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學經濟」冷熱不均
記者走訪發現,今年的「開學經濟」有別往年,除了傳統的培訓班仍然火熱、電子產品形成季節性熱銷外,校園周邊的商鋪以及外賣、快遞等業務仍然「不溫不火」;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調整完成,這些線下實體經濟有望迎來進一步回暖、升溫。
「收心」課程受青睞
8月26日下午,在解放路外文書店,王茜正和媽媽一起購買新學期的必讀名著。「孩子開學初二,學業負擔更重了。開學前上了一段時間的『收心課』,老師推薦提前購買新學期的必讀課外書。」王茜媽媽稱,為了在新學期不掉隊,上「收心課」的孩子不在少數。「一些有名的培訓機構,『收心課』全部報滿。每個家庭在這方面的投入從三四千元到一萬多元不等。」
「一放暑假,孩子仿佛成了脫韁的野馬,一個學期下來養成的好習慣全都扔到腦後了。」張琳是一名小學6年級學生的家長,孩子已經小學畢業,即將升入初中。「擔心孩子開學後一時難以適應,所以提前給他上個『收心課』,一來預習一下新內容,二來儘快進入學習狀態。」每年8月份,培訓課程報名都會迎來高潮,很多家長會為孩子選擇一些銜接課程、「收心」課程,消除孩子們的暑期「後遺症」,熟悉新的課程內容,提前進入學習狀態。
國產數碼受歡迎
手機和電腦是準大學生們的開學必備。記者在南內環街青龍電腦城看到,許多父母帶著孩子前來選購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從銷售情況來看,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比較看重數碼產品的性價比,國產電子產品越來越受到青睞。
「上大學,電腦是剛需,寫報告、寫作業都需要用電腦。」準大學生白軒告訴記者,「我身邊的同學考慮最多的是華為的產品,像 MateBook13 和 MateBook14 的配置都不錯,顏值和性價比也很高。手機一般都選 OPPO、 VIVO, 聽音樂、拍照片都很好。」記者注意到,國產數碼產品確實成為不少準大學生的首選。工作人員稱:「這幾天華為、榮耀、小米、聯想、 OPPO 的銷量激增,許多學生已經不是光看牌子了,性價比成為他們現在選擇的主要條件。在配置相差不多的情況下,多數都會購買國產品牌。」
校園店鋪待升溫
培訓班和數碼產品的火熱都源於開學經濟的「拉動」,但是同樣和開學沾邊的校外店鋪卻仍在「放暑假」。「目前除了畢業年級已返校一周外,其餘年級的學生還沒有開學,我的店基本以做學生生意為主,最近就盼望著秋季開學。現在最擔心的是學校採取封閉式管理,學生僅能在學校內進行學習、生活,那樣的話,我就得『轉型』。」晉陽街經營奶茶店的王師傅說,最近還沒看到學生,顧客都是以過路的散客為主。「希望開學以後生意能回到正常。」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學校周邊店鋪基本是「學生放假我放假,學生上學我開門」的狀態。記者隨機詢問了一名學校工作人員了解到,周邊很多店鋪都是近幾天才重新開門的。山西大學北門附近一家米粉店的師傅說,雖然學生很快就返校,但如果學校繼續採用封閉式管理,就只能主打外賣了。
快遞迴升有點慢
高校一直都是外賣小哥衝業務量的寶地。上半年,高校的快遞量幾乎跌到谷底。「外賣只能送到校門口,客戶出來拿不方便,外賣少了很多。前幾天下雨的時候稍微多一些,但是感覺也都是學校老師在點。」負責山西大學片區的快遞小哥王軍說,現在每天整體訂單量比疫情前下降不少。「以前剛開學的時候,一天快件量可以達到一千多件,這幾天每天的快件量只有一兩百件,不過還是比前段時間好些了。」
「每個學期開學季都是快遞的高峰期,快遞都可以堆成小山,可今年是什麼狀況還不太確定。」山西財經大學中通快遞收發點的張師傅說:相比疫情期間,送到學校的快遞量肯定是增加了,但是回升得比較慢。估計所有學生都返校後總量才會有一個明顯上升。記者賀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