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不能再等了,開倉,所有的罪名我一人承擔!」

2020-12-22 礬都說文化

導語:世間最珍貴的東西絕非什麼寶物,而是那顆縱使千金也換不來的一顆「善心」,孟子曾說過:「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了七年的縣令,期間發生了各種自然災害。在到任的第一年,水災使得餓殍遍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鄭板橋如實上報,請求朝廷開倉賑災,可是朝廷一直遲遲未批覆。在最後時刻,他下令開倉,說:「不能再等了,開倉,所有的罪名我一人承擔。」為此,災民得到了救助。

鄭板橋心有人民,無論是做任何事情,總是以人為本。曾刻下了「恨不得填滿了普天飢債」的圖章。他開倉賑災時,曾讓災民立下秋後還糧的借據,到了收穫季節,災民卻沒有很好的收成,他燒掉借條,讓人們放心地生產,等到下一年再交,使很多災民免於死亡。

濰縣瀕臨萊州灣,海鹽很多,官商勾結,欺行霸市,投機取巧,賤買貴賣,缺斤少兩的情況十分普遍,於是鄭板橋出臺政令,明令禁止,很多商人的利益因此受到損害,其中一些不懷好意的商人就造謠,聯名狀告鄭板橋。上司因為曾被鄭板橋多次冒犯,又加上聽信了諫言,於是罷了他的官。

據說一燈大師有一盞"人生之燈」,它的燈芯上是一顆500年的夜明珠。

傳說只要經過這盞燈的照耀,就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 他的三個弟子求一燈大師告訴他們,怎樣才可以得到這盞舉世聞名的燈。

一燈大師笑著說:「世人無數,可分三品。經常損人利己的人,心靈落滿灰塵,眼中多是醜惡,這是人中的下品;偶爾損人利已的人,心靈稍有微塵,就如白璧微瑕,難掩其輝,這是人中的中品;從不損人利己的人,心如明鏡,純淨潔白,被世人敬仰,這是人中的上品。所謂的『人生之燈』,就是你心中的那盞燈。」

世間最寶貴的,就是如鄭板橋的這顆「善心」,有善心,才有善行,善行終將結善果,做善事的人並不是為了自己的好處。

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只要我們存於世,就必然和世人相交,「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很多人不知道助人即助己的道理,在工作和生活中,對他人漠不關心;有的人,則明裡暗裡不一致,要麼「蜻蜓點水」,要麼「走馬觀花」;有的人自認為有能力,而看輕別人,目空一切。自私自利往往會使人不願犧牲個人利益,結果反而失去更多。

我們要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儘自己所能地幫助他人,「各人各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要摒棄。

人不是孤立的,自己遲早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現在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未來的自己。

小編認為:「但行善事,終有好報」,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冒險私自開倉放糧,救全縣百姓,原來你是這樣的鄭板橋
    今天要講一個鄭板橋短暫為官、私自開倉放糧的故事。興化城自然文風昌盛,在古城中心的十字街口,有一座明代建造的四牌樓。它飛簷拱頂,古樸莊重。四牌樓的四面和拱頂內壁,掛滿了大大小小的47塊匾額,以此來紀念歷代興化籍的名人。沒事的時候,老城人都喜歡到這裡走走看看。
  • 鄭板橋懷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
    清鄭板橋《懷濰縣二首》立軸紙本濰坊鄭板橋紀念館內鄭板橋雕塑草長鶯飛三月天,又到了放飛風箏的時節。說起風箏,不能繞過濰坊。而200多年前,鄭板橋與老濰縣的風箏,也成就了一段段傳奇。2016年5月30日,香港蘇富比有一場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專場。
  • 糊塗是一門學問,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到底是什麼意思?
    鄭板橋發現這老人不僅道骨仙風,室內還陳列一方精美的硯臺,鏤刻精美,石質靈透,案頭還有書,相互尋問,鄭板橋知道這老人自稱「糊塗老人」。次日,老人便取出筆墨紙硯,請名滿天下的鄭板橋賜一幅墨寶。鄭板橋便根據老人自報的家門,信手寫下「難得糊塗」四個神採飛揚的字,並在落款處蓋了寫有「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方章,顯擺一番。
  • 酒仙榜|酒真 · 鄭板橋
    蘭之不謝,我願意我開放,彰顯的是高潔;竹之長青,不分春夏秋冬,恆久的是品格;石之不敗,無懼風霜雨雪,慣看歲月輪迴;人之不變,任它世道順厄,堅持的是初心。坦率地講,我個人覺得鄭板橋還是有所執念的,否則他不會特意書寫「難得糊塗」以表心跡,而觀其一生,他從來也不糊塗,更不假裝糊塗。他沒有陶元亮的灑脫釋然,也沒有蘇子瞻的豁達從容,但是他的執念是那樣的一種純粹,沒有遙不可及,透著人間的煙火氣。
  • 千古怪才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
    鄭板橋二十歲考上了秀才,但之後便屢屢落第,因未能實現父親期望,就去了真州之江村設塾教書,邊以教書餬口便繼續苦讀備考。彼時二十多歲的他已娶妻生子,生活壓力與日俱增。雍正元年(1723年),鄭板橋的父親去世,已有兩兒一女的鄭板橋再難以靠教書度日,無奈之下只得舉家遷往繁華的揚州,以賣畫為生。
  • 鄭板橋的「糊塗」人生,是別人無法超越的大境界?
    這真氣、真意、真趣,頗見鄭板橋對藝術的追求,也體現了鄭板橋的藝術風格,更是對鄭板橋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鄭板橋用真我來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鄭板橋三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家中的乳母費氏是一個善良又勤奮、仁厚又慈愛的女人。
  • 鄭板橋:七載春風在濰縣
    鄭板橋(1693-1766),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
  • 鄭板橋人物雕塑展覽;領略雕塑的風採探詢名人的事跡
    鄭板橋任範縣知縣期間,重視農桑,體察民情、興民休息,百姓安居樂業。乾隆十一年(1746年),自範縣調署濰縣。同年,山東發生大饑荒,經常發生人吃人現象。濰縣原本繁華大邑,因災荒連年,救災便成了鄭板橋主持濰縣政事的一項重要內容,他開倉賑貨,令民具領券供給,又大興工役,修城築池,招遠近饑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戶開廠煮粥輪食之。
  • 「怪人」鄭板橋的家書,讓人起敬的真性情和正能量
    在濰縣任上因開倉賑災,得罪上司辭職,離任時兩袖清風,百姓依依不捨。板橋工書、善詩、擅畫蘭竹,當時稱為「三絕」。他做官前後都在揚州賣畫,是「揚州八怪」之一,他的著作後人整理為《板橋全集》。他成年後大部分時間離家在外讀書、賣畫、做官,老家的事都由堂弟鄭墨承擔,兩人時常書信往來,現存家書二十餘封,透過這些私人書信,我們可以感受到一些隱藏在「怪人」面具之下的真性情和正能量。
  • 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為何只畫「蘭竹石」?
    同樣是詠物詩,鄭板橋的《竹石》也同樣展示了詩人的不屈精神及頑強品格。今日小覓分享:竹石—清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鄭板橋原名鄭燮,號板橋。他不僅是個詩人,還是個畫家。且他一生只畫蘭竹石,現如今不少鄭板橋所畫的竹石圖依然留存於世。鄭板橋早年家道中落,雖生活困苦,但一直立志於科考,無奈屢試不中,只能以賣畫為生。過了10年,終於高中,卻只在山東做了兩任縣令便辭官歸了家。
  • 七載春風在濰縣 | 鄭板橋的桃李春風
    鄭板橋在濰縣七年,留下政聲,也留下無數傳世的畫作和詩篇,也是因為他,濰縣「小蘇州」美名不脛而走。鄭板橋(1693-1766),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 鄭板橋任知縣期間,有人告和尚與尼姑私會,他是如何判決的
    同年參加殿試,賜進士出身,為了表達喜悅之情,鄭板橋特意寫了:「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乾隆六年,鄭板橋入京候補官缺,慎郡王允禧熱情款待了他。第二年,鄭板橋上任範縣知縣。鄭板橋任範縣知縣期間重視農桑、體察民情、興民休息,百姓都十分愛戴他。由於良好的表現,朝廷又將他調到濰縣,就是因為這裡連年災荒,朝廷希望能夠藉助鄭板橋的能力,改善這裡的環境。他到了濰縣以後,立馬展開救災行動。他開倉賑貨,又大興工役,目的是給饑民帶來工作,讓他們有自食其力的機會。
  • 鄭板橋與《衙齋聽竹》題畫詩
    ——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鄭板橋,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清江南省興化人。提到鄭柏橋,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難得糊塗」,又或者是「揚州八怪」。而我,作為一名濰坊人,首先想到的正是上面這首他在濰縣當縣官時寫下的詩。
  • 鄭板橋是個怎樣的人?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人稱板橋先生,揚州八怪之一,是清朝著名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這一輩子只畫蘭、竹、石這三樣東西,他曾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歷史上的鄭板橋是個幽默風趣、脾氣古怪的人,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 「堅」「清」「情」——由三首詩窺探鄭板橋的為官之德
    要評價一名官員的官德如何,就不能不看他是站在何種立場,是始終與廣大人民群眾站在一起,還是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是造福百姓,還是以權謀私?立場不同,官德迥異。鄭板橋出身下層,家世清貧,從小生活在勞動人民中,童年時期經歷了磨難悽苦,飽嘗人間辛酸。可以說,他的命運牢牢地與勞動人民綁在了一起,這也決定了他日後為官時的堅定的立場:為老百姓謀福祉。
  • 為什麼梁彼得被裁定所有罪名成立?
    直到昨天我無意中看到梁彼得的配槍,由於接受過長期的槍械訓練,我瞬間反應過來那幾篇文章很可能只選擇性披露了部分事實。所以我去找了一下相關的英文報導,發現陪審團在梁彼得案上作出的裁決,並非如一些中文媒體口中所說的不公。梁彼得之所以被裁定所有罪名成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
  • 鄭板橋題詠蘭竹26首!
    竹 (清)鄭板橋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 靈魂段子手鄭板橋:有趣,是對生活最起碼的尊重
    (鄭板橋像)鄭板橋的有趣體現在直白率真上:鄭板橋首創個人潤例 ,成為中國史上明碼標價賣畫第一人,他在《板橋潤格》中明文規定:「大幅6兩,中幅4兩,小幅2兩,條幅對聯1兩,扇子鬥方5錢。年老體倦,亦不能陪諸君作無益語言也。」最後還附著一首詩:「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明碼標價,以畫換錢,這本來是歷代文人最為不齒之事,但在鄭板橋這裡,卻因直白而率真,因率真而有趣,因有趣而可愛。
  • 鄭板橋:夢醒揚州一酒瓢
    揚州八怪,顧名思義自然是八個人(其實也可能是選取了八個代表),他們分別是: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這「八怪」之中的代表,自然應屬鄭板橋了。清代「竹枝」詩人董偉業在《揚州竹枝詞》中寫道:夢醒揚州一酒瓢,月明何處玉人簫。
  • 鄭板橋的茶緣豔遇你知道嗎?鄭板橋的茶詩與《揚州雜記》品讀
    告曰:「板橋即我也。」媼大喜,走相呼曰:「女兒子起來,女兒子起來,鄭板橋先生在此也。」是刻已是日上三竿矣,腹餒甚,媼具食。食罷,其女豔妝出,再拜而謝曰:「久聞公名,讀公詞甚愛慕,聞有《道情》十首,能為妾一書乎?」板橋許諾,即取淞江蜜色花箋,湖穎筆,紫端石硯,縴手磨墨,索板橋書。書畢,復題西江月一闋贈之,其詞曰:「微雨曉風初歇,紗窗旭日才溫。繡幃香夢半蒙騰,窗外鸚哥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