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接地電阻阻抗特性的研究

2021-01-07 電子產品世界

  Research on the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ing resistance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4/400022.htm

  譚勝淋

  (深圳徵遠檢測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摘要:隨著信息化系統及物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化設施尤其是微小型高精度設施及設備井噴式發展,全球各地區的接地環境差異巨大,電磁環境複雜多變,電磁幹擾嚴重。若僅依靠小接地電阻值來解決信息化系統及高精度設備接地難題是不現實的,尤其處於環境複雜多變的機動信息系統及設備,根本無法完成很低的接地電阻,本文通過研究接地電阻阻抗特性和適用範圍,同時為提高施工設計容錯率和降低故障率,對信息系統及有關設備的高阻抗接地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和建議。

  關鍵詞:信息系統;電磁幹擾;接地電阻;阻抗特性;研究

  0 引言

  用電設施及設備均要接地,一般設施的接地系統主要有防雷地、保護地和工作地三類。常規的防雷接地主要是採用聯合接地方式,即共用聯合接地端排完成理想等電位連接。但建築及有關設施的實際接地系統難完成理想等電位連接系統(即「0電位差」),容錯率很低,一旦其中一個連接點故障,地電位反擊的威脅和破壞仍然很大。為根本解決上述問題,需對接地系統做大很小的接地電阻、強化施工及維護的管理。

  信息系統所處環境複雜多變,若都必須依賴很低的接地電阻,必然引起建設難、周期長、成本高等一系列難題,尤其是機動信息系統及設備,常地處接地和電磁環境複雜多變,根本無法實現小接地電阻值。因此,需引進兩埠浪湧保護器,並結合「通道阻攔」和「隔離接地」的方式,提升受保護系統及接地系統對外的抵抗性,降低對接地電阻的依賴。同時,在引進新保護措施時必須提高工程的容錯率和降低故障率。

  本研究是對接地系統的防雷地、保護地和工作地作用進行研究,並結合防雷與接地的國際先進標準進行分析,對接地系統高阻抗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

  1 接地系統電阻高阻抗特性研究

  1.1 接地系統電阻值作用分析

  一般情況下,可把接地分為工作地、保護地和防雷地三種。在傳統的概念中不同類型的地對接地電阻的要求有所不同:

  工作接地一般作為參考點 — 「0」電位,其接地電阻無標準明確要求;

  保護地的接地電阻要求各標準要求不一致,大致分為:(1)依據JGJ16-2008規定「當採用共用接地方式時,其接地電阻應以諸種接地系統中要求接地電阻最小的接地電阻值為依據。當與防雷接地系統共用時,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 Ω。(2)不宜超過10 Ω」。

  防雷接地電阻值限制:不宜超過10 Ω。現行的國家標準和國家軍用標準都建議性提出防雷接地電阻不宜超10 Ω,執行標準主要有GB50057-2010、GB50169-2016、GJB 7581-2012、GJB5080-2004。

  通信類系統及設施的主要基準標準是GB 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和GJB5080-2004軍用通信設施雷電防護設計及使用要求,有關通信類系統及設施的執行標準是GB 50169-201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範,三大標準均建議或要求使用聯合接地,接地電阻不宜大於10Ω,但是沒有對單獨的工作接地電阻值提出具體條款及要求。

  1.2 接地功能的分析

  1.2.1 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主要含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通訊信號迴路、射頻接地四大類。具體分析如下:

  直流工作接地。向直流電源提供「0」參考電位,-48 V直流電源是正極接地,+24 V直流電源則是負極接地。蓄電池正極接地,並可減少金屬導體的電化學腐蝕。

  交流工作接地。通指變壓器中性點或中性線(N線)接地,旨在控制三相的平衡。工作地線和工頻交流零線電氣相通,與地有0.2 V~4.8 V的電壓,帶寬範圍是20 Hz~2000 Hz。在信息系統及設備中,常對中性線和保護線分組布設,減少接地線受電磁幹擾。

  通訊信號迴路。在信息化系統工程中,通常以共同的大地迴路作為信號電路的單線迴路,譬如通訊中將電池組的一個極接地,減少因用戶線路對地絕緣不良時引起的串話。

  射頻接地。射頻電路接地並非一定是防雷接地,但是與大地密切連接的電力接地必須可靠接地,構成信號發射接收天地線。無線電的發射是靠振蕩電路實現的,震蕩電路等效原理是一個電感線圈和一個電容的組合電路,可將通過的能量完成轉換,並產生震蕩頻率,並向外發射電磁波。實際運用中,電感被做成了發射塔,發射塔的尖和地是電容的兩極,因此就有了天線和地線。

  如:人體等效於手機的接地地線。

  2.2.2 安全保護接地

  安全保護接地就是將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接地體做可靠電氣連接,減少觸電及高壓危險。安全保護接地,即 「PE」,可實現將漏電流、靜電等引入大地的導線,起著安全保護作用。

  2.2.3 防雷接地

  為了將雷電引入地下,將防雷裝置的接地端與大地相連,以消除雷電引起的過電壓過電流維護信息系統及人員安全。在理想狀態,接地越好,洩放雷電流越暢通,產生的副作用就越低,比如在雷擊發生在大海中,由於海水的導電性,從未發現有魚被雷電劈死的情況,在陸地上,各地區環境的土壤土質有差別,尤其是在土壤電阻率較高的地方,若將接地電阻做得很小,需要付出的代價難以想像。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用三年時間對419個微波站的雷擊事故進行了調查統計,證明雷電事故與微波站的接地電阻幾乎沒有關係。

  2.2.4 現行標準對接地電阻要求的解讀

  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如標準《GB50689-2011》、以及建築標準《GB50057-2010》對接地電阻值有建議性指標,但都是在特定條件下推薦參考性質的,沒有對電阻值進行非常嚴格的規定。普遍使用的都是建議性的字眼,如:「宜」、「不宜」,而且在一些特定條件下完全取消了接地電阻的限制,如下列例子說明:

  (1)《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範》:

  6.2.6 基站地網的接地電阻值不宜大於10 Ω。土壤電阻率大於1000 Ω•m的地區,可不對基站的工頻電阻予以限制;

  8.1.5 微波站的接地電阻宜控制在10 Ω之內。微波站土壤電阻率大於1000 Ω•m時,可不對微波站的接地電阻予以限制。

  (2)《GB 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

  4.4.6 在土壤電阻率小於或等於3000 Ω•M時,外部防雷裝置的接地體當符合下列規定之一以及環形接地體所包圍面積的等效圓半徑等於或大於所規定的值時可不計及衝擊接地電阻。

  2.3 通信基站防雷與接地標準技術的演進

  通信系統防雷與接地技術標準的演進隨著防雷技術的發展同步。無論在任何時候都遵循著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的宗旨。

  2.4 高阻抗接地可行性實驗

  2.4.1 網絡通信傳輸驗證

  實驗1:通過交換機與PC機(個人電腦)之間的通信來驗證接地阻值對於通信傳輸是否有影響;見圖1、圖2;

  用交換機模擬局端設備有接地;PC機模擬終端設備,PC機供電通過隔離變壓器供電,(即終端處沒有接地)而是通過網線的屏蔽線在遠端接接地,通過改變連接網線的長度來改變接PC機的接地電阻的大小,從而驗證不同接地電阻值的通信情況;

  根據圖2和圖3原理,進行實驗環境搭建實驗場景1:傳輸網線為1 m網線,實測電阻為0.4 Ω,電腦與交換機數據傳輸正常,ping包正常無丟包和延時;實驗場景2:長度為100 m的網線,實測電阻為86 Ω,電腦與交換機數據傳輸正常,ping包正常無丟包和延時;實驗結果:接地電阻值的大小對信號傳輸沒有任何影響。

  通過遠徵接地隔離抑制器接地電阻的等效電路模型如圖3,在高頻情況下的等效計算公式如下:

  Z=(2πfc) -1 +R (1)

  式中:Z:等效阻抗;

  f:通信系統工作頻率;

  C:等效電容;

  R:等效電阻。

  由式(1)可看出,在工作頻率越高線路中的接地電阻的有效阻值越低,不影響正常射頻通信系統工作,如手機則通過人體高阻抗接地實現射頻信號傳輸。

  在100 Ω保護地接地電阻對針對人體接觸時人的安全,驗證計算。

  人體電阻由(體內電阻 )和(皮膚)組成,體內電阻基本穩定,約為500 Ω。接觸電壓為220 V時,人體電阻的平均值為1900 Ω;接觸電壓為380 V時,人體電阻降為1200 Ω。經過對大量實驗數據的分析研究確定,人體電阻的平均值一般為2000 Ω左右,而在計算和分析時,通常取下限值1700 Ω。

  假設接地電阻值為100 Ω,極端接地短路電壓380V,則對地漏流為3.8 mA,

  根據數據統計對應於概率50%的擺脫電流成年男子約為11 mA,成年女子約為10.5 mA,對應於概率99.5%的擺脫電流則分別為9 mA和6 mA。接地電阻為100 Ω時對地漏流是安全的。

  案例1:廣東2018年6月突發大雨電死4人的案例,說明在小的接地電阻也不能保證人員安全,最可靠的是安裝漏電斷路器;

  案例2:在電工操作中有一種不可缺少的技能便是帶電操作,其核心思想是通過穿戴裝備來增大電器操作點、人體、接地所構成通路的有效電阻值。同樣的思想當機殼、人體、接地的有效電阻值大於機殼、接地線時人體是絕對安全的,見圖4:Ra+Rb+Rc>Ra′+Rc′是人體安全的基礎。

  Ra:人體接觸機殼的接觸電阻實測120 Ω; Rb:人體正常電阻值1000 Ω;Rc:人體以(穿鞋子時)地面接觸的接觸電阻值實測680 Ω;Ra′:機殼接地線一般採用導線壓接,4mm 2 銅質導線壓接接觸電阻實測0.2 Ω;Rc′:接地電阻,簡易接地和建築基礎地,實測24 Ω;

  綜上所述,人體觸摸帶電金屬外殼時的電阻為:

  (Ra+Rb+Rc)=20 Ω+1000 Ω+688 Ω=1888 Ω;保護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為: (Ra′+Rc′)=24.2 Ω;若金屬外殼帶電400V的交流電壓,則產生的漏電流為400 V/24.2 Ω=16.5 A;若在安全電壓36V情況下,高阻抗接地時,漏電流為36 V/100 Ω=36 mA,都大於漏電保護開關啟動電流30 mA值。

  因此:Rc′ 接地電阻值在100 Ω條件下不影響供電系統的保護地功能。

  2.4.2 地電位反擊驗證

  安裝了隔離式防雷裝置後;雷電波經過隔離抑制器是呈現的是高阻抗(幾十千歐以上),遠遠大於100 Ω的接地;根據電流特性將大部分的電流會通過接地電阻地線洩放。

  實驗如圖5所示,SPD1、SPD2最大通流量(8/20 µs)為120 kA的同批次產品,且兩組SPD的壓敏電壓分別為632 V和633 V,其中SPD1的輸出端線纜穿過雷電流羅氏線圈1回到電流發生器的負極,SPD2串入接地隔離抑制器後線纜穿過雷電流羅氏線圈2再回到電流發生器負極。

  在衝擊放電電流20 kA,同時測量、記錄各個探頭流過的電流數據,並計算分流比:

  反擊分流比KE=I 2 /I 1 ×100% (2)

  實驗結果:測得通過CH1通道SPD1接地電阻洩放的雷電流為10.2 kA;通過CH2通道SPD1接地電阻洩放的雷電流為20 A;測試波形採集圖鑑圖6。

  通過式(2)計算反擊分流比KE為0.2%,如果雷電流入地時為20 kA,則通多接地端圖5 地電位反擊模擬試驗圖圖6 反擊分流比試驗採集波形圖進入設備電流為:20 kA×0.2%=0.04kA,遠小於設備電磁兼容能承受的2 kA要求。

  現行標準對高阻抗的驗證。YD∕T 3007-2016小型無線系統的防雷與接地技術要求標第5.2.2節對小型無線系統的地網要求原文如下:

  小型無線系統的地網應符合下列要求:

  a) ~e)省略。

  不具備直接接地,採用路燈杆、 照明杆等的小型無線系統,可將各種金屬杆的埋地部分直接作為其接地系統。

  路燈杆、照明杆等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大部為高阻抗接地。經對10個路燈杆接地電阻測試,在30 Ω~120 Ω不等,因為未對路燈杆、照明杆等接地電阻值有要求,則因為環境的不同存在高阻抗接地的情況。

  T/CAICI 006-2017中國通信企協團體標準《通信基站隔離式雷電防護系統工程設計與施工驗收規範》標準原文如下:

  6.3.1通信基站應在隔離式分組接地的基礎上實現聯合接地,隔離式分組接地裝置的聯合地排與地網引入線相接,且對聯合接地的地網阻值不做限制要求。

  該標準通過隔離式分組接地裝置的使用,對高阻抗接地的可行性給予了推薦和肯定。

  3 結論

  本文通過現行標準對防雷接地電阻的要求解讀、通過試驗和計算對高阻抗接地方式的可行性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正常工作頻段情況下,高阻抗接地系統不影響正常網絡信號和射頻信號的傳輸;

  (2)正常工作環境條件下,100Ω以內的接地電阻值不影響保護接地的防觸電接地作用;

  (3)可以通過感性元器件的可靠電氣連接,降低過電壓的維護,可實現防止地電位反擊引起隱患。

  綜上所述,在小接地電阻值不是降價地電位反擊的唯一途徑。可根據受保護系統及設備的接地系統性質及接地條件,選用對應的感性器件保護方案,亦可解決受保護系統及設備的地電位反擊問題。

  參考文獻:

  [1]GJB 1210接地、搭接和屏蔽設計的實施[S],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1991

  [2]GB 50057-2010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S],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992

  [3]GB 50343-2012 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範[S].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2

  [4] JGJ16-2008《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範》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8

  [5]馬紅雷. 淺析電力系統中的保護接地問題[J]. 科技經濟市場,2016

  [6]賴世能,慕家驍.通信系統防雷接地技術[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7]陳謙,韓帥,淵辛燕. 保護等電位聯結和保護接地應用中的若干問題[J]. 建築電氣,2013

  [8]車壯. 保護接地與保護接零的選擇使用[J]. 農業科技與裝備,201,

  [9]姜芸,高小慶,羅俊華,袁淳智. 電力電纜保護接地[J]. 高電壓技術,1998

  [10]譚勝淋.對SPD的寬波脈衝電流耐受能力的分析及試驗建議[J]. 電子產品世界.2017

  [11]張庭炎、譚勝淋.接地電阻測試中的若干問題研究[J]. 電子製作. 2017

  本文來源於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9年第5期第61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接地電阻測試儀測試電源頻率對所測接地電阻值影響
    通常,接地電阻使用異頻法進行測量,主要目的是避免周邊高低壓電網的工頻幹擾引入的測量誤差,高精度的測試選頻表會將測量迴路中設定頻率以外的所有信號過濾掉,從而保證施加信號與測量結果之間保持極高的準確對應關係。
  • 接地電阻測試儀使用方法
    根據國家規範要求:「使用同一接地裝置的所有 1KV 以下的電力設備,當總容量≥100kVA 時,接地阻抗不宜大於 4Ω;如總容量<100kVA 時,則接地阻抗允許大於 4Ω,但不大於 10Ω。如何正確選擇接地電阻測試儀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接地電阻測試儀有成百上千種,有進口的也有國產的,歸納起來,其測量方法只有三類:打地樁法、鉗夾法、地樁與鉗夾結合法。
  • 電阻、電抗、阻抗、電導、電納、導納之間的關係
    ,單位西門子在具有電阻、電感和電容的電路裡,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阻抗由電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組成,但不是三者簡單相加。阻抗的 單位是歐。在直流電中,物體對電流阻礙的作用叫做電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有電阻,只是電阻值的大小差異而已。電阻很小的物質稱作良導體,如金屬等;電阻 極大的物質稱作絕緣體,如木頭和塑料等。還有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導體叫做半導體,而超導體則是一種電阻值幾近於零的物質。
  • 關於場效應管FET的阻抗及其測試
    1、咪頭內部場效應管FET具有高輸入阻抗(數十兆歐姆)、低輸出阻抗(700-3000歐姆)的特點。
  • 關於零歐姆電阻的12種作用,你知道幾個?
    我們經常在電路中見到0歐的電阻,對於新手來說,往往會很迷惑:既然是0歐的電阻,那就是導線,為何要裝上它呢?還有這樣的電阻市場上有賣嗎?其實0歐的電阻還是蠻有用的。零歐姆電阻又稱為跨接電阻器,是一種特殊用途的電阻,0歐姆電阻的並非真正的阻值為零(那是超導體幹的事情),正因為有阻值,也就和常規貼片電阻一樣有誤差精度這個指標。
  • 實例解析什麼是公共阻抗耦合?
    公共阻抗耦合是產生噪聲的一個重要要素,公共阻抗耦合的噪聲對電路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如波形失真、放大器性能不好等都與公共阻抗耦合的噪聲有著親密的關係。公共阻抗耦合是指噪聲源迴路和受幹擾迴路之間存在著一個公共阻抗,噪聲電流經過這個公共阻抗所產生的噪聲電壓,傳導給受幹擾的迴路。經過公共阻抗耦合的方式所產生的噪聲,稱為公共阻抗耦合的噪聲。
  • PCB板設計中匹配電阻的作用解析
    如果傳輸線的特徵阻抗跟負載阻抗不相等(即不匹配)時,在負載端就會產生反射,造成自激振蕩。PCB板內走線的低頻信號直接連通即可,一般不需要加串行匹配電阻。 此外,解決阻抗匹配除了使用串/並聯電阻外,還可使用變壓器來做阻抗變換,典型的例子如乙太網接口、CAN總線等。 最簡單的是做跳線用,如果某段線路不用,直接不焊接該電阻即可(不影響外觀)。
  • 接地電阻測試儀什麼牌子好用
    用戶面臨這些問題給自己增加了難題,我們就來說說接地電阻測試儀什麼牌子好用?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答案,你沒有用之前都不知道好用不好用。接地電阻測試儀能出現在市場上並且能被你找到,那它還是有一定的存在價值並且被用戶所喜愛,他的公司就是他的品牌,要知道接地電阻測試儀什麼牌子好用需要從這幾點出發
  • 零歐姆電阻的十二種作用
    我們經常在電路中見到0歐的電阻,對於新手來說,往往會很迷惑:既然是0歐的電阻,那就是導線,為何要裝上它呢?其實0歐的電阻還是蠻有用的。零歐姆電阻又稱為跨接電阻器,是一種特殊用途的電阻,0歐姆電阻的並非真正的阻值為零(那是超導體幹的事情),正因為有阻值,也就和常規貼片電阻一樣有誤差精度這個指標。以下總結了零歐姆電阻的一系列用法。1、在電路中沒有任何功能,只是在PCB上為了調試方便或兼容設計等原因。
  • 低壓接地系統:TN-C、TN-S、TN-C-S、TT、IT分別適用哪些場所?
    T:電源端中性點一點直接接地;I:電源端中性點與地絕緣或通過高阻抗一點接地。當故障使電氣設備金屬外殼帶電時,形成相線和零線短路,迴路電阻小,電流大,能使熔絲迅速熔斷或保護裝置動作切斷電源。在TN系統中又分為TN-C、TN-S和TN-C-S三種系統。(1) TN-C系統在全系統內N線和PE線是合一的。
  • 細數0歐姆電阻的12個作用
    (與外部電路特性有關)電感用,主要是解決EMC問題。如地與地,電源和ICPin間7.單點接地(指保護接地、工作接地、直流接地在設備上相互分開,各自成為獨立系統。)8.熔絲作用9、擬地和數字地單點接地只要是地,最終都要接到一起,然後入大地。如果不接在一起就是"浮地",存在壓差,容易積累電荷,造成靜電。地是參考0電位,所有電壓都是參考地得出的,地的標準要一致,故各種地應短接在一起。
  • 並-串聯阻抗轉換的快速實現方法
    差異可以來自組件值的改變,也可以產生自隨頻率變化的組件阻抗。圖2顯示的是這些差異的舉例。X軸代表串聯電阻,而Y軸代表串聯電抗。  此處共有2個圓:一個代表恆定並聯電阻,另一個代表恆定電抗。恆定電阻線在X軸附近對稱。電抗在開路附近時,阻抗等於並聯電阻。由於電抗降低,曲線路徑沿圓圈至起點,其在電感分量時為正,而在電容分量時為負。由於電抗降低,曲線趨向於零。
  • 漏電保護器的普及使保護接零變成保護接地
    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線制的低壓供電系統中,若電氣設備外殼不採取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見圖。當電氣設備因絕緣損壞碰殼時,其外殼對地呈現電網相電壓,若人體觸及外殼時,變壓器中性點的工作接地電阻和人體電阻構成一個串聯電路(人體電阻取800歐,接地電阻4歐)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流過人體的接地電流為274mA,人體的致命電流,國家規定為50mA,274mA遠遠超過50mA數值,足以使人致命,心臟停止跳動。為此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供電系統中應將電氣設備的外殼作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
  • 電路筆記:電池的電化學阻抗譜(上)
    這些過程使用電阻、電容和一種稱為Warburg電阻的元件來建模,Warburg阻抗用字母W表示(在等效電路模型(ECM)部分有更詳細的描述)。沒有簡單的電子元件來表示Warburg擴散電阻。  1)電解(歐姆)電阻——RS  RS 的特性如下:  ● 對應於電池中電解質的電阻;  ● 在進行測試時受電極和所用導線長度的影響;  ● 隨電池的老化而增加;  ● 當頻率>1kHz時佔主導。
  • 大神教會你阻抗匹配原理及負載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關係著系統的整體性能,實現匹配可使系統性能達到最優。阻抗匹配的概念應用範圍廣泛,阻抗匹配常見於各級放大電路之間,放大電路與負載之間,信號與傳輸電路之間,微波電路與系統的設計中,無論是有源還是無源,都必須考慮匹配問題,根本原因是在低頻電路中是電壓與電流,而高頻中是導行電磁波不匹配就會發生嚴重的反射,損壞儀器和設備。本文介紹阻抗匹配電路的原理及其應用。
  • 【精彩論文】基於迴路直流電阻測量的輸電線路單相接地故障離線故障定位
    摘要:首先基於線路絕緣電阻測量進行故障檢測和診斷——識別故障類型和故障相,然後針對發生率最高的單相接地故障,提出基於迴路直流電阻測量的離線故障定位方法
  • 高速PCB設計中你知道為什麼阻抗是50歐姆嗎?
    首先是歷史原因,流傳較為廣泛的版本是來自於Harmon Banning的《電纜:關於50歐姆的來歷可能有很多故事》。這是在二次大戰期間,阻抗應各種需要有很多種。大功率的,採用30歐姆,40歐姆常用。最低損耗的空氣填充線的阻抗是93歐姆。但技術在進步,文明在進步,阻抗需要一種統一的標準,才能滿足各個領域在經濟上,生產上,使用上都能得到方便。在美國,50歐姆是在使用中剛好折中,得到大家的認可。美國在軍事上為了使陸軍和海軍都能解決一些問題,一個名為JAN的組織成立了,就是後來的DESC,由MIL特別發展的。而在歐洲,他們卻選擇了60姆。
  • 變壓器的阻抗變換原理-電抗變換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串聯電抗器功率家用電器降壓功率歸屬於溝通交流元器件抗(相直流電電路電阻器)負荷串聯電壓姿勢就是指阻抗SPWM阻抗SPWM別的化學物質阻抗變換傳輸線阻抗阻抗阻抗造成阻抗配對澳大利亞元器件構造變壓器晶體三極體無線通信功率傳輸電路或功率放大儀原理詳細介紹變壓器的阻抗轉換是啥?變壓器原邊阻抗與副邊阻抗之比相當於原邊匝與副邊匝之比的平方米。
  • RF中的阻抗匹配和50歐姆是怎麼來的?
    R(單位長度)除以特性阻抗 Z0 成正比。總的趨膚效應電阻 R 是屏蔽層和中間導體電阻之和。屏蔽層的趨膚效應電阻在高頻時,和它的直徑d2 成反比。同軸電纜內部導體的趨膚效應電阻在高頻時,和他的直徑 d1 成反比。總共的串聯電阻 R,因此和(1/d2 +1/d1)成正比。綜合這些因素,給定 d2 和相應的隔離材料的介電常數 ER,你可以用以下公式來減少趨膚效應損耗。
  • 0歐姆電阻的作用
    我們經常在電路中見到0歐的電阻,對於新手來說,往往會很迷惑:既然是0歐的電阻,那就是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