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禪位後,這3年在養心殿都幹了些啥?打白蓮、防嘉慶、坑和珅

2020-12-14 騰訊網

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如果不算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嬰兒來進行計算,我國古人的平均壽命大約在41歲左右;而我國一共出現了494位皇帝,其中有73人是死後被後人追封為皇帝,其餘的421人平均壽命僅為39.5。按理來說皇帝的生活是整個國家過的最好的,整天綾羅綢緞山珍海味,為什麼壽命還不及平均值呢?

很多人認為這個現象和心理壓力以及容易被人暗害有關。我國皇帝絕大多數都沒活過五十歲,上了70歲的只有18位。其中長壽皇帝榜(趙佗有爭議所以不算在內)前三的便是唐武周皇帝武則天(82歲)、梁武帝蕭衍(86歲)和清朝乾隆皇帝(89歲),其中乾隆皇帝是在位最久的長壽皇帝。

乾隆皇帝1735年登基,到了1796年正月初一(農曆)正好是乾隆皇帝登基的第61年。同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將皇位轉交給自己的兒子,三十五歲的阿哥愛新覺羅·顒琰,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嘉慶皇帝。為什麼乾隆會選擇退位呢?根據他自己的說法,他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大帝,而康熙大帝一共在位61年,自己不想超過祖父,於是便退位讓賢。

但是根據乾隆皇帝晚年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其實是一個權力欲望比較重而且好大喜功的皇帝,他會安心做一個沒有權勢的太上皇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乾隆在禪位之後還是霸佔著獨屬於皇帝的養心殿批閱奏摺。在退位之後的第18天,乾隆在圓明園召見了他國使者,表示:「朕雖然歸政於皇帝,大事還是我辦。」

1799年農曆正月初三乾隆去世,嘉慶終於擺脫了父親的束縛,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皇帝。那麼乾隆當太上皇的這三年主要在幹些啥呢?首當其衝的是白蓮教起義,在1795年的時候川楚地區的白蓮教徒就已經開始謀劃。乾隆在位時期國富民窮,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吃不上飯,再加上清軍在當地的駐軍不多,所以白蓮教發展非常迅速。

白蓮教8年之後才基本平息,所以乾隆這三年一直在對付白蓮教。之後乾隆關心的就是自己兒子嘉慶的動向,李淵作為太上皇退位給了李世民之後相當於被自己的兒子軟禁,乾隆也不想重蹈覆轍,所以一直不讓嘉慶接觸大事。在這三年乾隆還提拔了和珅做軍機大臣,幫助自己批閱奏摺。和珅被乾隆捧到雲端,也埋下了殺身之禍,乾隆死後的第十五天和珅就被嘉慶處死,和珅也是被坑得不行。

在二十世紀乾隆一直被認為是明君,但是漸漸地很多人對乾隆的「明君」頭銜提出了質疑,因為乾隆晚年過於奢侈,將整個國家都敗光了。雖說乾隆時期清朝經濟達到了頂峰,佔世界總gdp的25%,但是從唐宋開始就一直領先世界,宋朝gdp佔了世界三分之一還多,明朝gdp大約是世界的30%,乾隆這25%實在是不夠看。

從西方國家來訪的情況來看乾隆似乎也很無能。元朝《馬可波羅遊記》形容我國遍地是黃金,人人都有金屋;明朝西洋傳教士利瑪竇的《中國札記》中記載的明朝物產豐富,百姓彬彬有禮談吐文雅;1793年英國馬爾嘎尼拜訪乾隆寫下的《馬爾嘎尼大清回憶錄》卻說:「人人思想麻木,遍地都是乞丐,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從這對比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乾隆的真面目。

相關焦點

  • 乾隆主動退位成為太上皇,三年裡他都做了什麼掌大權和坑和珅
    因此在繼位那年,為表示對祖父的尊重與敬仰,他焚香祈願,大致意思是:自己的偶像祖父在位61年,如果他也能統治60年,就一定會在61年前主動退休讓位,絕對不超過祖父。我估計乾隆也沒料到自己能這活到89歲,畢竟古代人壽命普遍底的很。人康熙在位61年是因為8歲就登基了,乾隆不一樣,登基時已經25歲,起步已經晚了一大截。
  • 乾隆讓位給嘉慶後仍活了3年,這3年他在幹啥,死後才知他手段高明
    嘉慶即位後,本應改元「嘉慶」,可宮中依然以乾隆六十一年紀年。銅幣上也保持著乾隆國號,「乾隆、嘉慶年號各半分鑄」。乾隆依然自稱為「朕」,且致死都未曾搬到寧壽殿,一直住在皇帝才可以住的養心殿,果斷不搬出來。這也是告知任何人,自己還是哪個較大 的,是說明權力的一種反映,他致死都將權力牢牢地揣在手上。
  • 和珅是乾隆留給嘉慶的一口大肥豬?事實卻是被乾隆的沽名釣譽坑死
    可見真正令嘉慶皇帝痛恨和珅的,並非是他是一個家纏萬貫的大貪官,而是自己繼位後和珅的種種不符合君臣禮儀的行為,依靠太上皇乾隆的信任,自以為是權臣把持朝政,而把自己當做幼主。所以嘉慶帝才會一掌權就立馬下令處死了和珅,簡直是一刻都等不及了。
  • 乾隆禪位給嘉慶, 當了3年太上皇, 其實歷史真相是這樣的!
    皇帝一般不到死的那一刻,是不會鬆手的,而還在活著的時候就主動「禪位」的,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一個特例之一。那麼,乾隆皇帝為什麼要「禪位」?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乾隆皇帝弘曆繼位時,曾經鄭重焚香禱告上天,為祈禱自己長壽安康,許下誓言:如果自己能當60年皇帝,就將皇位傳給兒子,在位時長不超過他的爺爺康熙。
  • 和珅能百般逢迎乾隆皇帝,為啥不提前討好嘉慶皇帝?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當全國老百姓還沉浸在過年的熱鬧氣氛中時,乾隆皇帝病逝。 那時候,和珅還負責總管乾隆皇帝的喪事。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短短幾天之後,自己就被嘉慶皇帝傳旨逮捕,以二十條大罪賜獄中自盡。幸運地是,嘉慶皇帝看在和珅是前朝重臣,又是乾隆皇帝兒女親家的份上,允許他回到家裡,用一匹白綾自盡。
  • 嘉慶問和珅:你為何要貪汙?和珅的一番話,讓嘉慶相當尷尬
    公元1796年,已經做了60年皇帝的乾隆,按照曾經許下的諾言,將皇位傳給兒子嘉慶,自己則成為太上皇。
  • 乾隆死前當了3年「太上皇」,這3年和珅在幹啥,為何沒能化險為夷
    之後康熙決定把弘曆帶進宮中親自撫養,這就說明,弘曆的命運將來會「非常好」。康熙禪位雍正,不一定並不是出自於愛屋及烏。無論如何,康熙是非常喜歡弘曆這一孫子的,給了他獨特寵愛,因此 乾隆對爺爺的真情念及不已,隨處以康熙帝雄才大略為楷模,對康熙帝極其重視。因而,乾隆數次表明不容易超過康熙的當政六十一年紀錄:「昔皇祖御極六十年,予害怕對比。
  • 和珅跌倒 嘉慶吃飽
    他既想抓住權力不放,但因年老衰憊事實上又做不到,這樣善於體會乾隆意圖的和珅便成為這位太上皇所倚賴的替身。因而,和珅在乾隆訓政後不久又不斷被封官加爵。嘉慶二年(1780年)八月,大學士阿桂去世,和珅升為首輔,其權力更加膨脹起來。他「承旨書喻,一手經理」,成為出納帝命的乾隆的直接代言人。據《春冰室野乘》記載;嘉慶元年,白蓮教大起義爆發後,乾隆深為憂慮。一日傳嘉慶與和珅入見。
  • 嘉慶掌權後,立即賜死了和珅,那老對手劉墉、紀曉嵐的下場又如何
    中國歷史上最尷尬的皇帝莫過於嘉慶,其他皇帝在年幼時被人輔政,長大後要麼被殺要麼奪回來權力,而他在36歲的年紀登基,卻依舊要當3年的傀儡皇帝。1796年,乾隆帝宣布禪位,但是他卻不肯將手中的權力交付出來,導致嘉慶只能住在毓慶宮,連處理政事的全盤權力都沒有。如果說父親自己處理國事那便罷了,偏偏乾隆年紀大老眼昏花,連看奏章都有點不得勁,於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貪官和珅成了名義上的工具人,他代收奏摺、代發聖旨,朝中大事都經過他的手。
  • 視頻丨殺和珅的為什麼是嘉慶而不是乾隆?嘉慶為何在乾隆剛去世就對和珅痛下殺手?
    1799年的正月初三,乾隆駕崩,兩天後嘉慶就下旨逮捕和珅,三天後抄家,十天後賜死,嘉慶登基後第一把火,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處死了和珅,嘉慶這麼做是為了報自己與和珅的不共戴天之仇,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乾隆83歲那年,想要立太子早日禪讓,正當年的皇十五子永琰希望最大,也就是後來的嘉慶。
  • 乾隆禪位給嘉慶,當了三年太上皇,歷史真相是怎樣呢?
    「太上皇」這一尊號,聽起來很拉風,實際上多悲涼。皇帝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掌握天下最高生殺大權,金口玉言,一言九鼎,非「太上皇」這一名號無比。皇帝一般不到死的那一刻,是不會鬆手的,而還在活著的時候就主動「禪位」的,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一個特例之一。那麼,乾隆皇帝為什麼要「禪位」?
  • 嘉慶不服從乾隆臨終囑咐,抄家和珅,為何15年後追悔莫及?
    說起嘉慶皇帝執政期間的功績,最為著名的要數除掉和珅的這件事情,嘉慶皇帝之所以剛一上位,就除掉了和珅,是因為與和珅多年積累的怨恨,和珅是因為什麼事情得罪了嘉慶皇帝呢,使得嘉慶皇帝親政後,不服從父親乾隆皇帝臨終時的留著和珅的囑託,選擇除掉和珅呢?
  • 清朝年間,乾隆禪位給嘉慶,嘉慶登基之後,為何始終沒有威信?
    乾隆皇帝只讓位,沒讓權當年乾隆皇帝年事已高,為了表達自己對康熙皇帝的尊敬,康熙一共在位61年 ,於是在當上皇帝的第60年的時候,主動禪讓,將皇位讓給了嘉慶皇帝。但是,乾隆卻只是讓位,並沒有將實權一併交給嘉慶帝。
  • 嘉慶是如何在和珅的攻擊中生存?又如何在15天之內玩死和珅的呢?
    乾隆定了規矩,平常事由嘉慶去辦,但牽涉到重要的速度,比如軍隊調動,官員任兔都要由乾隆說了算。所以嘉慶其實是一個實習生,能不能轉正還不一定。搞清楚這一點後,嘉慶馬上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他對乾隆是特別小心,儘量不去觸動這位大爺敏感的權力神經。和大人完全沒有察覺到,因為他覺得這個嘉慶其實很好對付。
  • 嘉慶不聽乾隆臨終告誡,執意處死和珅,為什麼15年後追悔莫及?
    雖然清朝最後被推翻,但是在這段時間裡,前後有12位皇帝登基。在這麼多皇帝之中,人們印象最深的皇帝就是乾隆。乾隆的事跡普遍被人們所熟知,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乾隆和兒子嘉慶之間有一個約定,那就是不管和珅做了什麼錯事,只能夠處罰而不能誅殺。乾隆知道和珅私下貪汙了很多錢,為什麼沒有處死他?嘉慶殺死和珅之後,為什麼內心感到後悔?一切的答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同朝的紀曉嵐結局如何?
    嘉慶元年,乾隆皇帝禪位給嘉慶皇帝,自己深居後宮過著太上皇的逍遙日子。乾隆在太上皇的寶座上度過人生最後的4年光陰,於嘉慶四年龍幼上斌。此時,早已盼望已久的嘉慶皇帝,終於從先帝手裡接過如此諾大繁華的大清王朝。嘉慶來不及給乾隆皇帝操持喪禮。
  • 乾隆84歲禪位,為何不怕成為下一個李淵?你看他在諭旨上都寫了啥
    618年,在連年戰爭後,隋煬帝被人殺害,李淵逼迫隋恭帝退禪位,就這樣建立了唐朝。而這時候的李淵年事已高,在立儲君中猶豫徘徊,最終還是選擇了大兒子李建成,這讓勞苦功高的李世民及他的部下憤怒不已,於是一場兵變開始了。626年,李淵在被逼的情況下將李世民立為太子,隨後又退位為太上皇。晚年李淵的日子過得非常慘澹,除了少許時候會參加宴會,基本上都不會離開他的宮殿。 那麼,乾隆在84歲的時候禪位,他不怕自己也被禁足於某座宮殿嗎?
  • 乾隆不讓嘉慶殺和珅,嘉慶皇帝沒有聽,多年後他終於明白其中真相
    在我國歷史上和珅為何能被評為第一大貪官呢?因為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意思就是嘉慶查抄和珅的家產時,大清的財政直接從赤字變成了巨盈,由此可見和珅的一生貪汙了多少銀子。很多人都說和珅貪汙乾隆都是明白的,但是因為和珅能夠拍他的馬屁,甚至在死的時候還跟嘉慶說不要殺和珅,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二十條大罪卻無一個「貪」字,和珅究竟貪否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看的書稍微提高了一點檔次,小編發現,在嘉慶為和珅羅列的二十條大罪中,竟然沒有一個「貪」,難道和珅並非大貪官?那抄沒出的巨額家產又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討論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簡單還原一下事情的經過,當然是和珅跌倒的經過,不包括他出生到發跡那段時間。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禪位之後,還當了三年的太上皇,而這三年時間,大清王朝的權力仍然牢牢把握在他的手中。
  • 嘉慶為何迅速的殺掉和珅而沒有被滿門抄斬?
    生於乾隆十五年。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以一條白綾賜和珅自盡。和珅自盡之前留下絕命詩,說盡人間滄桑,讀完後人生瞬間開悟。  嘉慶元年(1796年),發生白蓮教民變,清軍連連失利。嘉慶三年,清軍抓住四川農民軍首領王三槐,王三槐的口供說「官逼民反」。嘉慶意識到,正是因為地方官吏皆如和珅似的貪暴,所以屢屢激起民變。嘉慶帝總結說:「層層朘削,皆為和珅一人。」又說:「朕所以重治和珅之罪者,實為其貽誤軍國重務。」所以,嘉慶殺和珅,以謝天下。  也有人說是為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是和珅「權高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