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中美可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形成最大公約數

2020-12-26 鳳凰衛視

氣候變化與我們、與中國、與中國企業有什麼關係?綠色環保要如何實現?中美關係又在其中有著怎樣的地位?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創始人王石先生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的「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2020」上提到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環保,需要中國企業、國際各個層面共同聯手,尤其彰顯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中美政府能夠在綠色環保以及氣候變化層面達成共識,將會成為兩國關係的最大公約數。未來,綠色環保將會成為競爭力,如何堅持走綠色環保的道路,如何形成人們綠色環保的觀念習慣,如何鼓勵綠色環保,也都是堅持綠色發展之路上值得深刻思考的重要課題。

以下為發言實錄:

王石:大家好,我是王石,非常高興在這樣一個論壇上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對應氣候變化,以及在環保方面我的一些體會。

我記得我2002年時就登過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眾所周知,這座山峰雖然是赤道附近的山峰,卻長期積雪。但是我在攀登的過程中,一直到山頂我也沒發現一片雪,這讓我感到驚訝。當時我就開始考慮,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嗎?自那之後,我意識到,實際上氣候的變化對發展中國家、對中國、對中國的企業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能源大會之後,中國的政策也進行了根本的改變,例如在房地產方面鼓勵綠色建設用房以及綠色的生活方法。由於萬科先走一步,現在這成為了萬科很明顯的競爭優勢。例如土地拿地規定必須40%的建築面積要使用綠色建築的方法,而恰好萬科在這方面是走在前面的。

所以綠色環保是要付出成本的。但是如何面對未來,堅持走這條路,當整個環境、整個社會還有國家將減少碳排放作為強行之策的時候,先走一步就會形成競爭力。綠色環保不僅僅是一個成本高低的考慮,實際上也代表著,未來,它還會成為競爭力。綠色建築已經成為了萬科的一個競爭力。

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也說過這樣一句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話,叫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非常有道理的。這是我想談的第一點體會。

第二點體會,中國如何在綠色建設環保方面通過社區的民眾教育來改變人們的習慣非常重要,而僅僅提供產品是不夠的。

我們也發現了一種現象:剛開始的時候用了綠色建築做了一次環保,一開始投資到位了,設計到位了,建設到位了,達標並不難。但是如何整個在建築的運轉當中、運營當中,如何讓它一直是綠色環保,一直是節能的,就沒那麼容易了。

還有一個問題,綠色環保如何讓企業競爭成為自覺,達到環保是否有獎勵?真正成為競爭力、像萬科這樣自覺來做還是不夠的。例如如何低碳排放?碳交易要成為一種商業的模式。這種碳排放可以形成指標,甚至可以在碳交易上進行交易。這方面我認為中國需要推行。雖然成立了幾個碳交易市場,但是顯然交易的數量、效果現在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簡單地說,令人欣慰的是,中國走到了今天,尤其是籤訂了2015年的《巴黎減碳議定書》之後,中國政府依舊堅定不移地往前走,儘管川普執政之後退出了這個協定。但如果僅僅是中國往前走,美國不參與,對於全人類面對碳排放還是有很大的缺憾、很大缺失的。中美一定要聯起手來往前走。

中美摩擦不僅僅是貿易方面的,還是各個方面的。但是我相信美國民主黨的政府在遵守《巴黎議定書》、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上,是可以形成兩國的最大公約數的。中美一起聯手,再和歐盟、和其他國家一起聯手,來面對氣候變化,實現碳減排是非常有希望的。

所以非常感謝太平洋未來論壇2020提供這樣的機會,讓中美兩國的NGO組織,還有全世界的NGO組織聯起手來,一起在NGO層面上共同合作,往前推進。有了這樣民間的推動,我相信下一步美中兩國的政府在這也會積極的響應,一起往前推進。謝謝你們!

相關焦點

  • 中美專家解讀:人類社會應當如何兼顧氣候治理的效率與公平
    萬科創始人、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發起人王石先生認為,綠色環保在未來將會成為競爭力。中國需要通過社區的民眾教育來改變人們的習慣,並讓綠色環保成為企業競爭的自覺為。同時,中美政府可以在遵守《巴黎議定書》、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達成共識,形成兩國關係的最大公約數,與其他國家聯手推動碳減排。
  • 戰略| 提振全球雄心,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既著眼解決當下突出問題,協調各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更旨在引領未來, 為推動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為新的歷史背景下完善全球氣候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巴黎協定》於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旨在減少各國碳排放,遏制全球變暖,事關全人類未來。根據協定,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為全球氣候應對作出表率,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後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 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長期以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中國始終堅持走符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立足新發展理念,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入手,積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07年,中共十七大報告第一次列入了氣候變化議題,指出要「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
  • 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定力 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
    一、習近平總書記積極運籌氣候外交,為《巴黎協定》的達成、籤署、生效和實施做出了歷史性突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從「內促高質量發展、外樹負責任形象」的戰略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提出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這不是別人要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
  • 習近平展現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雄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時提出三點倡議,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接受記者採訪的學者說,在以「雄心」為關鍵詞的峰會上展現出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雄心」,具有紀念意義和現實意義。「應對氣候變化正處於非常關鍵的時期。」
  •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各國都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團結一心,提振雄心,增強信心,努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倡議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堅持綠色復甦的氣候治理新思路,
  • 陳新光:中國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世界典範
    2016年3月,《巴黎協定》達成後,中美兩國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雙方在4月22日聯合國《巴黎協定》開放籤署日籤署協定,呼籲其他各方儘快完成籤署和批准程序,以使《巴黎協定》儘早生效。2017年,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因美國氣候政策出現變化而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方在多個重要國際場合表明堅定支持《巴黎協定》的態度和積極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2018年卡託維茲氣候大會前夕,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上,中國與法國、聯合國在峰會期間聯合舉行氣候變化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共同表態支持卡託維茲大會如期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目標更加明確
    2020年12月12日,在《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之際,國際社會為了提振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與雄心,舉辦了2020氣候雄心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了三點倡議,並宣示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四項新舉措。這意味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更加明確。
  • 應對氣候變化 我們在行動
    我們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園,正面臨氣候變化、海洋汙染、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前所未有的挑戰,對人類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威脅。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世界多地的人們已經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多種方式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力量。
  • 新華社評論員: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重要講話新華社評論員「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習近平主席12日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關係人類未來命運。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和音)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各國都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團結一心,提振雄心,增強信心,努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倡議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
  • 人民日報和音: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各國都應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團結一心,提振雄心,增強信心,努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倡議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堅持綠色復甦的氣候治理新思路,並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 新華社評論員: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重要講話新華社評論員「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 美媒: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正逐漸超越美國,拜登「壓力山大」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正在超越美國。」當地時間11月17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發布時長約16分鐘的專題視頻——《中國目標成為全球氣候變化議題領導者》,表達了上述觀點。
  • 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尊敬的古特雷斯秘書長先生,尊敬的各位同事:  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氣候雄心峰會。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5年來,《巴黎協定》進入實施階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和參與。當前,國際格局加速演變,新冠肺炎疫情觸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全球氣候治理的未來更受關注。
  • 應對氣候變化,人人有責
    在這篇小說中,未來部是聯合國於公元2025年組建的機構,旨在應對氣候變化危機。無獨有偶,我國果殼網聯合創始人、曾任新華社高級記者的姬少亭女士若干年前創辦了「未來事務管理局」,這是一個以「未來」為核心的科技文化品牌,專注於科幻文化的推廣和科幻原創內容的創造。
  • 中國與波札那籤署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文件 開啟中博應對氣候...
    11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與波札那環境、自然資源保護與旅遊部關於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物資贈送的諒解備忘錄》籤約儀式在波札那成功舉行。我國駐波札那大使趙彥博代表生態環境部與波札那環境部部長凱倫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  趙大使表示,氣候變化是事關人類發展的重大挑戰,需要全世界攜手共同應對。
  • 應對氣候變化 城市應該如何規劃
    北極星大氣網訊: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低碳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也是今年G20杭州會議的重要議題。世界在關注,中國也在高度關注。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市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戰場。為此,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城市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明確了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向和原則。
  • 彰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中國貢獻
    全球氣候治理刻不容緩,應對氣候變化已成全人類最大共識。2016年4月,195個國家共同籤署了《巴黎協定》,這份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提供了路線圖。這是繼今年9月提出將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之後,中國作出的又一重大氣候政策宣示。從2060年實現碳中和,到本次提出2030年要實現的4項目標,承諾中詳實的數據和具體的時間表,讓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路線圖更加清晰,向全世界釋放出中國將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積極信號。
  • 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2020氣候論壇:綠色世界與人類未來
    美國前副總統、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氣候現實項目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阿爾·戈爾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創始人王石左起:氣候現實項目執行長兼主席肯·柏林,美國能源部原副部長、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創始研究員戴維·桑德羅與北京未來創新中心執行長吳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