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畢克勤 攝影報導
作為最早的90後,重慶機場今天迎來它30歲生日,1990年1月22日投用的它,經過30年的時光流轉,從過去的T1航站樓走到今天。
今(22)日上午,重慶機場舉行投運30周年慶典。據介紹,到目前,重慶機場開通了95條國際地區航線,為重慶拉近與世界的距離,架起了空中橋梁。
重慶機場30歲了
開通國際地區航線95條
時鐘撥回到30年前。1990年1月22日,重慶江北機場正式開航。從此,重慶民航結束了重慶白市驛機場「進不來,出不去」的苦澀歷史,揭開了發展的新篇章。
當時,新投用的江北機場包括一條長2600米的跑道及相應聯絡道、航站樓及航管樓、無線電通信導航、氣象等配套設施的建築面積共計1.6萬平方米,能滿足120萬人次的保障需要。
在30年的時間裡,江北國際機場進行了3次較大規模的建設,基礎設施和運行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並率先成為中西部地區唯一擁有3座航站樓、3條跑道同時運行的機場。截至2019年底,江北國際機場航站樓面積達到了73萬平方米,長3800米的第三跑道可以滿足空客A380的起降需要。
1990年通航時,江北機場只有11條航線。1995年,江北機場被正式批准為對外籍飛機開放的口岸機場。1997年2月8日,江北機場開通了重慶至曼谷包機航線,成為其第一條國際航線。1998年,江北機場成為國際機場,正式開啟了山城重慶飛向世界的徵程。2011年11月28日,重慶機場開通了至多哈航線,成為其第一條遠程定期航班。
如今,江北國際機場已逐步構建起覆蓋歐、美、澳、亞、非的客、貨運航線網絡。截至2019年底,共開通國際地區航線95條,其中,洲際客運航線達到了21條,航點覆蓋了倫敦、羅馬、紐約、墨爾本、莫斯科、舊金山、洛杉磯、雪梨、奧克蘭、芝加哥、多倫多、波士頓、西雅圖、巴黎、布達佩斯等地。讓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重慶,實現了與世界近距離對話,成為了開放的前沿。
空乘人謳歌自己的事業
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換乘
1990年T1航站樓投用以來,主要是保障國內航班起降。在為數不多的航線上,多尼爾、E145、運-7、圖-154、麥道82等飛機起起降降,但是架次十分有限,更談不上運輸能力了。在地面交通方面,機場大巴成為旅客往返機場和市區的重要交通工具。
2004年12月12日,8.4萬平方米的T2B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T1航站樓經過改擴建,成為了國際(地區)航班專用航站樓,許多國外的商品開始通過飛機腹艙進入山城重慶,運輸能力逐漸增加。
之後的15年時空流轉,江北國際機場不再滿足傳統意義上單純的交通基礎設施定位,開始沿著成為深刻影響經濟產業結構的催化劑,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邁進。跑道延長,助推了電子信息產業成為重慶的支柱產業之一;航線增多,為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打造順暢了通道;綜合交通無縫銜接,則改變重慶作為全國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功能。
2007年1月1日,江北國際機場長途客運換乘中心正式啟用,成為國內首家把長途汽車站引入航站樓的機場,開通了遵義、自貢、宜賓、廣安、達州、鄰水等6條線路,極大方便了周邊省市旅客的出行,實現陸空聯運、無縫銜接,也為江北機場每天帶來近千名周邊旅客。
4年之後,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正式進入T2B航站樓,開啟了空軌聯運時代,集聚輻射能力進一步提升。
2017年8月29日與T3航站樓同步啟用的綜合交通樞紐,正式開啟了江北國際機場多種交通形態匯集、便捷旅客出行的新時代。35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樞紐,集城鐵、地鐵、長途換乘中心、停車樓於一體,可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換乘。江北機場與鐵路樞紐東環線、軌道3號和10號線、長途汽車實現了無縫銜接。
重慶機場發展史吸引過往乘客
周邊省市遊客選擇「重慶飛」
有數據顯示,隨著國際航線的日益完善和便捷的綜合交通優勢,江北國際機場吸引了陝西、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不少周邊省市遊客選擇從重慶乘機走出國門。據統計,2019年全年,有近700萬來自周邊省市的旅客進出重慶機場,實現「重慶飛」。
集聚的除了旅客,還有貨物。2018年4月,江北國際機場完成了一批波音737飛機引擎經新加坡空運至重慶,再由重慶運至周邊省市的保障任務,開啟了江北國際機場參與重慶市打造國際多式聯運樞紐的步伐。
近年來,隨著航線的逐漸增多加密,貨物集聚越來越明顯,來自雲南的鮮花、成都的水蜜桃、湖北的茶葉等成為重慶航空貨物的增長點。
此外,江北國際機場還充分發揮機場功能性平臺作用,為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產業集聚提供支撐。加快國際物流樞紐建設,建成投用了3.5萬平方米的國際航空貨運站、14.4萬平方米的專用貨機坪、14個專用貨機位等物流設施,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空港保稅港區與機場的無縫銜接,航空物流整體保障能力在中西部地區處於領先水平。
在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規劃圖上,以江北國際機場為中心的臨空經濟示範區核心區,周邊布局了臨空會展區、臨空商務區、臨空製造區、臨空保稅區、臨空物流區等功能區。未來,這裡將成為內陸開放空中門戶、低碳人文國際臨空都市區、臨空國際貿易中心以及創新驅動引領區。
重慶機場的重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