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費辦5年卡 健身房卻跑路?監管部門出手了!

2021-01-19 央視新聞

生活中,不少人口袋裡可能會有好幾張卡,比如說健身卡、公交卡等等。預付卡,就是先為某項消費存錢,然後進行專項消費,幾年前有關部門批准這種消費形式的本意一是為刺激消費,二是在一些小額消費場景下可以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便利。但是前不久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的一次監督調查卻表明,實際上不少消費者在使用預付卡時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

消費者辦健身卡遇煩惱

深圳的金女士遇到了一件讓她一年來都很煩心的事情。去年7月,金女士在小區裡遇到了自稱是深圳賽樂威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的推銷人員,他聲稱在這個小區裡馬上就要開一家分店,預存一定金額並且在一周內辦理健身年卡就可以給很大優惠。

消費者 金女士:就說他們要有一個健身房要開業了。因為他們在深圳有三家店,所以我覺得就是我還挺放心的。他後來就幫我辦了一個家庭卡,本身家庭卡是三個人一起辦的,但是我是一個人,他說那我幫你,你一個人也可以享受那個優惠這樣。

記者:你剛開始交了多少錢?

消費者 金女士:6000塊錢。我有健身的習慣,我就覺得很近,所以我就辦了。

隨後,金女士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簽署了健身會員合同,交了5996元辦理了個人至尊五年年卡。然而,就在交完錢的不到一個月,讓金女士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消費者 金女士:他是說九月份要開業了,後來就是八月底的時候我就聽我有一些朋友跟我講說,我們小區那個健身房開不了了。然後健身房的有一個人加我(微信),他就說他以後就是負責我們這邊的會員,我就說你們那個健身房是不是開不了了,如果開不了我想要把我的錢退回來,他們那時候就一直推。

商家既不按約提供服務也不退款

金女士家小區裡的健身房遲遲未能開業,半年過去了,該門店的開業計劃已經取消。通過多次與這家健身房工作人員溝通,給金女士的答覆是不能退款,只能轉到深圳賽樂威健身房的水松店進行消費。

消費者 金女士:他就強迫我一直去他們另外一個健身房健身,但我說我不去,我辦的是我們小區的健身房,但你現在不開了我覺得你要把錢退給我。

隨後,記者電話聯繫到了深圳賽樂威水松店的工作人員。

記者:你好,是賽樂威的水松店嗎?

深圳賽樂威水松店的工作人員:這裡不是賽樂威,賽樂威臨時倒閉了,我們現在是橙樂健身。

記者:天安高爾夫花園那辦的會員卡,他都沒開業,辦的五年的卡。

深圳賽樂威水松店的工作人員:最多我們要幫你爭取的,就是用那邊卡到這邊來鍛鍊。

記者:那交了錢,這個卡一次都沒用過,店都沒開業,不能退錢嗎?

深圳賽樂威水松店的工作人員:賽樂威就是倒閉了,這個地方就是之前賽樂威的其中一家分店,另外一家健身公司把倒閉的賽樂威給買過來了。我們店就在下沙,下沙地鐵站水松大廈3樓。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金女士家小區未開業的那家分店外,賽樂威公司在深圳地區還有兩家門店,其中南山店已於今年3月停止營業。為了弄清真相,記者來到來到電話裡工作人員提供的地址:下沙地鐵站外的水松大廈,一層臨街清晰的掛著「賽樂威健身」的門牌,記者隨即來到三樓。

記者:這裡是賽樂威為嗎?

健身房前臺工作人員:對。

記者:你這裡不是健身房啊?

健身房前臺工作人員:是呀。

在三樓的健身房接待大廳記者看到,服務臺後一整面牆標註著「賽樂威健身」的英文標誌。當前臺工作人員得知記者是來了解退款事宜後,便叫來健身顧問進行接待。

記者:她的卡怎麼辦?不退啊?

健身房工作人員:五年卡?

記者:對。

健身房工作人員:她的卡可以停,可以轉到這邊來鍛鍊。

記者:不能退錢嗎?

健身房工作人員:都說了,退不了,而且賽樂威倒閉了,跟我們沒有關係。

記者:那會員遇到這種情況找誰去?

健身房工作人員:我們也沒辦法,我也不知道你們應該去找誰,你就算去法院告也好,從5月份開始有很多人去法院告,我們也沒辦法去承受那些。

金女士多次與該健身連鎖機構工作人員溝通退款事宜,一直協商未果,截至目前仍未全額退款。

消費者 金女士:後來承諾我就說幫我卡轉了,就說幫我卡轉給別人,然後退了2000塊錢,還有4000塊錢沒有未退。

前十個月深圳接預付式消費投訴1.9萬宗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近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共收到預付式消費投訴1.9萬餘宗,同比增長105.38%,其中涉及經營者停業或跑路的投訴4720宗,佔預付式消費投訴總量的26.67%。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秘書長 馮念文:比較典型的有這樣兩類情形,一個就是消費者在支付了預付款之後,發現服務的質量承諾並不如當初消費者所獲知信息,就是貨不對板,簡單講。第二種就是預付消費跑路,就消費者付的一筆款之後,這個商家消失。

預付類投訴集中在教育、美容美髮健身和攝影領域

深圳市消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有關預付費類投訴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美容美髮、健身和攝影四大領域。投訴量較多的跑路商家以健身行業和教育培訓行業為主。

深圳市消委會統計數據顯示,近兩年(2017年1月1日-2019年8月31 日),深圳市、區消委會共收到關健身行業投訴7764 宗,其中,2017年1456宗,同比增長 35.82%;2018年3730 宗,同比增長156.18%。2019年1月1日-8月31日3038宗,與2018年同期相比上漲 82.46%。整體來看,有關健身行業的投訴量呈逐年成倍增長的趨勢,越來越多人有健身的消費習慣,健身行業的消費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消費市場監督部高級監督員 楊盧燕:這個比例非常高,說明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很嚴重了,然後我們就近期就對幾個重點行業,進行一個專項的監督調查。

約一成消費者遇到過既不正常服務也不退款

專項監督調查共涉及1270名消費者,結果顯示其中有753人有過健身經歷,有約10%的消費者都遇到過既不能正常提供服務,也不給退款的問題。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消費市場監督部高級監督員 楊盧燕:在我們調查過程中,有不少消費者反映,他們在籤訂合同時候,遭遇了霸王條款,就是合同裡規定,就是我一旦辦了這個卡,這個卡是不能退換的,然後還有一些就是說,我這個卡辦完以後,我是不能轉卡的。這兩個比例的話,大概是佔整個我們調查消費者的將近五成。

問題預付卡發卡商家關門跑路佔比近四分之一

深圳市消委會的工作人員表示,近兩年有關健身行業的投訴主要集中在退費、商家跑路/關門、私教、商家轉讓、轉卡/停卡等五大問題。其中退費問題最多,佔比34.39%,其次,是商家跑路/關門問題,佔比 24.54%。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消費市場監督部高級監督員 楊盧燕:這一塊的話,消費者他們的消費金額少的就幾千塊錢,多的是好幾萬,這個金額數目也非常不小,而且對消費者的話,他們也是覺得這個損失挺大的。

深圳市消委會展開預付卡消費監督調查

深圳市消委會對預付費投訴問題比較突出的健身、家政兩個行業展開了消費監督調查。

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5日,深圳市、區消委會共收到家政服務類投訴413宗,其中2018年245宗,2019年截至7月15日共170宗,與2018年同期相比上漲了45.30%。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有關家政行業的消費內容主要有僱傭家庭保姆、保潔;月嫂、育兒嫂看護;家具、家電維修及清洗等。家政服務消費形式主要是按次消費或者年付工資及中介費等預付式消費為主。在家政行業中,預付式消費模式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家政服務行業退費難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消費投訴的熱點。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消費市場監督部監督員 梁雯舒:在這一共413宗投訴裡面,有307宗是涉及到退費難的問題,佔比是75.33%,為什麼會產生退費難這個問題就是說,首先消費者他在跟商家合作的時候,可能會一次性的付一年,或者一段時期的中介費,或者是服務費。但是在家政服務人員對他們進行服務的當中,他們可能覺得這個服務質量不達標,或者是家政服務人員的素質不過關,想要,消費者可能就想要終止合同,這個時候商家就會找出種種理由,來拒絕消費者的這個合理訴求。

深圳市消委會嘗試引入信用手段監督預付卡

近年來,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一直關注預付式消費問題,將預付式消費領域「跑路」、未按約定退還消費者預付款項的經營者,及其主要負責人推送至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通過深圳信用網公開披露。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秘書長 馮念文:那麼我們深圳消委會在這兩年開始摸索,通過信用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更多的用社會自治,用信用,用市場機制和規則去解決,讓守信的人能夠被更當的消費者認可選擇,讓失信的人寸步難行,我想這個才是一個有效的解決這類問題的解決之道。

預付式消費在全國一直是投訴熱點

自2014年以來,預付式消費一直是全國消費者組織受理投訴的熱點問題。根據從中國消費者協會近年來發布的《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消費者投訴內容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娛樂健身、美容美髮、共享單車、網約車、裝飾裝修等方面。主要問題有:降低服務質量,使用的產品以次充好,以劣充優;單方改變服務內容,降低服務標準;辦卡後隨意漲價,變相減少提供商品數量或服務頻次;發卡後藉故暫停使用或暫不開業,拖延時間,使消費卡超過服務期限而失去價值;突然關門停業或跑路,消費者無法繼續享受服務,也無法退回剩餘款項。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一部分是說有的商家他可能確實因為經營不善,可能他自身這種後來很難維持,所以他就導致這種關門的。還有的一些商家他從最開始就是打著這一種預付款的這一種旗號,他來收取大量的資金,明顯的轉移到其他的帳號,用於其他的用途,這是一種。還有的就是收了錢以後捲款跑路。

專家介紹,商務部2012年9月21日出臺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規定,企業發行預付卡需在發行後30日內到商務部門備案,並按預收資金的一定比例向商業銀行存入存管資金。可現實中,企業有沒有備案、是否存入存管資金,基本都靠發卡企業自願自律,資金使用情況更是無法跟蹤監管。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我們通常認為所有的預付費卡,預付費消費都是受這個管理辦法來規制的。但是我們的商務部門實際上它的監管職責上它有很多,比如說我們涉及到教育的,涉及到一些體育的,甚至我們現在的這種網際網路交通的。那實際上這種行業的監管呢,它又不屬於我們(商務)部門,那麼在實踐當中,可能這一些就完全的就裸露在這一種社會當中,實際上就處於一個沒有監管的狀態。

預付卡消費監管需從源頭入手

專家表示,目前我國沒有結合預付式消費特點,有針對性地對發卡主體和發卡行為進行規範,從而導致在規範預付卡的過程中缺乏可行性與時效性。預付卡發卡企業眾多,涉及多個監管部門,監管職責不明確,使一些不清楚是否具有發卡資格或明知沒有發卡資格的經營者,隨意發售預付卡,造成了現在市場上預付卡泛濫的局面。

專家表示,事後維權是被動之舉,杜絕預付卡消費問題泛濫的現象,關鍵要從源頭上監管。

據了解,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此外,一些地方也在積極探索相應的管理辦法。

近期,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等單位,起草了《關於加強預付式消費市場管理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等7份文件,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他這個徵求意見稿裡,比如說你發卡之前,你必須要到這一種有關部門去備案。而且它明確的對這個資金,明確到了比如說你這個品牌企業發卡,那麼你應該有40%的存款金是要存到銀行去的。而且要求你每個季度去上報你上個季度發卡的數量,發卡的金額,以及你經營的情況,那麼也就說監管部門對你整個運營的這個資金它是完全了如指掌的。那如果你出現了明顯的問題,那它可以是對採取一些及時的措施。

《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中規定,「經營者自營業執照核准登記之日起六個月後,方可發放單用途商業預付憑證」。「企業法人提供的單張記名預付憑證金額不得超過五千元,單張不記名預付憑證金額不得超過一千元。」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規定,經營者以發行單用途預付卡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消費者有權自付款之日起十五日內無理由要求退款。單張記名卡不得超過5000元,單張不記名卡不得超過1000元。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 陳音江:我們應該的從國家的層面立法,這樣你就對全國各地,或者各部門,它都可以在監管的時候它都有依據。然後你對經營者來說,他也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甚至你也可以對他形成一種震懾。(央視記者 王婧)

相關焦點

  • 昆明多家健身房集體「跑路」 撕開預付式消費市場「傷疤」
    據了解,「派菲特健身」的會員少則交了幾千元年費,多的交了幾萬元私教費,面對緊閉的健身房大門,只能捶胸頓足,望「門」興嘆。 事實上,遭遇老闆「跑路」的不止是健身房、美容院、理髮店和娛樂等行業,只要存在預付式消費情況的商家,消費者多少都會突遇「跑路」、預付款難以索討的現象。早在2011年,昆明市就發生了20餘家健身房老闆集體「跑路」的事件。
  • 告別年卡預付費 健身房「錢途」幾何
    健身房頻繁跑路閉店,激增的消費投訴讓健身行業迎來史上最嚴市場整頓。1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北京市體育健身經營場所預付費式消費管理細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細則》)已通過審議,預計下個月即將對外公布。業內人士認為,《細則》中提出的「不應發售有效期超過3個月、面額(預付額)超過3000元的預付健身產品」,意味著年卡預付的健身方式即將退出舞臺。
  • 健身房老闆跑路了,怎麼辦!市場監管部門教你如何避坑
    健身房倒了!我的年卡還有大半年呢!!! 最近 市場監管部門接到不少網友投訴 說自己辦了某健身房的年卡 結果健身房一夜之間倒閉
  • 商家關門跑路頻頻「閃」會員 預付式消費存在監管空白
    記者調查發現預付式消費存在監管空白,亂象頻發「辦卡可以打八折」「辦一張年卡,送一年課程」……如今,預付式消費成為不少商家「拴住」消費者的模式,辦卡充值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然而,預付式消費暗藏風險,近日多名消費者向本報吐槽遭遇商家「跑路」的情況,預付卡餘額難退。
  • 央視曝光健身房辦卡陷阱,預付消費需警惕
    去年7月,金女士在小區裡遇到了自稱是深圳賽樂威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的推銷人員,他聲稱在這個小區裡馬上就要開一家分店,預存一定金額並且在一周內辦理健身年卡就可以給很大優惠。有著健身習慣的金女士,在經過了解後,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簽署了會員合同,繳納了5996元錢辦理了一張五年健身卡。沒想到,健身房不開了……但交的錢居然不能退!
  • 健身房跑路現象頻出 行業亂象何時方休
    本報記者 劉波報導2019年10月,就讀於天津某高校的小李,在學校附近辦了一張2100元的健身年卡,不料才2個月的時間,健身房就人去樓空。據小李介紹,她算是個健身發燒友,碰到類似的事情已有三次,先後損失近萬元,其中一家還是全國連鎖的健身機構。以最近辦的年卡為例,即使在2019年11月中旬,這家健身房都絲毫沒有要跑路的跡象。
  • 健身房「跑路」找了5個部門難退費 消費者陷預付卡維權困境
    這是絕大多數手持預付卡的消費者在遇到老闆「跑路」時的第一反應。最近,家住北京市大興區的韓先生「犟」了一回,使出渾身解數「追討」餘額,但至今未有結果。預付消費,這個商業模式因為「跑路」亂象備受質疑。維權成本高、監管存盲區、「跑路」處罰輕……預付消費如何實現其健康發展?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 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現象健身房出現問題後不少消費者很難挽回損失  對之前報導的問題健身房,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回訪,發現眾多消費者至今未能挽回經濟損失。  今年6月13日,河南商報報導「舒悅健身俱樂部」還沒正式開業,老闆就聯繫不上了,160多名會員退卡無門。12月6日,河南商報記者對該健身房會員進行回訪,會員表示,健身房老闆依然不見蹤影,會費至今未退。
  • 健身房老闆收了近200萬會員費後跑路,還在朋友圈炫富
    但同年5月,華雅公司將一、二樓轉由長沙紐躍健身美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紐躍公司)經營,期限至2023年5月31日。隨後,恆大江灣原售樓部上,立起了兩塊巨大的鐵架招牌「華雅藝術學校」、「紐躍遊泳健身會所」。2019年4月開始,恆大江灣及附近周邊的居民發現,紐躍健身開始發廣告傳單招收會員,在周邊小區的業主群裡,也出現了「紐躍健身」辦會員卡的消息。
  • 健身房「跑路」前大肆宣傳 律師:不要輕易辦長期年卡應保管好消費...
    健身房「跑路」前大肆宣傳 律師:不要輕易辦長期年卡應保管好消費憑證 2021-01-14 09:48:07 來源: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花8640元買了36節私教課,才上了12節,這個健身房就『跑路』了。」
  • 剛辦打折年卡健身房就「跑路」了 這些騙術要看清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0年春節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選擇正規商超購買年貨、提高對預付式消費的警惕等,尤其是老年人群體,要防範「小恩小惠」,不要被忽悠上當。王蕊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這家健身房剛開業不久,雖然健身器材、環境並不是很好,但考慮到這是自家附近唯一一個有遊泳池的健身房,開業優惠力度也還可以,就花了1600多元辦了為期兩年的健身卡。「現在各大健身房都是實行會員制,辦理的基本上是年卡,辦的年數越多折扣越大,所以當時也沒考慮會不會跑路的事。」
  • 今年鄭州健身房跑路相關投訴548件 防跑路 只有「單次消費」這一招?
    據了解,此前中體倍力鄭州多家門店出現跑路的情況,會員們前去報案,警方同樣也是不予立案,建議進行法律訴訟。年末回顧今年跑路的健身房大多數會員遭遇維權難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了解到,截至12月5日,指揮中心今年接到關於鄭州健身房跑路的投訴就有548件,投訴數量近年來呈上升趨勢。
  • 健身房跑路、美髮店關門…如何防止花式跑路騙局?
    不妨以此次疫情為契機,儘快填補預付卡監管空白,遏制「沒人管、管不了」的惡性循環,引導預付消費模式持續健康發展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楊思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的健身房跑路了」「我的美髮店關門了」「我充值的洗衣店快開不下去了」等消息,頻現各種網站和社交媒體。預付卡由誰管、怎麼管,再次成為輿論熱點。
  • 健身房年費促銷"十年兩萬"你買嗎?跑路後維權難!
    疫情籠罩下的服務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促銷推廣預付消費被稱之為「遠水解近渴」——通過預售產品提前鎖定部分需求,緩解現金流緊張等問題。春節過後,你還會在健身房和美容院續年卡嗎?「健身房年費促銷,十年兩萬!」
  • 36節私教課才上12節 健身房"跑路"了
    2020年4月19日,家住簡陽的王女士在位於簡陽百倫廣場九樓的豪仕健身會所辦理了一張價值1509.9元的年卡;6月下旬,在店員小李的推薦下,她又充值8640元購入36節私教課。可誰知購買了私教課才4個多月,這家健身房就「跑路」了。  目前,健身房已人去樓空,前臺工作人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遇到這種情況的不只王女士一人。
  • 36節私教課才上12節 健身房「跑路」了
    2020年4月19日,家住簡陽的王女士在位於簡陽百倫廣場九樓的豪仕健身會所辦理了一張價值1509.9元的年卡;6月下旬,在店員小李的推薦下,她又充值8640元購入36節私教課。可誰知購買了私教課才4個多月,這家健身房就「跑路」了。  目前,健身房已人去樓空,前臺工作人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遇到這種情況的不只王女士一人。「我當時加入了一個維權群,群裡有400多人,都是健身房的會員。」
  • 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健身行業頻繁「爆雷」
    「開開心心辦卡健身,哭哭唧唧退費無門。」許多消費者都會這樣形容自己的健身經歷。本著強身健體、塑形鍛鍊的目的辦理健身卡,結果卡還沒到期,健身房倒是先關門大吉了,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央視就曾經曝光過這種健身房的辦卡陷阱,但直到現在,健身行業亂象依然難被遏制。
  • 這些健身房洗車店都沒開門 你辦的卡用完了嗎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不斷好轉,飯店、健身房、洗車場也在逐步恢復營業,但有市民向記者反映,一些健身房和洗車場遲遲未營業,擔心會員卡的次數沒用完,店鋪老闆就跑路了。
  • 丟下數千名辦卡消費者 杭州「成鎂健身」老闆攜款跑路
    當天還有不少會員在健身,到了晚上8時,健身房工作人員突然要求大家離開,稱這裡要停業,「工作人員給出的理由是老闆卷著錢『跑路』。我還有2年的會費沒用完,這一跑該損失多大,我就向12345市長熱線反映了情況。」
  • 昆明多家健身房跑路 市民維權無門損失難挽回
    3月底,會員們本來打算復工復產以後去鍛鍊鍛鍊,卻發現健身房已人去樓空。這家在昆明擁有萬科魅力之城和建設路協信天地兩家分店,貌似「來頭不小」的健身房同時「跑路」,讓交了錢的會員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此次被騙的辦卡會員人數眾多,損失金額少則數千,多則兩萬多元。  而連鎖店「派菲特健身」6店同關,一時間成了社會影響最大的跑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