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病毒(HBV)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體,屬於嗜肝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在HBV感染的血液中,可見3種不同形態與大小的顆粒:大球形顆粒、小球形顆粒及管形顆粒三種。大球形顆粒是完整的HBV顆粒,又稱Dane顆粒,其表面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少量前S1抗原,中心部分的直徑約27nm,為病毒的核心,其中包括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小球形顆粒:直徑約22nm,是病毒的囊膜結構,成分為HBsAg和少量的S1抗原,無感染性,由組裝大球形顆粒時產生的過剩的病毒衣殼裝配而成;管形顆粒:直徑約22nm,長度可在100~700nm之間。實際上它是一串聚合起來的小球形顆粒,因此我們實驗室檢測的B肝血清學標準物(HBsAg、HBsAb、HBeAg、HBeAb、抗HBc及前S1抗原)就是這些病毒的顆粒,而HBeAg是大球形顆粒的核心成分,HBeAg陽性,即標準著病毒在體內複製活躍。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研究,人類至今仍沒有很好地治癒B肝,人們經常談B肝色變。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約有 3.5 億慢性B肝感染者,其中僅有不足 5% 的人接受過檢測,病毒性肝炎每年約導致全球 140 萬人死亡[1],中國約有1億名慢性B肝感染者,佔全球肝炎總負擔的 1/3。近年來,由於B肝疫苗的普遍接種,我國慢性HBsAg攜帶的人數已明顯減少,但慢性HBsAg陽性的感染者和慢性肝病仍高達9000萬。
目前,實驗室檢測B肝病毒感染結果仍是目前臨床用於診斷B肝的主要依據[2]。最常見的B型肝炎病毒血清學標誌物是「五項指標」(HBsAg、HBsAb、HBeAg、HBeAb和抗HBc),其中HBsAg、HBeAg、抗HBc三項陽性俗稱「大三陽」,而HBeAg陽性表明病毒在肝臟內複製活躍,傳染性強。其次,是B肝病毒DNA檢測,血清HBV-DNA檢測是現階段臨床用於診斷B肝病情的「金標準」,是HBV複製和傳染性的直接標誌。可進行定量檢測,對判斷傳染性和判定抗病毒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近期,我們發現了一例B肝大三陽,但HBV-DNA是陰性的患者。
案例經過
一個女性患者,1天前因頭痛難忍而就診,門診開具常規檢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結果正常,而B肝六項提示大三陽,隨即又開具B肝DNA檢查,HBV-DNA結果呈陰性。
既然HBeAg(+)是反映HBV病毒複製活躍較為實用的指標,那麼HBeAg(+)一般認為HBV-DNA也應該(+),B肝「大三陽」為何B肝病毒(HBV) DNA會(-)呢???
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檢測結果出了問題。但是經過複查病人的血樣,結果與之前一致,而且HBsAg呈強陽性,>250IU/ml,HBeAg陽性,前S1也呈陽性。前S1抗原在病毒感染、裝配、複製和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認為是比HBeAg更敏感的病毒複製標誌[3],說明檢測結果沒有問題。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檢測結果呢?
帶著疑問,查閱了相關文獻。HBV-DNA定性和定量檢測反映了病毒複製情況或水平,主要用於慢性HBV感染的診斷、血清HBV-DNA水平的監測,以及評價抗病毒療效,然而一些國產螢光PCR定量試劑檢測靈敏度只能達到103- 104拷貝/ml,難以檢出低病毒載量的患者[4],最新版《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將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作為一線抗病毒藥[5],TAF 全球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HBeAg 陽性慢性B肝患者接受TAF 治療 48 周、96 周,其HBV-DNA < 29 IU/ml的發生率可高達64%[6],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我們醫院所用的HBV-DNA 試劑盒的檢測下限是500IU/ml,所以當其低於500IU/ml可能是檢測不出來的。
因此,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患者在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如核苷(酸)類似物的治療中,HBV-DNA陰轉(並非真正轉陰,而是其血漿中含量低於試劑盒的檢測下限)後,HBeAg可以仍然(+)。2.急性B型肝炎約95%以上的患者可憑藉自身免疫功能清除B肝病毒,由於HBV-DNA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短於HBeAg,故HBV-DNA陰轉後,HBeAg仍可(+)。3.假陽性問題,如美國FDA批准的B肝病毒血清學標誌物「五項指標」中的HBeAg,正常臨界(cut off)值為1.0 S/CO,而<3.0 S/CO的陽性結果中,就存在假陽性,應引起注意。另外,處於HBeAg陰性HBV感染的非活動性HBsAg攜帶狀態,HBV-DNA也可能是陰性的。
那麼該例患者B肝大三陽,但HBV-DNA是陰性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經過追蹤發現該患者正在服用恩替卡韋,此次檢查是為進行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的治療監測,因此該患者體內病毒的載量可能被控制在500IU/ml以下,常規的HBV- DNA檢測結果為陰,HBeAg依然(+),此時,如換用高敏HBV- DNA檢測方法,可能會出現陽性,但遺憾的是本院未開展高敏HBV- DNA檢測,無法驗證患者是否HBV- DNA低於檢測下限,只能建議患者到上級醫院進行高敏的HBV- DNA檢測以求更精準的檢測結果。
該患者經過抗病毒治療監測,肝功能指標均正常,雖然HBeAg(+),但HBV-DNA被控制在檢測下限,說明該患者藥物治療良好,病毒在體內被抑制。
隨著B肝疫苗的廣泛接種,一線抗病毒藥物大幅降價,藥物可及性提高,擴大B肝篩查人群譜將有助於B肝診斷率及治療率的提高,會逐步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到2030 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衛生威脅」的要求。同時,我國最新版慢B肝防治指南推薦使用強效低耐藥的核苷(酸) 類似物及療程,把TAF列入一線抗病毒使用藥物,將「臨床治癒」作為可追求的治療目標,相信不久的將來,B肝將會被治癒。
如果你也有肝臟相關的疾病,我可以提供給你一些臨床項目。參加臨床項目,不僅可以免費使用到新藥、獲得治癒、延長生存、減輕痛苦等額外的效果,還能充分了解疾病的預後、復發概率等信息。除此之外,你還會實時關注到,醫學界對肝膽疾病治療水平和最新進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文末「了解更多」直接登記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