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恰總主教:面對全球性的挑戰,眾人應心懷世界

2021-02-27 意卡米諾
全球疫情導致各種後果,戰爭與恐怖主義持續危害人權,再加上貧困國家的外債如果沒得到豁免,它們恐怕會愈加窮困潦倒。這些是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卡恰總主教提出的見解。這位神長在接受本新聞網採訪前,晉見了教宗方濟各。

(梵蒂岡新聞網)國際社會必須應對眾多挑戰,其中包括:戰爭、恐怖主義、貧困和移民現象。這些問題被當前疫情的陰影籠罩著。然而,聖座常駐聯合國紐約總部觀察員卡恰(Gabriele Giordano Caccia)總主教表示,有個可行的方法能改善這些困難,即:團結與分享。這位神長於元月11日上午晉見了教宗方濟各,隨後接受本新聞網採訪。

卡恰總主教指出,「艱難時刻往往存在著封閉自我、以求自保的誘惑。人人會想,活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保護自己,就能找到解決方法。相反地,世界叫我們明白,大家要一起尋求、共同找到解決方法,因為世界愈加成為廣大而唯一的現實環境。75年前,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們便已理解,尋求國家利益或少數幾個國家的利益是走不長遠的,於是創建了聯合國。我相信,眼前的危機也能讓人了解到,同心協力才能尋獲解決問題的持久之道」。

卡恰總主教先前在聯合國替脆弱國家爭取免除外債。關於這個方法的可行性,卡恰總主教表示,「目前已有多個令人振奮的徵兆。還債的期限在第一時間就延長了。這是其中一個方法,卻不是唯一的道路,而在緊急時刻,我們尤其能把某些措施看作至少有助於之後找出更有喘息空間的方案」。

疫情爆發以來,聯合國秘書長和教宗方濟各等人再三呼籲交戰各方停火。卡恰總主教指出,「許多人已接受了這個呼籲。後續的事項涉及陪伴、斡旋和對話,好使倡議得到鞏固,並為這些衝突找出解決之道」。

至於移民現象,卡恰總主教表明,這個問題涉及義大利、世界許多國家、美洲和亞洲,「著實是個全球性的問題」。「重點在於要秉持開放的觀點、有意願去面對這問題。不可視之為令人恐懼的數字,卻要看到名字。名字的背後有故事、有經歷,有弟兄姊妹。他們不只是個數字」。

 意卡米諾(In Cammino)本意為旅途

身為旅途中的一員:

我們迎接天主對人的救恩許諾

承載人對天主的虔敬許諾

守護我們對您的誠信許諾...

意卡米諾文化

微信號 : icmnculture

網址:incammino.cn

相關焦點

  • 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大家手筆)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面對疫情,我們要加強團結、同舟共濟」「堅決打贏全球疫情阻擊戰,反對政治化、汙名化」。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我們必須做好應對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
  • 奇卡總主教:諾貝爾獎頒給世界糧食計劃署,以期達成零飢餓的目標
    在世界糧食計劃署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之際,聖座常駐該機構觀察員奇卡總主教向本新聞網重申,「飢餓與和平互相關聯」。總主教籲請世人效法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工作人員,化口號為行動,以實際作為終結飢餓。
  • 德約力阻卡恰四輪不丟一盤 連續11年進法網八強
    世界第一德約科維奇用6-4,6-3,6-3的比分力阻俄名將卡恰諾夫,4戰不丟一盤連續第11年打進紅土大滿貫八強。他將在1/4決賽裡對陣西班牙人卡萊尼奧-布斯塔,而此前正是美網和卡萊尼奧-布斯塔的交手中德約引發誤傷司線被罰的風波。
  • 【聖教人物】在教廷任職最高的華人——韓大輝總主教
    韓大輝總主教(英文名:The Most Reverend Savio HON Tai-Fai, S.D.B.,1950年10
  • 【視頻】真福富爾頓.辛恩總主教論「心」
    真福富爾頓·辛恩總主教從24歲晉鐸之日起就決志了兩件事情:這兩事情後來都成了他的習慣,總共實行了六十年,一直到他去逝為止。
  • 英特爾首次定義「全球性挑戰」,開啟共享企業社會責任新時代
    英特爾首次定義全球性挑戰,將其在資源、專長、全球布局和影響力方面的承諾擴展到自身運營以外,以應對唯有通過跨組織、跨行業和跨國合作才能解決的重大挑戰。英特爾公司執行長司睿博(Bob Swan)表示:「世界正在面臨挑戰,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被收集和分析,我們每天都在加深對於這些挑戰的理解。然而,從氣候變化到全世界範圍內的數字鴻溝,再到目前徹底改變我們生活的新冠疫情,如果我們不採取共同應對措施,就無法解決這些挑戰。
  • 賈雷德·戴蒙德:面對新冠,需要全球性解決方案
    「新冠疫情是人們第一次承認的全球性危機,它也要求一個全球性的解決方案。沒有國家能在應對新冠時獨善其身,」暢銷書《槍炮、病菌和鋼鐵》作者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說道。此外,個人和國家面對危機時,都需要主動承擔責任,去做出改變,而不是責備他人。賈雷德舉了一戰和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例,「德國在一戰戰敗後,沒有承擔責任,而是背叛了它的人民和對手,納粹帶來了一系列的災難。但二戰結束後,德國學會了承擔責任。相比一戰,德國更好地走出了二戰帶來的傷痛。」
  • 加快我國科技社團國際化步伐 主動引領全球性公共危機治理
    2019年12月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發展和擴散,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這一新興而快速蔓延的全球性公共危機,各國科學界紛紛開展積極全面的疫情調查,密切監測疫情發展並進行風險評估,以建言政府採取相應的疫情防控措施。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戰勝疾病離不開科技支撐。
  • 定義「全球性挑戰」
    此外,英特爾首次定義全球性挑戰,將其在資源、專長、全球布局和影響力方面的承諾擴展到自身運營以外,以應對唯有通過跨組織、跨行業和跨國合作才能解決的重大挑戰。三個全球性挑戰分別包括1、推動技術變革 改善健康和安全,2、促進技術包容性 擴大數位化就,3、實現碳中和計算 以應對氣候變化。
  • 王毅:中美應樹立對彼此正確認知,與其他國家一道共迎挑戰、共謀發展
    我行我素、毀約退群導致國際體系越來越碎片化、無力化,阻礙了各國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努力。「麥卡錫主義」衝擊國際正常交往。一些極端勢力抱持著政治偏見,將其他國家公開合法的政黨、機構標籤化、汙名化,試圖以意識形態來幹擾甚至阻斷正常國際交往,企圖發起「新冷戰」,拉下「新鐵幕」。
  • 馬西莫·卡恰裡:在未來寫給過去的今天的義大利的信
    【編者按】義大利哲學家、政治家、威尼斯前市長馬西莫·卡恰裡(Massimo Cacciari)假象自己在2040年,也就是義大利半島全境隔離的20年之後,寫給今天的義大利一封信。在他夢想中的未來,義大利(特別是其領導階層)最終利用這場新冠病毒危機建設出了一個更美好的國家。
  • 柳葉刀COVID-19委員會 | 應對大流行所帶來的全球性挑戰
    該委員會的目標是提供切實可行的對策,以應對大流行所帶來的全球性挑戰。柳葉刀微信公眾號為讀者帶來執行摘要的全文翻譯並特別邀請委員會的兩位中國委員,朱民博士和王辰院士分享他們對此聲明的評述。朱民博士,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復旦大學榮譽校董,世界經濟論壇董事會常務董事。
  • 國際科技合作對於應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科技合作對於應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挑戰具有重要意義。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承載著人類和平利用核聚變能的美好願望,計劃實施以來,中方始終恪守國際承諾,中國企業和科研人員勇挑重擔,與國際同行齊心協力,為計劃的順利推進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十多年來的積極探索和實踐充分證明,開放交流是探索科學前沿的關鍵路徑。
  • 面對後疫情時代挑戰 世界期待中國作用
    ,百年變局加速演變,風險挑戰有增無減。後疫情時代,能否有效應對挑戰事關各國共同利益,事關世界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就後疫情時代一系列重大問題做出全面深入闡釋,為國際社會應對後疫情時代諸多挑戰指明方向。各國對此深表歡迎,並期待中國在應對挑戰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護佑生命健康促進全球衛生合作   後疫情時代,生命健康成為關鍵詞。
  • 中國與世界互動中的新機遇、新挑戰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要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中國與世界關係進入新階段後面對的機遇和挑戰1.中國在新階段面臨的機遇第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機遇。
  • 大變局下,世界期待中美攜手為世界擔當
    有人說,世界已進入至暗時刻,回不到過去,看不到未來。河有兩岸,事有兩面。疫情讓世界更加深刻認識到: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利益緊密相連,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面對全球性危機,沒有國家會成為孤島。戰勝當前危機,國際社會必須團結協作。防範未來危機,全球治理亟待加強完善。
  • 重申多邊主義 75歲的聯合國在挑戰中前行
    在二戰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聯合國,走過了75年的風雨歷程,成為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平臺,為維護世界和平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如今,75歲聯合國面對更多挑戰,需要應對諸多棘手的難題。「我們想要的未來,我們需要的聯合國:重申我們對多邊主義的集體承諾」,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主題,引發世界深思。
  • 人類應當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上合組織前副秘書長波塔佩科高度...
    弗拉基米爾·波塔佩科  波塔佩科稱,他高度贊同習近平主席有關「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的表述,人類應當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然而,除了那些只看演講者的嘴、閉著耳朵的人以外,美國領導人憑藉這次發言在世界上萬難找到盟友。只有那些「扔掉」近視眼鏡、甚至連自己鼻子都看不到的人,才能夠對當今世界狀況作出如此評價。  波塔佩科同時強調,與美國領導人完全不同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聯邦總統普京一直持續而充分地回應全球普通民眾所面臨的現實和挑戰。
  • 外交部:國際社會應攜手共克時艱、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翟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7日在北京說,國際社會應以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為重要契機,以共同應對疫情為新的出發點,重溫初心使命,凝聚新的共識,攜手共克時艱,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