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腫瘤極早期「搶先預警」,癌症早檢企業「高美生物」與「諾恩...

2020-12-15 36kr

36氪獲悉,從事癌症早檢的生物科技企業「高美生物 Gomics」宣布與「諾恩生物 Known Biotech」成功完成合併,並協議籤署。合併後的母公司將使用高美生物品牌,並將保留諾恩生物名稱作為旗下子品牌使用。WinX Capital 凱乘資本擔任本次合併的獨家財務顧問。

腫瘤早檢是目前行業發展熱點,強烈的癌症早檢醫療需求、廣闊的市場空間、前沿技術的發展方向,使得癌症早檢頗受資本關注。去年9月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給行業帶來政策紅利,在政策層面上「明確加快推進癌症的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擴大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的覆蓋範圍,引導高危人群定期接受防癌體檢,提高癌症生存率」。

癌症早檢領域中,高美生物在表觀遺傳學方向已經積累了核心技術優勢,分別體現在微量DNA處理、機器學習算法減噪資料庫、多癌種大樣本量WGBS資料庫、獨有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和cfDNA分析算法、特徵標記物(全球首先發現)。諾恩生物則從事腫瘤伴隨診斷、單基因遺傳病輔助診斷,與長三角的頭部臨床醫療機構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多項癌症早篩相關的科研課題研究。行業中,從事腫瘤伴隨診斷的企業,多有布局癌症早篩早診。

因此,對擅長於不同細分領域的兩家公司而言,合併後可以覆蓋從技術創新到產品開發、從研發生產到市場銷售各個環節。

原高美生物創始人孫德強博士出任合併後的高美生物董事長兼CSO。原諾恩生物創始人盧國華出任合併後高美生物CEO。

合併後的高美生物,研發技術團隊具有8名博士,總人數接近20人,專業覆蓋了生物信息學、臨床醫學、生物化學、生物醫藥等。

董事長兼CSO孫德強博士說道:「高美生物團隊在過往的幾年裡,一直採用的是WGBS(全基因組甲基化測序)方式,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累積了多個癌種的WGBS數據近3000例,應該也是國內最大的自建癌症WGBS資料庫之一。WGBS是DNA甲基化測序的金標準,但也是測序成本最高的,為此及後續分析,我們投入了不小的資源,但今天來看,我們的投入是值得的,無論是在癌症早檢技術的研發、預後評估、癌症藥物研發及篩選等方面,我們的數據優勢和算法優勢已經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

本次合併案的核心動力,是加速癌症早檢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我們從今年年底開始會陸續推出單癌種的早檢產品,通過加速研發,在明後年力爭推出消化道癌症(多癌種) 和女性四大癌症的早檢產品,5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力爭推出前十幾大常見癌症的多癌種檢測產品。從產品計劃來說,基於NGS的LDT和基於PCR的IVD將雙軌同行。接下來,我們也將深化與醫療機構臨床專家的科研合作。」CEO盧國華說道。

自2019年以來,腫瘤早篩領域的融資數目得到了較大提升,是基因檢測行業中交易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康立明和諾輝健康分別在去年獲得了大額融資,在積極擴展多個單癌種早篩早診的產品線。基準醫療也與Illumina建立合作,共同開發腫瘤篩查、診斷和監測產品。

延伸開來去說,去年5月,行業龍頭GRAIL開發的泛癌種早篩產品獲得了FDA授予的「突破性設備」稱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行業裡程碑,泛癌種早篩成為值得關注的新趨勢。

WinX Capital凱乘資本聯合創始人王景紅博士表示:「目前仍然存在不少早篩的技術方向,但從GRAIL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DNA甲基化是未來癌症早篩的主流技術路徑,而且是目前多癌種早篩的最佳路徑。在這個方向上,高美生物無論是在多癌種資料庫,還是在算法優勢上,都表現出了極大的技術優勢。在技術的背後,我更看好的是現在創始團隊的組合,以及相當有實力的研發團隊。」

相關焦點

  • ...在腫瘤出現前「搶先預警」,癌症早檢企業「高美生物」與「諾恩...
    36氪獲悉,從事癌症早檢的生物科技企業「高美生物 Gomics」宣布與「諾恩生物 Known Biotech」成功完成合併,並協議籤署。合併後的母公司將使用高美生物品牌,並將保留諾恩生物名稱作為旗下子品牌使用。WinX Capital 凱乘資本擔任本次合併的獨家財務顧問。
  • 高美生物Gomics與諾恩生物Known Biotech合併,加速致力於癌症早檢...
    據了解,合併後的母公司將使用高美生物品牌,並將保留諾恩生物名稱作為旗下子品牌使用。高美生物董事長兼CSO孫德強博士表示:「高美生物與諾恩生物的合併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高美生物團隊在過往全力聚焦於多個癌種的表觀遺傳圖譜繪製及癌症早檢特徵mark的尋找。
  • 美國癌症早篩公司「GRAIL」獲 3.9 億美元 D 輪融資,融資總額超 19...
    「GRAIL」官網 據外媒報導,美國癌症早篩公司「GRAIL」今天宣布獲得了 3.9 億美元 D 輪融資,此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現有投資者 Illumina,新的投資者自 2016 年初以來,「GRAIL」已經完成四輪股權融資,獲得了超過 19 億美元的資金。 初創企業「GRAIL」是一家醫療保健公司,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和華盛頓特區。執行長 Hans Bishop 表示,將近 80% 因癌症死亡,是目前沒有篩查測試的癌症所造成的。
  • 核子基因精研癌症早篩核心技術,助力國人提早發現癌症蹤跡
    在發達國家,該技術憑藉採樣安全、檢測精準、可提早發現癌症蹤跡等優點,已得到普遍應用,惠及眾多群眾。近些年,液體活檢技術也受到我國生物醫學領域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與推薦。 核子基因結合液體活檢技術與自主發明專利,深入分析不同類型腫瘤特徵,研究並推出適用於不同階段癌症患者的癌症早篩技術,如DNA甲基化異常檢測、ctDNA液體活檢、CTC液體活檢等,提供高精準的基因、細胞檢測服務,幫助國人提早發現癌症蹤跡,實現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的防癌抗癌目標。
  • 腫瘤早篩觀察丨高發癌種成研發重點 單癌種、泛癌種早篩研發並進
    從各公司開發的腫瘤早篩檢測技術來看,主要分為單癌種檢測和多癌種檢測兩大類,而肺癌、腸癌、肝癌、胃癌等中國高發癌症成為各企業早篩產品研發的對象。  在單癌種早篩產品的研發方面,康立明生物的大腸癌檢測產品「長安心」在2018年11月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其通過檢測糞便中基因異常改變(人類SDC2基因甲基化),來幫助醫生提前發現腸道腫瘤,將腸癌阻斷在早期階段。
  • 創投日報|「嘉檢醫學」獲得超1.1億元B輪融資,「金竟科技」獲1200...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業服務項目報導:主打工業AI+RPA,「湃道智能」為企業提供雲端工業安全PaaS平臺>瞄準臨床遺傳和臨床腫瘤診斷,「嘉檢醫學」獲得超1.1億元B輪融資據悉,第三方醫學檢測平臺「嘉檢醫學」近日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額超過1.1億元。
  • 「跑跑醫生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嗎?醫生教你解讀體檢單數值
    腫瘤標誌物升到多高算高? 是否接觸過容易致癌的外來物質:長期吸菸或接觸「二手菸」、酗酒、食用醃燻食物,或是因工作原因接觸過放射線或化學毒物,發生癌症的可能性會明顯升高
  • 創投日報 |「博雲BoCloud」完成D輪融資;「潤德教育」完成1億元A輪...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科技 融資披露 36氪首發 | 發力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博雲BoCloud」完成D輪融資 36氪獲悉,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廠商「博雲bocloud」宣布完成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鑫創投、信峘投資、金浦文創、碧鴻投資、交銀國際共同戰略投資,原股東東方富海跟投。
  • 「重磅」鵾遠基因聯合復旦大學團隊實現癌症早篩全球重大突破|...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研與健康意義,證實了通過提高檢測技術的靈敏度能夠更早的發現腫瘤標誌物,從而實現有效地對癌症早期篩查。鵾遠基因是目前國內高通量測序領域的龍頭企業,2018年5月完成A+輪融資,高特佳領投。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防控
    EpiPlexTM的肝癌早檢技術 、同源重組缺陷(HRD)檢測技術(GSA)、實體瘤患者定製化監測技術(Signatera),助力腫瘤的篩、診、監的全景防控。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肝臟外科主任周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主任吳小華,共同擔任此次大會主席;北京協和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吳鳴、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醫師彭俊傑、華大基因腫瘤事業部負責人朱師達、華大數極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汪宇盈、華大基因腫瘤研發技術負責人吳惠子分別分享了關於卵巢癌、腸癌、肝癌三個方向的國內外研究、臨床治療進展,及3款華大基因最新腫瘤檢測技術
  • 聚焦腫瘤和代謝病創新藥,「益方生物」完成超10億人民幣D輪融資
    據悉,「益方生物」已於近日完成超10億人民幣D輪融資。本輪資金也將支持一款剛進入全球一期臨床試驗的抗腫瘤藥開發,以及進一步擴大公司產品研發管線和團隊。「益方生物」是一家從事自主研發針對腫瘤、代謝等重大疾病的小分子創新藥的生物醫藥企業。
  • 科技創新 美年健康搶跑癌症早篩
    「受檢者只需吞下一粒特製的膠囊,躺在檢查床上,十幾分鐘就能輕鬆完成胃鏡檢查。無接觸式磁控膠囊胃鏡檢查安全、方便。除胃癌外,美年健康在宮頸癌、乳腺癌等高發腫瘤的創新篩查領域持續在做重點跟蹤。」美年大健康集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原上海市瑞金醫院普外科醫師江維娜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通過實踐案例,膠囊胃鏡的檢出效果基本與傳統插管胃鏡平齊,但患者使用體驗則遠遠勝出。
  • 揭秘中國癌症之「最」
    胰腺癌部位特殊,很難發現早期症狀,病人就診時大多已進入晚期,手術切除難度高、風險大、費用也相對較貴。而且胰腺周圍血管豐富,地處交通要道,影響器官多達五六個,的確非常棘手。代謝症候群尤其是中央型肥胖人群患胰腺癌風險顯著升高。無論男女,如果是嚴重超重,5年內他們患胰腺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的成年人高45%,肥胖婦女患此病的風險更高。
  • 【喜訊】「中國結直腸癌篩查建設基地」落戶淮南朝陽醫院
    9 月 5 日結束的「中國結直腸癌早篩基地建設項目啟動會」上,經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認定,淮南朝陽醫院正式成為中國結直腸癌篩查建設基地。
  • 角逐萬億市場,泛癌種早篩和單癌種早篩和誰能成為主流?
    從三者的優勢和側重點來講,ctDNA側重基因層面,獲取突變信息,更適用於早期篩查。 同時可以看到,在表格中,也有少量企業,如泰萊生物、華大基因在運用多組學技術進行泛癌種早篩。在多家生物科技企業盤踞的情況下,多組學技術成為企業佔領癌症早篩市場有利地位的利器。
  • 創投日報|「王飽飽」獲近億元B輪融資,「薄荷健康」完成C輪融資...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業服務融資跟進36氪首發 | 為地產汽車等高淨值客服提供營銷服務,「原圈科技」獲5000萬元Pre-A
  • 2020柏薈公益盛典暨高定美學發布會——「早·安未來」慈善專場...
    2020年11月19日晚,由柏薈科技集團主辦的2020柏薈公益盛典暨高定美學發布會——「早·安未來」慈善專場晚宴,在上海舉行,來自界、金融界、教育界、企業管理界、文化藝術界等上百位公益人如約而至,全國各地愛心人士共同矚目
  • 創投日報 |「太美醫療科技」獲超12億元F輪融資,「芯馳科技」獲5億...
    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發展「晶泰科技」的智能藥物研發系統,從算力、算法、數據三個維度構建AI賦能的數位化藥物研發新基建,並服務於全球藥企、生物科技公司和合作夥伴的藥物開發增效提速需求……(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據悉,「益方生物」已於近日完成超10億人民幣D輪融資。
  • 創投日報|「雲天勵飛」完成近10億元人民幣Pre-IPO輪融資,「小能...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業服務項目報導:從校園兼職切入靈活用工,「世瀲」想做自由職業者平臺 | 新科技創業2020「安雲財稅」為企業提供稅收籌劃服務深圳市安雲財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雲財稅」),成立於2020年,希望幫助企業運用合理合規的稅收優惠政策來節稅。很多的企業存在這樣的痛點——要上繳企業所得稅,股東還得繳納分紅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