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成立「交通警務工作站」,派駐交警牽動各方力量解決社區裡的停車難、亂停車、交通設施不合理等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日前,一種全新的社區交通處理模式正在朝陽區夏家園、霞光裡、酒仙橋等10個社區推行,交警每周定期深入社區處理問題,推動交通問題源頭治理,改善社區交通環境,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朝陽交通支隊亞運村大隊警長李貴賓負責的是育慧裡社區。3月18日上午,李貴賓正在小區出入口值守點向居民分發印有自己聯繫方式的卡片,一位居民走過來打聽附近哪裡可以處理違章。李貴賓掏出手機打開「交管12123」APP並告知其如何在手機辦理,不到2分鐘,該居民滿意地離開了。
同李貴賓一樣,朝陽區目前還有9位經驗豐富的交警定期進社區處理交通方面的問題,他們分別入駐的是夏家園社區、霞光裡社區、酒仙橋社區、富力又一城社區、弘善社區、新天地社區、高井社區、廣達路社區、呼家樓北社區。「這些大多是樓齡在二三十年的老舊小區,交通問題突出,比較具有代表性。」據朝陽交通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10名交警採用「兼職」的形式進社區處理問題,即平時依然在路面執法、巡邏,但每個星期有固定的時間進入社區,直接聽取居民意見和建議。
居民「家門口」的社區交警都能管哪些事?該負責人表示,社區交警要指導社區交通綜合治理工作,包括廣泛徵集和聽取社區群眾有關交通類問題的求助諮詢、意見建議;積極回應並推動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交通需求;宣傳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規等。與此同時,社區交警還要協調牽動各方力量,推動解決交通設施、交通組織、停車秩序等交通類問題難點。
實際工作中,社區交警會同社區、物業多方聯動,一起發現居民身邊的交通問題,並聯合朝陽交通支隊相關科室加速處理。「我們各科室都跟社區交警建立了微信群,提供全方位指導。比如,對於居民反映的停車位施劃、交通秩序治理方面有交通科進行部署,安裝道路執法監控探頭有專門負責科技手段的科信處對接,讓居民反饋的交通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打通服務的『最後一公裡』。」朝陽交通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交警的成效已經初步顯示,交警們直接深入基層幹實事,推動交通問題源頭治理,社區、居民、物業都很支持。
下一步,朝陽區將繼續探索社區交警服務新模式,加速解決居民家門口的交通問題。
文 / 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