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開國元勳勇毅侯府家唯一的姑娘,皇后的閨蜜,太醫世家小姐的姐妹,是被父母,兄長,千萬寵愛長大的。劇中房媽媽曾經跟明蘭說過:
「單單伺候大小姐的傭人就有三十多個」。
而這個人就是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年輕的時候經常和那些世家子打交道,她本可以嫁個世家公子,做個富貴太太一生無憂。但是她看不上他們道貌岸然的為人處世,覺得世家子靠的祖宗大樹,沒出息。所以一直看不上世家子。
正巧看到探花郎盛老太爺,她認為這樣上進的人和世家子混吃等死、靠祖宗的男人不一樣,加上盛老太爺皮相也好,所以一心要下嫁,只求夫妻和睦,琴瑟和鳴。可終究是一腔真情被辜負。
盛老太太為了自己的愛情,傷了父母的心。 她最終嫁給了自己喜歡的男子。
父母雖然傷心,可畢竟是嫡出獨女,出嫁之時更是十裡紅妝,房產田地,金銀珠寶陪嫁無數。
剛開始彼此還是恩愛有加,海誓山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這一切終究抵不過漫長的歲月。盛家老太爺有了小妾。對小妾更加寵愛。
盛老太太對愛如此痴迷,不顧家人反對,如今被愛人辜負,怎能忍受。也和盛家老太爺勢成水火。
幾年過後,兒子被小妾害死早夭,盛家老爺猝死。小妾也死了。
那時的盛老太太也僅僅是20歲的年紀,以當時勇毅侯府的勢力,再次改嫁到名門大戶也不成問題,可是她的心死了。對愛已經失去希望。在後來長柏話裡,這才知道當時的勇毅侯為她找了松江世家的閩浙巡撫的唐安年大人。
盛老太太好友孔嬤嬤這樣說她:
「你那會兒,要錢有錢,年紀還輕,勇毅老侯爺和夫人都健在,再嫁不是難事,縱然金陵和京城不好待了,天高海闊找個遠處過日子就是了。男人一嫁,兒子一生,自己過小日子,豈不美哉?你偏要給你那沒良心的守節,把庶子記到名下,撐起整個盛家,給他找師傅,考功名,娶媳婦,生兒育女,然後呢,你功成身退,縮到一角當活死人了?簡直不知所謂!」
可是她呢!
「奮力拼搏卻也不過是人亡情逝,因是涼透了心,也不肯再嫁,只守著盛家過日子。」
「寵妾滅妻」是盛家的祖傳,盛老太爺是這樣,後來的盛紘也是如此。
也許正房都是為名利,小妾才是真愛吧!那時的愛情如此卑微。可偏偏盛老太太看不清。對愛太過執著。最後傷的是自己。
書裡明蘭幫助嫣然教訓曼娘,盛老太太卻教訓了明蘭。
明蘭不解,房媽媽說,老太太那是為了她好:
「都說咱們老太太厲害,攔著夫婿不許納妾,整日要打要殺地鬧騰,可是……唉,姑娘的爹不是好端端的麼?老太太吃虧就吃在這裡,空擔了個厲害的名聲,其實心腸再好也不過了!她心地光明磊落,只會一味與老太爺爭執,卻不防著小人賤婢的下作手段,夭折了自己的哥兒……這才傷透了心!」
原著裡開篇盛老太太的壽安堂冷清無比,一院子人陪著盛老太太吃齋念佛。
用明蘭的話說:
「冷門單位,福利稀薄,效益不高,領導沒有進取心,職員缺乏積極性」。
以至於後來康姨媽明目張胆的迫害盛老太太,沒人真正地為這個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討說法。明蘭隱忍多年,卻因祖母中毒一朝黑化,只因祖母是唯一疼愛自己的。
還記得原著裡孔嬤嬤對盛老太太說: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做女人的一輩子不容易,但凡能做的都做了,後頭如何就看老天爺的意思了。」
原著小說裡,盛老太太晚年遊山玩水,明蘭長柏兩個搶著贍養她,她最終得到了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