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家老太太的5個金句,教會我們,自己過得暢快才是真

2020-12-27 夕言細語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

《知否》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講述了北宋官宦世家之間的是是非非,其中人物眾多,也為我們講述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學。

在這部劇中,我特別喜歡盛家老太太這個角色,她是盛家的定海神針,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明蘭的人,也是整部劇的核心所在。

沒有看過原著的人可能不太清楚盛家老太太的身世,她出身名門,是金陵勇毅侯府的嫡出大小姐,所以人脈極廣,在劇中有那麼多有身份的老姐妹。

所以,家裡出了任何棘手的事情,大家都會想起老太太,讓她出面去解決,也就是這樣的祖母,才能夠讓明蘭成長得聰慧且通透。

盛家老太太在劇中說過很多話,給了孩子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指引,而她說出的這些話,對於任何女人來說,也是最重要的人生道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一學,看看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所感悟。

人生道路何其漫漫,以後的事還多著呢,躲是躲不掉的。

這句話,是盛家老太太在齊衡訂婚以後對明蘭說的,那時候的明蘭很受傷,縱然內心再強大,也有點不知道怎麼面對生活,於是就躲著不見人。

於是,盛家老太太就對她說了這句話,想要告訴她,這件事其實不算什麼,你要從這件事中吸取經驗教訓,讓自己學會面對挫折,然後真正的成長。

是啊,人這一生太漫長了,誰也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事情,不管你多有學識,多有能力,扛不住事,就永遠不會成功,更不會幸福。

一個成熟的女人,要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當初既然義無反顧,那麼不管結果如何就要認,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遇到難事就想著去解決,這樣才能夠真的柳暗花明。

這句話真的非常有現實意義,很多女人總是後悔自己當初選錯了男人,選錯了婚姻,然後期期艾艾,抱怨一切,卻從來不去找找自己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緒中,只能讓自己更加痛苦,不會讓問題變得好起來。

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人生在世,會遇到許多磨難,但誰知道現在的福是不是以後的禍,現在的禍又會不會給你帶來以後的福呢?

就像是明蘭,她如果當初嫁給了齊衡,面對平寧郡主這樣的婆婆,日子終究不會舒心,但最後等到了顧廷燁,才算是真正活出了自我。

不管現在正在經歷什麼,都想想盛家老太太的話,沒有走到最後,誰也不是贏家,人生沒有定論,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擊垮,你才能夠擁有更大的福氣。

你嫡親的哥哥,你的親生娘,將來你的親丈夫、親兒女,終究跟不了你一輩子,一輩子的路,是你自己怎麼來怎麼去。

我特別喜歡《知否》中盛家老太太和明蘭的互動,特別溫暖,還特別有教育意義。

有這樣一段,盛家老太太讓明蘭獨立管家,大娘子就往她身邊安插了自己的人,明蘭為了把這個人弄走,就設計讓她騷擾長柏,從而激怒大娘子,打發了這個人。

雖然達到了目的,可是善良的明蘭總覺得對不起長柏,夜不能寐,飯也吃不下,讓盛家老太太看了出來。

她問明蘭怎麼了,明蘭說自己不該算計到長柏頭上,這一下老太太可是不高興了。

她說:「你嫡親的哥哥,你的親生娘,將來你的親丈夫、親兒女,終究跟不了你一輩子,一輩子的路,是你自己怎麼來怎麼去。今日你的盤算就很好啊。」

聽了這話,明蘭緊皺的眉頭突然就舒展了,她突然明白了這個道理,這世上真正愛的人,都是希望你能夠有堅硬的盔甲保護自己,能夠有鋒利的爪牙抵禦外敵,而不是讓你一味善良和忍讓。

而盛家老太太給明蘭上的這一課也教會了我們這個道理,那就是,你有菩薩心腸前,先要有霹靂手段,這樣,才能夠真正保護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孤單的,不要妄想著依靠誰,這樣你一定會失望和受傷,讓自己強大起來,這樣,你才會真正幸福。

以後受了委屈,生了病,就該回來說才是,不要把書讀迂腐了,自己暢快了,才是真。

這段話,是華蘭在婆家受了氣回娘家後老太太告訴她的,這種肺腑之言,也只有真正關心你的人才會說。

看過《知否》的人,大部分都很喜歡盛家大姐華蘭,因為她知書達理,落落大方,賢惠善良,不會仗著自己嫡女的身份飛揚跋扈。

她在撮合顧廷燁和明蘭時,馬球場上那一句「成了」,圈粉無數。可這樣一個明媚通透的女子,婚後的日子並不是多麼舒心。

但華蘭恪守著賢妻良母的條條框框中,不懂得反擊和抗爭,面對婆婆的刁難,也只能默默接受。

現實中有很多女人其實都是如此,在婚姻中沒有底線,在生活中非常怯懦,只要還能過得去,就任由別人欺負,緘口不言,害怕帶給身邊的人更多痛苦,也不願去直面矛盾。

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別人覺得你好欺負,愈加過分地踐踏你,讓你在難熬的日子裡苦不堪言。

女人,可以溫柔,可以賢淑,但不能軟弱,要有底線原則,不能一味妥協,就像盛家老太太說的那樣,要讓自己活得暢快。

這不是教你自私,而是告訴你,女人一定不要委屈自己去取悅別人,當你把自己低到塵埃裡後,就不會有人再愛你。

自己想通了,比什麼都強,過日子,別有什麼波瀾,一眼望到頭,那是最好的。

盛家老太太對明蘭真的是掏心窩子的好,所以在她受傷後,也是又氣又急,想盡辦法去安慰。

可是,她說的這句話我特別認同,那就是自己想通了,比什麼都強。

人這一生,會遇到很多磨難,別人的勸慰終究都只是口頭上的,就算能夠讓你的心裡有一時的舒服,但不可能真正幫你解決問題。

我們必須自己說服自己,自己和自己和解,才算是真的放下,才能夠真的開始。

你一定要記得,這個世上沒有什麼真正的感同身受,你的痛苦別人再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也不會真正理解,就算是再好的心理學家能夠句句分析到你的心上,也不能夠真正解決你的問題。

而且,還有很多人看起來是在安慰你,其實在暗暗幸災樂禍,甚至會把你的痛苦拿去和別人說,讓你陷入更痛苦的泥潭中。

所以,與其找人一味傾訴,不如想想怎麼解決,作為成年人,一定要學會把哭聲調成靜音,無論心裡下起了怎樣的傾盆大雨,表面都要波瀾不驚。

當然,這樣的城府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盛家老太太也是用一生的時間才總結出這樣的道理,而她告訴明蘭的後半句話,也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最想讓年輕人明白的。

在我們這樣的年紀,總是追求新鮮刺激,不喜歡平淡的生活,覺得沒有激情了就是沒有愛了。但真正經歷過很多事情的人都明白,能夠平平淡淡過一生,其實已經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千萬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覺得他們今天巴黎明天東京才是生活,拿著奢侈品吃著米其林才是幸福,你根本看不到他們為了這樣的生活有多少不為人知的付出,你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承受了怎樣的壓力。

每個人都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甘於平淡,你才能夠幸福快樂,儘自己最大努力給自己最好的生活,至於那些不屬於你的,不碰也不想,知足者才會常樂。

咱們做女人的,終究是要自己撐得住,手裡要有錢,身邊要有心腹,這日子才能過得自在。

看過《知否》原著的人都會知道,盛家老太太有過一段不太幸福的婚姻,丈夫和兒子的早逝,讓她受盡打擊,可她是個堅強的女人,一個人撐起了盛家的爛攤子,教導盛紘,才有了之後的繁榮和幸福。

盛家老太太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就是因為她做到了自己所說的:「女人要自己撐得住。」她有錢,有能力,有閨蜜,有心腹,所有才能涅槃重生,絕地逢生。

這樣的道理,她怎麼會不傳授給自己最心疼的明丫頭,於是在明蘭決定嫁給顧廷燁,即將出閣的前夜,盛家老太太拉著她的手跟她徹夜談心。

「想顧家的那些妯娌親長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給你吃,橫豎別放在心上,把自己氣著了。他雖護著你,但你不要過分依賴他,咱們做女人的,終究要自己撐得住。手裡要有錢,身邊要有心腹,日子才能過得舒坦。」

這幾句話,說透了經營婚姻最核心的道理,不只是在那個時代適用,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一樣有用。

婚姻裡會有很多一地雞毛的狀況,女人不要為難自己,不管別人怎麼做,我們要掌握的原則就是要讓自己過得舒服。

所以,不管男人有多愛你,你都要獨立,尤其是在經濟方面,手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錢,這樣才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很多女人一結婚就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這樣也是不會幸福的,就像盛家老太太說的,女人身邊要有信得過的閨蜜和朋友,遇到問題了至少有個給你解惑的人。

總之,你就是一定要記住,這個世界上誰都靠不住,唯有自己強大了,日子才能順利。

盛家老太太說的這些,明蘭都深深記得,所以在和顧廷燁的婚姻中,她從來沒有恃寵而驕,而是時刻記得要保持獨立,就是這樣的她,讓顧廷燁愛不釋手,也是這樣的她,才把日子經營得井井有條。

那麼你呢?你記住了嗎?沒有人能夠保證這一生會遇到什麼事情,永遠別讓自己成為容易受傷的那一個,把人生的方向盤握在自己手裡,你會更幸福。

盛家老太太在劇中的話不多,但每一句都是用人生經驗總結出來的金玉良言,希望你看過後能夠有所啟示,也希望你能從中悟出你需要的人生哲理。

幸福是要靠自己來爭取的,讓自己強大,讓自己通透,你也會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我是夕言,專欄作者,人不老心也不老的大齡少女,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做感性的節目,已出版《你的餘生,與我有關》,如果你有故事,記得來找我。

相關焦點

  • 《知否》:作為盛家的幕後軍師,老太太為盛家做過什麼?
    按理來說,這時候的盛家老太太完全可以離開盛府回到有錢有勢的娘家逍遙自在,然後趁年輕,再嫁個權貴去過自己的小日子。可是,她沒有。她力排眾議,擺平了盛家的爛攤子,然後又將庶子盛紘接回府中,悉心照顧,並且請了老師教導,這才讓他有了學問,攀上了王家,然後在官場上一路高歌前行。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愛的太真,傷的太深,一輩子最對不起自己
    文/王家小山01 出身名門,為愛下嫁《知否》不管是劇裡還是原著裡,盛家老太太都是對明蘭最好的人!明蘭母親去世,是老太太把她養在跟前。那句「我們明丫頭有人疼」更是讓人淚目。盛老太太是整個知否裡,最讓人敬佩的老太太,這和她的事跡脫不開關係。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中毒之後,盛家眾生相,盛紘虛偽,王家羞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地描寫了盛老太太中毒之後的場景,盛長柏為給祖母討回公道,不惜怒懟外祖母,懲罰母親,對首惡——康姨媽毫不容情,堅持要嚴辦。屋內的局面劍拔弩張,一時難以控制,正在這時房媽媽派人過來稟報,說盛老太太醒了。
  • 知否原著:孔嬤嬤到盛家的第一堂課,為什麼對象是盛老太太?
    關心則亂所著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盛家長女華蘭出嫁在即。盛老太太從京城將自己的閨蜜,宮中任職多年的孔嬤嬤請來,教授姑娘們禮儀規矩。幾十年在宮中伺候,見多識廣的孔嬤嬤,來到盛家後的第一堂課,對象卻不是姑娘們,反而是多年未見的閨蜜盛老太太。
  • 《知否》大結局:3個細節,道盡盛老太太的處世智慧
    她是勇毅侯獨女,卻下嫁給盛家。主君寵妾滅妻,她的日子並不好過。加上她沒有孩子,未來的路更是如履薄冰。但是她並沒有心生怨懟,反而對盛紘多加照拂。盛紘的生母春小娘去世後,盛老太太把盛紘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對待。
  • 知否:盛家兩位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值得你學習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盛家老太太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出身高貴的侯府嫡女,心計手段都是一流的,堪稱小說內段位最高的宅鬥高手。但難能可貴的卻是她的心地善良,這樣的女子堅毅、果斷,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會勇敢去追求。此外,盛老太太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好,教育出的孩子都非常優秀,比如盛紘、明蘭。
  • 《知否》盛老太太下嫁到盛家?不存在的,她也有各方面的考量
    她經歷了大家族的妾室爭鬥,而且自己也是不願意認命的女人,在明蘭小的時候她就很喜歡這個孩子的聰慧,後來衛小娘難產去世,其實祖母就是裝糊塗不願意去理會,她心裡自然知道是有人搗鬼,別人越是這樣,她越要保護明丫頭,所以一直也非常用心的栽培明蘭,教會了明蘭很多,要論「宅鬥」,祖母才是王者!
  • 《知否》大結局:盛老太太一聲「四丫頭」,墨蘭才真正被盛家接納
    《知否》結局大團圓時,盛老太太叫墨蘭「四丫頭」的那一刻,墨蘭才是真正的重新被盛家接納。墨蘭本在盛家的父親寵愛,又處處有林小娘的維護,可以說是過著金尊玉貴的生活。盛老太太被她氣得吐血,大娘子醒了暈,暈了又醒,家中的三個蘭沒有臉面,要跳河尋死。這一出,墨蘭可真就將這一家子得罪得乾乾淨淨了。在她出嫁時除了林小娘沒有一個笑得出來,雖貼著滿屋子的喜字,但沒有半點喜氣。本是嫁進伯爵府,該有一場體面的婚禮,可墨蘭的婚禮,的確是寒酸至極。臨走前,墨蘭問:「父親沒有什麼話想對女兒說嗎?」。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老太太,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一生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裡面,盛老太太這個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在小小的明蘭喪母又遭遇父親漠視的那段晦暗無光的歲月裡,是她帶給明蘭溫暖和希望,在她的教導與薰陶之下,明蘭成長成為一個,端莊明理睿智從容的人。明蘭最後能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祖母功不可沒。
  • 知否原著:盛家的女兒不能做妾,這是盛紘和盛老太太的底線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有兩處情節,明確交代了盛紘和盛老太太堅持盛家的女兒不為妾,這種堅持非常明確,以至於和盛紘來往的同僚官吏們都很清楚,即使盛家的女兒們都很漂亮、盛紘官職還不高的時候,誰也不好意思當面向盛家提出這一要求。
  • 《知否》盛紘算不得好兒子,好丈夫,盛家老太太依然扶持是本性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盛家一門的興盛,包括宥陽老家大房(嫡支)從衰敗到崛起,盛老太太都起了決定性作用,和關鍵性作用盛紘這一支小說裡說得很清楚了,第一沒有讓金陵勇毅侯娘家嫁女兒給盛紘,小說裡雖未明確說明理由,但是從其他情節可以推測出盛老太太的用意,小說情節後來張桂芬曾經給沈國舅的本家遠親一個武將世家向盛家小兒子提親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再次改嫁的夫家是名門望族
    其實在原著中,盛老太太的父親在盛父死去之後,就曾想要自己的獨女再嫁,可是由於盛老太太抵死不從,不惜與自己的母家——徐家斷絕了來往,這才有了盛紘今日的成就。盛紘本身也是庶出,在盛父死去之後,家產就被族中的人把持著,想要瓜分掉,是盛老太太拼了命這才要了回來,並且一分不少的全部交到了盛紘的手中,自己並未佔得一分。那麼如果盛老太太當時再嫁,她的父親給她選擇的夫家怎麼樣呢?
  • 《知否》盛老太太:好女人福澤三代
    再看知否,發現盛家老太太那一輩中,盛家三個老爺都很沒出息的,大爺寵妾滅妻;二爺為色所迷;三老太爺雖健在,卻不成器,還為青樓女子贖身。盛家如今不論是在商場還是在官場,都順風順水,盛老太太起了關鍵作用。那時大老太太沒錢,是在盛老太太幫助下,才一步一步拼出了一番事業,才又有了現下宥陽的高門大戶盛家。三老太爺,也是依著大老太太的救濟,日子才過下去的。盛老太太,憑一己之力,讓盛家後代能好好的活著。
  • 知否:盛老太爺早逝後,盛老太太為何沒有改嫁,不過是為了一個字
    孔嬤嬤說過:你那會兒,要錢有錢,年紀還輕,勇毅侯老侯爺和夫人都健在,再嫁也不是難事,縱然金陵和京城不好待了,天高海闊找個遠處過日子就是了,男人一嫁,兒子一生,自己過小日子,豈不美哉?她沒有改嫁,卻選擇了過繼庶子為嫡子,撐起整個盛家,原因到底為什麼?
  • 《知否》:風光如盛家祖母,人生卻道盡心酸
    《知否》裡,盛家祖母憑著自己的財力與實力撐著整個盛家,兒子官場順意,孫子平步青雲,孫女得嫁高門。內宅之中,家人尊她;聲名在外,眾人敬她。可是,偌大一個院子,沒有一個人跟她有血緣,她的兒子早已命喪黃泉,她養的兒子是官人與其它女人的孩子。
  • 《知否》電視劇:從盛老太太下毒事件,看盛長柏大義滅親
    今天,小編接著來給大家分析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的盛長柏,盛長柏是劇中一個完美的人,好多看了《知否》的粉絲都希望能嫁「盛長柏」。今天,小編就從盛老太太中毒事件中來分析一下盛長柏的人物形象。盛老太太中毒之後,長柏接到海氏的飛鴿傳書,星夜兼程趕回盛家,作為武將的顧廷燁都是跑死了三匹馬才趕回來的,作為一個文臣,長柏更是經受了旅途顛簸之苦。長柏回來之後,王老太太本來以為自己的親外孫回來了,事情定有轉機。沒想到長柏一錘定音: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王老太太趕緊打感情牌,說都是血肉至親,應該網開一面。
  • 《知否》:若是沒有長柏和明蘭,盛老太太這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
    若是總結盛老太太的婚姻,四個字:蘭因絮果;若是總結她的兒女:個個無緣;若是總結她的結局:苦盡甘來。老太太本姓徐,作為勇毅侯獨女,她出身高貴,父母寵愛,是京城裡頭一份的貴女。圖片來源網絡,侵刪華蘭出嫁那天,盛老太太想起了自己的婚姻。
  • 知否 盛老太太被下毒事件裏海氏和明蘭,誰才是小輩裡的強者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知否 盛老太太被下毒事件裏海氏和明蘭,誰才是小輩裡的強者被下毒的是盛明蘭的祖母,電視劇中明蘭和王氏姐妹只是面子情,所以衝鋒陷陣,,盛紘才心服口服!結果果然如海氏所料,長柏的及時出現,才扭轉了雙方對峙僵局當然顧廷燁同時也跟來,但是自己分析其實顧二叔雖然把王老太太氣個半死,實際上作用有限,真正一錘定音的是——————長柏!
  • 《知否》原著盛老:盛府繁盛的核心-根正苗紅丨智慧的女人最好命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知否》中盛老太太就是盛家的寶。原著從一開始就講到盛紘只是一個官六品的泉州同知,何以在最後結局盛紘以從二品致仕?盛長柏,更是已入封名臣閣的兩朝元老,四次入閣,拜相,履及六部十省,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更因功勳卓著,死後聖上命兩位皇子扶棺送喪,真可謂榮寵一時。
  • 《知否》告訴我們的5個道理,細細品味,句句在理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人會一直讓著你,能夠讓自己時刻清醒,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你要是想幸福,就要明白明蘭告訴盛家老太太的這句話:「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品性的最低處。淑蘭姐姐嫁的孫秀才,品性最低處是無恥,弘文哥哥的最低處,至多不過是心軟,與人相守幾十年,終究還要看看最低處的那兒,能不能忍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