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的學生厲害到什麼程度?北大學長:不要神話我們!
這幾年,985、211大學被越炒越熱,大家似乎都有一種能進入985、211,特別是能進入985就是精英的代表的一致性認知,把985這個代表內地優秀大學的符號抬得很高;高中學生如此,家長如此,招聘單位如此,整個社會似乎都如此。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大清華這兩所內地最優秀的大學幾乎成為了神話,整個社會似乎都有一種強烈的神話北大清華學生的傾向。
毫無疑問,能進入北大清華的學生,特別是本科生,都是從全國各地選拔出來的拔尖的學生。他們往往資質較好,學習能力很強,自我管理能力強,聰明且勤奮。這些優點,往往能比較集中地體現在北大清華的學生身上,說北大清華學生是一群精英學生,相信是比較公允的。
北大清華的學生的「厲害」,不只是概念上的,而是切切實實的。
從高考的角度說,往往都是各個省市高考前幾十名的學生,才能進入北大清華,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並不只是學習好,而是其他方面也比較優秀,比如通過競賽獲獎進入的,比如通過博雅領軍計劃進入的,除了學習好,還有自己的比較獨特的優勢。
從大學表現來說,不少北大清華學生確實比較優秀,除了能參加一些具有較高水準的競賽及活動,往往能獲得很不錯的成績之外,還能很快展示自己的獨特才能。比如,小編作為北大學長,認識一個北大大三的歷史專業的小學弟,已經發表了幾篇有一定水準的專業小論文,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個人的第一部專著的初稿,正在準備修改,目標是本科畢業之前能出版。再比如,小編認識一個北大光華學院的金融大四學生,大學前三年,已經發表了幾篇核心文章,準備出國深造,目前已經拿到美國芝加哥大學的offer。諸如此類的事例,倒也屢見不鮮。
但這樣的可以早早寫專著,大學期間多次發核心,能拿到世界名校的offer的學生,即便是放在北大清華這樣的學生群體中,也往往還是相對少數,並不是如社會上流傳的那樣,似乎個個都那麼厲害。多數人依然只是平平靜靜地在校內完成自己的學業,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大學期間該完成的學業,臨到畢業之前,申請國外大學、保研、考研,乃至找工作的,都是有的。
以北大本科為例,總體而言,有大約40%的人出國讀研去了,大約40%的人留在了國內讀研,剩下的往往就去就業去了。出國讀研的,也並非每個人都進入了世界名校,像世界排名100左右的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這種級別的學校,幾乎每年都有一些北大清華的學生去留學。留在國內深造的,自然大多數進入了北大清華讀研。
總體而言,北大清華學生的綜合水準確實較高,但在小編這個北大學長看來,除了自身會規劃、學習能力強之外,北大清華提供的優良環境是關鍵,大牌教授多,學術牛人多,各種課程和講座含金量高,讓學生們得到了良好的薰陶,變得思維開闊,眼界寬廣,也就早早地學會了規劃自己,並一步步去實現。
但無論怎麼說,大多數人依然是比較普通的,只是相對於其他同齡人而言比較優秀,真正比較拔尖的,依然是不多的。要承認這個群體優秀,但不要神話。
對此,你怎麼看呢?你覺得北大清華如何?學生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