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邊美食】馬邊野味「三塔菌」,真是才下舌頭,又上心頭……

2021-02-17 今日馬邊

」 大暑小暑,三塔菌拱土。」這是在馬邊廣為人知的一句俗語,在馬邊,大自然的神奇孕育出這一種奇妙的食材——「三塔菌」。

其生時形如鬥笠,盛開如傘蓋,即採而可烹食,品質珍貴,味道鮮美,讓人愛不釋口,被譽為食材仙境中的「瓊枝玉葉」。

據介紹,「三塔菌」書名曰「雞樅」,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食用歷史。據《黔書》裡記載:「雞樅,初奮地則如笠,漸如蓋,移晷紛披如雞羽,故名雞,以其從土出,故名樅。

「三塔菌」具有一種「奇香」,區別於任何一種人工製造的香味,其生長期也只有兩三天,破土而出後一兩天便形體陡長,其味達到最佳,過後便「香消玉殞",也不易尋得,可遇不可求,因而尤顯珍貴。

說到這「三塔菌」,也不得不和大家道一道它的一些「小故事」。

據了解,「三塔菌」生長的下面都有個「三塔菌飯」(白蟻巢),這小東西可神秘咯,你把它挖來種在別地兒它來年不會再長出」三塔菌「,人工培育也不行,可真是十足的「野味」。要想尋它可不易,無「緣」任你望穿秋水亦無果,靠的便是一個「緣」字,可遇而不可求。

其實,「三塔菌」還是分著種類的,最常見的「白皮三塔菌」、「黃皮三塔菌」、「三塔菌花」。不僅按種類分,還可以按時節分。一般最先長的叫「冷三塔菌」,朵數少,一般也就1-4朵;另一種叫「熱三塔菌」,這種朵數就比較多了,有時會成片的出。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介紹。

白皮三塔菌

比一般的三塔菌要白,這種出的數量比較多,但體型比較小,多為全開的。

黃皮三塔菌

大家都說這種是最香的,體型中等。現街上賣得最多的也是這種黃皮三塔菌,這種三塔菌生長數量不等,有的一次也只有幾朵,有的一次長几十朵的。

三塔菌花

三塔菌花物如其名,白花花的,而且長得十分嬌小,成片成片的出,量多、朵小、難撿洗,所以不常見售賣。味道鮮美嫩滑,筆者吃過覺得這個比其它三塔菌還香,為什麼很少有人售賣呢? 據筆者所知,它是生長在以前常出三塔菌的「菌窩」裡,還有山中小溝的溝壁上、深深的雜草中,它們很難找到,想要吃到還得花費點功夫呢!

不過話說,吃了這麼多年「三塔菌」,你真的會吃「三塔菌」嗎?炒、煎、拌、燴、燜、清蒸、做湯,你都試過嗎?下面筆者帶你見見人家是怎樣吃「三塔菌」的。

新鮮三塔菌炒著吃

辣椒少放,新鮮花椒一定管夠。三塔菌買來後,比較新鮮,時間不宜放長,放在冰箱香味容易流失。所以還是新鮮吃。

放著油炸著吃

三塔菌用油炸著吃,再配上咱們馬邊獨有的「木姜子」蘸水。最香在味啊!三塔菌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和多糖,經過油炸加熱後這些物質都濃縮進去,變得格外的美味爽口,配上」木姜子「蘸水,絲絲潤滑,全無油膩感。

配上酸菜土雞燉著吃

「三塔菌」配上咱馬邊彝家酸菜和深山土雞,味道絕佳啊!為什麼說配土雞和酸菜呢?因為新鮮三塔菌不是隨時都有的,它屬於季節性美味,在這裡它是主食。土雞味道原本就香,三塔菌又是菌類中的「雞湯「,酸菜略帶一絲酸味,汁濃味鮮,這道菜可謂是大補啊!

三塔菌幹

三塔菌幹你可能沒吃過吧!你肯定會疑惑,都幹了味道還在嗎?其實,三塔菌幹經過純天然風乾,再採用真空包裝技術,雖變其形,不失其味,長久留香,是不可多得的奇妙食材。

三塔菌煮麵吃

相信大傢伙兒肯定這樣吃過吧?用新鮮的三塔菌熬製濃湯,再用清水煮上一碗馬邊地道的「土面」(手工面),待面煮好後盛之以碗中,再加以三塔菌濃湯漫灌之,「土面」的香味與「三塔菌」的香味相融相生,渾然一體,真是才下舌頭,又上心頭啊!

」人生得一美食,足矣!「,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的品馬邊」三塔菌「之時,你怎能無動於衷呢?快去嘗嘗這地道的」野味兒「吧,小夥伴們,錯過可要再等一年喲!

(陳貴賓)

相關焦點

  • 林雪兒:北京到馬邊有多遠
    我只是沒想到,這個書名在研討會上,還被好幾個專家專門提出來說。《北京到馬邊有多遠》,到底有多遠,有細心的讀者說他們算過兩千多公裡。可我從沒去算過,文學表達的遠無法用算術來解。我要表達的不僅是地理上的遠,生態的遠,頂層設計到偏遠山村的遠,還有文化差異的遠,因為「第一書記」的到來,讓遠從情感上又變得近了,貼心了。還有就是北京和馬邊互為遠方。
  • 四川古鎮 | 馬邊荍壩
    馬邊,即有馬湖府邊地的意思,也是馬湖府安邊廳的縮寫。清康熙,裁馬湖府安邊廳,留馬邊營,乾隆時置設馬邊廳,直屬敘州府。《清史稿·地理志》載:「初為馬邊營,乾隆二十九年改廳。」自宋以來,這一帶一直是彝漢雜處之地,其中蕎壩場以漢人為主。
  • 成都出發3個半小時跑攏馬邊
    ,5臺壓路機駛上剛鋪築了瀝青的路面,前進、後退,反覆碾壓。 仁沐新高速馬邊支線(四川交投集團供圖) 全長約44公裡的仁沐新高速馬邊支線,起於仁沐新高速公路主線新凡鎮,與主線沐川樞紐互通相接,止於馬邊縣城北,橋隧比76.37%,雙向四車道。
  • 開學季,樂山馬邊彝區孩子上起2000公裡外的英語課
    2月25日,浙江紹興的王怡正在家裡的電腦上剪輯著一段自己錄製的教學視頻,視頻裡的她用「濾鏡」將自己變成了各種可愛的小動物,並用英文念著這些動物的名字,「備課、製作PPT、錄製、剪輯、配樂一系列工作下來,一節20分鐘的網課要花十幾個小時來完成。」王怡和丈夫沈傑都是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民建小學的支教老師,分別教三年級和五年級的英語課。
  • 馬邊明王寺以懸託石佛聞名 傳說建文帝在此避禍
    傳說建文皇帝一行化名逃到偏避的馬邊永樂溪,但見群峰聳峙,蒼翠如黛,山巒起伏,雲煙滾湧。五龍山脈相連峨眉,逶迤盤旋而至。紫氣東升,靈氣暗湧,真乃仙山福地。遂捐白銀三千兩,託隨行「金海和尚」主持在寶地上修建寺廟,名曰牛王寺,寓意「朱」失去左右手,為「牛」,「朱王」失去文臣武將遂為「牛王」。直到明弘志年間,重修此寺,當地人為紀念建文皇帝在此隱居避禍,便把牛王寺改明王寺。
  • 最後一公裡油路鋪築完成,成都走高速到馬邊快了!僅需3個半小時
    建設緊鑼密鼓,預計年底通車 「突突突~~」當天上午,四川在線記者在仁沐新高速馬邊支線馬邊收費站出口處看到,5臺壓路機駛上剛鋪築了瀝青的路面,前進、後退,反覆碾壓。 「最後的這600多米油麵完成,代表著馬邊支線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初步具備了通車條件。」四川交投川高仁沐公司馬邊代表處副處長張智斌說,馬邊支線已經完成主體工程的路段,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護欄、標線等交安工程的施工,朝著年底建成通車發起衝刺。
  • 吉寶企業築夢新時代:扶貧馬邊 竭誠踐行社會責任
    在距四川省樂山市150公裡外的馬邊縣,孩子們正在座位上喝牛奶。「我喜歡喝學校的牛奶。現在就算沒有在家吃早餐,我上課也不會餓肚子,注意力更集中了。」一個孩子這樣說道。在綠水青山的環繞下,孩子們質樸的笑臉,讓人格外動容。
  • 脫貧後的第一個彝族新年 蘇都阿洛、霍勇、孫榕、劉大成走進樂山馬邊
    四川在線記者 劉付詩晨11月17日,彝歷新年到來之際,「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走進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隊的文藝工作者們與彝族歌手們共同唱響,用歌聲傳遞脫貧攻堅精神,送去彝族新年祝福。
  • 四川馬邊縣一公職人員工作時發朋友圈,發布、點讚者均被誡勉
    通報稱,馬邊縣人大教工委吉壽堅桑等人於工作時間,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布與工作無關的動態,並有其他公職人員點讚、評論,違反了工作紀律,分別被書面誡勉等。馬邊縣當地知情人士對上遊新聞記者表示,網絡流傳的違紀通報確由該縣紀委發出,上班時間發布、回復朋友圈的相關公務員已受到相應處理。
  • 四川馬邊縣一公職人員上班時發朋友圈,發布者點讚者均被誡勉!
    通報稱,當地馬邊縣人大教工委主任於工作時間,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布與工作無關的動態,並有其他公職人員點讚、評論,這幾名公職人員違反了工作紀律,均被誡勉。7月3日,據川報觀察報導,樂山市、馬邊縣相關工作人員均表示,通報內容屬實。
  • 生意社:12月22日四川馬邊龍泰黃磷暫不報價
    四川馬邊龍泰磷電有限責任公司,黃磷暫不報價。圖:黃磷 • 四川馬邊龍泰磷電有限責任公司 報價圖   (文章來源:生意社)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
  • 馬邊數字壓力表KELLER壓力表
    它每半秒讀取一次數字補償的壓力值,並以選定的壓力單位顯示在顯示屏上。可以通過9V塊狀電池或連接器插頭為EV-120本身和連接的變送器供電。 數字壓力指示器EV-120系列適用於KELLER 30系列變送器EV-120是一種數字壓力指示器,設計用於與KELLER 30系列變送器配合使用。這兩種儀器共同構成了高精度的壓力測量設備。
  • 樂山馬邊:彝族女高音歌唱家蘇都阿洛用歌聲謳歌白衣天使
    蘇都阿洛說: 「電視上看到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醫護人員衝鋒在前的感人畫面,我深受感動!我也要用我的歌聲來謳歌我們的白衣天使!為戰『疫』出一份力!」  「拿到《我的好兄弟,我的好姐妹》這首歌曲時,我非常高興!作品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情真意切、積極向上。
  •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匆匆逝去的韶華付給了無聲的流光,繁忙瑣細的煙火耗盡了嬌媚的容光,多少得到與失去淹沒在了夜色闌珊裡,多少萍聚萍散斑駁成了若隱若現的浮光掠影,幾多相思,幾許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雲中錦書,萬裡蓬山,八千裡路風與月,難抵清冷的枕邊,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思亦悠悠,念亦悠悠,愛亦繾綣,情亦蹁躚。
  • 【樂活】貴州野味兒,你都吃過幾樣?
    >微信號:GuiZHB投稿QQ:1366157090@qq.com在貴州鄉間的泥土地邊,在山坡上的叢林間,那些隱藏著的挖空心思想摘到的無數美食。雞樅菌、奶漿菌、蕨菜、萢兒、小地瓜……都是充滿山林清香的野味,也是充滿回憶的芬芳。貴州野味兒,你都吃過幾樣?
  • 丹麥人居然這麼愛吃野味?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Visit Denmark 丹麥國家旅遊局 收錄於話題#米其林2#美食2#北歐2「什麼?丹麥人竟然敢吃野味?」別慌~這可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野味」!Photo:Niclas Jessen從森林裡的香草、菌菇、漿果,到海洋中的海藻、海魚、貝類等,這些安全綠色的食材,都是丹麥人採食的「野味」對象。
  • 貴州最全的野味兒!這是大自然對舌尖的饋贈!
    還記得童年時,在貴州鄉間的泥土地邊,在山坡上的叢林間,那些隱藏著的挖空心思想摘到的無數美食嗎?雞樅菌、奶漿菌、蕨菜、萢兒、小地瓜……都是充滿山林清香的野味,也是充滿回憶的芬芳。快來看看,下面的野味兒,你都吃過幾樣?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菌類就只知道:蘑菇、香菇、雞腿菇、金針菇。其實,在貴州,能吃的野生菌品種極多,讓人眼花繚亂,嘗不勝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