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是頸部常見疾病,但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頻頻升高,這個小結節讓人更加憂心。甲狀腺癌形態多變且擅長隱匿,一次兩次檢查往往無法斷定它的存在。判斷甲狀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看看檢驗科醫生的指引。
這些檢查並不是最終審判
檢查甲狀腺結節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採用影像學、細胞學檢查極易出現與良性病變交叉現象,臨床應用誤診風險較高。
超聲診斷
超聲診斷在判別結節大小,鑑別結節部位、引導定位穿刺上很有意義,但對鑑別良、惡性價值很小。
核素掃描
結節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相對於周圍正常腺體組織都會表現為低功能,臨床上,核素掃描發現的熱結節(即良性結節)中仍有一部分癌症病例。因此核素掃描對區分良惡性病變意義較小。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細針穿刺是甲狀腺癌診斷中的重要方法,它對結節處理很有幫助,也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甲狀腺手術,提高了術中惡性腫瘤的發現率,減少了甲狀腺結節的處理費用。但針刺穿刺診斷準確率為 80% ,臨床應用仍會出現漏診現象。
這些方法,幫助我們抓住那些「漏網之魚」
除了上述常規檢測方法,促甲狀腺激素(TSH)、甲狀腺球蛋白(Tg)、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 等實驗室指標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診斷中逐漸應用,且上述指標與甲狀腺癌間具有密切聯繫。
促甲狀腺激素(TSH)是由腺垂體分泌的激素,主要負責調節甲狀腺細胞的增殖、甲狀腺血液供應以及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在維持正常甲狀腺功能中起最重要的調節作用。
甲狀腺球蛋白(Tg)作為一種糖蛋白,由甲狀腺濾泡上皮分泌,正常情況下,人體內血清 Tg 水平較低,但若甲狀腺癌組織不斷生長則會促使甲狀腺組織細胞壞死,導致甲狀腺上皮細胞激活,並釋放Tg,進而將增加血清Tg 水平。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屬於Tg 抗體,將隨Tg水平上升而升高。
在我們的臨床實驗中,也可看出,甲狀腺癌患者的Tg、TgAb 及 TSH 水平比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高(見表1)。
對照組: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 觀察組:甲狀腺癌患者
進行這些指標的檢測,可幫助我們進一步發現甲狀腺惡性腫瘤。建議甲狀腺結節患者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Tg、TgAb、TSH等指標進行檢測,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通常包括家庭歷史因素、輻射因素、碘過量和缺碘。肥胖和新陳代謝疾病及其他因素。甲狀腺癌,是目前治癒率較高的噁心腫瘤之一,高治癒與早診斷早發現是分不開的。
檢驗醫學不斷進步,檢驗科的醫生對疾病的「偵察」能力越來越強大,使得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提早治療疾病。說到這裡檢驗君突然有一種自豪感與使命感,檢驗醫生妥妥的醫療界「偵探」,是人類與疾病博弈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
來源:檢驗速遞
編輯:Player 審校: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