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康姨媽兩個女兒一好一壞,嫁盛家王家結局各不相同

2020-12-11 我是榕凡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

《知否》原著裡康姨媽有兩個嫡出的親生女兒,一個是康允兒,一個是康元兒。

兩個女兒都是從小在康姨媽身邊長大的,但允兒心地善良、規規矩矩,元兒卻傲慢無禮,招搖跋扈。

而這也註定了,允兒和元兒未來的生活會有很大的不同。

她們的結果,在康姨媽入慎戒司時就已經一清二楚。

一、康允兒曾被打算嫁給長柏

在長柏高中之後,康姨媽曾想把允兒嫁給長柏。

一來是因為長柏小小年紀便中了進士,將來肯定前途不可限量。加上康家有走下坡路的趨勢,而如今的盛家風頭正盛,允兒嫁進盛家,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聯姻親機會。

二來,允兒若是嫁給長柏,那她的婆母就是自己的親姨,光有這一層身份,允兒將來的日子就會好過。沒有婆媳關係的困擾,允兒可謂是一生無憂。

三來,是康姨媽自己的小心思,這一點在元兒身上也體現過。允兒嫁進盛家,到時候王氏一撒手,允兒就可以把整個盛家攥在手裡。到時候,也就相當於康姨媽把整個盛家攥在手裡。

但康姨媽的這些小心思都被盛老太太看清了。允兒雖好,自己也還算喜歡,但她絕不是長柏的良配。嫁進盛家可以,但那個人絕對不會是長柏。因為康家對長柏未來的仕途毫無助力。

於是,盛老太太經過深思熟慮之下,把允兒嫁給了盛家大房的盛長梧。

這樁婚事,大家都是滿意的。允兒雖然是康姨媽的女兒,但她為人低調,做事不張揚,絲毫沒有大小姐的架子,盛家上下對她都很滿意。

長梧和允兒婚後甜蜜,在一次盛家家宴中,康姨媽看著允兒臉色紅潤,新婚後更增幾分嬌豔,心裡便道這樁婚事還是不錯的。出於感激,康姨媽連連敬了盛老太太好幾杯酒,老太太也都痛痛快快喝下了。

二、康元兒嫁給王家表哥

王氏原本打算把如蘭嫁回娘家的,和王老太太也算通了氣。

但沒成想平寧郡主也透露出要如蘭做兒媳的意思,王氏也很滿意,不顧和王家早已說好的親事。雖然齊、盛兩家沒有明說,但彼此也算是心照不宣了。

後來出了墨蘭的事,平寧郡主說變卦就變卦,再不肯和盛家結親了。

雖然齊府婚事黃了,但王氏想著好歹還有自己的娘家,王府肯定不會介意墨蘭的事。

誰知,就在事情僵持不下的時候,王舅母告訴王氏,王家已經和康家結了親,康家把元兒許過去了。

原來,王家看王氏這般反反覆覆,一會兒和王家結親,一會兒和齊府結親,這把王家的嫡孫當什麼了?反正娶誰都是王老太太的外孫女,王氏又這般反覆無常,加上康姨媽的不懈努力,元兒就順利進了王家。

三、康姨媽出事後允兒元兒不同結果

元兒雖然嫁進了王家,但結果卻並不好。

元兒這種媳婦,白貼我金山銀山我也不要,可恨母親偏心,我只能受著。本想她年紀還小,好好調教也就罷了,誰知……哼哼,她進門後沒大沒小、不恭不敬,我不過訓斥她幾句,她就要回娘家告狀。

元兒嫁進王家之後,三天兩頭氣王舅母,在康姨媽的唆使下,元兒甚至想要害王舅母,從而把整個王家攥在手裡。幸好王舅母及時發現,才沒有讓她得逞。

元兒和康姨媽心腸歹毒,為了自己孩子能夠有個好姻緣,在康姨媽出事後,王舅母決定給兒子尋個平妻。出身低些不打緊,最主要的是品行端正,為人賢惠,千萬不能像康元兒那樣。

而允兒就不一樣了,雖然母親做了大逆不道的事,但盛家都是明理的人,加上允兒平常心善,也沒人把氣扯到允兒身上,都像往常一樣待她。

雖然允兒也想為母親求情,但奈何盛家人上下團結一心,堅決不鬆口,允兒盡力雖無結果,也只能這樣了。

最後

允兒元兒都是康姨媽的女兒,但一個下場悽涼,一個被捧在手心。除了婆家不同,更重要的,是因為她們為人的不同。

允兒生性善良,又溫柔可人,嫁為人婦後,勤勤懇懇,安分守己,絲毫不擺架子。

而康元兒仗著外祖的喜愛和康姨媽的撐腰,在王舅母面前沒大沒小,夫妻也不同心,於夫家沒有半點省心的地方。

兩人孰是孰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也怪不得康姨媽出事後允兒還能安穩過好後半生。

人這一生會經歷很多事,或坎坷或順境,但無論遇到什麼事,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不忘初心,堅守心中的正道。

康允兒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即使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之下,依舊能夠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不受環境左右,給自己博了個好前程。

允兒和元兒的結果也告訴我們,一個人能走多遠,走得好不好,不在於後臺,而在於自身的性格和內心的清明。

只有無愧於心,方能始終。

今日話題:

對於康元兒和康允兒的下場,你有什麼感觸嗎?

相關焦點

  • 劇中作惡多端的康姨母,在《知否》原著中,她的結局更加大快人心
    自己終身困於牢獄之中康姨媽敢給盛老太太下毒,無非是拿捏住了盛家不敢以自己的官位名聲將這件事捅破,即使自己受到些懲罰,娘家人都在京城,也會力保她沒事。康姨媽猜到了自己母親會為自己鼎力出頭,可是卻沒想到明蘭對這件事堅持,也沒想到長柏能為了維護盛老太太如此決絕,更沒想到康姨夫恨不得把她早點趕走。
  • 知否:林小娘下線之前,康姨媽為何從未到盛家搗亂?原因有點現實
    為了讓墨蘭可以嫁入高門大戶,不惜鋌而走險犧牲墨蘭的名節。這件事情徹底激怒了盛紘,林小娘被活活打死。 林小娘下線之後最壞的女人就是小秦氏和康姨媽了。康姨媽是一個非常善妒的女人,嫉妒自己妹妹過得比自己好。竟然還挑唆大娘子對老太太下毒,實在是太惡毒了。
  • 《知否》康姨媽:童年的溺愛、婚後的陰影,鑄就了大反派的誕生
    要說《知否》裡誰最不受歡迎,康姨媽絕對排得上前三名。無論是劇集還是原著,康姨媽都壞得很徹底,就像是創作者特意為了襯託主角的光環而設置的角色。很刻意,也很扁平。02 婚後:一落千丈的人生都說結婚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如果沒有選擇好家庭,那便是廢了。王家兩個女兒的命運就是從這裡發生的轉折。當初共有兩家男兒來王家求親,一個是盛家的長子盛紘,另一個則是康家的長子康海豐。
  • 知否:康姨媽原著中她被送去了慎刑司,她的嫂子恨她入骨
    《知否》電視劇康姨媽的扮演者是張棪琰,康姨媽出身顯赫,長相美麗,氣質高貴,婚事也是自己看好的康姨父,她覺得康姨父出身世家大族,長得斯文帥氣,不顧母親的反對,嫁入康家,誰知道,康姨父是個公子哥兒,貪圖享受,貪戀美色,後來通房丫頭一屋子,為了康姨父,康姨媽把自己的嫁妝都搭進去了,可即使這樣
  • 《知否》康姨媽的言傳身教,終於毀了自己女兒一生!
    《知否》康姨媽教導自己回娘家訴苦告狀的女兒,「你外祖母年紀大管不動事了,你舅舅和官人又都老實,只要你婆婆(也就是她舅母)死了,到時不但沒有人管束你,整個王家你都攥在手裡了!」而王家舅母吃了康姨媽太多虧,早就防著她們母女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元兒沒處向我下手,我卻有的是機會,我使人去青樓尋了一味上好湯藥,給她服了,她這輩子休想生兒育女!
  • 知否原著:盛家的女兒們最終的結局,以及他們後代兒女們的情況
    看完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讓人意猶未盡,總想了解電視劇之外,這些人物的更多生活後續,小編把原著番外篇裡面關於盛家女兒們以後的情況,做了匯總,讓大家更加詳細地了解這些人物,對她們的結局有一個大概地了解。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中毒之後,盛家眾生相,盛紘虛偽,王家羞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地描寫了盛老太太中毒之後的場景,盛長柏為給祖母討回公道,不惜怒懟外祖母,懲罰母親,對首惡——康姨媽毫不容情,堅持要嚴辦。屋內的局面劍拔弩張,一時難以控制,正在這時房媽媽派人過來稟報,說盛老太太醒了。
  • 康姨媽要上線 久聞大名終見其人
    可這康姨媽剛上線,竟然就攛掇著王大娘子要給明蘭一些顏色看看。這明蘭和她無冤無仇,她咋就這麼壞,就想著要整明蘭呢? 只   原標題:康姨媽要上線 久聞大名終見其人     《知否》正在熱播中,而在 的劇情預告裡,明蘭與顧二叔一同回門,也是終於見到了這傳說中的康姨媽。
  • 《知否》原著:王若與堅決要嫁康家嫡子,王老太爺卻說:此人不行
    在原著中,康家嫡子和盛紘同時登門求親,康家當時算是很好的人家,家境殷實,康姨夫當年又是一表人才,和盛紘不相上下,盛紘也算是美男子,偏偏盛紘輸在家世上,雖然有功名在身,又是勇毅候獨女的養子,但畢竟家室單薄,又是庶子,所以這一塊很吃虧,幸好王老夫人當時一眼看中了盛紘,絕的他是人才可看託付,想把一個女兒嫁過去。
  • 康姨媽的兩個女兒命運完全不同,哪個環節出了錯?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康姨媽有一兒兩女,大女兒叫康允兒,嫁給了盛紘的侄子長梧,二女兒康元兒,嫁給了康姨媽娘家的親侄子,都屬於親上加親的事。可是,同樣是嫡出的兩姐妹婚後的生活卻完全不同!華蘭是嫡長女,她出生的時候父母恩愛,一家人對她的教養格外重視,華蘭性格也好,學的東西也多,能力自然強。再看看如蘭,從小嬌生慣養,成長的時候父母關係也不甚好,母親只一味縱容,最後她在各方面都不出挑,只是性格任性得厲害,允兒和元兒的情況跟華蘭和如蘭的情況差不多。
  • 知否:因為王氏有這些優點,盛老太太從不後悔給兒子盛紘娶了她
    盛老太太去王家提親,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的兒媳婦就是王氏原著裡盛明蘭第一次見了康姨媽,覺得康姨媽長得非常漂亮,是個典型的美人坯子,而王大娘子長相一般。原著了也提到過好多次,華蘭長得漂亮,主要是隨了父親盛紘,而如蘭就是因為隨母親王氏,所以在眾姐妹中長得最為平凡。
  • 知否原著:盛家的女兒不能做妾,這是盛紘和盛老太太的底線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有兩處情節,明確交代了盛紘和盛老太太堅持盛家的女兒不為妾,這種堅持非常明確,以至於和盛紘來往的同僚官吏們都很清楚,即使盛家的女兒們都很漂亮、盛紘官職還不高的時候,誰也不好意思當面向盛家提出這一要求。
  • 《知否》五大反派角色,四位已經出場,最壞的她即將登場!
    盛墨蘭是林小娘的女兒,因為仗著自己母親被盛老爺恩寵所以經常在家裡蠻橫不講理,和如蘭、明蘭爭風吃醋,處處打壓著明蘭和如蘭。而且為了能夠順利地嫁入伯爵府,與母親密謀去勾引梁家六郎,為了顧及顏面盛老太太不得不出山,去向梁家求婚。而墨蘭最終也如願以償地嫁入了伯爵府。
  • 《知否》原著嫁人當嫁盛長柏:自律者自由丨他的一根筋才是真完美
    看過《知否》的朋友們都知道,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原著都流行這樣一句話:嫁人當嫁盛長柏,娶妻當娶盛明蘭。不管是電視劇裡的還是原著中的長柏,都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男人,甚至可以說是所有女孩子心中的夢中情人。他到底有多完美呢?
  • 知否原著:明蘭是盛家嫡女,林小娘是賤妾出身,盛家墨蘭地位最低
    但是原著裡盛紘沒有電視劇裡那麼偏心,衛氏也不像劇裡那麼柔弱,因為她是真正的貴妾!當時大娘子需要制衡林小娘,由王家四處選看,從破落讀書人家典買來了衛氏,由盛家擺酒走流程納進門的。相比於罪臣之女林小娘,清白人家的衛氏從美貌到地位都碾壓林小娘。因此論出身,明蘭天然比其他庶出子女要強一些。
  • 《知否》原著:盛家4個女婿的共同優點,女人結婚前都該看看
    有強悍的兒子,優秀的女兒,得力的女婿,給力的兒媳婦,盛家的鼎盛便是時間問題。 而盛家這4個得力的女婿,單獨拎出來,每個人都各有特色。 01迷途知返,後知後覺「袁文紹」 華蘭是盛紘和王氏如膠似漆時,生下的女兒。
  • 知否:盛家女兒大都嫁給武將世家,兒子們大多娶回文官清流的女兒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紘是一個精明的父親,給兒女選擇婚事都毫不含糊,他對每一個兒女,不論嫡出、庶出都很上心,對他們的婚事都格外重視,所以在他的精心安排下,盛家兒女的每一樁婚事,都包含著盛紘的苦心。如果按照盛紘最初的意思,盛家的兒媳婦們都會出自文官家庭,如果沒有什麼例外女兒將都會嫁入武將世家。
  • 《知否》原著盛老:盛府繁盛的核心-根正苗紅丨智慧的女人最好命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知否》中盛老太太就是盛家的寶。原著從一開始就講到盛紘只是一個官六品的泉州同知,何以在最後結局盛紘以從二品致仕?盛長柏,更是已入封名臣閣的兩朝元老,四次入閣,拜相,履及六部十省,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更因功勳卓著,死後聖上命兩位皇子扶棺送喪,真可謂榮寵一時。
  • 知否原著:盛紘的偽孝,差點讓盛家被滅
    盛老太太的好心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幸福,反而給自己帶來了災禍,同時也因為盛紘的偽孝,差點讓盛家從興興向榮走向衰敗。在原著小說中,盛紘對盛老太太的孝順,一直都只是形式。
  • 《知否知否》盛家這四處住所名字充滿詩意,暗示四位女主的命運!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一、葳蕤軒看過劇的劇迷們都知道,王大娘子是一個口直心快的當家主母,她沒有太多心機,承擔起了整部劇的笑點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