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大家手筆)

2020-12-26 大河網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疫情,我們要加強團結、同舟共濟」「堅決打贏全球疫情阻擊戰,反對政治化、汙名化」。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我們必須做好應對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對於深刻認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清醒看待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準確把握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裡。面對疫情擴散蔓延,是精誠合作、共渡難關,還是無端指責他人、企圖轉嫁責任,不僅事關人類道義,而且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要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各國只有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維,樹立合作共贏理念,摒棄意識形態爭論,跨越文明衝突陷阱,相互尊重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模式,世界才能更加多樣、人類文明才會更加多姿多彩。

  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閉孤立的狀態,更不可能被人為割裂。今天,經濟全球化的深度、廣度及影響程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促進了世界經濟繁榮發展。同時也要看到,經濟全球化進程存在不足,難以解決世界發展失衡、各國內部發展不公平和全球治理赤字等問題。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也給經濟全球化帶來嚴峻挑戰。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秉持開放包容理念,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這為經濟全球化指明了正確發展方向,同時宣示我國將繼續為推動發展成果公平惠及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作出貢獻。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類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同時也產生了生態破壞、資源能源過度開發利用等問題。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習近平主席強調:「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採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近年來,我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未來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提高國家自主貢獻的力度。

  疫情不僅是對各國執政能力的大考,也是對全球治理體系的檢驗。增進對話和溝通才能妥善化解矛盾和分歧,持續衝突和對抗則會破壞國際社會凝聚力。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強調「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這充分展現了我國的大國擔當和大國胸懷,充分展現了我們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堅定信念。

  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我國將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我國經濟發展開闢空間,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增添動力,並與各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人類應當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上合組織前副秘書長波塔佩科高度...
    弗拉基米爾·波塔佩科  波塔佩科稱,他高度贊同習近平主席有關「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的表述,人類應當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  波塔佩科同時強調,與美國領導人完全不同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聯邦總統普京一直持續而充分地回應全球普通民眾所面臨的現實和挑戰。波塔佩科說,幾乎所有俄羅斯觀察家都贊同,恢復「冷戰」的嘗試來自華盛頓而非北京。習近平主席9月21日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任何國家都沒有包攬國際事務、主宰他國命運、壟斷髮展優勢的權力,更不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權、霸凌、霸道。
  • 國際科技合作對於應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科技合作對於應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具有重要意義。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承載著人類和平利用核聚變能的美好願望,計劃實施以來,中方始終恪守國際承諾,中國企業和科研人員勇挑重擔,與國際同行齊心協力,為計劃的順利推進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十多年來的積極探索和實踐充分證明,開放交流是探索科學前沿的關鍵路徑。
  • 英特爾首次定義「全球性挑戰」,開啟共享企業社會責任新時代
    英特爾首次定義全球性挑戰,將其在資源、專長、全球布局和影響力方面的承諾擴展到自身運營以外,以應對唯有通過跨組織、跨行業和跨國合作才能解決的重大挑戰。英特爾公司執行長司睿博(Bob Swan)表示:「世界正在面臨挑戰,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被收集和分析,我們每天都在加深對於這些挑戰的理解。然而,從氣候變化到全世界範圍內的數字鴻溝,再到目前徹底改變我們生活的新冠疫情,如果我們不採取共同應對措施,就無法解決這些挑戰。
  • 萊斯利馬斯多普:要以全球性的方法來應對全球性危機
    萊斯利馬斯多普指出,全球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跨國界的,因此也需要跨國界的應對。他表示,上次我們面臨這樣一種危機,是在一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西班牙流感之後,當時向反方向靠近,就是更多的保護主義等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經濟衝突和戰爭,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非常需要來以全球性的方法來應對這樣的全球性危機。
  • 定義「全球性挑戰」
    此外,英特爾首次定義全球性挑戰,將其在資源、專長、全球布局和影響力方面的承諾擴展到自身運營以外,以應對唯有通過跨組織、跨行業和跨國合作才能解決的重大挑戰。三個全球性挑戰分別包括1、推動技術變革 改善健康和安全,2、促進技術包容性 擴大數位化就,3、實現碳中和計算 以應對氣候變化。
  • 柳葉刀COVID-19委員會 | 應對大流行所帶來的全球性挑戰
    該委員會的目標是提供切實可行的對策,以應對大流行所帶來的全球性挑戰。柳葉刀微信公眾號為讀者帶來執行摘要的全文翻譯並特別邀請委員會的兩位中國委員,朱民博士和王辰院士分享他們對此聲明的評述。朱民博士,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復旦大學榮譽校董,世界經濟論壇董事會常務董事。
  • ...啟動中國牽頭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在應對全球性挑戰...
    過去我們都是參與美國、歐盟主導的大科學研究,現在我國財政條件好了,也要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加快啟動我國牽頭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鼓勵支持各國科學家共同開展研究,在應對全球性挑戰中貢獻中國的智慧。」
  • 慄戰書:遵循領導人戰略引領 中日立法機構加強協調應對全球性課題
    中方願同日方一道努力,遵循兩國領導人戰略引領,按照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和雙方有關共識精神,推動兩國關係沿著和平友好、合作共贏的正確軌道穩定運行,加強協調應對全球性課題,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努力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為地區和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 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啟示之七命運與共: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人間正道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蘭琳宗2020年全球正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挑戰。關鍵時刻,中國醫護工作者逆行出徵海外,與其他國家的醫護人員攜手抗擊疫情。圖為4月15日,中國赴沙烏地阿拉伯抗疫醫療專家組從寧夏銀川啟程,赴沙特協助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工作人員在裝運援助沙烏地阿拉伯的醫療物資。
  • 東京大學法律與政治學研究生院教授小原雅博:全球性的危機需要全球...
    中國日報網4月10日電 疫情全球大流行對中日韓產業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帶來了嚴峻挑戰和衝擊。在這一特定背景下,4月2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召開「疫情全球大流行下的中日韓產業合作」專家網絡座談會,與會中日韓專家圍繞「疫情全球大流行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與中日韓面臨的共同挑戰」「以更加緊密的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合作,攜手應對疫情全球大流行對中日韓產業供應鏈的挑戰」「以特殊時期的特殊貿易政策推進中日韓更加緊密的產業合作」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 朱光耀解讀如何有效應對八方面挑戰
    這些因素對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形成了新的挑戰,要按照黨中央確定的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新發展理念,有效應對挑戰。我們首先要明確這些挑戰來自哪裡。以下幾個方面,要特別認真對待: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全球性的、世紀性的疫情,對人類健康、對人類命運都造成了巨大挑戰,需要國際社會統籌合作,共同應對。
  • 卡恰總主教:面對全球性的挑戰,眾人應心懷世界
    (梵蒂岡新聞網)國際社會必須應對眾多挑戰,其中包括:戰爭、恐怖主義、貧困和移民現象。這些問題被當前疫情的陰影籠罩著。然而,聖座常駐聯合國紐約總部觀察員卡恰(Gabriele Giordano Caccia)總主教表示,有個可行的方法能改善這些困難,即:團結與分享。這位神長於元月11日上午晉見了教宗方濟各,隨後接受本新聞網採訪。
  • 【專家漫評】朱光耀解讀如何有效應對八方面挑戰
    這些因素對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形成了新的挑戰,要按照黨中央確定的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新發展理念,有效應對挑戰。   我們首先要明確這些挑戰來自哪裡。以下幾個方面,要特別認真對待: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全球性的、世紀性的疫情,對人類健康、對人類命運都造成了巨大挑戰,需要國際社會統籌合作,共同應對。
  • 大變局下,世界期待中美攜手為世界擔當
    面對全球性危機,沒有國家會成為孤島。戰勝當前危機,國際社會必須團結協作。防範未來危機,全球治理亟待加強完善。舟大者任重。中國和美國分別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是經濟總量佔全球40%的前兩大經濟體,又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世界和平、安全與發展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致信「青科會」:期待一起應對挑戰
    日前,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致信峰會全體參會者說,期待與參會者及同行一起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挑戰。「與你們一樣,我相信創新、多邊主義和企業家精神對於應對當今的全球挑戰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從消除極端貧困到推進氣候行動——至關重要。」古特雷斯在信中說。
  • 朱光耀:國際環境日趨複雜 須有效應對八方面挑戰
    這些因素對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形成了新的挑戰,要按照黨中央確定的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新發展理念,有效應對挑戰。他表示,首先要明確這些挑戰來自哪裡。以下幾個方面,要特別認真對待: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全球性的、世紀性的疫情,對人類健康、對人類命運都造成了巨大挑戰,需要國際社會統籌合作,共同應對。
  • 德專家肯定中國在聯合國的重要作用:望德中繼續攜手應對挑戰
    當今世界正面臨諸多挑戰,各國必須齊心協力、共同尋找解決方案。所以我堅信,聯合國是大家交換意見、討論問題的最佳平臺。該機構成立的宗旨其實始終都是會員國友好相處、維護世界和平。雖然存在大國博弈、戰略決策這些勃蘭特口中的『不理智』,但關鍵是我們應該如何在這樣的背景下作出理智的選擇。」
  • 古特雷斯致信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參會者:期待一起應對挑戰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郭爽)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活動雖已落幕,但留給未來的答卷依然充滿挑戰。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日前致信峰會全體參會者說,期待與參會者及同行一起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挑戰。
  • 賈雷德·戴蒙德:面對新冠,需要全球性解決方案
    「新冠疫情是人們第一次承認的全球性危機,它也要求一個全球性的解決方案。沒有國家能在應對新冠時獨善其身,」暢銷書《槍炮、病菌和鋼鐵》作者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說道。一個國家該如何應對接連不斷的危機?結合新書《劇變:人類社會與國家危機的轉折點》,賈雷德談了談他對國家應對危機的獨到理解。《劇變:人類社會與國家危機的轉折點》賈雷德的妻子Marie是一位心理治療師,他也是從妻子的工作中受到啟發,覺得個人應對危機的方式也可以類比到國家應對危機的方式。
  • 各國需攜手應對挑戰,推動世界經濟走上正軌
    各國在危機應對上「自掃門前雪」,使世界經濟更加混亂不堪。相較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主要經濟體「同舟共濟」協調一致採取行動的傑出表現,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危機期間主要經濟體嚴重缺乏合作精神,在疫情方面相互指責推諉,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方面只顧應對本國危局,全然不顧及政策外溢效應對他國造成的後果,當初作為全球經濟治理主要平臺的二十國集團(G20)淪為「清談館」,導致世界作為一個整體在危機應對上毫無章法,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