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藏10: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罪報和福報相應行為而生,如影隨行,罪福不能相抵

2021-02-07 妙法蓮華修習苑
殊勝法寶名《佛說貧窮老公經》,劉宋沙門釋慧簡譯,收錄於大正藏經·因緣經類·第797a部(亦收錄於乾隆大藏經小乘單譯經·第0688部)。本經講述有一位長壽瑞相卻十分貧窮的老公公前來見佛,佛說其夙因,並出家證果的故事。

故事簡摘:有位老公公已經二百歲了,這位老公公相貌出眾,但卻貧窮辛苦衣不遮體。老公公聽說佛在世,內心歡喜,發願見佛。他從發願開始出行,歷經了十年才到達祇園精舍。但帝梵諸天把守門,不給通報。佛知這事,對阿難說:「有一位長壽瑞相的老公公,遭受罪報,還未完盡?你去傳喚讓他前來。」於是老公公匍匐前進來到佛前。對佛說:「我生來世間,遭遇不幸,貧窮辛苦、飢餓寒凍、求死不得、活著又無依靠。我聽說世尊仁慈,普惠眾生。萬物仰賴著佛,莫不蒙受恩典。天尊已經哀憐體恤了我。我得蒙允許前來,如此死去,也不再有遺憾。但願我速速命終,罪報結束,在後世中,蒙佛恩垂賜我上等的智慧。」

佛言:「人之受生生死因緣,以多因緣致有罪根,今天我為你說說原因。你在前世中,出生在豪強大國身為太子,你自覺尊貴便驕傲非凡。你上被父母珍愛,下被臣民侍奉,恣意妄為,隨意欺人。你眼目高傲自負,輕視不接納他人。你的財產巨億,卻都是來自於民間。百姓生活貧窮,被徵收著課稅。你卻只知道聚斂財物,不知道布施。有個貧寒的沙門名叫靜志,前到你處,他所求的不多,只是缺少法衣。你不但不布施分毫,而且刻薄對待沙門,甚是惡毒,惡意困守沙門七日七夜,水漿斷絕,餓得只剩下一點氣息,性命猶如將滅的火苗。而你卻大生歡喜,聚來眾人觀看,以此為樂。有個一大臣勸說:『太子不要這樣。沙門慈心,恭敬真道,內存品德。沙門之所以前來化緣,是為了給你營造福報。你既然不施給沙門,也不要窮加逼迫。希望太子放他走,不要自招罪報。』太子即便放了沙門,將他驅趕出國。沙門走後在路中遭遇飢餓的賊。賊想要殺沙門吃肉。賊向前捉,沙門往後逃,太子得知沙門被困住,便前往搭救,賊看見太子,都叩頭認罪,放沙門而去。那時的沙門即現在的彌勒菩薩。尊貴驕傲的太子就是現在的你。你今日遭這貧窮罪報,是因為前世吝嗇。你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前世救了沙門的命。罪報和福報,相應行為而生,如同影子跟隨身形,又如回聲應聲音而起。」

最後,世尊對阿難說:「若有人讀誦這部經文,將得見賢劫中的千佛。奉行這部經文,又把這經文在後世中宣傳的人,必定將從彌勒佛那裡授記。」如來廣長舌相說出的話,真實不虛。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只要動諸身口造作,乃至起心動念,無論是善、是惡,皆是因果歷然,罪福不能相抵。於是,遇苦安忍,逢樂心平,始終由因地上來努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終能道業有成。 

乾隆大藏經小乘單譯經·第0688部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千二百五十沙門俱,菩薩萬人。爾時,天龍鬼神、無央數大眾共會,恭敬圍繞,聞佛說法無不歡喜。

時有一貧窮老公,年二百歲,眉生秀毛,耳出於頭,齒如齊貝,手過於膝,貌而視之,似如有相;而貧窮辛苦衣不蓋形,五體裸露腹恆飢虛,行步才(cái)動示有氣息。聞佛在世心獨歡喜,晝夜發願由來十年今始得果,扶杖而來求欲見佛,釋梵侍門勅不通之。

老公因大喚曰:「我生世不幸,貧窮辛苦飢餓寒凍,求死不得活無所賴。我聞世尊仁慈普逮,萬物蒙賴莫不受恩,心獨歡喜晝夜發願,由來十年今始得果,是以遠(yuǎn)來,乞一特見,求離眾苦。而卿斷我,既違我願,又乖聖意,豈(qǐ)宜爾乎?」佛已知之,顧(gù)語阿難:「汝寧見耆(qí)年長壽有相老公,而罹(lí)罪未畢(bì)者乎?」阿難長跪叉手白佛言:「安有福耆壽而有罹(lí)罪,罹罪之人豈(qǐ)得有相?生所未見,今在何許?」

於是老公葡(pú)匐(fú)肘進,見佛悲喜涕淚交流,為佛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我生世不幸,貧窮辛苦,飢餓寒凍,求死不得,活無所賴。我聞世尊仁慈普逮,萬物蒙賴莫不受恩,心獨歡喜,晝夜發心,願一奉顏。由來十年今始得果,向在門外,久不得前。計欲還去,氣力不堪,進退無路。但恐命絕,穢汙聖門,重增其罪。不悟天尊,已哀矜之,得蒙前進,如此而死,無復恨矣!唯欲速終畢罪,後世願得垂恩,賜其上慧。」

佛言:「人之受生生死因緣,以多因緣致有罪根,今我為汝說其本源。卿前世時,生豪強大國明慧王家,時為太子憍(jiāo)貴非凡,上為父母所珍,下為臣民所奉,用此諮(zì)意輕凌於人。高目大視,矜(jīn)抗貌(miǎo)然,財產巨億皆是民物,百姓貧窮皆坐課斂,唯知聚積不知布施。

「時有貧寒沙門,名曰靜志,從遠國來故往詣卿,所求不多唯乏法衣耳。而卿了不當接,遇之甚惡,既不乞衣又不與食,空坐著前,去復不聽。晝夜七日七夕水漿斷絕,小有氣息,命在轉燭,而卿見此方大歡喜,聚眾看之以為至樂。邊有侍臣,而諫卿曰:『太子莫爾!沙門慈恭道德內存,凍之不寒、餓之不飢,所以來乞,欲為福耳!既不施與,安使窮逼?幸發遣之,莫招其罪。』

「太子答曰:『此是何人,詐稱道德,試小困之,才(cái)不令死。正爾放去,無所憂也。』即便遣去驅逐出國。

「未出國界十餘裡中,遭逢餓賊欲殺敢(dàn)之。沙門因言曰:『我是貧凍沙門,羸瘦骨立,肉既腥臊不中敢也。空當見殺,而無所任。』

「餓賊曰:『我飢困累日,但食土耳。卿雖小瘦,故是肉也,終不相放,但當就死。』如此前卻紛紜良久。

「太子得知,便往救曰:『我已不能乞其衣食,寧當復使餓賊殺之耶?』賊見太子,皆各叩頭首過謝罪,放沙門去。

「時沙門者,今彌勒菩薩是也;憍貴太子者,今卿是也。卿今受此貧窮之罪者,坐前慳貪也;所以得長壽者,活救沙門之命也。罪福報應,如影隨形,如響(xiǎnɡ)應聲。」

老公白佛:「去事已爾,願畢於今,願得以垂殘之命,得作沙門,後生世世常侍佛邊。」

佛言:「善哉!善哉!」應時,老公鬚髮墮地,法衣自然著身體(tǐ),氣力強健,耳目聰(cōnɡ)明,即得上慧入三昧門。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汝昔為太子,不識仁義方,

憍貴自放諮,恃為大國王,

自謂無罪福,以此可保常。

豈悟生死對,於今受其殃?

從罪復蒙右,得覩天中天,

能脫既往罪,垂命入法門。

永離慳貪心,長受智慧根,

世世侍佛邊,保壽萬劫存。

於是,老公比丘聞經歡喜,為佛作禮。

爾時,世尊顧(gù)語阿難:「若有誦斯經者,當見賢劫千佛。行斯經者,令後世宣傳,當從彌勒佛受決。如來廣長舌,所語無有異。」

一切大眾聞佛說已,歡喜受持為佛作禮。


回向:以此清淨功德與一切眾生共,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若生之處常遇諸佛,逮甚深三昧,見無量佛,成就多聞、清淨智慧,弘誓不舍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疾逮善權方便,世世與善知識共會,財寶與一切共,常樂於行法施及飲食施永不疲倦。願能令一切眾生現受富樂,無病延年,於所願求無不遂意,親友眷屬悉皆安穩,長辭八難,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逮成正覺。願每一位護正法者身心健康,福慧具足,法身增長,色身增長,福報無限,法力無邊,速證菩提永不退轉願天仙不墜,國主清寧,世界和平,戰爭不起,災疫消除,國泰民安,社會穩定,人心向善,禍患不生,正法久住,法輪常轉,法界有情,同生極樂。

相關焦點

  • 佛教:福報大的人,往往有四大特質,你都有嗎?
    「福報」一詞,來源於佛門術語,全稱為「福利果報」。佛門中講因果,自種善因,自得善果;自種惡因,自得惡果。福報,就是眾生平時行善積德,然後獲得的善報。換言之,福報不是求神拜佛得來的,也不是誰賜予的,它是由我們的一言一行積累而來。
  •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白話文
    佛告訴阿難:這些人做一切的福報之事,好比這棵樹,本來只種了一顆種子,稍微長大一些,結的果子就無限多了。人生在豪貴的家中,做國王和有德的長者,是從禮佛奉事三寶而得的果報。為人大富大貴,財物無限的多,是布施的果報。為人很長壽,沒有疾病,身體強壯,是持戒的果報。
  • 善良之人必有福報,看懂這三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古人云,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我們不能奢求天上掉下餡餅,如果想得到福報,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未知的事情我們無法掌握,我們能做的,就是多行善事,努力做好我們自己,剩下的順其自然即可。佛陀說,善良之人必有福報。老祖宗對於福報的見解,充滿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我們細細感悟。看懂這三句話,並且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後半生福報會不請自來。
  • 【新年轉運必看】佛教動畫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
    夫人作福。譬如此樹。本種一核。稍稍漸大。收子無限。人而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佛事三寶中來。為人大富。財物無限。從布施中來。為人長壽。無有疾病。身體強壯。從持戒中來。為人端正。顏色妙好。輝容第一。身體柔軟。口氣香潔。人見姿容。無不歡喜。視之無厭。從忍辱中來。為人修習。無有懈怠。樂為福德。從精進中來。為人安詳。言行審諦。從禪定中來。為人才明。達解深法。讚嘆妙義。開悟愚蒙。人聞其言。莫不諮受。宣用為珍寶。
  • 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
    理解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可從如下方面展開:(1) 本罪主體為「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即礦山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實際控制人、負責生產經營管理的投資人以及其他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② 幫助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的,對組織者或者積極參加者,以共犯論處。③ 生產經營單位的普通員工、過路人、參觀者等,不屬於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2) 行為內容為「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
  • 出家需要很大的福報,是真的嗎?
    >出家,是需要很大福報的在古代,出家為僧也有很多詳細的要求。若不先問與出家者,得越法罪。四、沒有犯邊罪曾受佛戒已(含白衣五戒八戒在內),於淫殺盜妄四重戒中,隨犯一戒,即漂棄佛海邊外,故名邊罪。在現代社會裡,還需要開具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無犯罪記錄證明等。
  • 一位高僧告誡:人的福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這就是現實,你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即便福報再好,如果不努力,也會慢慢地被消減殆盡。或許有人會說: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卻過得很平庸,是不是福報不好呢?對於此類的抱怨,常有耳聞。對於福報,它為福利之果報。當一個人種下的善業種子因緣成熟後,它就會現出好的善果。可以說,福報對誰都是公平的。
  • 平凡是福,不思進取是罪,墮落等於罪上加罪
    平凡是福,不思進取是罪,墮落等於罪上加罪1:如果結局不是我想要的,那麼我寧願不去參與這個過程。我有我的驕傲,憑什麼為了你去卑微自己。我陪你走過的路你不能忘。難過的是當你遇上一個特別的人卻明白永遠不可能在一起,放棄一個喜歡的人其他都變成了將就7:有一種默契叫心照不宣,有一種感覺叫妙不可言,有一種幸福叫有你相伴,願天上的每一顆流星都為你閃爍,願地上的每一個朋友為你而掛牽。
  • 人真正的貧窮,是沒有福報,最怕是沒有第六福
    人久遠積攢的一點福報,要惜福,不惜福很快福報就盡了;不培福,福報去得更快。人沒有福報了,人生就更苦了,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充滿艱險,活著有諸多的不如意,煩惱和痛苦揮之不去。人沒有福報,最大的折磨是災病纏身,難得解脫。很多的人沒有福報,長久經受貧困的煎熬,諸願難遂,好夢難圓。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常有這幾種善行的,恭喜你,福報要來了
    不過給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他正廳中間掛的那幅字畫,上面寫著「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顯得特別蒼勁有力。朋友說,那是他祖先的手墨,後輩們一直將它傳承下來,如今生活都過得挺好,家族也日漸騰達了。想想也是,朋友都七十了,退休後兩口子的日子,過得舒服自在,特別是兒女們也成家立業了,有所作為和建樹,讓人好不羨慕。那麼,何為「積善之家」呢?
  • 財富與福報的關係,這篇文章講通透了!
    財富來源於福報,而福報來源於利益眾生。‍一、當你有福報時,錢會來追你很多人認為,錢是自己賺來的。其實,三分是努力,七分是福報。古人云: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當你福報具足,生活便會順心如意,財富也會水到渠成;而缺少福報時,便事事不能如願,辛苦賺錢卻收入微薄。老一輩人也常講:錢是八條腿,人是兩條腿。錢可以往東西南北去,你去追錢當然追不到。但是當你有福報時,錢自己會來追你。從前有一個人,因為前世積累了大量福報,今生投胎為太子,地位尊貴,受人敬仰;另一個人前世貪婪吝嗇,今生淪為乞丐,整日在街頭乞討。
  • 農曆十月十五,恭賀水官大帝聖誕,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常持誦三官寶誥可獲福無量。 水官大帝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水官大帝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皆泰。利濟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 福報好的人,有這四個特徵,有沒有你?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生命的因果定律,真實不虛;福報好的人,是自己今生和過去生善行功德的成就,才會有人生的好命好運,與其羨慕嫉妒別人的生活,不如好好修養自己,多去積德行善,讓自己的人生也變得美好;福報好的人會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幾個?一、家境好,不缺錢。
  • 怎樣做,可得福無量,消災滅罪?
    據南北朝所出之《因緣經》等所載:「正月十五日,上元宮主一品九氣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每逢正月十五,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亦是天官大帝聖誕。據《洞玄靈寶六齋十直聖紀經》記載,此日為天官大帝出巡,會同地官、水官大帝檢校人間罪福之日。
  • 生活中出現不順,是因為缺乏福報,而這是提升福報的方法!
    乃至一個人的想法,他的愛好和追求,以及他的心量都在他的福報範圍內,福報提升上去,愛好和追求會自然的改變,這一點可以用來方便地幫助他人改掉一些癮習。 佛說在端正、精進、智慧、工巧、福德這五者之中,福德第一。只有把福報提升上去了,不但自己的身體健康,而且生活自然會好,自己的想法、愛好、追求也會跟著改變。
  • 佛教:事事不順,可能是福報不足的表現
    一個人的命運好壞,福報深淺,這都與我們自身的因果業力有關,有些人為什麼修行後還會有諸多的不順利?一般是自己的業障太深,福報太淺!一個人事事不順心因為業障大於福報,福報就會無法顯現出來導致自己福報不足,惡緣就會顯現,一個人事事不順意導致福報不夠有以下幾個原因。
  • 一切都是福報,如何積累福報呢?
    一切都是福報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福報的化現。福報大的人,諸事如意,財源廣進,工作順利,家庭和樂,身體健康,面相莊嚴,子孫昌盛。福報小的人,學習工作不順利,婚姻戀愛挫折重重,常遇小人,貧困潦倒,疾病纏身,事事不順,做什麼虧什麼,長相也越來越醜……
  • 罪從心起將心懺,什麼心有罪?
    《百法》裡面講的有為法:有為法第一個是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色法,這統統叫有為法,九十四大類。有為就是有生有滅,就是剎那九百生滅,這是相續相。所以真的是了不可得,當體即空,你要住就錯了!告訴你應無所住,那是真話,與事實真相就相應。為什麼叫你生心?
  • 佛教:有大福報的人,往往擁有四大財富,看看你有多少
    因此有錢,不能真正算是福報,也不一定能使人幸福。錢財並不是萬能的,一心求財只會使自己變成金錢的奴隸,人生有許多東西其實比金錢更可貴。佛說:「無疾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厚,無為第一安。」有大福報的人,往往擁有這四大財富,看看你有嗎。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有時候,我們看別人過得很愜意、很舒適,甚至有點兒妒忌和怨恨,但嗔恚是沒有用的,那是人家自己積攢而來的福報,別人有福,自己無福,我們要做的是深刻反思自己,而不是盲目地羨慕和嫉妒。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強求也是徒勞。佛說,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