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皇甫誕碑》:瘦硬挺拔,堪稱最險歐體!啟功卻指出一錯誤

2020-12-11 書法網

唐朝大才子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價歐陽詢:

「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擾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於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之致。」

歐陽詢《皇甫君碑》

張懷瓘分別列出歐陽詢篆書、行書、楷書、草書的精髓,堪稱是唐朝「翰墨之首」,而在所有的書體中,歐陽詢最為擅長的莫過於楷書。

歐陽詢與顏真卿、柳公權、趙孟的楷書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其字體因為有平正中見險絕的特點,特別有利於初學者臨摹,所以後世將其書法稱為「歐體」或者「歐楷」。

歐陽詢《皇甫君碑》

而提到歐楷中的代表作大家都會想起《九成宮碑》、《虞恭公碑》、《化度寺碑》、《皇甫君碑》等等,很多人以為《九成宮碑》是歐陽詢最為經典的作品,其實不然,歐陽詢筆下的《皇甫君碑》瘦硬挺拔,才是最為純正的歐楷,最為險絕的歐體字!

歐陽詢筆下的《皇甫君碑》,不管是其用筆、字形還是結體構造都有北齊書法的風韻,瘦硬大氣、骨力勁挺,構字法度嚴謹,章法卻疏朗有致,看上去非常雅致大氣,這種秀美且儒雅的氣質,盡顯格調,堪稱最為典範的歐體字!

歐陽詢《皇甫君碑》

著名書法評論家翁方綱曾評價此碑說:「是碑由隸成楷,因險絕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筆最見神採,未遽藏鋒,是學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

後世無數書法家在此作中汲取營養,而後蔚然成家,尤其是清朝很多書法家受此影響,比起說黃自元、成親王永瑆等等。

歐陽詢《皇甫君碑》

但是此書卻存在一個爭議之處,那便是現代書法大師啟功老師指出了一個錯誤,原碑文中有段話是這樣的:「作固同於西蜀,設險類於東泰」。而啟功認為東泰的說法不通,應為「東秦」, 東秦指的是齊國。不過這個問題尚需學術界進行最終確定。

歐陽詢《皇甫君碑》

不管如何,此作的藝術價值不可否認。

遺憾的是歐陽詢筆下的《皇甫君碑》距今年代已久,真跡早已面目全非,只留下些許拓本於世,今天我們通過多方努力找到民國時期的拓本《皇甫君碑》,我們將之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其原本的墨彩風姿,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歐陽詢《皇甫君碑》

——編輯 芊苑

相關焦點

  • 名帖檔案:歐陽詢《皇甫誕碑》
    歐陽詢 · 皇甫誕碑一說起歐陽詢,大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九成宮醴泉銘》。了解多一些的,多半會說出《化度寺碑》。但聽過《皇甫誕碑》的人,可能是少之又少。明代楊士奇有論:虞(世南)得晉之飄遺,歐(陽詢)得晉之嚴整。《皇甫誕碑》其振發動蕩,豈非逸哉?
  • 歐陽詢最得意的作品,標準「歐體」字!啟功:這個字寫錯了
    歐陽詢的楷書作品《皇甫誕碑》可以說是他最得意的作品,該作品用筆緊實內斂,勁道挺拔。點畫在提筆時刻入,筆法有有魏碑之威嚴,隋碑之瘦勁。歐陽詢《皇甫誕碑》說起歐陽詢歐體字的代表作,很多人都會想起《九成宮》,其實論書法造詣和影響,《皇甫誕碑》要遠勝於《九成宮》。
  • 歐陽詢一件楷書,堪稱天花板!
    著名的天下第一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就出自歐陽詢之手,但除了九成宮之外,歐陽詢其他的書法作品,也都是一等一的精品。就比如,他早年所寫的《皇甫誕碑》,這幅楷書作品,堪稱是書法界「天花板式」的神作。此作記載的是,并州總司馬皇甫誕,在漢王叛亂的事件中,以身殉國,得隋煬帝讚賞,此碑就是皇甫誕事跡的見證。
  • 論林則徐與歐陽詢《皇甫君碑》的淵源
    他留存下來的墨跡並不算少,而去年在福州市動力機廠機修車間發現的他臨幕和翻刻的唐歐陽詢《皇甫君碑》,卻是頗具特點的稀有之物,值得很好研究。幾方碑石,銘刻著林則徐、歐陽詢、皇甫誕這三個不同朝代的人的名字,這全然是偶合嗎?要弄清這個問題,還得對這三個人做一點考查。林則徐,福建侯官人,以嚴禁鴉片、堅決抵抗外國侵略而聞名於世。他不僅是傑出的民族英雄,也是近代維新運動的先驅者。他在為政之餘,還嗜好書法,並且頗有造詣。
  • 歐陽詢最晚年的楷書《虞恭公溫彥博碑》
    歐陽詢書法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等作品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中國漢字數萬單字,最難在結構各異,其視覺造型的魅力亦在此,而又施以筆法,得其「險勁」,尤難。縱觀古往今來書法,其結字準確無誤而得「險勁」之美者,歐陽詢堪稱冠絕。歐陽詢來源於王羲之,而實際胎息於匯聚南北書風的隋碑,併集其大成,其《九成宮醴泉銘》也成為具有館閣體書法傾向的楷書典則。
  • 歐陽詢書法欣賞
    《皇甫誕碑》用筆緊密內斂,剛勁不撓。點畫重在提筆刻入,此為唐初未脫魏碑及隋碑的瘦勁書風所特有的筆法特點。楊士奇云:「詢書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論者謂虞(世南)得晉之飄遺,歐(陽詢)得晉之嚴整。觀《皇甫誕碑》其振發動蕩,豈非逸哉?非所謂不逾矩者乎?」翁方綱說:「是碑由隸成楷,因險絕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筆最見神採,未遽藏鋒,是學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此碑用筆研潤,雖為歐陽詢早年作品,但已具備了「歐體」嚴整、險絕的基本特點。
  • 歐陽詢早年書法神作,這字乃書法界「天花板」,盛傳1000多年
    而歐陽詢在這群「神仙」之中,算是一位拔尖的人物,畢竟他可以被人們譽為「唐代書法第一人」的風流人物。歐陽詢,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著名的天下第一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就出自歐陽詢之手,但除了九成宮之外,歐陽詢其他的書法作品,也都是一等一的精品。就比如,他早年所寫的《皇甫誕碑》,這幅楷書作品,堪稱是書法界「天花板式」的神作。
  • 少見的書法老字帖,歐陽詢楷書《千字文》,你見過嗎?
    大家熟悉的歐陽詢楷書名帖,楷書方面有《九成宮》、《化度寺碑》、《皇甫誕碑》等,行書方面有《行書千字文》、《夢奠帖》、《張翰帖》、《卜商帖》等。這些經典法帖,無論是楷書還是行書,都體現出了歐陽詢挺拔險絕的個人風格。
  • 書畫欣賞丨歐陽詢書法作品欣賞
    《書斷》云:「歐陽詢「真行之書出於大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歐存世書跡尚多,墨跡有《仲尼夢奠帖》、《卜商帖》、《張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虞恭公碑》、《宗聖觀記》、《房彥謙碑牌》等等。歐陽詢最大的貢獻,是他對楷書結構的整理。
  • 書法故事之歐陽詢
    歐陽詢,字信本,唐代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
  • 皇甫誕碑,一位突遭不幸早逝者的墓碑
    撰文與書者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 歐陽詢父子書法欣賞
    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
  • 從歐陽詢的幾幅作品看其楷書筆法的形成與發展
    形態比較分析從橫畫的起筆上來看,《化度寺碑》藏鋒起筆,厚重篤實,用筆較重,較為凝重、沉著、硬朗,從歐陽詢取法可知他受北派書風的影響,又是由隋入唐的書法家,在書寫《化度寺碑》時還保留著濃重的隸書筆意,如圖中「一」字的起筆方式以及整體的姿態都與之後的碑帖有所不同,到《九成宮碑》、《虞恭公碑》、《皇甫誕碑
  • 歐陽詢這件小楷,真美!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
  • 張久生臨習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上)
    [3]————相關內容•點擊鏈接————張久生臨歐陽詢《皇甫君碑》(下)張久生臨歐陽詢《皇甫君碑》(上)張久生大楷臨歐陽詢《化度寺》(含史上最全釋文)張久生大楷臨習歐陽詢《虞恭公碑》歐陽詢《皇甫誕碑》宋拓本—
  • 書法故事會:不一樣的歐陽詢
    歐陽詢的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歐陽詢對書法有獨到的見解,並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擅長於書寫的人很多,但能總結並形成系統的理論卻極為稀少,這也是歐陽詢和別的書法家的很大不同之處。此外,歐陽詢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所以說,歐陽詢的書法成就是一座高峰。
  • 【經典】歐陽詢夢奠、卜商、張翰三帖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
  • 山東出土的歐陽詢書法作品,轟動整個書壇,田蘊章驚呼:這是真跡
    歐陽詢的書法學自王羲之等晉唐名家, 並參以隸法,勁險刻厲,於平正中見險絕,自成面目,被後世譽為「歐體」(歐楷)!歐陽詢《蘭亭記》歐陽詢傳世作品,都以碑文拓片面世,最有名有:《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碑》、《皇甫誕碑》、《化度寺塔銘》、《李譽墓誌》等等。
  • 歐陽詢:唐代的一品醜男?
    歐陽詢以80多歲的高齡於貞觀(626-649)年間逝世,身後傳世的墨跡有《卜商帖》、《張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等,都堪稱書法藝術的瑰寶。後人將他與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稱為「唐初四大書家」。
  • 歐陽詢顏值不行 書法卻「 八體盡能」
    歐陽詢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他的書法。他的書法成就,與他的聰敏勤學不無關係。歐陽詢博覽古今,精通《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等,文化底蘊深厚。而他對書法的熱愛,堪稱痴迷。 就這樣,相隔千餘年後,歐陽詢再次「書寫」,四個飽滿瘦勁的「朝日新聞」字樣出爐,成為日本人至今仍愛不釋手的報頭之一。貞觀十五年(641 年),歐陽詢以八十多歲的高齡溘然長逝,其身後傳世的墨跡有行書《仲尼夢奠帖》《卜商帖》《張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等,都堪稱書法藝術的瑰寶。歐陽詢去世時,他的第四子歐陽通還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