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與相對主義:兩個辯護者

2020-12-26 歷史蘇人說

政府對於良善生活問題應該持守中立的觀念是現代政治思想所特有的。古代的政治理論相信政治的目的就是培養德行或者美德(moral excellence)。亞里斯多德認為,所有的社會聯合都是要達到某種善,而城邦或者說政治聯合體則要達到最高、最全面的善:「任何名副其實的城邦,而不只是名義上的城邦,必須致力於促成善的目的。否則,政治聯合體就墮落為聯盟,而只是在空間上不同於成員生活在相隔遙遠地方的其他聯盟形式。否則,法律也就變成了只是契約,或者[用智者呂哥弗隆(Lycophron)的措辭來說]只是『人們互不侵害對方權利的保證』,而不是如它所應該的那樣,是會使城邦的成員更為良善、更為公正的生活規則。」

按照亞里斯多德的看法,政治共同體不只是「因為居住在同一個地方而結成的聯合,也不只是或者為了阻止相互的不公正或者為了方便交易而結成的聯合」。儘管這些都是政治共同體的必要條件,但並不是政治共同體的目的或最終理由,「城邦的最終目的是良善生活,社會生活的制度只是這一目的的工具」。只有作為政治聯合中的參與者,我們才能實現我們的本質,完成我們的最高目標。

與古代的觀念不同,自由主義的政治理論並不認為政治生活關切最高的人類目的與公民的道德卓越。自由主義的政治理論不是去促進某種特定的良善生活觀念,而是堅持寬容、公正的程序以及尊重個人權利——尊重人們選擇他們自己價值的自由。但這帶來了一個難題:如果自由主義的理想不能在最高人類善的名義下得到辯護,那麼這些理想的道德基礎在什麼地方呢?有時候人們認為自由主義的原則可以用簡單的道德相對主義來給予辯護。政府不應該「制定道德法令」,因為所有的道德都是主觀的,是主觀偏好的事情——它不必訴諸論證或理性的辯論。「誰來決定什麼是高雅、什麼是汙穢?那是價值判斷,誰的評價應該算數?」相對主義通常不是表現為主張什麼,而是表現為質問:「誰來判斷?」同樣的問題也可以質問自由主義者所辯護的價值。寬容、自由和公平同樣也是價值,它們不可能通過如下的主張得到辯護,即沒有價值能夠得到辯護。因此,論證所有的價值都是主觀地肯定自由主義的價值,這肯定是錯誤的。以相對主義來為自由主義辯護根本就算不上是辯護。

相關焦點

  • 當代文化哲學中的文化相對主義
    但文化多元論並不等於文化相對主義。但文化多元論並不等於文化相對主義,承認文化的相對性也不必然導致文化相對主義。文化相對主義的基本思想特徵是強調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差異性,否認一元的文化進化觀和歷史進步觀;否認人類文化發展具有普遍的一般法則和規律;否認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普遍適用的價值尺度;認為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具有不可比較性和不可通約性。文化相對主義有其積極的理論價值,同時又具有自身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和局限性。
  • 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二、亞里斯多德在心理學中的貢獻亞里斯多德的《論靈魂》是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各種心理現象的著作。三、亞里斯多德在教育學的中的貢獻1、教育學萌芽階段的代表人物,提出以下思想觀點①《論靈魂》亞里斯多德將人的靈魂分為三個部分:植物靈魂、動物靈魂和理性靈魂。②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
  • 亞里斯多德為何自殺
    亞里斯多德為何自殺因為他是「逗逼」嗎?
  • 亞里斯多德論民主
    亞里斯多德正視了城邦發展進程越來越趨於極端民主制的可能性,並呼喚立法家們承擔起不斷改良現有政體的職責。,但將亞里斯多德視為民主派的觀點也不容忽視。尤其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民主理論研究將亞里斯多德與參與式民主、審議民主和社會民主聯繫起來。這樣大相逕庭的解讀反映了亞里斯多德對民主政體評價的複雜性。
  • 亞里斯多德和他的《詩學》
    亞里斯多德生平 亞里斯多德於公元前
  • 淺談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
    亞里斯多德,作為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哲學家,思想家,其著作對西歐乃至世界產生了深刻影響。在政治學領域,亞里斯多德早在幾千年前,通過對雅典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對當時出現的政治問題有所關注,有所研究。今天,通過閱讀前人的著作,了解和學習幾千年前這位大思想家對政治問題的論述和解決方案,從而有利於我們揭開政治表象背後的面紗,深刻的認識當今政治問題。
  • 亞里斯多德的《詩學》
    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思想家、美學家和文藝理論家,古代百科全書式的淵博學者。他出生於馬其頓的斯塔吉拉城,17歲赴雅典,在柏拉圖門下求學。曾受聘為馬其頓王子亞歷山大的家庭教師。公元前335年,重回雅典,創建呂克昂學園,致力於教學與著述。
  • 亞里斯多德:經典語錄中的其人其事,應當知曉的智慧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依次為一脈相承的師生關係。他們是古希臘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而亞里斯多德被譽為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學者。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等為他奉上「最偉大」「最博學」等溢美之詞。最早聽說「亞裡士多」這個名字是在物理課上。
  • 亞里斯多德:至高善的理由
    文丨尼各馬可倫理學 · 作者丨Aristotle丨譯 · 廖申白亞里斯多德——西方理性之父,古希臘哲學集大成者。其《形上學》奠定西方哲學思想。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而深入的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看下文亞里斯多德如何解讀:將「幸福作為最高善,」才是生活的真諦!公元前4世紀《尼各馬可倫理學》「[我們]通過建築成為建築者,通過演奏成為演奏家。
  • 論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出生於古希臘北部的斯塔拉吉城。他是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與柏拉圖、蘇格拉底一起被譽為「希臘三賢」。亞里斯多德師承柏拉圖,但他卻拋棄了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更注重收集資料和實踐。
  • 瑪麗·比爾德:亞里斯多德不能代表「笑的古典理論」
    這一理論當然和亞里斯多德有關,甚至現代對於笑的研究也脫離不了他的深遠影響——據說他是第一個對這個問題進行系統分析的人,也是他正式闡述了兩個主要觀點(儘管這些觀點並不是他首先提出的)。第一個觀點是,人是唯一一種會笑的動物;或者說得再絕對一點,笑是人類獨有的(也就是說,人可以被定義為「會笑的動物」)。第二個觀點則是,笑從本質上來說帶有嘲弄之意,它是人們在表達自己在面對被笑之人的優越感或不屑。
  • 亞里斯多德:遵循中道,獲得幸福
    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他在形上學、倫理學、政治學、自然科學、宇宙論諸多領域頗有建樹,還是形式邏輯(三段論)的發明者。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 坤鵬論:亞里斯多德和隱德萊希
    今天,再接再厲,介紹活力論的前生前世,先講開山鼻祖亞里斯多德。一、什麼是形上學?在了解亞里斯多德對於靈魂的觀點前,我們要先搞明白什麼是形上學。我們在學校學到的形上學,是個貶義詞。後來,有一個名叫安德羅尼柯的古希臘哲學家,屬於亞里斯多德的逍遙學派(因為亞里斯多德常常在自己創辦的呂克昂學園的迴廊一邊逍遙地散步,一邊講學,所以他的學派又被稱為逍遙學派),他精心編定、注釋、出版了亞里斯多德的著作。當時,他面對亞里斯多德包羅萬象的著作時,確定了「研究有形體的事物」和「研究沒有形體的事物」作為分類標準。
  • 亞里斯多德是希臘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
    亞里斯多德卻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這些思想已經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一樣,認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過程的指導原理。可是亞里斯多德對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圖的更為豐富,因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臘時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質料因,即形成物體的主要物質。第二種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質被賦予的設計圖案和形狀。
  • 亞里斯多德世界觀,幾乎都是錯誤的,為何還統治了西方1500多年?
    今天規模龐大的《亞里斯多德全集》也就是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其涉獵範圍之廣,迄今為止無人能出其右。霍金曾經說:科學的誕生、文明的誕生,恐怕有相當一部分功勞,要歸功於亞里斯多德,所有的科學家中,亞里斯多德佔據的功勞比例,或許是最多的。
  • 亞里斯多德範疇理論中的符號指謂問題
    意識可分為自然直觀與符號指謂兩個領域。自然直觀是人藉助於自然生就的身體機能直接意識到事物的一種意識形式,符號指謂則是人藉助於人為符號的指示和述謂的關聯以認識事物的一種意識形式。異質性指事物間不同類不可比的一種現象,它在直觀意識中普遍存在,但作為問題則專屬符號意識。
  • 相對主義與絕對主義的鬥爭——狹義相對論,為何如此讓人困惑?
    在這之前的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再往前的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正是因為這兩個相對論導致愛因斯坦的名聲享譽全球,科學界也將這兩個年份公認為是愛因斯坦的「奇蹟年」。說到底,這種爭論其實就是關於時空性質的相對主義與絕對主義的鬥爭。牛頓說空間和時間是絕對的,絕對空間的本性與任何外在事物無關,它總是相似的、不可移動的;時間是一種客觀而固定的衡量標準,儘管人們能感到時光飛逝或者度日如年,但那只是一種主觀體驗,與時間穩定的前行節奏無關。
  • 【我的時間揀屎】亞里斯多德:地球是圓的,我計算了地球的圓周
    早在公元前340年,亞里斯多德在論天一書中就給出了地球不是平的的兩個論證。第一,他認為月食是地球行進到月亮和太陽中間遮住太陽的光而引起的,地球在月亮上的影子總是圓的,而如果地球是一個圓盤,那麼應該會出現橢圓。第二,在南方觀察北極星比在北方觀察,北極星在天空中顯得較低。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古希臘三哲之亞里斯多德
    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地學習一下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教育活動亞里斯多德出生於色雷斯的斯塔基拉。17歲時,他赴雅典在柏拉圖學園就讀達20年,直到柏拉圖去世後方才離開。公元前335年腓力浦去世,亞里斯多德又回到雅典,並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學校。學園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羅神殿附近的殺狼者來命名。在此期間,亞里斯多德邊講課,邊撰寫了多部哲學著作。
  • 讀懂亞里斯多德的理念,幫您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對孩子的音樂教育
    ——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他的思想傳承兩千多年,對於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亞里斯多德不僅關注人類的本源與社會結構,對於藝術和教育也有深刻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