對公共衛生危機治理提出的嚴峻挑戰,也為科學界提出了迫在眉睫的要求。WHO總幹事譚德賽也大聲疾呼,「我們需要集體的知識、智慧和經驗來回答我們尚未找到答案的問題」。面對全球性公共危機的挑戰,各國科學界應團結起來共同合作,儘快破解未知病毒的發病機理,提出阻斷疫情的科學方案。
-
萊斯利馬斯多普:要以全球性的方法來應對全球性危機
來源:新浪財經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於2020年12月17日-18日在上海舉行。主題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服務」。新開發銀行(金磚銀行)副行長、財務長萊斯利馬斯多普出席會議並演講。萊斯利馬斯多普指出,全球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跨國界的,因此也需要跨國界的應對。他表示,上次我們面臨這樣一種危機,是在一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西班牙流感之後,當時向反方向靠近,就是更多的保護主義等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經濟衝突和戰爭,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非常需要來以全球性的方法來應對這樣的全球性危機。
-
人民日報:「團結合作是應對共同挑戰的最好方法」
「團結合作是應對共同挑戰的最好方法」■王新萍連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及其所屬研究機構與國外高端學術智庫機構以互致慰問函電
-
「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北京論壇(2020)在北京...
邱水平主持韓啟德指出,本屆論壇以「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為主題,契合當前世界發展形勢,緊扣各國普遍關切的議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郝平致辭鄭登文指出,本屆論壇通過在線交流的方式研討全球化的未來發展,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
在團結合作的旗幟下構建和諧國際大家庭
9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主持公道」「厲行法治」「促進合作」「聚焦行動」四點建議,系統回答「世界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聯合國」這一時代之問,彰顯了中國堅持多邊主義、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核心作用的堅定立場,為有力應對全球性挑戰、實現共同發展指明了方向。
-
在開放中創造機遇 在合作中破解難題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從歷史上看,不管遇到什麼風險、什麼災難、什麼逆流,人類社會總是要前進的,而且一定能夠繼續前進。「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
-
外交部:疫情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需要合作而不是攻訐
會後有記者問及4月12日日本《讀賣新聞》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體製造成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人禍」,中方不願承認在疫情應對方面的錯誤。 對此,趙立堅表示,《讀賣新聞》有關文章罔顧事實,惡意攻擊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充斥著對中國的無知、偏見和傲慢,是對國際社會包括日本民眾對華認知的嚴重誤導,完全違背了新聞職業規範、道德和基本良知。
-
順應時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這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霸權政治、冷戰思維沉渣泛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橫行,人類發展面臨空前風險挑戰,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 同時,國際格局的演進正在提速換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愈加深入人心,人類社會對健康安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命運與共的認知更加深刻。 世界回不到過去,人們在求索未來。
-
印度超越美國成世界第一,印媒:在全球性的成就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美國,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科技實力最強大的美國,但這一次,美國以佔全世界不到5%的人口,貢獻了世界22%的病例和20%的死亡。美國死亡人數,超過了獨立戰爭、超過了韓戰、超過了越南戰爭,超過了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甚至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照此下去,估計還可能會超過二戰和南北戰爭。這是多麼的荒謬!荒謬的背後,這是怎樣一個人間地獄。
-
「中國經驗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訪日本筑波大學名譽教授進藤榮...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對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來說,中國經驗具有重要借鑑意義。」日本筑波大學名譽教授、「一帶一路」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進藤榮一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攜手開展好疫情防控國際合作
全球化時代,人類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各國命運休戚與共,而無法獨善其身,更不能以鄰為壑。由中國首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核心要義是共同命運,強調人類的整體性是人類共同命運的基石,世界各國應當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確立命運相互依賴意識,強化對人類整體性和共同命運的認知,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
-
柳葉刀COVID-19委員會 | 應對大流行所帶來的全球性挑戰
該委員會的目標是提供切實可行的對策,以應對大流行所帶來的全球性挑戰。柳葉刀微信公眾號為讀者帶來執行摘要的全文翻譯並特別邀請委員會的兩位中國委員,朱民博士和王辰院士分享他們對此聲明的評述。朱民博士,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復旦大學榮譽校董,世界經濟論壇董事會常務董事。
-
第一報導 | 習主席的這些重要論述,為應對全球挑戰注入文明力量
第一報導 | 習主席的這些重要論述,為應對全球挑戰注入文明力量新華社 作者: 2020-05-16 「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
-
二十國集團承諾加強國際合作應對新冠大流行
《聯合早報》9月4日消息,二十國集團外長周四(3日)舉行視頻會議,承諾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以應對新冠大流行的影響,並加強未來對流行病的防範。據新華社報導,當天的會議由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沙烏地阿拉伯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