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

2021-02-19 螺螄歷史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論及佛教在中國受到空前之高的待遇,繞不開南朝,而其中又以南梁為甚。南梁開國君主蕭衍,篤信佛法皈依三寶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那個時候,江南塔寺遍地開花,僅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塔寺就逾五百座,每一座都窮極宏麗。而雞鳴寺、棲霞寺更是成為帝都絕對的地標。因為崇尚佛法,蕭衍又被冠以「菩薩皇帝」的稱號。

蕭衍曾經四次捨身同泰寺,脫下龍袍,換上僧衣當和尚。事後皆是南梁大臣合夥湊錢,向「三寶」禱告,請求贖回皇帝。四次贖金累計整整四億錢!蕭衍的「行為藝術」到位了,同泰寺賺大了,雙贏!只是苦了大臣們。其實,蕭衍不僅坑大臣,也坑和尚。以前漢傳佛教並沒有規定和尚不能喝酒吃肉,蕭衍頒布《斷酒肉文》,禁止僧眾吃肉,開啟了漢傳佛教素食的傳統。對那些敢於飲酒食肉的僧侶,他以世俗的刑法治罪。蕭衍這一大招影響了後世佛教上千年。此外,和尚頭上留戒疤的傳統亦是始於蕭衍的傑作。

蕭衍奉佛,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其晚年經常日食一餐,過午不食,所食也只是豆羹、粗飯而已,以身作則吃素食。而且,蕭衍信佛以後,斷絕了女色,四十年無幸後宮,可憐佳麗三千,日日以淚洗面。蕭衍作為一位文武雙全、智商相當之高的皇帝,他其實是想搞政教合一,以佛治國。但這是行不通的。蕭衍的結局並不好,侯景之亂爆發後,蕭衍成了徒有皇位的傀儡,最終憂憤而死(一說是活活餓死)。當時南梁的寺廟皆以蕭衍為護法神,可這位「護法神」信了40年佛,還是落得悲慘結局。

佛教信輪迴,死去的蕭衍在六道中會輪迴到哪呢?無人知曉。但有關蕭衍前三世的輪迴故事卻很有趣,傳說蕭衍原來是條蚯蚓。

東晉時,濟南泰安的興國寺(今千佛寺的前身)裡,大通禪師關房前天井裡牆角邊上,有一條有靈性的白頸蚯蚓。禪師日日只誦《法華經》,誦經三載,蚯蚓也聽經三載。這條蚯蚓後來不幸被小沙彌誤殺。由於聽經三載,積下修煉的佛緣,蚯蚓得以轉生為人,後來出家取法名「普能」,這便是蕭衍第一世。第二世時轉生為黃復仁,生於富貴之家。第三世轉生才叫蕭衍。此輪迴故事還挺有趣,當年誤殺蚯蚓的小沙彌也轉生了,在這一世竟被蕭衍誤殺.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

南朝梁開國皇帝(502年-549年在位)

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南齊丹陽尹蕭順之之子

蕭衍不僅信佛出名,他還是一位全能學霸,在經學、史學、佛學、詩文、音樂、繪畫、書法、圍棋等方面皆造詣頗深,是難得的學者皇帝,藝術大師,要放在今天,絕對是大V,流量擔當。《梁書》記載他:「六藝備閒,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佔決,並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他很好學,從小就受到正統的儒家教育,「少時習周孔,弱冠窮六經」。

蕭衍是「竟陵八友」之一。這是當時南梁人對有文學才華的八位驕子的尊稱。因此,蕭衍的詩文才華是得到公認的。這裡舉兩首蕭衍寫的新樂府辭:

「繡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懷情入夜月,含笑出朝雲」(《子夜四時歌·秋歌一》)。「草樹非一香,花葉百種色。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襄陽蹋蹄歌二》)。鄭振鐸認為,「蕭衍新樂府辭最為嬌豔可愛」。

《隋書·音樂志》上說蕭衍「既善鐘律,詳悉舊事,遂自製定禮樂」。他曾創製準音器四具,名曰「通」。每通三弦,以推月氣。又制十二笛和十二律相應。每律各配編鐘、編磬,豐富了我國傳統器樂的表現能力。蕭衍的禮樂本事還引起過北齊皇帝高歡的嫉妒:江東復有一吳翁蕭衍,專事衣冠禮樂,中原士大夫望之以為正朔所在。

書法方面,蕭衍亦是當仁不讓,至少在善書的皇帝中排得進前幾位。後人推崇王羲之的書法,就是蕭衍一手「炒作」起來的。在此之前,王羲之的聲名往往被其子王獻之所掩。蕭衍痴迷圍棋,棋藝也很高超,棋癮來時可以通宵達旦和人對戰,廢寢忘食。在這方面,南梁一代名將陳慶之與蕭衍可謂是知己,兩人經常擺上一盤大殺四方。

由於蕭衍自身文化素養極高,又重視培育文化藝術,南梁文化發展達到了東晉以來最為繁榮的階段。《南史》作者李延壽評價道:「自江左以來,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獨美於茲。」

蕭衍遠不止有這些本事。蕭衍的政治、軍事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堪稱翹楚,「梁武帝」的諡號不是白給的。年輕時的蕭衍亦是南徵北戰,立下赫赫軍功,深謀遠慮最終推翻南齊,建立南梁。登上帝位的他,也曾一度刷新政治,使南梁蒸蒸日上,都城建康發展成為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王夫之就盛讚:梁氏享國五十年,天下且小康焉。

蕭衍出身於蘭陵蕭氏,富貴卿相之家。蘭陵蕭氏是中國古代頂級門閥之一,蕭衍能有這些成就應是不足為奇的。也正因此,蕭衍非常看不起北魏,他曾因天象「熒惑入南鬥,天子下殿走」,就赤腳下殿以應天象。之後傳來北魏孝武帝西奔的消息,得知此事的蕭衍羞慚地說道:綁著辮子的索虜也應天象嗎?「索虜」是南梁對蠻族立國的北魏的蔑稱。但北魏也還擊,稱南梁為「島夷」.南、北互相看不起對方這事,還得要隋朝來解決。

文案:葉禮武 | 編輯:廖  璐

原創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繫:

螺老師 18969909657(同微信)

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啦~

感謝耐心閱讀,喜歡一定要「在看」

每天5分鐘,成為朋友圈的歷史百科小達人

「星標」置頂不僅準時還不迷路哦!

相關焦點

  • 江南旅行:進入南朝「四百八十寺」第一廟——雞鳴寺
    「南朝寺廟480座,煙雨臺多」,是唐代杜牧唱江南春色的名句。當然也從另一個角度說,南朝時期很多寺廟的修建是因為佛教興盛,皇帝崇尚佛教,他們的后妃和公主在修建寺廟和城樓方面也很興盛。所以南朝的寺廟很多,大部分都是用木材建造的。
  • 【古詩詞鑑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許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朦朧煙雨之中。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這裡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築。煙雨:細雨濛濛,如煙如霧。
  • 【詩詞鑑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南朝遺留下的許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朦朧煙雨之中。 注釋鶯啼:即鶯啼燕語。郭:外城。此處指城鎮。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 萬佛寺造像,穿越歷史煙雨的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歷史上的南朝崇佛。整個江南寺廟林立、佛像眾多,卻在無休止的王朝更迭與歲月滄桑中都化作了塵土。只剩這一句詩歌,寫在了南朝佛教藝術史,畫面上是巨大的留白,白到天高地邈,空餘寂寥。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首詩中描繪的景象,說的就是南朝江南的盛景。彼時的南朝,寺院林立,佛法興盛。在位48年,創造了南朝經濟文化的繁盛。但晚年的蕭衍剛愎自用,沉溺佛教,懈怠政事,幾乎不理朝堂,導致了他後期的昏聵與梁朝的潰滅,最終淪為階下囚,餓死於臺城,曾經的文治武功與是非功皆淹沒於了歷史的風煙。南朝是崇尚佛教的朝代,各地建有多處廟宇,而被公認為四百八十寺之首的,便是坐落於南京雞籠山的雞鳴寺。
  • 活動預告夢回「南朝四百八十寺」2015.9.12
    活動主題:夢回「南朝四百八十寺」活動序言:唐人杜牧的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傳遍千古,詩中描繪的那個南京城滿城皆寺、處處祥和安樂的景象,的確讓人神往。主講人:馬江洲(弟子法祥,佛學棲霞公號運營者)點評嘉賓:宋羽(青年作家,南京和江蘇歷史文化研究者)主持人:許金晶(江海一蓑翁)活動流程:先由馬老師進行一個小時左右的分享,介紹「南朝四百八十寺」背後
  • 「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第一所佛寺是怎樣建立的?
    杜牧有一首名詩叫《江南春》,詩中有一句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句詩描寫煙雨朦朧的江南春景,在晚唐時期,南京城中還有很多南朝留存下來的寺院建築。南朝梁武帝崇佛,在京城(今天的南京)興建佛寺,據《南史》記載,當時南京城裡佛寺有五百多座。所以杜牧這句「南朝四百八十寺」,是說江南一帶留存著很多前朝的寺院建築。
  • 南朝四百八十寺,金陵城中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集山、水、林、寺於一體,歷史悠久,香火鼎盛,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只是應景懷古的詩句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文學的角度來說,確實是描寫江南的春景,從眼前的現實的鶯啼、紅花、柳綠、水村、山郭、酒旗一系列的有序的錯致排放,構建了一幅清晰秀美的前景焦點,然後筆鋒一轉,用虛幻的四百八十寺加深構圖的深度,塗抹一層灰色的歷史背景,在背景與前景之間加入煙雨的深邃和迷離,一幅懷古喻今的立體圖給人以呼之欲出,不呼已入的視覺享受。
  • 杜牧詩中提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排在首位的竟然是南京雞鳴寺
    唐朝詩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詩中,有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特別讓人記憶深刻。那種柔柔的朦朧之美,不知羨煞多少人。古雞鳴寺而他在詩中所提到的四百八十寺中,你知道排在首位的是那一座寺廟嗎?它又有怎樣的卓爾不凡?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今天我們講杜牧的一首名作,杜牧這首詩叫《江南春》絕句。杜牧這個人,在中國詩歌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氣的詩人。他是晚唐的著名作家,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杜牧在晚唐之所以名氣很大,就是因為杜牧的七絕寫得非常好。他七絕中間寫得最棒的是他的詠懷詩,比如說他的《題烏江亭》就寫得非常漂亮,跟王安石的《烏江亭》經常聯袂被人們提出來。
  • 「南朝四百八十寺」背後的驚人天機!
    「南朝四百八十寺」背後的驚人天機!文/聶輝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一、靈山正在大興土木 西天取經項目圓滿結束之後,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然後回到東土大唐,坐鎮白馬寺傳送真經,轉眼之間唐僧已有幾年沒有回西天靈山了。
  • 懷舊、煙雨、古寺、空境、禪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我最喜歡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古寺,青燈,煙雨,朦朧,這些詩歌中蘊含的流風遺韻,可謂是讓我的懷舊之情到達頂峰。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廣闊有千裡的江南水鄉,早起的黃鶯兒喚起春天的生機,綠葉與紅花交相纏繞在這片有千年歷史的土地。依靠在水邊的鄉村小鎮和山麓邊的城市,小酒館的酒旗在迎風招展著,飄搖著。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到底何意?古代文人們有爭議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不過就是這樣一首佳作,卻一直以來頗受爭議,尤其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兩句更是讓古今詩詞專家爭論不休。那這兩句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又會引起專家的爭論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的賞析。
  • 隱藏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罪惡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江南春》,表面上是在描繪江南的迷人美景,實則卻有深深的寓意蘊含其中。南朝時期,曾經修建了許多宏偉壯觀和莊嚴肅穆的寺院廟宇與亭臺樓閣,如今卻都杳然無蹤。
  • 遊無錫南禪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不要門票的景區
    南禪寺裡去轉悠過好幾次,它旁邊有個大市場,進市場要經過它,另一面是它在無錫乃至全國,很有名氣:南禪寺為距今一千四百五十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南朝梁帝蕭衍,崇尚佛教,在全國大興寺廟,無錫當時也興建了不少寺廟,其中有一座規模宏大的護國寺。
  • 【寺院】追溯歷史「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剎 ,來寺感悟世間的善與惡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集山、水、林、寺於一體,歷史悠久,香火鼎盛,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 帶「雨」字的詩詞原來這麼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磻溪那邊的雲剛剛升起,夕陽已經沉下西邊的寺閣,山雨就要來臨,大風狂吹,灌滿城樓。5、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雨霖鈴》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悽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6、寒雨連天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在大地上,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
  • 南京除了「南朝四百八十寺」,還是西方宗教傳教布道的聖地
    南京作為曾經「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地,千百年來佛緣深厚,也成為西方教派傳教布道的首要開發之地。400年前,義大利的利瑪竇漂洋過海來到了南京,買地建築教堂,開始了以江南為中心的傳播天主教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