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爐:字紙成丹桂,爐煙結祥雲

2021-02-28 沂蒙黨史史志

惜字爐,又名惜字亭、惜字塔、字紙亭、聖跡亭、敬聖亭……是昔日文人墨客燒毀文字紙張的地方。

據史料記載,惜字風俗早在宋、元之際已逐漸流行,那時的人們對傳播知識的文字、紙張甚是珍愛,寫有文字的紙張不得派以裱糊、包裹,更不能隨便踐踏丟棄,必須送到惜字爐焚化。此風俗綿延到明清時達到極致。清代《獨山州志》記載:「奎星誕節士子舉行惜字會。蘭中字紙,雖村氓婦孺,皆知敬惜。」因惜字結集而成的「惜字會」,除了讀書人,大戶人家與商人也參與其中,亦有地方官府購置田地,以田租專門用於惜字開支。惜字會常募集善款,刊印善書、善文,分發給百姓,宣傳惜字理念。現今傳世中比較有名的惜字善書,當數《文昌惜字功過律》。清初,惜字之風甚至還流傳至日本、東南亞等地。

惜字爐多為三層樓閣式磚石結構,似塔非塔、似亭非亭,大小高低各地各有不同。爐口面南,為焚紙入口,上方刻有「惜字爐」三個大字,一些講究的兩側還刻有對聯。新中國成立前,天津北塘古鎮的文昌宮前,也設有惜字爐,乃是一鐵爐,供人焚燒字紙。據說那時的北塘沿街牆上開有小孔,專供暫存有待焚化的字紙,有人常自覺收集送到文昌宮焚燒。北塘還流傳著勸誡惜字的傳說,寫字時若遺漏一筆則會減壽一天,多寫一筆則會在死後被閻王責罰一棍,想要長壽或身後不受棍棒之苦,就得好好學習。雖然唯心,但似乎也可以成為北塘名人輩出的一個佐證。文化的傳承是需要敬畏的,需要成為一種信仰。信仰像是一盞長明燈,雖相隔路途漫漫,卻不會令人迷失方向。

類似的傳說故事有很多。明清白話小說《二刻拍案》第一篇「進香客莽看金剛經,出獄僧巧完法會分」中,開頭就講了一段愛惜字紙的故事:宋時,王沂公之父愛惜字紙,見地上有遺棄的,就拾起焚燒,便是落在糞穢中的,他設法取將起來,用水洗淨,或投之長流水中,或烘曬乾了,用火焚過。如此行之多年,收拾淨了萬萬千千的字紙。一日,妻有娠將產,忽夢孔聖人來吩咐道:「汝家愛惜字紙,陰功甚大。我已奏過上帝,遣弟子曾參來生汝家,使汝家富貴非常。」夢後果生一兒,因感夢中之語,就取名為王曾。後來連中三元,官封沂國公。

惜字爐,這個小小的建築,折射出中華民族尊重知識、崇尚文化的一段歷史。

在惜字爐繚繞的青煙裡,一群虔誠的文人士子,十年寒窗,金榜題名,錦繡文章,書生報國,青史留名……純粹的信仰成就了他們的人生,成就了讓後人仰視的璀璨文化。

如果不知道惜字爐,而今隨手丟棄的字紙不過是垃圾罷了。真不知這是否是近代以來中國傳統美德的一大墮落。更有現代印刷業夜以繼日製造出的汗牛充棟的文字,在大浪淘沙的歷史中會給後人留下什麼呢?文字是無辜的,紙也是無辜的。就像鈔票是無辜的一樣,錯的是對待鈔票的態度,錯的是某些賺取和揮霍鈔票的方式。

惜字爐已經熄滅了,熄滅在歷史的長河裡。假若有一天它還回來,也只能把它立在心裡了。在心裡,與它相對,將那棄掉的字紙交付溫和的火苗,去做最後一次閱讀。靜靜地,一邊凝視著嫋嫋青煙,一邊默默誦念來自福建尤溪縣東山村惜字爐上的那副對聯:「字味香成丹桂,爐煙瑞結祥雲。」

相關焦點

  • 敬字亭見證「敬文惜字」古風
    惠安東橋原先殘存的惜字亭構件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除了焚金爐,還有一種和它很像但用途完全不同的建築,名喚敬文亭、敬字亭、惜字亭或焚字爐,是專門用來焚燒帶字的紙的,上面常雕有瑞獸、人物,爐口還有對聯
  • 舂陵江鎮愁下村,鼎盛文風惜字爐
    從村左大路進入,只見村後龍山高聳,植被茂盛,一棟保留完好的"侯氏宗祠",近在咫尺,宗祠大門口正對處,有座用青石雕刻砌築的"惜字爐″,惜字爐往村前主街道口,有門亭進出古村。  臨近端午節,進入村莊的石板古道兩邊,菸葉茂盛,豐收在望,稍前即是宗祠,路亭及惜字爐,三處古建築,見證了村莊數百年來的歷史人文。
  • 字紙上的吉光片羽
    汪曾祺先生在一篇名為「字紙」的文章中,回憶說,年少時,家中有字的紙從來不亂扔,放在堂屋的紙簍裡,等收字紙的人上門來,拿去文昌閣燒掉,以祈文運。前不久在廚房做飯時,聽到這一篇,極有共鳴。因為自己喜歡收集廢紙片,喜歡在各種材質的背面空白的廢紙片上寫字,那一種毫無壓力的輕鬆愉快,神思飛揚,是正經的本子給不了的。
  • 書不成字紙短情長出處全詩原文 類似詞語及下一句是什麼介紹
    書不成字紙短情長下一句是什麼?最近很多抖音上的網友被一首名為《紙短情長》的歌曲刷屏,這首歌民謠範兒十足,文藝氣息滿滿的歌詞讓它瞬間成為大家的心頭愛,不過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歌名「紙短情長」其實出自一首很有名的詩,不知道下一句的的小夥伴,趕緊看一下,我們來揭秘一下全詩完整版:  紙短情長這個詞現在已經是個成語了,它真正的出處是徐枕亞《玉梨魂》的第八章。
  • 三月廿八,制字先師倉頡聖誕!龍顏四目,生有睿德,造字聖人,文字始祖!
    倉頡作書,並不是說倉頡先師一個人完全地將文字發明創造出來,而是說倉頡先師將民間既有的圖畫文字進行廣泛搜集,並加以認真整理,從而創製出一套成體系的規範的象形文字。黃帝感倉頡先師功績過人,賜以「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於倉頡先師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穀子雨,以慰勞聖功,這就是現在的「穀雨」節氣。
  • 惜字功德 │ 華夏文明兩象徵
    這裡「配」字為「相配」、「配得上」之意。     在人類武術發明創造中,唯有語言和文字特別重要,被喻為人類賴以前進的雙腿。而在上古時代幾萬個民族中,只有蘇美爾人、埃及人、印度人、瑪雅人和中國人獨立創造出了文字,創造文字,顯然要比製造石器,使用火種,飼養家畜,改良植物難度大得多。文化始祖倉頡的赫赫功勳,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 【特藏擷珍】鄉間字紙 契約中國
    為全面揭示館藏,讓廣大讀者深入了解館藏特藏文獻狀況及其價值,更好地服務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助力我校「雙一流」建設,圖書館開設《特藏擷珍》欄目,今天推出第一期介紹民間歷史文獻的《鄉間字紙 契約中國》。下面我們將帶您通過一張張鄉間字紙,感受自古以來民間的契約合同行為法則。官有政法,民從私約。尤其是涉及財產的事,民間社會都會用「契」「字(字據)」「約」「議墨」等文書加以記載,讓這些民事活動具有「字據憑證」,賦予約束力。古代民間的「合同」在種類和形式上更加豐富多樣。人們非常清晰地劃分出契、約兩大類。
  • 這幅對聯八個字,送給每一位書法人!
    作字甚敬。讀書便佳。清 錢灃楷書四言聯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寫字,在於一個「敬」字。提起毛筆,就要有「敬畏心」、有「恭敬心」。不說一定要像古人那樣沐浴焚香,在起碼要對得起手中的筆、筆下的紙。古人說,要「惜紙」「惜字」,即使寫壞了的字紙,也不要亂扔,要恭敬的去燒掉。恭敬文字乃是一善。
  • 丹桂飄香!浦城最全賞丹桂攻略,去這些地方就對了!
    幸福是最近丹桂香味又濃鬱了!馥鬱繾綣、無處不在讓整座城市都溫柔起來丹桂作為南平市的市花大街小巷、城市道路到處可見中華桂花文化博覽園位於臨江鎮水東村205國道旁,距城關15公裡,距臨江高速口2公裡。園內建設集種子資源培育、苗木繁育、苗木交易、科技研發、休閒觀光、丹桂文化展示於一體,佔地6000多畝,現已建成近2000畝的核心區,桂花品種豐富。遠近聞名的「中華第一桂」九龍桂就位於園內。該樹經專家測定樹齡至少達1100多年,是福建省的「樹王」、「花王」,也是浦城丹桂的標誌之一。九龍桂樹高15.6米,樹冠優美,分生9支,每年金秋時節,滿樹丹桂花開紅似火,呈現九龍戲珠的壯麗景觀。
  • 丹桂飄香的季節到了,快讓盆栽丹桂開花多又香
    ,由於久經人工栽培、自然雜交和人工選擇,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栽培品種,現各地廣泛栽培,常用作園林景觀樹種使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盆栽丹桂的養殖方法吧!丹桂盆土要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但要每天向葉面噴灑一次清水,均勻噴溼所有的枝葉,以開始有水珠往下滴為宜,以保持葉片溼潤,並清洗去吸附在葉片上的灰塵。清明節後將丹桂移置露天,澆一次透水。
  • 2020年鼠年男寶寶取名起名字大全帶惜字的男孩名字
    惜字本身即有重視愛護的寓意,帶惜字的男孩名字,即能體現出父母們對於男孩的珍惜與關愛。在下內容中為大家搜羅了一些關於有惜字的男孩名字取名知識,參考其中的名字範例與技巧,給男孩起一個吉祥安康的名字。帶惜字的男孩名字集錦帶惜字的男孩名字帶有珍惜之意,與不同的詞彙搭配,能起出千變萬化的類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