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總結盛老太太的婚姻,四個字:蘭因絮果;若是總結她的兒女:個個無緣;若是總結她的結局:苦盡甘來。
老太太本姓徐,作為勇毅侯獨女,她出身高貴,父母寵愛,是京城裡頭一份的貴女。到了議親的時候又是自己挑選的夫婿,本該事事圓滿,可她的人生似乎從這裡就開始走下坡路。
盛紘的父親盛老太爺年少有為高中探花,被徐大小姐一眼看中,不顧家世一股氣扎進了這段婚姻。不久就出了問題,盛老爺寵妾滅其,偏偏這位小姐是個心善嘴卻厲害的,嘴上喊打喊殺將人都得罪遍了,可是府裡的姬妾都好好的呢。老太太原是有一個兒子的,卻不防神被那個小妾害死了,自此,唯一與她血脈相連的孩子沒了。
不久後,盛老爺英年早逝了,徐家父母俱在,都勸她改嫁,她不肯,變賣嫁妝,撫育庶子盛紘,養他成人,為他的婚事得罪兄嫂,撐起了盛家的門戶。
華蘭出嫁那天,盛老太太想起了自己的婚姻。
盛老和小孫女一同躺在床上,有一搭沒一搭聽著婚禮外頭的情況,聽著聽著,盛老忽然道:「明兒,給祖母背首說婚嫁的詩吧。」明蘭最近正在《詩經》,想了想,挑了首最簡單的,便朗聲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於歸,宜其家人。"「明兒背得真好。」黑暗中,盛老似乎輕輕嘆了口氣,聲音有一抹傷悲的意味,似乎自言自語道:「明兒可知,祖母年少時,最喜歡的卻是那首《柏舟》,真是朝也背,晚也背,可現在想來,還不如《桃夭》的實在,女人這一輩若真能如桃樹般,明豔的開著桃花,順當的結出累累桃果,才是真的福氣。」
她不後悔撐起盛家的門戶,可是這諾大的府中全不是她的血脈,一想到那個兒子,再想想那個自己選來的丈夫,她的心得多疼啊。
盛紘看著孝順,實際對老太太一直心懷怨懟,侍奉上也多是面子功夫。他總記得王家嶽母深恩,僅僅因為當年求取王大娘子王老太師不同意是王夫人看中了他,卻對一手為自己撐起家業的嫡母心懷隔閡。在老太太被下毒後還想著息事寧人,若不是長柏和明蘭,老太太這一生就是白搭了。
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位姑祖母的閨閣生涯既平凡又低調,才名,賢名,仁名……從未什麼特別出色的,只聽說孝順,跟高祖母情意甚篤,幾次跟祖父搶奪奉養高祖母,卻被祖父數次擊退,憤憤惜敗。到了她自己做祖母時還賊心不死,所幸祖父也老當益壯,左擋右劈,成功留住高祖母終老斯處。
所幸後來老太太長壽,不僅看到明蘭生兒育女,還一直活到了明蘭做祖母的年紀。晚年兒孫滿堂,個個孝順,在她的手裡盛家顯赫達到頂峰,由兒孫侍奉終老,也終於是苦盡甘來。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知否》:嘉成縣主:善惡到頭終有報
《知否》番外:顧廷燦,拎不清的人生只能自己買單
《知否》番外:華蘭的貼身丫環,以為華蘭不能生養,竟然提出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