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東半島,清仔墟!

2021-03-01 甲東通


加微信:jdts0660 ,報料你身邊的事!

大橋很長,有「牽龍過海」的美譽。橋身狹小,橋頭分別佇立兩間兩層小樓房,早迎朝陽,晚送夕陽,日日如是,好像士兵站崗,每天忠心耿耿守衛著大橋。歲月走過大橋,慢慢的,大橋破舊不堪,風雨飄搖,人們又在大橋的壹邊建造了另壹座更寬闊更堅固的新橋。春來斜風細雨,霧氣氤氳,新橋在瀛江上迷離飄渺。每到晴天,陽光朗照,江水退潮,這時,可以清晰看見形如巨柱的橋墩。新橋代替老橋,負起重要的交通樞紐作用。瀛江緩緩流入海港,兩岸人們在橋上來來往往,行色匆匆。

老橋時代,我在橋東「清仔墟」生活,新橋建起後,我在橋西謀生。

「清仔墟」是壹條老街,是甲東鎮的「心臟」——即各機關部門所在地。「清仔墟」不同於「南塘墟」,「南塘墟」有固定墟日,四鄉六裡在墟日蜂擁聚集壹起做買賣。而「清仔墟」只是在每個早晨,市井中人集中集市,豬肉鮮魚兒,新摘的蔬菜,剛出土的番薯花生等農作物,在此擺滿壹地,農作物大多是附近鄉裡村民挑來叫賣的。我兒時是這樣,如今聽母親講,這條舊街鬧熱大不如前,甚至還比不上鎮上其他大鄉裡的集市了。 

「清仔墟」左右兩排相連大瓦房,夾出壹條狹長的街道,最顯眼的是街道兩旁,壹根根水泥柱子支撐瓦房走廊,柱子兩人合抱不過來,紅色油漆已經斑駁,壹些標語依稀可見。商鋪和各機關單位:醫院、電影院、供銷社、書店、糧所、餅鋪、菜市場集中在這條街上。

街道靠近大橋那邊還見幾幢小石樓——大大的方塊石頭和水泥砌成的房子分別是:鹽務所、郵電局、派出所、供電局。烈日裡,福建女人頭戴著尖頭鬥笠,臉面脖子蓋著藍色頭巾,僅露雙眼和窄窄的臉龐,卻大露肚臍,扛著大石塊建造房子的壹幕久久留在我腦海裡,愕然直至成年。

街道盡頭消失在江邊大橋不遠處 「公社」(即現在的鎮府機關)。夏日的晚上,我和姐姐吃完晚飯喜歡去街上散步,走在長長的街道,走到電影院門口買了兩根雪條,我壹根姐壹根,邊走邊吃,到了公社門口雪條剛好吃完,掉頭往回走,又到十字路口商店再買兩根,吃得大喊過癮……但進家門之前必得擦幹凈嘴巴,必須毫無跡痕,否則,被媽媽發現,我倆會死得很難看,狠狠臭罵壹頓是免不了的,雪條冷啊不幹凈啊會吃壞肚子啊以後不許吃之類的話不絕於耳,讓妳投降。媽媽在醫院工作,雖然是後勤人員,也整成職業細菌敏感。

 

電影院離我家幾步之遙。每個周末的晚上,電影迷媽媽會帶上我姐妹倆去看電影。《少林寺》《畫皮》等功夫打鬥片和鬼片熱極一時,我腦部現在只貯存這兩部片子的名字。小時的我厭惡打打殺殺的血腥場面和鬼片之類的恐怖場景,不忍看也不敢看,害怕至極。「小孩打炮竹 ——又驚又好」, 可又免不了跟在媽媽屁股後頭,風雨無阻義無反顧。

記得看過一部吸血鬼的片子後,我嚇得半個多月都不敢晚上起床小便,總要亮著燈睡覺,要不然,睡在床上一睜開眼,黑暗中就有青面獠牙的吸血鬼呼嘯而來,嚇得我大叫一聲趕快蒙住被子。

膽小如鼠如我,初出社會工作那年,有一次雷雨天氣下班回家,一個人踩著單車騎過橋上,天陰沉可怕,厚厚的烏雲翻滾,雷聲隆隆,不時一聲霹靂,長長的大橋不見行人,我在橋上奮力踩車,踩啊踩,終於回到家,一進門單車隨手一丟,人癱坐地上嚎啕大哭……媽媽嚇壞了,後來聽著我抽抽噎噎說著來由,媽媽竟然哈哈大笑。 

騎車從橋上快速下坡,橋下公路的兩排木麻黃迎面而來,路旁有個石場,手工鑿打的石柱子還未完工,在木麻黃樹底下橫七豎八躺著。每到明月高懸,月華似水的晚上,我與同學做好作業,相約散步,一同走到江邊橋下木麻黃林下,石柱子就是我們天然的石凳。

晚上石場機器沉默,工人安睡,打磨切割石頭尖銳聲隨著工人進入夢鄉。月亮透過樹梢,投射下溫柔的光輝,樹影婆娑,遠處江水浩淼,銀光閃爍,蛙聲不知從何處來,我們在江邊林下石凳坐下,聊著笑著憧憬著,有時也輕聲吟唱起甲東中學校歌:半島的海風吹送著書聲拌合著稻香,歌聲球聲充滿著青春的力量……歌聲傳出好遠,遠到瀛江那邊。

那時我初中快畢業。 

不久我離開橋東「清仔墟」去縣城求學,三年學完歸來,我到某鎮工作。夕陽西下,紅彤彤的太陽斜掛江邊,把滿滿的江水染成紅色,一輛藍色自行車從橋上輕快騎過,把夕陽甩在身後,匆匆下了橋坡,騎過公社門口,騎過長長舊街「清仔墟」,拐彎處,爸爸正翹首遠望,等著因開會錯過下班時間晚歸的閨女。 

我在橋西結婚生子,生活得更久更長,橋東「清仔墟」那邊的人漸漸忘了我,遇到親戚或鄰居老人,我要大聲嚷「我是陳校長的女兒」,老人們會哦一聲點點頭說「絨」,然後搖頭晃腦抓著我的手說你不講認不出來。老人們會跟我絮絮叨叨聊著他們的小輩們,我一個都不認識,只能摟著他們的肩膀握緊他們的手連連說:我知我知,孩子都長大了。

相關焦點

  • 詩情畫意朗讀配樂視頻:甲東半島麒麟山脈
    水庫清甜經雨雪,漁村淳樸歷滄桑。奎湖廟堡千燈火,伴月航標盼返航。麒麟山遊客留下的好詩九州南盡水浮天,萬頃滄波接渺然。人若胸懷皆似海,何來世界有烽煙?粵東瀛江東岸,甲東半島,祥瑞之地。三山四嶼圍繞甲東古老二十村寨,先民為福建夏姓人等為避亂世而來此休養生息。奎湖為大村,人口上萬。航拍圖片為方炳徐的作品;奎湖村及洋美村等民俗圖片來自於三甲美拍;麒麟山航標、水庫及旺厝村古舟及生死同眠石為「望湖水鄉」公眾號李雪君無私提供。不能一一說明,均表謝意!
  • 船埔頭墟的創建擴大,原來是因為……
    ▲  《廣東輿地全圖》(清光緒)中「梅田村「、「船埠頭墟」的記錄(與實際相對位置有誤)        經查閱我們吳氏老譜,還有如下的記載:       道光拾玖年己亥歲五月十二日立批地租憑約族房長首事陳世祿崇成友彩立批地租憑約人枝歧石陳世祿崇成友彩先年承祖梅峰公遺有祖墓一穴坐落土名在梅田船埠頭墟外癸山丁與吳祖奇韜公鋪戶相近並有空地一片歷年屢被溫黃二姓欺遠紊佔﨏鋪有礙祖墓成等因思住居遠隔難以管守會同房族公議情願將祖墓頂後空地出稅與吳祖奇韜公房長宗縑承藻敦寺敦覺出首批顧永築鋪宇當日仝中看路界限東至田面西至溪邊北至吳墟止南至祖墓幔外左右砂鋪地腋內廁地不在批內畫界分明並無有礙他人地界三面言定遞年願納地租銀叄兩陸錢正期至三月內納完清不敢拖久至期僅菜飯供侍其他自稅之後即付吳前去修築起鋪永遠日後房門叔姪兄弟人等不敢異言生端阻擋增稅另稅外姓此係二家心甘意願兩無反悔今欲有憑立批地租約付吳永遠存火在見人羅星命筆孫友炳
  • 原神青墟浦送餐怎麼玩 青墟浦送餐路線選擇
    原神青墟浦送餐怎麼玩?遊戲中的送餐任務需要考驗我們的路線選擇與細節操作,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原神青墟浦送餐玩法分享,快來看一下吧。
  • 【饒客情韻471】鬥墟
    茂芝墟始於明代,最早鬥墟地址於今茂芝石路街縱北的一條老街,因街上古榕下有一小廟,故稱「廟子前墟」,茂芝墟的稱呼較晚。饒洋墟最早的集市位於今黃崗河西岸的炙石墟,於清代早期就成為饒洋地方的中心集市,1930年鄉賢詹昭遮在關西樓元壽公田址,也就是現在的饒洋文化街,模仿高陂樓鋪建起一排十餘間樓鋪,稱新墟,1957年成立饒洋鄉人民政府後,所有的行政機構搬遷至新墟,後改饒洋墟,一直沿用至今。
  • 旅等墟咯!今天,天南海北的人湧入開平!為了這場300多年歷史的墟...
    旅等墟咯!今天,天南海北的人湧入開平!為了這場300多年歷史的墟...等墟墟,是開平對民間市集的通稱俗話說:「北有趕集,南有趁墟」我們開平人叫「趁墟」為「等墟」,等墟,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糧油果蔬、針線衣物都不能輕易買到家裡的一切吃穿用度都要提前規劃
  • 「非遺墟市」連開3天買買買!
    哇,太爽了平常大家說非遺墟市只有周六開趕不上時間去這一次,讓你逛個夠啦!▲冼沙魚丸粵劇、剪紙、古琴音樂、大朗木偶戲、莞草編織技藝、茶山泥塑、庾家粽製作技藝、中式茶點烘焙技、虎門雲吞麵製作技藝、李全和麥芽糖糖柚皮製作技藝、燈籠仔製作技藝、石龍醒獅頭製作技藝、石龍麒麟製作技藝
  • 城連墟馬蹄上市 靜待你來品嘗(視頻)
    城連墟鄉自古有種植馬蹄的傳統,出產的馬蹄因好吃而出名,原錫坪灣現清江橋村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都種植馬蹄,馬蹄已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之一。種植戶劉建湘:為什麼我們祁東城連墟清江橋村的馬蹄比別的地方好吃?最主要原因就是這河水和土質要好,因為土質不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是那語句話。
  • 上澤墟 明代十三墟 繁盛不稍減
    相比臺山多數已經荒廢的墟市,上澤墟的繁榮在商業、建築學、地方史學、宗教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僑墟檔案    上澤墟由當地陳姓鄉民始建於明代中期,為明嘉靖廿四年(1545年)編纂的《新寧縣誌》記載的十三墟之一,民國年間擴建成現今規模。
  • 深圳唯一的古石橋,藏在這個被遺忘的古墟裡
    在深圳的西邊,有一處低調的古墟,是百年前深圳的CBD:清平墟市。這裡曾經人流如梭,商貿往來熱鬧非凡。但隨著世事變遷,清平墟的商貿風光不再,清平墟也變成了深圳的四大古墟之一。這裡保留著多處歷史遺蹟,其中就有深圳市唯一一座古石橋——永興橋。「 永興橋 」永興橋,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後又在乾隆五十年重新修建,距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 邂逅清平古墟
    清平古墟與觀瀾古墟、東門老街、沙頭角老街堪稱深圳四大古墟。           青平古墟建村始於南宋,已有700多年歷史。在這裡,最為著名的古建築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石拱橋,永興橋,此外,這裡尚有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新橋糧倉以及寶安區不可移動文物點廣安當鋪、老式店鋪和民居等。
  • 蟳蜅小堯仔,鮮中鮮的青蛾,只要清炒,便打遍天下無味美
    大青蛾可是,如果來泉州,你會發現,什麼青蛾什麼文蛤,統統不是,閩南人稱這種極鮮的貝殼親切的叫為「堯仔」。在福建,看似青蛾是大名、堯仔是小名,像是同一類,可白人黑人都有所不同,何況文蛤?青蛾多產在閩江流域,殼厚大氣,花紋簡單,肉甜多汁,多為燉湯所用;到了晉江流域,蟳蜅地界,出了一種堯仔,殼薄細膩、花紋亮麗、多汁肉鮮甜,實屬青蛾中的極品。
  • 在鶴山,有一種情懷叫「趁墟」!墟日147?258?369?你還記得?
    鄰近的墟市,「墟日」一般會錯開,要麼是農曆「147」、「258」,要麼就是「369」。每當墟日,附近的農民市民就會自發地集中到墟市所在地,形成一個臨時的交易市場,十分熱鬧。舊時因交通不發達,鶴山人賣東西只得靠肩挑步行,後來是騎自行車,有農用車的載著自己的產品去赴墟,現在幾乎是騎電動車、摩託車,或自駕。步行的大都是墟場附近的人。
  • 凰崗綜合體、新市墟站周邊地塊將這樣調整……
    凰崗綜合體地塊控規擬調整住宅建築面積超35萬㎡地鐵新市墟站周邊的交通設施和環境擬調整逐個睇凰崗綜合體地塊據中鐵隧道消息,截止至2020年該地塊位於白雲區珠江西航道以東,西側為規劃黃金圍大道,東側圍廣清高速,南側為石井大道,建設單位為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本方案擬調整凰崗停車場綜合體地塊及周邊道路,涉及AB2702、AB2705共計兩個規劃管理單元。擬調整規劃草案示意圖。
  • 夜訪翡翠聖地:四會天光墟
    而我,也因為疫情的原因,有一段時間沒去四會的天光墟了。所以,欣然同往。所有超過一小時以上的行程無論多麼有意義,多多少少都會讓人不舒服,特別是遭遇堵車的時候,即使一路上我跟前輩學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識,也並不能完全抵消一個多小時不能站立走動的膩煩。並且,下高速後,在四會大道的緩慢蠕動,真的讓人忍不住抓狂。
  • 藝覽深圳打卡記Vol.07 | 沙井古墟(內含福利)
    上期,匠匠給大家介紹了深圳版「清明上河圖」——清平古墟(詳情請戳→藝覽深圳打卡記Vol.06 | 清平古墟),感受到了深圳昔日的繁華無雙。本期,我們繼續逛古墟,穿越舊時光,去「千年水鄉古鎮」——沙井古墟,走走看。
  • 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美亭墟火雷廟
    廟址: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美亭墟。始建時間:清康熙中期。公期:農曆二月初一。火雷廟建造至今,曾三次進行重修。
  • 香港花墟裡的多肉植物
    旺角花墟道簡稱花墟,是香港花草盆栽集中地,售賣的花卉種類、數量極多,是全香港之冠,位於旺角靠近太子站,鄰近雀鳥花園。現時旺角花墟約有90間鮮花盆栽店、約15間園藝用品店,以及逾10間食品及裝束店。這裡園藝用品齊備,兩三層高的園藝商店,就好像一個園藝超級市場一樣。街道兩旁一排排的商店,售賣來自香港新界和世界各地的鮮花、仿真花及盆栽,當然也少不了各種多肉植物。
  • 五百年牛墟六易其址
    張揚錦一家四代牛中就見證橫瀝牛墟的六度變遷。現任橫瀝牛行行長朱樹軒從先輩的口述中,也對橫瀝牛墟的變遷有深入的了解。▲上世紀70年代的橫瀝牛墟 由於橫瀝地處蒲田片,地勢低洼,洪澇災害頻繁。橫瀝舊墟包括「賣牛埔」在內的墟市,被無情的洪災毀掉。
  • 2020女團賽落幕 金恩持禁賽前助上海清一升甲
    升女甲隊伍:杭州智力運動學校隊(崔精、宋容慧、儲可兒)上海清一隊(金恩持、張夢瑤、黃子萍)上輪比賽結束後,杭州智力運動學校隊以6戰全勝的成績已提前一輪衝甲成功,最後一輪比賽中她們也沒有放鬆,2:1擊敗黑龍江省隊,最終取得7戰全勝。
  • 陸豐民間故事之「娘仔墓」
    話說「娘仔墓」--陸豐碣石衛城民間故事隨筆作者: 劉 蟄明清時期,碣石衛城至博美(舊稱坣尾墟)有一條道路,稱為博美路(現已展拓、平整為水泥路),是古代碣石通往外地的五條旱路之一。該道路在土地嶺、觀音山腳下這一路段屬橋衝大塘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