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老闆和從業者必看」你今年的錢少拿了嗎?公司的薪酬到底能不...

2020-12-26 邦閱網

Aries氣衝衝地從老闆辦公室走了出來,跟坐在隔壁位子上的Carol抱怨道:「你知道嗎,新來的業務Summer底薪比我們2年的老業務還多1000塊。過分的是我辛辛苦苦在帶她,她的工資竟然比我還高。原來老闆不讓我們談論工資,就是不讓我們知道新人的工資比老人高那麼多,我實在受不了,我剛跟老闆提了辭職,愛誰誰,我明天就走,你最好也跟我一起走,找一個工資高一點的公司。」

上面這個案例不止在一家公司上演,同樣的事情屢屢發生,新入職員工的工資比老員工工資還高,薪酬倒掛現象嚴重,老員工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自己勞心費力結果發現還沒一個新員工值錢,埋怨老闆的不公,頓感萬般不解和萬分怒氣。

溫馨提示 | 文章較長,請沉浸式閱讀

作者 | 陳春好Nicholas

整理 | Jva

90%的公司都有薪酬保密制度,員工每個月拿多少錢都是保密的,除了員工自己之外不對外公開,公司也嚴禁員工互相討論工資,即使有些公司對於業務崗位的提成是公開的,但是底薪和其他薪資仍然還是保密的,所以想知道對方最終拿了多少工資並非易事,於是乎員工與員工之間不斷窺探對方拿了多少錢,老闆會不會多給他一點工資,少給了自己?

所以每到工資發放日,就是多家版本的無間道和竊聽風雲不斷在幾十平米的小辦公室上演,精彩不斷。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今天這篇文章將從老闆的角度,幫你扒開公司薪酬的秘密,告訴你為什麼新老員工薪酬倒掛現象會一直存在?而為什麼又有多數的公司選擇薪酬保密?

01

一個殘酷的現實

我們必須先認識到一個殘酷的事實:對於任何一個公司來說,新老員工薪酬倒掛、甚至同崗不同薪這些都是正常現象。管理者都不是傻子,出現這個現象,並且這個現象存在了幾十年,只能說明這個方法對於公司管理切實有效。往往一些看起來不合理卻又很常見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邊,那就意味著這個事情雖然不合理,但一定非常奏效。很現實的是,公司的管理永遠都不講究合情合理,只追求合法有效。

其實多數管理者深刻認識到薪資不對等和薪酬保密會帶來哪些不良影響,但同時又享受著這一手段帶來的收益。當收益大於弊端的時候,企業管理者就會義無反顧地動用這一手段。嗯,真香。

總而言之,薪酬倒掛和同崗不同薪是讓團隊管理者「成本最小、利益最大」的有效方法,而薪酬保密,則是為了維護這一有效手段能穩定運轉的方法。

02

原因在哪裡

為什麼說薪酬倒掛和同崗不同薪這些現象能讓團隊管理者的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呢?

在回答任何一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學會先找到這個現象背後的利益受益者。因為利益受益者往往就是做出這個決策的人,從利益受益者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就一定能找到他的動機,就能知道他們為什麼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或者為什麼會主導出「薪酬倒掛、同崗不同薪」這樣的現象。

很顯然,在這個事情裡頭,利益受益者有公司的管理層和獲得高薪的那部分員工,而非普通員工。而公司管理層也往往有兩個不同的角度,第一個角度是老闆自己自身,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老闆聘請的職業經理人,往往都是以空降的形式進入到公司的,職業經理人代表老闆的意志來管理團隊,但人都是自私的,職業經理人也會做出不違背公司利益前提下趨於利好自己的事情。所以如果「薪酬倒掛、同崗不同薪」這樣的事情對自己的管理不利,職業經理人一定會是首個站出來發聲的人。

首先我們先從命運兼顧兒——那部分獲得高薪「高人一等」的員工說起。很顯然,公司願意支付比平時更高的工資,就是為了留住這個人,往往這個事情會發生在兩種情境下:

1、雖然這是個新人,但今年招工的工資上漲了,不給高工資留不下來

這種情況老闆是不樂意的但又不得不這麼做的,好比一個新的業務員,即使這個新業務員的能力不是特別強,但今年業內的業務員平均底薪都去到了4500,你出個3800能招得了誰呢?所以即使老闆不願,也不得不選擇用高薪招人。

2、這個人特別優秀,必須高薪留住人才

而對於這種情況就更加不言而喻了,公司什麼最貴?人才最貴,想要留住人才,不比業內工資待遇好上那麼一點,怎麼能把千裡馬的韁繩牢牢抓在自己手上呢?

我們再從老闆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上面提到的這兩個情況都是現實的逼迫,被現實「毒打」過後的老闆不得不多花點錢把人招進公司裡頭,甚至還有一個不能成為原因的原因導致員工薪酬不對等:很多公司連薪資標準都沒有明確,員工拿多少工資僅憑老闆心情喜好。在這些原因之下,老闆怎麼能公開員工薪酬呢?

所以在這些現實原因的「毒打」下,公司「薪酬倒掛、同崗不同薪」的現象自然而然產生了,並且不可能杜絕。

作為老闆,考慮永遠是公司總成本,而不會是單個人的成本需要給多少錢,如果多花點錢能招新業務進公司多接點單,公司願意多花這部分錢,但如果給了新業務高工資,同時還要把老員工的工資提到一樣的標準,那老闆就不願意了,因為這會多花很多錢,而往往業績結果也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提升(多數老員工的業績是相對穩定的,並不會因為多拿的一點錢而突然變得努力很多,往往公司最終的總效益差別不大)。

所以老闆不是不捨得花錢,而是不捨得花沒用的錢。

多數的老闆都認為:多花點錢請新人、請優秀人才--值得;給所有老員工漲工資--收益往往很低。而為了不給老員工漲工資,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讓大家工資保密,不就可以了嗎?誰都不知道誰的工資,即使存在「薪酬倒掛、同崗不同薪」這個事實,卻能因為「薪酬保密」這件衣服,把事實掩蓋起來。

看不到就沒有意見,這就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從西方到東方,通用了幾十年,沒有對錯,只關乎有效與否。

老闆的想法很簡單,讓薪酬的秘密永遠都是秘密,公司將是一片太平。

最後我們再從空降的職業經理人的角度來分析薪酬倒掛這個問題。

任何一個職業經理人進入一個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證明自己對公司的價值,也就是能迅速做出成績,並鞏固自己在公司的權力。

而迅速作出成績,往往也需要有更多的優秀人才配合自己,而相比較於拉攏公司原團隊的優秀人才,高薪聘請的新員工無論在忠誠度和配合程度上而言,都遠大於老員工,所以空降的職業經理人高薪聘請優秀人才,是為了公司,也是為了自己。

再者,我們有談到空降職業經理人需要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而對於很多中小企業而言,你管理的人數代表著你手上有多少權力。簡單來說,你在公司單打獨鬥,你就是公司的一顆螺絲釘,但你能拉攏一兩個人給你打下手,你就是小組長,如果你能管理4、5個人,你就可以當經理。

所以很多的空降經理,往往都要拉攏更多的人進入自己的團隊,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讓自己能更好地發揮管理能力。而什麼樣的辦法能讓這個經理更快更好地讓更多的人誠心歸屬到自己的團隊裡頭呢?

還是那句話,與其拉攏老員工,不如高薪聘請新員工,況且招聘新員工入職,本來就要花更多的錢,這個成本,合情合理,老闆也挑不出毛病。

所以新官上任往往帶來的都是大幅度招人和人員變動,至於是什麼原因就不言而喻了。

分析完第一個問題,我們再來分析第二個問題,雖然說薪酬倒掛和同崗不同薪是讓團隊管理者「成本最小、利益最大」的有效方法,而薪酬保密則是為了維護這一有效手段能穩定運轉的方法,老闆明明也清楚公司要求薪酬保密並不能阻止員工私下溝通和試探,而一旦「薪酬不對等」這個不是秘密的秘密被公開之後,員工就一定會有埋怨和意見,難道老闆就不怕公司因此被鬧翻了嗎?

在這裡,我又要告訴大家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但凡運營得好一點的公司,老闆還真不怕這個秘密被公開。具體原因有兩點:

首先第一個原因,老闆就是看準了某些老員工沒有勇氣跳槽。大家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哪些不敢跳槽的老油條:公司離家近,手上有些穩定的客戶,這些老油條經歷了「社會毒打」,不求能賺多少錢但至少有些穩定的收入,雖然公司有很多看不順眼的事情,但一旦要離開公司,你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做點什麼,也不確定自己能手找到好工作,但擺在面前的就是小孩老人要養,房貸車貸要還。

對於所有人來說,跳槽離職是有成本的,雖說跳槽意味著有可能找到一份收入更高前景更好的工作,但同時也可能意味著收入斷流沒新公司接收的結果,尤其是年齡越大,離職成本越高。

所以對於很多老員工來說,即使在私下再怎麼控訴公司的不公,卻也不會去做那個出頭鳥。而這一點,往往都被老闆抓得死死的,所以老闆也知道,即使對老員工差一點,也不會影響公司大局,對於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能不花的錢就不花,省下來的就是賺的。

既然員工在不漲薪的前提下願意留下來,何必要花錢呢?這個就是老闆與老員工達成的微妙共識,大家都看破不說破,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第二個原因,說不定老闆早就做好了風險控制,沒加薪的老員工有意見要離職正中老闆下懷。老闆也不是傻子,老闆知道老員工離職成本高不會隨便離職,但同時也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準則僅僅只適用於普通從業者,因為優秀人才,在任何時候的離職成本都很低甚至說沒有成本(很多優秀人才會被同行以高薪並支付違約金的方式挖走),真正的人才只有被搶著要,而不會沒人要。

所以聰明的老闆對於優秀的老員工,說不定早就私下聊過了,早就提高了薪資報酬,而同期入職的普通老員工,仍然還是原來的工資水平。而普通的老員工要鬧要離職,不好意思,公司正好可以用最低的低成本淘汰一些效益差的員工(員工主動提辭職公司免付賠償金),公司藉此可以保持公司的流動性,篩選出能力更強的人才,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綜上所述,薪酬不對等+薪酬保密制度,倘若秘密沒被點破,公司可以以總成本最低的方式發展團隊;即使秘密被點破,老闆也能藉此提高團隊流動性。任何合理以及不合理的操作背後,老闆所求的無外乎都是穩定團隊,留住更優秀的人才。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外貿從業者都會冒出一句話,千算萬算都逃不過老闆的手掌心。原來薪酬保密的背後,還有這麼多學問,自己終究只是一枚被擺弄的棋子,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03

我們該怎麼做

扒了這麼多,我並非在說薪酬保密這制度有多不好,老闆有多壞,恰恰相反,在現行的市場環境下,薪酬保密制度對於很多外貿公司都是一種穩定公司團隊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而作為外貿從業者,我們並不需要抱怨,而是要找到對策,在這一看似不合理卻事實有效又擺脫不了的制度下,我們該如何改善自身,來規避風險,讓自己成為制度的獲益者而不是成為被擺弄的「棄子」。而同樣的道理,作為公司老闆,我們也需要深刻認識這一制度背後的邏輯,趨利避害。

那麼,作為老闆,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公司真正能從中收益?

首先,我們既要理解薪酬倒掛這一現象必然存在的原因,也要充分認識到薪酬保密制度的好處和壞處。

薪酬保密制度能較大程度節省團隊管理的人力成本,讓企業能成本最小化地招到新人和優秀人才,但不得不承認這個優勢是建立在犧牲老員工利益的基礎上的,一旦秘密被點破,公司必然面臨著老員工的「討伐」和不滿。而且薪酬公開能讓所有人看到優秀人才的收入,有利於激發團隊其他成員的潛能,作為老闆,同樣也不能忽視了薪酬的激勵作用。

所以老闆需要在薪酬公開和薪酬保密這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並且要特別照顧優秀的老員工,防止優秀老員工因為自己的不重視和不妥當處理而流失。

如果公司的薪酬制度設置得非常清晰完善,比如設置了合理的薪酬判斷標準(多少業績對應多少底薪),讓員工知道自己的工資與哪些績效指標掛鈎,並且設置了合理的薪資漲幅標準和對應的漲薪條件,公司可以選擇薪酬全公開,最大程度激勵團隊成員。

但對於優秀人才的高薪資,一定要選擇保密。

因為雖然優秀人才的高工資一樣對其他員工有激勵作用,但往往會有一些能力還不錯的員工看到別人能拿這個工資,就想著自己到別的公司也能拿到這個工資,所以過高工資的激勵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公司人才的流失率反而會提高,不利於公司發展,所以對於優秀人才的高薪資,選擇保密的效益會更大。

而如果公司的薪酬制度不是特別完善,並不能囊括員工從新到老的成長曆程,我建議是選擇局部公開,局部保密,比如說每個月只公開提成,對工資底薪選擇保密,既能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同時,老闆要充分了解現階段不同崗位的人才市場價格,防止中層管理為了鞏固自身權利和地位,花過高的薪資招聘新人進入公司,引發新老團隊的矛盾。

在這個方案之下,公司能較大程度地節省團隊的總人力成本、保持團隊一定的流動性、激勵新老員工的幹勁、留住優秀人才。

而至於如何設計對外有競爭力,對內有公平性的薪酬制度,這個就牽扯到比較多的內容了,薪酬設計的背後往往需要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公司的績效管理,任何脫離利潤和績效談薪酬的方法都是耍流氓,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中小型外貿企業薪酬設計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我們《八面鋒》的課程。

作為多數人的員工,既然改變不了這個制度和現實,那我們又該做點什麼,讓自己能成為受益者,而不是被害者呢?

首先,我們一定要擺正心態,要承認自己被宰的命運,不能拿著公司的工資,還罵公司的不足。人一旦接受了現實,我們就能更平靜地做好自己該做的,而不是散發戾氣埋怨一切。

我們在前文有說到,這個制度的受益者,除了管理層,還包括拿高薪的那部分員工,而對於一個老員工而言,要想從這一制度中收益,那就是成為老闆眼中的優秀人才,讓自己的離職成本降低,提高你的在職價值,成為多數公司都在搶的人才,而不是成為你公司圈養的羊。

所以無論新老員工,要想從中獲益終究還是離不開自身的實力,打鐵還需自身硬,你的價值決定你的價格。要相信,老闆是最不願打壓員工的,誰不想公司和諧大家都有錢賺呢?在公司條件有限的背景下,大鍋飯和「大同社會」是一個偽命題,永遠只是一個幻想。不要讓公司昨日的棟梁成為了公司未來的累贅。

時刻提升你的競爭力,既為自己,也為了公司。

04

寫在最後

薪酬倒掛、薪酬保密,這是陽謀,而不是陰謀,即使把所有秘密扒出來,我們也改變不了任何事實。我們要做的永遠都是無時無刻地提高自身的能力,確保自己不被公司被社會淘汰。

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任何的不公平,都是對弱者而言的,而現實的商業社會並不會同情弱者,所以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強者手裡卻早已握著更大的收益,聽著弱者對不公的控訴,而最後也只剩下弱者的抱怨,纏著風,慢慢飄遠,直至消散。

因為強者知道,正如弱者的控訴一樣,大家聽了一個響,感悟一番,卻也不能改變既定的事實,這些抱怨遲早會消失在社會大流當中,自己要做的就是保持警惕,確保自己不是未來社會大流中的一個新的弱者……

作者:橙幫籤約講師:陳春好Nicholas;創業6年從solo到創辦實體工廠、企業諮詢管理顧問、 自創模型輕鬆管理團隊60人;轉載請註明來源:橙幫外貿商學院(chengbangtx)

原作者:陳春好

原出處:邦閱網

相關焦點

  • 佛心公司狂餵食!員工「6個月胖10公斤」老闆瞄一眼:吃就對了
    許多人出社會後忙於工作,運動時間變少,身材容易走樣。一名女網友發文抱怨老闆跟同事,「有事沒事就請喝飲料、下午茶」,兩個老闆更輪流請吃飯,讓她半年內胖了10公斤,同事也紛紛受害。最後一群人立生活公約,老闆看到卻說「立什麼公約,吃就對了~」讓網友羨慕直呼「佛心公司」、「還有缺人嗎?」
  • 別嘲笑「梓涵子涵」的爹媽了,這些老闆給公司起的名字更奇葩!
    才被稱為「雨神」而你只是姓「雷」,沒有超能力就不要有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了不過,作為當代娛樂圈的「巨頭」之一雷佳音想要「封神」還是有資本的畢竟雷神有錘,他有大頭嘛>▼明星們的公司名起得任性但其實民間也有許多腦洞無限的有錢人他們公司名的沙雕程度與明星的比起來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明目張胆地告訴所有人你不聽媽媽的話真的好嗎
  • 老闆掙再多錢,與員工薪酬有什麼關係?
    如果企業目標更大了,意味著員工的承擔會更多,用固化的薪酬績效模式,如何激勵員工,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曾見過一個老闆,他固執地認為,收入預算不就是在去年的基礎上乘以百分比嗎,有什麼糾結的?我再問,那你如何確定增長比例?他不假思索地說,開會討論決定啊。這種拍腦袋決定的預算目標,分解首先是個大難題,更別說落地了。
  • 弱者心態是把你的薪酬交給了老闆,真正決定薪酬的其實是你自己
    打工者思維就是,我只拿這點錢,憑什麼去做那麼多工作,我傻呀。讓我多出力氣,得先給我漲工資。看似不虧,實際上這樣做事的心態,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和價值,只能永遠保持在這個水平線上。永遠困在打工仔的身份中,跳脫不出。
  • 外貿業務員玩「飛單」難道是為了錢嗎
    近期,聽幾個朋友談到員工的情況,今年疫情嚴重,導致很多業務員收入銳減,團隊中聽說出現了飛單的個別現象。朋友直言不諱的說就是為了多收入,滿足自己的私慾。今天我們就聊聊飛單這個問題,難道是為了錢嗎?1、飛單不是為了錢,想找個刺激。
  • 刷屏的木紋磚到底適不適合你?|「每日一答」066
    估計這樣人能少一點,我也能輕鬆點…… 順帶【求個才】:有沒有打算做「學習委員」的?一旦錄取會分配到班級裡做學委,引導大家如何查找「單毅講裝修」公眾號文章,每天活躍群內氣氛。所有學委,可以單獨拉一個「學委群」,我也會在哦!
  • 設計薪酬最實用的3大方法,老闆必看!
    新老員工薪酬矛盾頻頻;薪酬業績不掛鈎,員工抱怨不漲薪;薪酬績效不對等,員工幹好幹壞一個樣;......02三級九崗法:人才、業績雙核裂變如果老闆要想身心解放,那就必須讓企業的薪酬設計合理,員工的晉升不由老闆定,而由標準定,最合適的薪酬法就是三級九崗法
  • 面試官問「你能在我公司幹多久?」老闆:「呵呵,你可以走了」
    大彬面試小公司的項目經理,他資歷條件不錯,面試很順利,最後是公司老闆直接面試,談到薪酬待遇時,大彬發現對方說的和招聘信息上的出入很大,聽著老闆還在講「現在薪酬雖然不是很好,但過了今年,薪酬最少能翻倍」,他暗自搖頭。
  • 跟老闆提了離職,公司卻以加薪留挽留,是去還是是留?
    關注並將「小蜜蜂遠程工作」設為星標, 海量遠程崗位任你挑選 但是,相信很多人在跟上司提出離職的時候,有時並不會非常順利,甚至老闆可能會以加薪對你做出挽留。當提出離職後公老闆以加薪挽留,到底應該是去還是留?
  • 「1m 專欄」想要加薪?你需要知道公司薪酬結構背後的秘密!
    大學畢業生新新和貨貨,應聘同一家公司的相同職位。最終,貨貨薪資4000,新新薪資5000。看完上面這個例子,你可能會扼腕嘆息:我以為應屆畢業生沒什麼工作經驗,就沒談薪資的資本。如果你只是看到了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
  • 老闆講述:公司有錢,我為什麼不發年終獎?
    很難做到公平,老闆永遠認為發多了,員工永遠認為發少了。我自己做過員工,深有體會。之前有一年,年底是我墊錢發工資,還有員工跑來跟我談年終獎的問題。我說,如果你就喜歡像正常人一樣,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到點上下班,年底的時候拿點年終獎,那你來錯地方了。我理想中的年終獎,不是給錢,而是給大家一個更好的項目或者更好的經歷,但這個東西是需要員工配合的。
  • 冒昧問一句,公司發給你的年會獎品都賣出去了嗎?
    前一陣李思柰和同事聊天,他發現這個幾年前的痛點現在還在。他輾轉換了幾份工作,從北京折騰到上海,新的同事,還是不喜歡新的年會獎品。李思柰去年成了即刻開放「用戶自建提醒」的第一批內測用戶,他想起從沒用過的閒魚提醒,就建了一個。2.公司花了不少錢買來的年會獎品,員工還要費不少勁折價賣出去。何苦呢,公司為什麼不直接給員工發錢?「有些老闆會喜歡直接發錢。
  • 2500億外貿數位化市場亟待開啟,誰來定義「競爭力」?
    但有一小部分外貿企業,在疫情下,其出口業務甚至實現了逆勢增長,今年2、3月份,當很多外貿企業的外貿人員無法工作的時候,這一部分外貿企業的員工卻在家辦公,業務也絲毫不受影響。這些外貿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疫情之前實現了外貿營銷數位化、外貿管理數位化,全公司的營銷管理業務都可以在SaaS的平臺上運營。
  • 外貿老闆不懂外貿,參加外貿人員複試是形式還是多此一舉
    今天有個外貿BOSS留言說每次招聘外貿人才都讓我去面試,看我英語很差且不懂外貿如何複試,感覺就是走形式很累,是否該不參加複試呢?就這個老闆的疑問我們今天聊聊:1、老闆不懂外貿與英語與面試無關。因為老闆是資源的提供者,初次面試大部分是企業HR或外貿負責人參加。
  • 薪酬結構對導購的影響(上)
    ——所以店長就問小陳說:你的工資不低啊,你每個月的底薪和提成加一起都能達到8000多了,是咱們店面最高的了。——小陳:不是啊,我的底薪才2600,你看隔壁某某家的底薪是2800啊!——店長:咱們的薪酬方案中有工齡補貼的,一年100元,你工作兩年了,現在底薪是2800,並且公司每個月還會組織業務知識考核,凡是90分以上,還會有月底的績效獎勵100元,其實真的算起來的話,咱們的底薪比他們高很多。——小陳:那不一樣,工齡工資是公司該給的,這個不能算。
  • JAC外貿實戰:公司的天花板,在你目之所及的地方嗎?
    團隊成員能力確實有提升: 利用了一些正負向激勵措施,加大了對新人的培訓力度,減少新員工成單時間,實施1對1老帶新的策略 為了保證人員基礎,確保團隊在外界的專業度,重新梳理流程和話術,增加對人員的業務知識進行定期考核制度 團隊的能力在行業中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每個團隊成員拿出去在其他公司都是很有口碑的
  • 老闆:不要問單位給了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單位貢獻了什麼?無恥嗎
    ,而不管員工死活,只強調付出,不強調回報,那麼人員流失是必然的 一個公司的發展,最主要的是人才,沒有人才談何發展,從員工角度講,單純要求員工付出,這句話是可恥的,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公司一味用這句話給員工洗腦是可恥的 透過這句話,我們可以深挖到一個問題,就是薪酬管理體系,公司總是想用最少的錢,僱傭一個最有能力,最能創造價值的人
  • 「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人,只會越混越差!
    ,你好好做,你的努力公司都看在眼裡,但是也就看了看,好多都是不提離職不漲薪; 所以是不是應該拿多少錢做多少事,把剩餘的時間和精力拿去提升自己或者賺外快呢? 「拿多少錢幹多少活」的心理大概是這樣: 我拿的少,所以做得少,你別對我期待過高;等我拿多了,自然會用心做事情。 所以,老闆拿錢多,理應做得多;我收入低,做得不好也可以理解。 這句話對不對?
  • 大掌柜:賺錢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批發商拿著錢去原產地進貨,錢又到了養殖/種植戶的手裡。養殖/種植戶拿了錢,可能要負擔孩子上學,可能要購買生產材料,這筆錢又流到了各個行業……這整個產業鏈和消費端都發生在國內的行為,就是「內循環」。「內循環」的概念是相對「外循環」而言的,比如做外貿、出口這類行業,進入的就是「外循環」體系。
  • 外貿建站是什麼意思?外貿建站需要花多少錢?
    此外,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在想要做一個外貿網站的時候,首要關注的就是這個網站多少錢啊,我需要實現什麼樣的功能等等一系列問題,那麼建設一個外貿網站到底要多少錢呢? 首先,要清楚你的網站的定位。 你建網站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用於展示企業形象還是用於銷售產品?不同的網站所需要的功能不一樣,設計也不一樣,這導致了網站的最終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