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地描寫了盛老太太中毒之後的場景,盛長柏為給祖母討回公道,不惜怒懟外祖母,懲罰母親,對首惡——康姨媽毫不容情,堅持要嚴辦。屋內的局面劍拔弩張,一時難以控制,正在這時房媽媽派人過來稟報,說盛老太太醒了。
一時之間每個人的心情都不相同:盛紘大大鬆了口氣,不用丁憂了;王大娘子渾身發軟,不用殺頭凌遲了;王老夫人慶幸至少不用償命了;盛明蘭高興地哭了起來,為老太太祈福;只有盛長柏一個人考慮:死罪免了,接下來怎麼量刑。
所有的人心思都是電光火石的一瞬間,很快都跑到盛老太太屋裡。王老夫人,考慮到自己的女兒,急於探個究竟,非常積極,一馬當先地走在前頭,盛紘因為心存愧疚,緊隨其後。盛老太太一開始不明就裡,還以為年老發病,對過來探病的王老太太一家表示感謝。
王老太太的兒子多少心存良知,不好意思接受老太太的謝意,退幾步站在人後,內心羞愧;王老太太拉著盛老太太的手,關懷是假,想求情是真,幸虧太醫不讓她說明真相,否則肯定會在病床前替女兒求情。
接下來就是盛紘的表演時間,他捶著胸膛痛哭流涕,原著裡頗具諷刺意味地說,估計他能在滿京城的孝子裡面排上前十。盛紘的傷心估計大部分是裝出來的,為了掩飾當初對兇手的那份動搖。
王大娘子性格直率,畢竟在裡面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是直接下毒的人,所以她不像盛紘那樣臉皮厚,她自知理虧,滿面羞愧地站在兄長身邊,低低垂頭,不住拭淚。
在一頓真真假假的問候當中,盛老太太勉力支撐,直到看到了明蘭和長柏才真正喜悅溢胸。在盛老太太心裡這個孫子和孫女才是最貼心的人,她一方面替孫子有了政績高興,一方面勸慰明蘭,年紀大了難免生病。長柏和明蘭抑制住內心地悲傷,努力寬慰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中毒醒來之後的眾生相,反映了每個人的不同心態,但盛老太太終究不糊塗,知道自己最能依靠的就是長柏和明蘭。王大娘子率性耿直,還知道心存愧疚。盛紘圓滑老練,明明是言行不光彩,可是為了掩飾自己前面的動搖態度,反而是裝得最假的一個。
盛老太太的一生,就像盛長柏說的:
這世上親或不親,也難說得很。老爺並非祖母親生,我等兄妹更與老太太沒有血緣干係,可這些年來,老太太為這個家窮盡心血,一片慈愛純然肺腑。而姨母呢,她和母親同胞所出,這些年來,只見她拆盛家牆角,未見她半分關懷母親。
盛長柏願意為了祖母盛老太太拼卻二十年的仕途,只是為了報答當年盛老太太對盛家不拋棄、不放棄的大恩,而盛紘確實也有點」非己骨血,養之不熟」的忘恩負義。
幸虧還有長柏和明蘭,讓盛老太太體會到了人世間的真情,不枉她一輩子為盛家精心綢繆。
最後用長柏在電視劇中最有分量的一句話結尾:舉頭三尺有青天,難道真要叫祖母在九泉之下悔不當初,方叫天地神靈都知這世上之人儘是忘恩負義之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