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早篩觀察丨高發癌種成研發重點 單癌種、泛癌種早篩研發並進

2021-01-19 網易

2020-12-09 21:49:37 來源: 新京報

舉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雖然我國腫瘤早篩市場還處於發展初期,但融資空間廣闊。從各公司開發的腫瘤早篩檢測技術來看,主要分為單癌種檢測和多癌種檢測兩大類,而肺癌、腸癌、肝癌、胃癌等中國高發癌症成為各企業早篩產品研發的對象。

  在單癌種早篩產品的研發方面,康立明生物的大腸癌檢測產品「長安心」在2018年11月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其通過檢測糞便中基因異常改變(人類SDC2基因甲基化),來幫助醫生提前發現腸道腫瘤,將腸癌阻斷在早期階段。

  和瑞基因也從2018年開始布局腫瘤早篩產品。公司與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聯合發起全國近20家醫院參與的前瞻性萬人隊列肝癌極早期預警標誌物篩查項目。基於該項目研究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和瑞基因開發出臨床應用級別的早篩產品萊思寧,並於今年8月宣布上市,通過LDT(實驗室檢測服務)模式率先在國內20餘家三級醫院落地。

  興業證券研報分析指出,目前研發的單癌種檢測產品中,針對肝癌和結直腸癌的研發項目最多。以肝癌早篩為例,貝瑞基因的萊思寧能達到93.1%的靈敏度和95.7%的特異性;泛生子在研的肝癌早篩檢測HCCscreen特異性達到98%的情況下,靈敏度穩定在93%以上;鵾遠基因的常樂思檢測早期結直腸癌和癌前病變(進展期腺瘤)的敏感性為91%,對結直腸癌的敏感性為94%-97%,特異性為99%,如今正在美國申報上市。

  另一腫瘤早篩技術——泛癌種早篩技術,被認為是下一代腫瘤篩查技術的突破口,也成為企業和市場關注的新方向。今年9月,和瑞基因公布多癌種早篩早診路線圖,從單癌種跨入多癌種行列,計劃在3-5年時間內,爭取交付5-8種中國高危高發腫瘤早篩早診的研究成果,並進行產業化落地。泛生子營運長洪穎在公開場合表示,針對我國高發的肝癌、肺癌、胃癌、腸癌等,公司希望最終將各癌種特異的腫瘤標誌物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泛癌種的產品,用於高發人群、高危人群的腫瘤早篩。

  燃石醫學也從肺癌早篩擴展到泛癌種早篩,計劃將正在開發的腫瘤早篩試驗升級為泛癌檢測,並於今年5月啟動國內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前瞻性泛癌種早檢研究,研究預期納入超過14000例受試者。

  除此之外,還有萊蒙君泰、泰萊生物、思勤醫學、核子基因、優迅醫學、吉因加等多家企業在研發泛癌種早篩技術。「用同一種方法針對多種癌症篩查,最困難的就是如何排除陰性,短期內很難爆發性地出現一個針對所有癌症的早篩技術,但我相信那一天會到來。」諾輝健康CEO朱葉青認為,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投入到這個行業,利用多種技術找到泛癌種早篩的解決方案。

  校對 李項玲

  來源:新京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角逐萬億市場,泛癌種早篩和單癌種早篩和誰能成為主流?
    腫瘤指導用藥競爭白熱化,布局泛癌種早篩佔據有利地位 從企業類型來看,涉足泛癌種早篩領域包括專注癌症早篩的企業,如思勤醫療推出了泛癌種早篩產品思康寧,一管血便可全面篩查男性和女性高發癌種,鎖定癌種早期信號,免於影像學輻射、內窺鏡和穿刺活檢侵入損傷;鵾遠基因利用原創研發的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方法,在囊括近20
  • 鵾遠基因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 擴充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2月15日,基因測序服務提供商鵾遠基因宣布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充公司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
  • 鵾遠基因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全面推進癌症早篩產品研發及商業化
    據了解,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充公司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並將重點推進各產品的註冊生產和商業化進程,以及泛癌種早篩產品的擴大前瞻性驗證。官方資料顯示,鵾遠基因成立於2014年,致力於新一代基因檢測和分子診斷技術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圍繞腫瘤的預防、發生和發展,開發系列解決方案,尤其是基於專利甲基化檢測平臺的腫瘤無創早期篩查和診斷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旗下產品管線覆蓋泛癌種、肺癌、結直腸癌、肝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甲狀腺癌等。
  • 鵾遠基因完成 10 億元 B 輪融資,推進癌症早篩產品研發及商業化
    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充公司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並將重點推進各產品的註冊生產和商業化進程,以及泛癌種早篩產品的擴大前瞻性驗證。鵾遠基因成立於 2014 年,致力於新一代基因檢測和分子診斷技術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圍繞腫瘤的預防、發生和發展,開發系列解決方案,尤其是基於專利甲基化檢測平臺的腫瘤無創早期篩查和診斷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 鵾遠基因獲中金領投的10億元B輪融資 全面推進癌症早篩產品研發及...
    鵾遠基因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充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並將重點推進各產品的註冊生產和商業化進程,以及泛癌種早篩產品的擴大前瞻性驗證。2020年7月,鵾遠基因聯合復旦大學發表重磅科研成果,利用鵾遠基因公司自主研發的循環腫瘤DNA(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實現泛癌種早篩技術在大型自然人群隊列中的嚴格驗證,領跑全球泛癌種早篩第一梯隊。此次融資後,鵾遠基因將繼續推進泛癌種早篩技術的進一步擴大驗證和商業化落地。
  • 鵾遠基因獲10億元B輪融資:繼續推進癌症早篩技術擴大驗證
    鵾遠基因稱,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充公司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並將重點推進各產品的註冊生產和商業化進程,以及泛癌種早篩產品的擴大前瞻性驗證。在此次融資前,鵾遠基因曾於2016年8月獲禮來亞洲基金領投1.2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並於2018年3月獲松禾資本和景旭創投領投3.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 我國泛癌種早篩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鵾遠基因聯合復旦大學發表重磅...
    研究發現:對於結直腸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種常見惡性腫瘤,在達到現有臨床確診金標準之前,甚至在病人出現自覺症狀前,早期的癌症信號——微量腫瘤甲基化就存在於血液循環之中,並可以被無創檢測。利用鵾遠基因原創研發的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方法,研究團隊在泰州隊列的血樣中實現了比臨床診斷提前4年發現血液中的微量腫瘤甲基化信號。
  • 鵾遠基因完成10億元融資 創國內癌症早篩最高記錄
    截至目前,這也是國內癌症早篩領域的企業融資額的最高記錄。據了解,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充公司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並將重點推進各產品的註冊生產和商業化進程,以及泛癌種早篩產品的擴大前瞻性驗證。在今年的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上,鵾遠基因基於專利ctDNA甲基化檢測技術,以poster的形式公布了與國內多家三甲醫院和知名專家醫生合作的3項癌症早篩早診最新研究成果,具體涉及肺癌、甲狀腺癌、胰腺癌等多個我國常見癌症的早篩早診臨床研究。
  • ...在腫瘤出現前「搶先預警」,癌症早檢企業「高美生物」與「諾恩...
    癌症早檢領域中,高美生物在表觀遺傳學方向已經積累了核心技術優勢,分別體現在微量DNA處理、機器學習算法減噪資料庫、多癌種大樣本量WGBS資料庫、獨有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和cfDNA分析算法、特徵標記物(全球首先發現)。諾恩生物則從事腫瘤伴隨診斷、單基因遺傳病輔助診斷,與長三角的頭部臨床醫療機構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多項癌症早篩相關的科研課題研究。
  • ...在腫瘤極早期「搶先預警」,癌症早檢企業「高美生物」與「諾恩...
    癌症早檢領域中,高美生物在表觀遺傳學方向已經積累了核心技術優勢,分別體現在微量DNA處理、機器學習算法減噪資料庫、多癌種大樣本量WGBS資料庫、獨有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和cfDNA分析算法、特徵標記物(全球首先發現)。諾恩生物則從事腫瘤伴隨診斷、單基因遺傳病輔助診斷,與長三角的頭部臨床醫療機構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多項癌症早篩相關的科研課題研究。
  • 驗血一次早篩5種癌症 較臨床診斷提前4年 鵾遠基因或明年底申報...
    在一項與復旦大學聯合開展的囊括近20餘萬社區人群的長期、系統的癌症早期檢測研究中,與臨床診斷相比,該早篩技術可提前4年預警,檢測靈敏性達到了95%。研究使用了鵾遠基因原創研發的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日前,研究結果以《血液無創檢測可以比常規診斷提前四年發現癌症》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 ...朱葉青:專於消化道腫瘤早篩產品,有技術支撐的產品才是公司的壁壘
    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是全世界普遍認同的降低癌症發病率、死亡率的有效手段,這一領域檢測技術的創新研發是破題的關鍵。 2016 年,諾輝健康推出了胃癌高風險幽門螺旋桿菌毒性因子檢測產品,以及腸胃癌高風險聯合檢測產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消化道腫瘤居家早篩產品。此外,諾輝健康聯合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共同研發推出了腸胃出血居家自測器 「噗噗管」 採用免疫膠體金法檢測原理,獨有可自測設計,實現一體化樣本定量採集和檢測。
  • 早篩技術不放過一點癌症的蛛絲馬跡
    陳 明浙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主任癌症篩查是降低惡性腫瘤死亡率最為有效的途徑。近日,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發表系列文章,回顧了2020年裡令人矚目的10項醫學領域的進步,其中之一就是癌症早篩技術。「早期篩查可以有效降低結直腸癌的疾病負擔,並降低死亡率。
  • 肝癌早篩「破局」:和瑞基因新品問世,銷售峰值有望達60億
    上個月,其剛剛推出了針對腫瘤中晚期檢測的654大Panel產品,如今肝癌早篩產品萊思寧又問世。晚期檢測與腫瘤篩查,兩塊都是最具發展潛力與市場空間的「現金牛」業務,將成為強勁的業務增長點。目前,全球多家基因檢測公司均在布局早篩業務。美國Exact Sciences公司的早期肝細胞癌(HCC)血液檢產品在2019年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而Grail、Thrive Earlier Detection等在泛癌種早篩上也正在積極研發。和瑞基因本次的新品——萊思寧,主要以第三方實驗室方式,提供肝癌早篩服務(LDT)。
  • 國家癌症早篩重點研發專項肺癌課題啟動,鵾遠基因助力技術新突破
    2020年11月1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於液體活檢技術的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及早診技術研發與評價研究項目的子課題(肺癌專項)在北京啟動。該項目也是我國肺癌早篩早診領域首批國家級重點研發項目之一。據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儉副院長、中日友好醫院曹彬副院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楊欣榮教授、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楊萌主任、華西醫院張蒙醫生、上海市肺科醫院餘浣莎醫生等專家出席了啟動會。鵾遠基因執行長張江立先生、首席技術官劉蕊博士等也參加了項目啟動。
  • GRAIL申請上市:融資超百億的腫瘤早篩巨頭終於要推出產品了
    腫瘤早篩市場面向的是所有人群,巨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GRAIL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同時隨著對腫瘤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相比於研發治療方案,如果能在腫瘤發生發展的早期將其攔截,患者的生存率將得到極大的提升。而基因測序技術,也一直被認為有可能成為解決腫瘤早篩問題的最後一塊拼圖。
  • 無錫肝癌早篩綜合防控項目啟動 探索癌症區域防控新模式
    無錫市惠山區區域性「肝癌早篩綜合防控」示範項目盛大啟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強化慢性病篩查和早期發現,針對高發地區重點癌症開展早診早治工作」,「到2030年,實現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 早篩早診早治!這家醫院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早篩率達20%
    乳腺中心聯合體檢中心,早篩原位癌檢出率達到20%據記者了解,全球頂尖的乳腺中心對乳腺原位癌檢出率有客觀評價指標,即原位癌在所有乳腺癌類型中約佔20%-25%。從2016年至今,省醫乳腺二科每年數據都在20%,原位癌檢出率與歐美國家基本持平。省醫乳腺二科就診的乳腺癌患者中原位癌佔20%20%的原位癌檢出率究竟意味著什麼?
  • 【精準醫學】關注腫瘤早篩,我會協辦深圳(國際)癌症早篩與防控創新...
    【精準醫學】關注腫瘤早篩,我會協辦深圳(國際)癌症早篩與防控創新論壇 2020-12-2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子基因精研癌症早篩核心技術,助力國人提早發現癌症蹤跡
    核子基因結合液體活檢技術與自主發明專利,深入分析不同類型腫瘤特徵,研究並推出適用於不同階段癌症患者的癌症早篩技術,如DNA甲基化異常檢測、ctDNA液體活檢、CTC液體活檢等,提供高精準的基因、細胞檢測服務,幫助國人提早發現癌症蹤跡,實現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的防癌抗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