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裡那個護盛家周全的盛老太太有怎樣的一生?

2020-12-14 騰訊網

她是開國元勳勇毅侯府家唯一的姑娘,皇后的閨蜜,太醫世家小姐的姐妹,是被父母,兄長,千萬寵愛長大的。劇中房媽媽曾經跟明蘭說過:

「單單伺候大小姐的傭人就有三十多個」。

而這個人就是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年輕的時候經常和那些世家子打交道,她本可以嫁個世家公子,做個富貴太太一生無憂。但是她看不上他們道貌岸然的為人處世,覺得世家子靠的祖宗大樹,沒出息。所以一直看不上世家子。

正巧看到探花郎盛老太爺,她認為這樣上進的人和世家子混吃等死、靠祖宗的男人不一樣,加上盛老太爺皮相也好,所以一心要下嫁,只求夫妻和睦,琴瑟和鳴。可終究是一腔真情被辜負。

盛老太太為了自己的愛情,傷了父母的心。 她最終嫁給了自己喜歡的男子。

父母雖然傷心,可畢竟是嫡出獨女,出嫁之時更是十裡紅妝,房產田地,金銀珠寶陪嫁無數。

剛開始彼此還是恩愛有加,海誓山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這一切終究抵不過漫長的歲月。盛家老太爺有了小妾。對小妾更加寵愛。

盛老太太對愛如此痴迷,不顧家人反對,如今被愛人辜負,怎能忍受。也和盛家老太爺勢成水火。

幾年過後,兒子被小妾害死早夭,盛家老爺猝死。小妾也死了。

那時的盛老太太也僅僅是20歲的年紀,以當時勇毅侯府的勢力,再次改嫁到名門大戶也不成問題,可是她的心死了。對愛已經失去希望。在後來長柏話裡,這才知道當時的勇毅侯為她找了松江世家的閩浙巡撫的唐安年大人。

盛老太太好友孔嬤嬤這樣說她:

「你那會兒,要錢有錢,年紀還輕,勇毅老侯爺和夫人都健在,再嫁不是難事,縱然金陵和京城不好待了,天高海闊找個遠處過日子就是了。男人一嫁,兒子一生,自己過小日子,豈不美哉?你偏要給你那沒良心的守節,把庶子記到名下,撐起整個盛家,給他找師傅,考功名,娶媳婦,生兒育女,然後呢,你功成身退,縮到一角當活死人了?簡直不知所謂!」

可是她呢!

「奮力拼搏卻也不過是人亡情逝,因是涼透了心,也不肯再嫁,只守著盛家過日子。」

「寵妾滅妻」是盛家的祖傳,盛老太爺是這樣,後來的盛紘也是如此。

也許正房都是為名利,小妾才是真愛吧!那時的愛情如此卑微。可偏偏盛老太太看不清。對愛太過執著。最後傷的是自己。

書裡明蘭幫助嫣然教訓曼娘,盛老太太卻教訓了明蘭。

明蘭不解,房媽媽說,老太太那是為了她好:

「都說咱們老太太厲害,攔著夫婿不許納妾,整日要打要殺地鬧騰,可是……唉,姑娘的爹不是好端端的麼?老太太吃虧就吃在這裡,空擔了個厲害的名聲,其實心腸再好也不過了!她心地光明磊落,只會一味與老太爺爭執,卻不防著小人賤婢的下作手段,夭折了自己的哥兒……這才傷透了心!」

原著裡開篇盛老太太的壽安堂冷清無比,一院子人陪著盛老太太吃齋念佛。

用明蘭的話說:

「冷門單位,福利稀薄,效益不高,領導沒有進取心,職員缺乏積極性」。

以至於後來康姨媽明目張胆的迫害盛老太太,沒人真正地為這個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討說法。明蘭隱忍多年,卻因祖母中毒一朝黑化,只因祖母是唯一疼愛自己的。

還記得原著裡孔嬤嬤對盛老太太說: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做女人的一輩子不容易,但凡能做的都做了,後頭如何就看老天爺的意思了。」

原著小說裡,盛老太太晚年遊山玩水,明蘭長柏兩個搶著贍養她,她最終得到了福報!

相關焦點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老太太,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一生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裡面,盛老太太這個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在小小的明蘭喪母又遭遇父親漠視的那段晦暗無光的歲月裡,是她帶給明蘭溫暖和希望,在她的教導與薰陶之下,明蘭成長成為一個,端莊明理睿智從容的人。明蘭最後能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祖母功不可沒。
  • 《知否》原著盛家大老太太「至死恨不休」:女人的「恨」,有多長
    我每次都忍不住想,大老太太抱著那個奄奄一息的孩子,直到那個孩子死在了自己的懷裡,她該是多悲,又有多恨。電視劇裡對這段並沒有演繹,可我每次讀原著讀到這裡,就會想起《甄嬛傳》裡的宜修皇后最經典的那段獨白:「皇上,你只顧姐姐有孕之喜,何曾記得臣妾與你的孩子。
  • 《知否》:作為盛家的幕後軍師,老太太為盛家做過什麼?
    我一直覺得,正午陽光出品的影視作品有個特點,就是其中的每個角色都很重要,甚至有很多配角的光彩會讓人覺得可以和主角媲美。《知否》就是這樣一部電視劇。雖然這部電視劇是盛明蘭是主角,但是盛家老太太、王大娘子、盛老爺、林小娘等人,都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知否》:若是沒有長柏和明蘭,盛老太太這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盛紘的父親盛老太爺年少有為高中探花,被徐大小姐一眼看中,不顧家世一股氣扎進了這段婚姻。不久就出了問題,盛老爺寵妾滅其,偏偏這位小姐是個心善嘴卻厲害的,嘴上喊打喊殺將人都得罪遍了,可是府裡的姬妾都好好的呢。老太太原是有一個兒子的,卻不防神被那個小妾害死了,自此,唯一與她血脈相連的孩子沒了。不久後,盛老爺英年早逝了,徐家父母俱在,都勸她改嫁,她不肯,變賣嫁妝,撫育庶子盛紘,養他成人,為他的婚事得罪兄嫂,撐起了盛家的門戶。
  • 知否:盛家兩位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值得你學習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盛家老太太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出身高貴的侯府嫡女,心計手段都是一流的,堪稱小說內段位最高的宅鬥高手。但難能可貴的卻是她的心地善良,這樣的女子堅毅、果斷,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會勇敢去追求。此外,盛老太太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好,教育出的孩子都非常優秀,比如盛紘、明蘭。
  • 知否:盛老太爺早逝後,盛老太太為何沒有改嫁,不過是為了一個字
    少女時代的她,厭惡權貴之家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一心想嫁靠著自己能力有所成就的男子,所以才會不顧父母的反對,嫁給了商賈出身卻金榜題名的探花郎盛老太公。然而,探花郎怎樣,低嫁又如何,還不是沒有逃脫被辜負的命運。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中毒之後,盛家眾生相,盛紘虛偽,王家羞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地描寫了盛老太太中毒之後的場景,盛長柏為給祖母討回公道,不惜怒懟外祖母,懲罰母親,對首惡——康姨媽毫不容情,堅持要嚴辦。屋內的局面劍拔弩張,一時難以控制,正在這時房媽媽派人過來稟報,說盛老太太醒了。
  • 知否原著:孔嬤嬤到盛家的第一堂課,為什麼對象是盛老太太?
    關心則亂所著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盛家長女華蘭出嫁在即。盛老太太從京城將自己的閨蜜,宮中任職多年的孔嬤嬤請來,教授姑娘們禮儀規矩。幾十年在宮中伺候,見多識廣的孔嬤嬤,來到盛家後的第一堂課,對象卻不是姑娘們,反而是多年未見的閨蜜盛老太太。
  • 《知否》盛家老太太的5個金句,教會我們,自己過得暢快才是真
    《知否》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講述了北宋官宦世家之間的是是非非,其中人物眾多,也為我們講述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學。在這部劇中,我特別喜歡盛家老太太這個角色,她是盛家的定海神針,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明蘭的人,也是整部劇的核心所在。
  • 《知否》盛老太太:好女人福澤三代
    再看知否,發現盛家老太太那一輩中,盛家三個老爺都很沒出息的,大爺寵妾滅妻;二爺為色所迷;三老太爺雖健在,卻不成器,還為青樓女子贖身。盛家如今不論是在商場還是在官場,都順風順水,盛老太太起了關鍵作用。先有因林小娘而寵妾滅妻,弄得家宅不寧,之後又在國喪期間寵幸小妾,使其懷孕。這些都是做官之人的大忌,幸虧有老太太提醒,他才頓悟,及時處置了小妾。要是沒有老太太,盛紘作為庶子,估計還在渾渾噩噩的度日呢。盛老太太還幫了大老太太。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愛的太真,傷的太深,一輩子最對不起自己
    文/王家小山01 出身名門,為愛下嫁《知否》不管是劇裡還是原著裡,盛家老太太都是對明蘭最好的人!明蘭母親去世,是老太太把她養在跟前。那句「我們明丫頭有人疼」更是讓人淚目。盛老太太是整個知否裡,最讓人敬佩的老太太,這和她的事跡脫不開關係。
  • 《知否》盛紘算不得好兒子,好丈夫,盛家老太太依然扶持是本性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盛家一門的興盛,包括宥陽老家大房(嫡支)從衰敗到崛起,盛老太太都起了決定性作用,和關鍵性作用盛紘這一支小說裡說得很清楚了,第一沒有讓金陵勇毅侯娘家嫁女兒給盛紘,小說裡雖未明確說明理由,但是從其他情節可以推測出盛老太太的用意,小說情節後來張桂芬曾經給沈國舅的本家遠親一個武將世家向盛家小兒子提親
  • 《知否》大結局:3個細節,道盡盛老太太的處世智慧
    #《知否》裡面最通透的人莫過於盛老太太,她一生坎坷,卻用愛與溫暖成全後輩。盛老太太最可貴的一點是,她始終在做明蘭堅實的後盾。無論什麼時候,盛老太太是可以為明蘭託底的。正是盛老太太支撐,明蘭才活得那麼有底氣和自信。盛老太太的管家智慧,讓明蘭婚後撐起了一個家。
  • 盛老太太一生為盛家嘔心瀝血,真心待她的僅有二人
    熱播電視劇《知否》中的盛老太太聰明過人,是非分明,非常深受觀眾的喜愛。她最令人討喜之處,就是為了沒有半點血緣關係的盛家嘔心瀝血,付出自己的一生,這令人很是感動。但這樣的她,在盛家裡多數人眼裡卻得不到他們的半點尊敬。
  • 知否原著:盛家的女兒不能做妾,這是盛紘和盛老太太的底線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有兩處情節,明確交代了盛紘和盛老太太堅持盛家的女兒不為妾,這種堅持非常明確,以至於和盛紘來往的同僚官吏們都很清楚,即使盛家的女兒們都很漂亮、盛紘官職還不高的時候,誰也不好意思當面向盛家提出這一要求。
  • 《知否》盛老太太下嫁到盛家?不存在的,她也有各方面的考量
    也正是因為嫁到了盛家, 才得以收留,保全,呵護這個孤女。盛家不算名門望族,可是也算顯貴,老太太出身名門,是家中嫡母,也因為這個身份,與當家的庶子貌合神離,心中總有猜忌,甚至最後被王氏下毒。她的一生果敢堅毅,抗過了家變離心,對待庶子的幾個孫兒仍舊慈愛呵護,本以為苦盡甘來,最終還是抵不過陰謀暗鴆。
  • 《知否》盛老太太留在盛家的原因,讓人「意外」
    老太太年輕時對盛老爺一見鍾情,不顧父母反對嫁入沒有門面的盛家,導致跟家人翻臉。後來盛老爺走了,整個盛家就剩當時的老太太和小妾的兒子盛翃。當時的老太太還非常的年輕,並且身份又好貴,也沒有自己的孩子,年輕就做寡婦的她如果改嫁肯定還會遇到幸福。
  • 《知否》:盛老太太,有見識的女人,讓人不敢小看
    知否中,盛老太太是盛紘的嫡母,跟他並沒有血緣關係。就像盛老太太中毒時明蘭說的:這一屋子都是至親骨肉,唯獨祖母,沒有自己的骨肉。因為拒絕娘家將庶女嫁給盛紘,跟娘家也斷了關係,沒有娘家為她出頭,就算被人害下毒,除了明蘭也無人肯真正替她出頭。她是真正的靠著自己,讓所有人尊敬的。
  • 《知否》原著安享晚年的盛家老太太:沒有血緣的好,理應得到回應
    盛家老太太的一生,是眼睛揉不得沙子的一生。 宥陽老家長房老太太,盛維的母親帶著子女回到老家,容忍一生換來了兒孫滿堂,而盛家老太太卻執著的選擇了不忍,最終的她落得了個沒有血親的結局。
  • 翻開《知否》原著,我找到了盛老太太當年不改嫁的原因
    看過《知否》的小夥伴都知道,盛老太太是盛家的守護神。她守護了盛紘,守護了明蘭,為盛家的孫子輩找了兩門好親事,是她,在背後締造了盛家的繁華。當年的盛家老太爺寵妾滅妻,最後還間接地害死了自己的兒子,辜負了盛老太太的一腔真情。可為什麼在盛老太爺死後她不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