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老太太一生為盛家嘔心瀝血,真心待她的僅有二人

2020-12-22 小才寫影視

熱播電視劇《知否》中的盛老太太聰明過人,是非分明,非常深受觀眾的喜愛。她最令人討喜之處,就是為了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盛家嘔心瀝血,付出自己的一生,這令人很是感動。但這樣的她,在盛家裡多數人眼裡卻得不到他們的半點尊敬。

作為嫡母的她,把盛紘當做親兒子養大,並精心栽培他。但盛紘表面上雖孝順這位母親,對她恭恭敬敬的,實則他心裡從未把老太太當做母親來看,而是為了年少之時,老太太對他不管不顧心有怨恨。

大娘子同盛紘一樣,表面對老太太恭敬有加,但她因林小娘的事背後對老太太一直有埋怨,她忘記了老太太是怎麼對待華蘭的了。林小娘和墨蘭是最不尊敬老太太的,為了嫁入梁家,把她給算計了進去。老太太為了盛家付出了一生,卻得不到這些人的半點尊敬,在盛家真正懂得孝順祖母的只有長柏和明蘭而已。

長柏是非分明,有孝心,他非常清楚祖母為了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做了什麼,在祖母被康姨媽下毒之時,是他挺身為祖母出頭,才討回公道的。事後不久,他被派到外地任職,他把祖母也一起帶去了外地,並且帶她遊山玩水,讓她安享了晚年。

明蘭從小在祖母身邊長大,在盛家祖母是最愛她的,她也把祖母當做最親的人。即使明蘭出嫁後,沒有忘記祖母的養育之恩,在她被人下毒之時,是她第一個站出來為祖母討回公道的。之後,明蘭想把祖母接到顧家跟她一起住,這樣就可以好好照顧她。但祖母拒絕了,之後祖母跟著長柏雲遊四海,晚年不能照顧祖母,這成了明蘭一生的遺憾。

在盛家,如若沒有長柏和明蘭,祖母恐怕連個交心的人都沒有。為了盛家嘔心瀝血的她,得不到這個家的認可,她雖表面歡快,但內心卻是非常苦的。

相關焦點

  • 《知否》盛老太太跟長柏離開盛家後結局如何?
    盛老太太年輕時為了愛情低嫁盛家,盛老爺過世後,她沒有選擇改嫁,反倒決定留在盛家。之後老太太又把流落在外的盛紘接回來,將他撫養長大,並培養成才。老太太為了沒有血緣關係的盛紘,可謂是付出了很多。之後老太太又養大華蘭明蘭,對她們是嘔心瀝血,用心培養,京城中沒有哪個不誇讚老太太身邊長大的這個孫女的。墨蘭闖禍的時候,盛家的臉面都沒有了,但老太太為了盛家,乃至長柏長楓的前途著想,她豁出臉出去梁家為墨蘭說親。盛家有榮是老太太給的,盛家有禍是老太太自己扛著。這麼多年盛家因為有了老太太,才越來越好。
  • 《知否》:作為盛家的幕後軍師,老太太為盛家做過什麼?
    雖然這部電視劇是盛明蘭是主角,但是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盛老爺、林小娘等人,都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盛家老太太,她是盛家的幕後軍師,整個家族的興盛衰滅、每個人的悲歡離合,她都會在背後默默參與,在關鍵時刻給大家指點迷津,避免大家誤入歧途,為盛家的興旺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 盛老太太為盛家付出了一切,最終只有明蘭給了她回報
    但是大家也知道,成人後的盛明蘭能如此大氣和審時度勢,也多虧了盛家老太太對她的照顧和教導。明蘭小時候,因為母親衛小娘是被盛家買來的小妾,目的只是為了分散明蘭父親,在其他妾室身上付出的感情的。衛小娘不受寵,生下明蘭後,冬天沒有取暖的柴火都不敢去要,硬生生忍受著寒冷。衛小娘懷了二胎,被另外兩個妻妾設計陷害,最終因孩子太大生不出來難產而死。
  • 《知否》裡那個護盛家周全的盛老太太有怎樣的一生?
    盛老太太年輕的時候經常和那些世家子打交道,她本可以嫁個世家公子,做個富貴太太一生無憂。但是她看不上他們道貌岸然的為人處世,覺得世家子靠的祖宗大樹,沒出息。
  • 《知否》盛老太太下嫁到盛家?不存在的,她也有各方面的考量
    因為她一直都是用自己的善良和聰慧去「鬥」,她做的事情都離不開一個」理「字,所以她才能得到盛紘和大娘子的尊重,包括明蘭的性格也是像極了祖母,畢竟是祖母手把手教大了,自然是能夠得到她的真傳了!她貴為達官顯貴獨女,才華橫溢,為何下嫁盛家?
  • 《知否》盛老太太留在盛家的原因,讓人「意外」
    老太太年輕時對盛老爺一見鍾情,不顧父母反對嫁入沒有門面的盛家,導致跟家人翻臉。後來盛老爺走了,整個盛家就剩當時的老太太和小妾的兒子盛翃。當時的老太太還非常的年輕,並且身份又好貴,也沒有自己的孩子,年輕就做寡婦的她如果改嫁肯定還會遇到幸福。
  • 知否:在盛老太太撫養過的四個孩子當中,只有兩個用真心回報了她
    盛紘成年娶妻以後,盛老太太又先後撫養過林噙霜、盛華蘭和盛明蘭這三個姑娘,等於她這一輩子一共撫養過四個跟自己沒有絲毫血緣關係的孩子,最終只有明蘭和華蘭這兩個用真心回報了她的恩情。但是讓人心寒的是,盛紘只把盛老太太當作是庇佑盛家的棋子,每次都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去求她出謀劃策,甚至在面臨給中毒的盛老太太討公道和壓下王大娘子給婆母投毒的選擇時,毫不猶豫選了後者,這不是白眼狼是什麼?長柏都比他有良心!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老太太,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一生
    可以看出,盛老太太是一個睿智通達的人,雖然整日埋首於佛堂一副不問世事的樣子,但是卻心明眼亮,不論是家庭內部的問題,還是朝廷形勢的預見,她都是一副世事洞明的姿態,儘管盛紅是一個精明幹練的人精,但是遇到大事,還是需要盛老太太點撥,才能明白其中的關竅,所以盛紅儘管不完全是出於真心孝順她,但是無論怎麼樣,遠見卓識人情練達的盛老太太,在家裡的決策地位,他還是維護擁戴的,
  • 《知否》原著安享晚年的盛家老太太:沒有血緣的好,理應得到回應
    盛家老太太的一生,是眼睛揉不得沙子的一生。 宥陽老家長房老太太,盛維的母親帶著子女回到老家,容忍一生換來了兒孫滿堂,而盛家老太太卻執著的選擇了不忍,最終的她落得了個沒有血親的結局。
  • 《知否》原著勇毅侯府獨女盛老太太:那「奮不顧身」愛情,太痛了
    可就是這樣一位受盡父母榮寵的人,下嫁給盛家這樣的小門小戶,不僅沒有獲得想要的幸福婚姻還收穫了別樣(無依無靠)的人生。那時候京城都傳盛老太太是一個「妒婦」,可事實上盛老太太哪裡配得上「妒婦」二字。否則盛紘如何出生?盛紘的生母是一個妾室,如果盛老太太真的整治盛府的妾室,盛紘根本就不會出現。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中毒之後,盛家眾生相,盛紘虛偽,王家羞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地描寫了盛老太太中毒之後的場景,盛長柏為給祖母討回公道,不惜怒懟外祖母,懲罰母親,對首惡——康姨媽毫不容情,堅持要嚴辦。屋內的局面劍拔弩張,一時難以控制,正在這時房媽媽派人過來稟報,說盛老太太醒了。
  • 知否:盛老太爺早逝後,盛老太太為何沒有改嫁,不過是為了一個字
    孔嬤嬤說過:你那會兒,要錢有錢,年紀還輕,勇毅侯老侯爺和夫人都健在,再嫁也不是難事,縱然金陵和京城不好待了,天高海闊找個遠處過日子就是了,男人一嫁,兒子一生,自己過小日子,豈不美哉?她沒有改嫁,卻選擇了過繼庶子為嫡子,撐起整個盛家,原因到底為什麼?
  • 知否原著:孔嬤嬤到盛家的第一堂課,為什麼對象是盛老太太?
    她在盛家,並沒有留下子女。如果她選擇離開盛家,重新嫁人生子,開啟另外一段人生,是完全可能的。盛老太太善良,她看到盛家二房只有一個年幼的盛紘,族中卻是虎視眈眈。如果盛老太太離開,那麼盛紘這一門一定會被其他族人壓榨欺凌。盛老太太起了惻隱之心,沒有拋下盛紘,經營自己的小日子。
  • 知否:盛家兩位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值得你學習
    盛老太太教育理念優秀與她的出身和經歷有很大關係,而在盛家還有這樣一位老太太,她的教育理念與盛老太太有相似的地方,但兩人的出身卻完全不同,僅因為她也跟盛老太太一樣有過慘痛的婚姻經歷,這個人就是盛家的大老太太,也就是盛維的母親,盛老太太的嫂子。這兩位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很相似,那就是挫折教育,這一點可以在淑蘭離婚這件事上看出一二。
  • 婚姻一塌糊塗的盛老太太,為何成最大的贏家?
    不屑用手段:盛老太太一生精明,可謂是女中諸葛。這樣的女子大多讀過聖賢書,自帶一股清高。所以,她不屑使用手段。最後,夫妻反目後,她再也不相信愛情,在盛府中孤獨終老!盛老太太是把王炸的好牌,打爛成爛牌的經典代表。
  • 知否原著:盛家的女兒不能做妾,這是盛紘和盛老太太的底線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有兩處情節,明確交代了盛紘和盛老太太堅持盛家的女兒不為妾,這種堅持非常明確,以至於和盛紘來往的同僚官吏們都很清楚,即使盛家的女兒們都很漂亮、盛紘官職還不高的時候,誰也不好意思當面向盛家提出這一要求。
  • 《知否》大結局:3個細節,道盡盛老太太的處世智慧
    她是勇毅侯獨女,卻下嫁給盛家。主君寵妾滅妻,她的日子並不好過。加上她沒有孩子,未來的路更是如履薄冰。但是她並沒有心生怨懟,反而對盛紘多加照拂。盛紘的生母春小娘去世後,盛老太太把盛紘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對待。
  • 《知否》盛紘算不得好兒子,好丈夫,盛家老太太依然扶持是本性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盛家一門的興盛,包括宥陽老家大房(嫡支)從衰敗到崛起,盛老太太都起了決定性作用,和關鍵性作用盛紘這一支小說裡說得很清楚了,第一沒有讓金陵勇毅侯娘家嫁女兒給盛紘,小說裡雖未明確說明理由,但是從其他情節可以推測出盛老太太的用意,小說情節後來張桂芬曾經給沈國舅的本家遠親一個武將世家向盛家小兒子提親
  • 《知否》原著:探花郎至死都恨盛老太太,較真的愛情,太痛了
    盛老太太一生都是缺憾的,還好養的幾個孫兒都不錯,若是這盛家沒有華蘭、明蘭和長柏給她的治癒,怕是她會遺憾而終吧。我曾問自己,如果可以,我願意活成盛老太太這樣嗎?答案是,我不願意。雖然盛老太太靠一己之力,撐起了整個盛家,好像是實現了自我價值。
  • 她不是家生子,為何能成為盛老太太身邊第一人?
    如果不是林姨娘事件,恐怕王家老太太是捨不得把劉媽媽夫婦送過來的。當時,林姨娘頂著和盛紘的「真愛」過門,盛紘對她是寵愛有加。偏偏王大娘子有盛老太太的潑辣勁,卻沒有盛老太太的聰明才智,估計在盛家也只會打人罵狗。所以,當林姨娘生下庶三子長楓後,王家老太太火急火燎地把劉媽媽兩口子送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