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名圖鑑之長安

2020-12-23 以史為鑑興替過往知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也是中國城市建置市(商業區)與坊(住宅區)分設典型。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hào)即源於此。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隋唐時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長安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已出現城垣雛形,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國都史 ,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一千多年,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是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相關焦點

  • 鎮平古地名——涅陽
    這一切都要從「楚漢之爭」說起:漢之後,三國時期設涅陽、安眾二縣,基本上仍然沿用原來地名。到了隋代,改名為課陽縣,屬南陽郡。唐代時劃歸穰縣,屬鄧州。五代北宋因之,到了金代該設陽管鎮。金正大三年(1226),設置鎮平縣。當時金朝已臨末期,危機四伏,鎮平之名,當以陽管鎮的「鎮」加「平」字,取鎮懾和平定叛亂之義。因此,鎮平這一地名最早應出現於金代,後來一直沿用至今。
  • 新華網:亂改古地名 實在不可取
    後來乾脆請人刻了方「家在汾陰河水旁」之印,以我家的方位來說明頗為麻煩的籍貫問題。網上的自我介紹,則乾脆作「河東汾陰人」。這是因為,以前同一些人閒談中,我以萬榮人為同鄉,也以臨猗人為同鄉,於是有人發現了問題,追問:你到底是萬榮人還是臨猗人?似乎在此問題上我還有什麼「假冒」之嫌。
  • 敦煌古藏文吐蕃地名所反映的古代民族情況
    吐蕃地名從公元7世紀被藏文記載以來, 真實地反映了與吐蕃有關係之族群分布及演變發展和相互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留下了眾多古代民族歷史信息和歷史痕跡。敦煌古藏文地名不僅有吐蕃本土地名, 還有大量被吐蕃所徵服的青藏高原外圍部分地名。
  • 姚大力 | 河西走廊的幾個古地名
    治目之法系由治耳之法演變發展而來,但它並沒有在此後完全取代治耳之法。用「張掖」兩字來標示源詞Chamyaka的語音,遵循的是治目(即耳目兼治)之法。類似的顯例還有河西走廊之北的「朔方」(古音[sngroog>]shok-pang)之郡名。
  • 【山海經圖鑑】之【西山經】·【嶓冢之山】
    又西三百二十裡,曰嶓(bō)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沔(miǎn);囂水出焉,北流注於湯水。其上多桃枝、鉤端,獸多犀兕熊羆(pí),鳥多白翰、赤。有草焉,其葉如蕙,其本如桔梗,黑華而不實,名曰蓇(gū)蓉。食之使人無子。
  • 肥東縣挖掘地名文化遺產 力促千年古鎮(古村落)名花有主
    近年來,肥東縣民政局緊緊圍繞民政部關於發布地名文化遺產鑑定行業標準,結合省民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旅遊局、文物局以及地方志辦公室下發的文件要求,全面推進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認定工作,店埠、梁園、撮鎮、古城、長臨河、元疃千年古鎮和龍城千年古村落先後成為一批代表肥東縣地名文化遺產的標誌性所在。
  • 我國含「樂」字的縣市分布及地名的多種讀法
    樂都縣的名字來源於古樂都,南北朝時南涼主立國,建古樂都。樂昌市廣東省轄縣級市,韶關市代管。素有「廣東北大門」之稱。隋時因境內有樂石、昌山兩山而改稱樂昌縣,1994年撤縣設市。樂東黎苗自治縣是我國所有帶「樂」字的縣級以上地名中的唯一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長樂區福建省福州市轄區,1994長樂撤縣設市,2017年長樂撤市設區。長樂取自《詩經》「長安久樂之義。
  • 【歷史研究】姚大力 | 河西走廊的幾個古地名
    治目之法系由治耳之法演變發展而來,但它並沒有在此後完全取代治耳之法。用「張掖」兩字來標示源詞Chamyaka的語音,遵循的是治目(即耳目兼治)之法。類似的顯例還有河西走廊之北的「朔方」(古音[sngroog>]shok-pang)之郡名。
  • 【老閩南】青陽古地名,你知道多少?
    從位置來看,青陽位於南來北往的十字路口,在現在留存著的古地名當中,也可以體現出它的重要性。在青陽的地名文化中,吉祥的寓意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最明顯的就是體現在數字上面。青陽地名文化愛好者 莊炮成青陽關於五的地名有好幾個。有個五嶽,五箭射五嶽,還有五境、五土、五虎, 還有一個五店市。怎麼會有五境、五土、五虎呢?(傳說)朱元璋當皇帝後為了穩坐江山,就派江夏侯周德興到處去破壞好風水。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看西安地名裡蘊含的歷史文化
    西安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祥地,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是十三朝古都,秦阿房宮,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了中國古代的「長安情結」。1、西安地名裡的城門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西安城牆是明朝在唐代城牆的基礎上修繕完善的,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
  • 第二批省千年古鎮(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專家組來衢開展認定工作
    2020年12月8日至12月10日,由省區劃地名處四級調研員陳濟雲帶隊專家評審組,來衢開展千年古鎮(古村落)實地考察認定。衢州市民政局黨委委員、市移民管理中心主任胡姣良陪同考察。專家組對照省千年古鎮(古村落)認定評價標準,實地走訪開化縣馬金鎮、龍遊縣團石村、衢江區明果村、江山市禮賢村,從時間性、珍惜度、紀念性、親和力、吸引力等角度,對四個入圍單位的地名溯源、政區沿革、地理文化、鄉土民俗、佐證材料等進行考察認定。
  • 外國不用中國地名嗎?日本越南韓國的地名和中國一模一樣
    而最先體現漢文化正式地名,日本古都京都的名字就是模仿唐朝時期的兩個都城名字長安和洛陽,京都最早建立是稱為平安京,而當時平安京模仿唐長安城格局,以朱雀大街分為東西兩,其中西稱為長安,東稱為洛陽。後來的京都就是洛陽為核心發展起來的日本都城,所以京都在日本人眼裡也被稱為洛陽,當時幕府將軍前往京都御所朝見日本天皇也被稱為「上洛「。
  • 那些行走在詩詞中的地名都是哪
    留下了城市變遷的印記是詩人們的動人回憶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古詩詞中幾個比較常見的地名現在都是哪江城——湖北武漢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長安——陝西西安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部分古代地名與現代地名對比,有好有壞
    地名更改在歷史上是一種正常現象,歷史上就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地名更改,一是朝代更替,二是有地名重複。更改後使其更加合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前為古代地名,後為現代地名):
  • 夜讀|北京地名中的冷知識
    像長安街西延線上的公主墳雖早被拆毀,只是個地名了,但仍有人道聽途說,說什麼是清降將孔有德女兒孔四貞的墳。當然,王爺墳和公主墳也有改名的。朝陽區的勝古東裡,原稱六公主墳。六公主系康熙之女,額駙是蒙古超勇親王策稜。因為此地在北京化工學院院內,1962年「發掘平覆」。勝古北裡與勝古南裡曾是太陽宮鄉的自然村,稱皇姑墳。後來皇姑墳演變成「勝古」。
  • 書劍說普洱 | 書劍古茶長安分舵正在整裝待開業
    這次書劍古茶又一新分舵正在裝修中,再將書劍普洱帶進這文明古都,書劍古茶與這座城又結下更深的緣分,書劍古茶長安分舵讓您更好的品味江湖普洱!書劍古茶長安分舵【地點】西安市長安區國色天香生活廣場東南角1號樓東戶102【舵主】許舵主
  • 連地名都取得這麼有逼格!
    」蘭陵盛產美酒,濃香馥鬱這裡還有北齊蘭陵王中國四大美男子之一「陵」在中國古地名中運用頻率很高「金陵」、「江陵」、「廣陵」自帶邈遠之感琅琊「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滁州的「琅琊山」因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名揚天下古時的琅琊正是如今的山東臨沂長安
  • 原來,重慶各區縣的地名是這樣得來的
    北碚區:1952年北碚市改設重慶市第六區,1955年改現名,因有砂巖石樑伸入嘉陵江心,枯露漲沒,古稱碚石,且在重慶以北,故名;另說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渝北區:1913年江北廳改江北縣,1994年設區,因重慶古稱渝州(嘉陵江古稱渝水),位於重慶城區北部得名;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在重慶市區北郊、長江之北,故名。
  • 王炎:地名背後有文章——「以色列地名希伯來化」運動
    《聖經》和猶太史料只提到過174 個地名,現實中的巴勒斯坦,山川河流、村鎮城市名目繁多,而大多是阿拉伯名稱,一百多個古希伯來名字派不上大用場,因此,鼓吹重修巴勒斯坦地理的「希伯來文化純粹主義者」辯稱,尚有大量希伯來地名不為人知,仍需進一步考古發現。
  • 靜樂地名考
    靜樂地域文化資源豐富,地名文化底蘊深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靜樂地名的形成發展與自然環境、歷史事件、政治鬥爭、經濟發展、軍事活動、交通變遷、民族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等諸多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是古靜樂人活動的方方面面留在地名中直接或間接的深刻歷史烙印。形成了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稟賦深厚的歷史文化、生態文化、名人文化、名俗文化、宗教文化、飲食文化、紅色文化等地域地名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