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醫院現超級傳播者 防護漏洞致1傳18

2021-02-20 維港專線

【12·27 維港專線】大公報記者 吳嘉鈴、陳詠韶、伍軒沛  報道:香港昨日新增59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包括53宗本地個案,26宗屬源頭不明個案。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在疫情發布會上表示,當局較早前曾公布聯合醫院三名懷安科病人確診,其後一直為病人進行監察及檢測。據新一輪檢測中,發現再多8 名懷安科女病人染疫,年齡介乎20至92歲,已被轉送到聯合醫院隔離病房。聯合醫院驚現超級傳播者,一人傳染18人,累計共12個病人及7名醫護中招!

香港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到場視察後表示,相信爆疫起因是一名84歲超級傳播者,該名病人病毒載量很高,相信經空氣傳播。醫管局稱,染疫的患者中包括一名抽血員,其工作範圍不局限於單一病房,因而或會令其他病房受感染。聯合醫院主要接收九龍東患者,該區社區老化,專家擔心出現社區傳播者,如第三波疫情出現時院舍爆發情況。

護士餵餐沒戴護目鏡染疫


劉家獻亦指出,累計有四名職員染疫,分別是抽血員、病房助理及兩名護士,當中一名52歲女職員(第8512宗)於昨日確診,其餘三位是初步陽性個案。他說,由於該名染疫抽血員會去其他病房工作,不排除院內會有更多人確診,當局正調查該名抽血員在於傳染期內的工作行蹤。至昨晚,聯合醫院再多一名病人和三名職員初步確診,三日內累計19人中招。

袁國勇表示,發現其中一名確診84歲女病人(第8376宗)的病毒載量很高,病毒值介乎於14至18,認為她是群組當中的超級傳播者。他指出,該名病人入院時,右肺下半部分有少許病變,本身是糖尿病酮酸中毒,血液裡的酸性和糖分很高,導致昏迷和神志不清,故口水容易進入肺部,引起輕微肺炎。他解釋,神志不清的病人易出現此類吸入性肺炎,故醫生最初並未懷疑其染疫,直到另一位病人確診,才追蹤發現該病人亦中招。

九龍東社區老化潛危機


袁國勇指出,由於入住該紓緩治療病房的病人,大多是癌症晚期、或器官嚴重衰竭,免疫力非常差,再加上該病人是超級傳播者,又調換過床位,所以引起爆發。他透露,該病人要用胃部喉管,一名護士平日會為該病人洗口、餵餐,但沒有戴護目鏡,病人張大口時,可能有飛沫進入護士眼部而導致其感染,其餘染疫醫護則未知感染源頭。

袁國勇說,部分相關人士的檢測報告至今仍未收到,不排除未來還會有病人或醫護人員確診。他亦表示,即使報告呈陰性,都可能幾日後再確診。他續說,若病人狀況未好轉,肺部X光片有病症,或存在與呼吸道有關的臨床病症,建議醫院多做檢測。對於醫院傳播風險,他說,院內應增加空氣流量,盡量不為病人調換病區,以降低傳播風險。他又指出,聯合醫院主要接收九龍東的患者,而該區社區老化,擔心出現社區傳播者,如第三波疫情出現院舍爆發情況。

140名職員再做病毒檢測


九龍東醫院聯網感染控制主任馮秀珍表示,該名女病人於本月15日由急症室轉入ICU,三日後病情穩定,原本應轉入急症內科病房,但因床位不夠,暫住於紓緩治療病房的35號床位,21日又轉至急症內科病房的26號床位。目前,兩個病區分別有6人及3人染疫。

醫管局表示,昨日新增的一名83歲女病人(第8514宗),於本月18日入住聯合醫院有關病房,入院篩檢結果呈陰性,在19日轉骨科,翌日出院。其後於24日在社區檢測證實確診,該病人為麗晶花園第四座「疫廈」居民,出院後做社區檢測時發現確診。

聯合醫院表示,已為140名職員做病毒檢測,之後會再做檢測。

九龍東爆疫嚴重 加重醫院負擔


港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指出,九龍東社區爆疫嚴重,確診病人都會送去聯合醫院,形容情況與早前「跳舞群組」類似,「好像跳舞群組情況,好快就惹到養和醫院。」


九龍東自第四波疫情已有12屋邨出現疫廈,觀塘油麗邨逸麗樓、九龍灣麗晶花園、黃大仙龍蟠苑龍珊閣、觀塘寶達邨達怡樓等均被列作強制檢測或檢疫處所,區內另有跳舞群組爆疫處所,例如累計30人確診的新蒲崗新光宴會廳,納入強制檢測名單的九龍灣啟業商場的星輝宴會廳、彩雲商場的彩龍皇宮大酒樓等,區內並有多間商場以及餐廳爆疫。

鯉生樓全幢要強檢


袁國勇稱,聯合醫院出現該次爆發,最主要原因是九龍東社區染疫嚴重,有多幢「疫廈」,確診患者都會送去聯合醫院,所以無可避免有感染者進入醫院。他形容情況與早前「跳舞群組」類似,「好似跳舞群組情況,好快就惹到養和醫院。」

九龍東昨日再有大廈被列作強制檢測,鯉魚門邨鯉生樓再有1個單位出現確診者,累計4個單位涉及6名居民確診,包括一個單位有3人確診,該三人屬歌舞群組,涉及的四個單位均為不同樓層及不同座向,大廈居民需要強制檢測。 


醫院社區互感染 恐成惡性循環

聯合醫院出現84歲超級傳播者,三天內在院內傳染了至少12名病人及7名醫護人員。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醫院的篩檢有漏洞,以致正處於潛伏期的病人入院時查不出來,擔心醫院成為新冠病毒的催化所,最終病毒透過醫護人員流出社區,造成惡性循環。

梁子超認為,醫院出現群體爆發的情況令人擔心,醫院成為了病毒的催化室。由於聯合醫院病房有恩恤探訪,而醫護人員亦有自己的家人,不排除病毒已經透過相關人士流出社區,變成無數傳播鏈。

促設前線醫護工作守則


梁子超續指,香港的醫院在面對疫情時有很多局限,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空間狹窄,以致病床之間的距離只能隔三呎,導致空氣傳播的速度迅速。而且入院的病毒篩檢有漏洞,加上呼吸道範圍太大,假陰性的誤測率相較高,以致假如病人入院時正處於潛伏期,不一定查得出。他表示,現時九龍東及觀塘疫情極度嚴峻,而醫院中依賴照顧的長者病人身體弱,是最容易爆發群體感染的。他建議醫院為需要抽痰、餵飯等照顧工作的長者,在入院後三至五天後再做一次檢測。而醫護人員應該帶好面罩,因為會近距離接觸病人口腔及分泌物。

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認為,持續有醫護人員在醫院被傳染的情況並不理想,認為醫管局有必要設立一套保護前線醫護人員的工作守則,避免醫院淪陷。政府也應該研究還有什麼招可以出,例如是否應該推行全民強制檢測,令社區能夠停止無止境爆疫。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大公報記者 吳嘉鈴、陳詠韶、伍軒沛  報道

黎智英獲保釋各界嘩然 律政司即時上訴

黎智英蹲監想讀書,看看市民推薦的書單

黎智英的黑金,去了哪?幹啥了?


相關焦點

  • 聯合醫院爆疫 現超級傳播者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芙釵、文森、成祖明、周琳) 觀塘基督教聯合醫院出現「超級傳播者」,令該醫院懷安科紓緩治療病房先後有
  • 【新冠肺炎】超級傳播者「防不勝防」 哪些才是高危地方?
    因此,專家愈來愈擔心「超級傳播者」可能會使疫情更難控制。回望香港當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俗稱「沙士」)疫情爆發,亦是始於一名超級傳播者。「超級傳播者」簡單來說就是:將疾病傳染給特別多人的病人。
  • 疑現超級傳播者 病毒全港大擴散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發現,群組成員共到過14個跳舞場所,懷疑出現超級傳播者。食物及衞生局將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本月到過有關舞廳的人士在星期二(24日)前做檢測。同日的13宗源頭不明個案,患者均為無特別高危因素,住址更分散在全港多區,反映社區有很多隱形傳播,中心呼籲市民盡量接受檢測。
  • 杭廷頓紀念醫院爆發「超級細菌」感染
    (記者程果兒/洛杉磯報導)今年初UCLA醫院發生的超級病毒感染,恐再次發生,位於巴沙迪那市的杭廷頓紀念醫院(Huntington Memorial Hospital)從上月起爆發「超級細菌」,已有三名病患感染,初步調查發現是因為腸鏡檢查的醫療器具不潔而導致感染,這批醫療器具和之前導致UCLA爆發超級病毒的是同一公司生產。
  • 焦點│臺心醫院聯合會診 臺商安心就診
    東莞臺心醫院採多科聯合會診,為病患診斷最正確的病情。
  • 年度發佈|聯合出版集團發佈2020年度新聞
    第一時間推出香港首部免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護讀本》,積極參與發起組織「全民抗疫,以讀攻毒」網上文化公益活動,旗下機構三聯出版的公益圖書《我怕將來會忘記:武漢抗疫手記》,新雅出版的抗疫公益繪本《病毒壞蛋,消失吧》,知書出版的全港首部紙電聲一體化《守護社區同心抗疫》,三聯參與舉辦的「基本法」全港校際問答比賽,商務參與舉辦的太平盃學生徵文大賽,集古齋、西泠學堂舉辦的「同心戰『疫』——全港青少年書法繪畫比賽
  • 香港連續五日確診超80宗 養和醫院或小型爆發
    觀塘食肆出現大量人群聚集(圖片:警方提供)一名54歲負責人涉嫌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被捕,現正被扣留調查。養和醫院一名77歲癌病病人昨日(27日)去世後,確診新冠肺炎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晚(11月27日)到養和視察後指,事出緊急,感染無法避免。袁國勇懷疑由探病家人傳染新冠肺炎給留院病人再傳給醫護人員。
  • 已有18名香港醫護搬到深圳參與抗疫!
    口罩等防護物品供應緊張,特別是醫護人員裝備不足,惟近期不斷有「醫院老鼠」出沒。香港護士總工會昨日披露,他們接獲會員及非會員同袍投訴,在今年1月初各醫院已發生大量口罩失竊,近日多處病房、手術室、寫字樓等地偷竊情況加劇,令防護裝備存貨急降。有傳伊利沙伯醫院一間病房前後共有700多盒口罩失竊。
  • 本港一日內現近10宗本地確診個案
    惟自上周末以來疫情出現大逆轉,從6日下午4時至7日下午4時,24小時內衛生防護中心共錄得9宗本地確診個案,其中有5宗源頭未明。在今天的本地個案中,有3宗與之前出現確診患者的坪石邨「彬記粥麵美食」有關。另外,有1宗確診及2宗初步確診與同一間護老中心相關,或出現院舍小型爆發。
  • 香港最佳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簡評
    根據最新「手術成效監察計畫」,北區醫院在13間提供緊急手術醫院中,首次排榜末,亦是唯一一間醫院在有關方面被評為表現遜色、去年緊急手術的實際與預期死亡率更達1.24%,被指可能與北區多跨境病人及區內多老人院亦可能影響,其中前者有不少病人於內地患病多時才來港求醫,但因他們入院時常會用北區地址登記,直至醫生詢問病歷時才透露常居內地,因此受到影響。
  • 關愛基金居港未滿七年低收入人士一萬元計劃九月底推行/張建宗:中央助港建臨時醫院/確診者曾到25間餐廳多間快餐店上疫榜
    現正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已盡量平衡整體社會的最大利益。政府會繼續密切監察疫情的發展,聽取專家意見,檢視防疫措施的成效,適時調整策略。市民亦要時刻保持防疫意志,堅守社交距離,減少外出,並配合佩戴口罩的強制措施。
  • 北角染疫人數佔近1/4 佛堂確診增至13人
    她看到關於佛堂的報道而致電熱線,被送到聯合醫院,其後確診。「福慧精舍」佛堂本月19日首現確診個案,其後陸續有善信及其家人確診。佛堂曾作清潔,但衛生防護中心23日再到場抽取33個環境樣本化驗,仍驗出兩個樣本呈陽性。其中,經書面、覆蓋經書的布、跪墊及水龍頭手柄均驗出新冠病毒。
  • 晚明京城名醫 太醫院掌院使羅橋軒
    明代太醫院的最高官員稱太醫院掌院使。負責考察院屬各科醫務官員之業務才能,並率禦醫、吏目、醫士等為帝後、王公大臣等治療疾病。朱元璋吳元年(1367)設,洪武十四年(1381)改稱院令,二十二年復舊稱。明朝太醫院設院使一人,正五品,院判二人,正六品,其屬有禦醫、生藥庫、惠民藥局等。太醫院掌醫療之法。見《明史•職宮三•太醫院》。
  • 【綜合新聞(5大看點)】白日逞兇 臺中茶館遭開槍掃射致1死
    日本氣象廳稱,單於昨日(18日)在箱根山錄得45次火山性地震,決定將火山噴發警戒級別提升到5級當中的第2級,警告火山口附近區域可能會有大石掉下。此外,箱根山周邊設置的觀測點中,有一部分觀測到從3月中旬起出現到地層隆起的地殼變動。神奈川縣箱根町已決定進行火山口周邊管制,不得進入,前往大湧谷的縣道封閉約1公裡長;通過大湧谷周邊的箱根纜車今天全線停駛,改以巴士接駁。
  • 橫琴口岸8月18日下午三點正式開通/內港往來灣仔輪渡航線於8月20日恢復營運/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消息/增11間食肆上疫榜
    日星期二20:01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於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逐步恢復內地與澳門人員正常往來的部署要求,經珠澳兩地政府充份溝通協商及全面評估兩地情況後,澳門內港客運碼頭往來灣仔輪渡客運口岸的航線將於8月20日恢復營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