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14日訊(記者肖楊 實習生隗薇 通訊員王穎)在人們的印象中,老師給學生的評語應該是這樣的:「該生思想進步、熱愛祖國、團結同學、樂於助人......」然而,湖北華一寄宿學校有位老師不一樣,九(13)班班主任鄭洋老師堅持每周給學生寫評語,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學生的《家校聯繫本》上已累計上千條。
「這次考試進步很大,很為你感到高興!但這並不是終點,而是你朝夢想拼搏的起點!下一階段,仍要認真對待,不可掉以輕心,努力穩住這個成績。加油!」「這段時間上課時,你都很認真、積極參與課堂,這是要表揚你的。但是通過考試,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落實不到位、比如做題時浮躁。希望在下一階段,你能更踏實更專注。加油!」
《家校聯繫本》打開學生心扉
青春期的孩子大都不願主動和父母交流,為了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促進家校溝通,形成家校合力,共助孩子成長,鄭洋老師想到了巧用《家校聯繫本》,讓它成為學生、家長、教師三方溝通的重要紐帶。
學生傾訴玩遊戲困惑
剛開始使用《家校聯繫本》時,學生記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學習情況。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小心思」了,不願對父母說的話,也願意在這裡通過文字表達。
學生史記在《家校聯繫本》上親切地稱呼鄭洋老師為「洋洋姐」,並借用「洋洋姐」名言「順境中超越,逆境中奮起」為自己即將到來的初三加油打氣。
學生沈沐溪在《家校聯繫本》的每周各科學習分析中表達了自己解題模稜兩可時該如何做選擇的困惑,鄭老師通過電腦在照片上批註道:「還是要找到做題的感覺,學會抓住主旨大意,從細節排除。」一次,沈沐溪同學與家長在親子讀書任務的書籍選擇問題上出現分歧,母子二人在每周總結中敞開心扉,解開心結,鄭老師看後親切在線點評道:「母子間的一點小爭執,有時候也是親子關係中的潤滑劑」,末尾捎帶一個微笑的表情。
《家校聯繫本》上還有這樣一則小故事:「今天,我把《爐石傳說》刪了,但是我突然發現,我心裡好像少了一塊......」上學期,鄭洋老師班上的一位學生沉迷遊戲,影響學業,家長起初溝通未果,雙方發生了一點小摩擦。經過鄭老師多次地耐心溝通,該學生最終痛下決心,把電腦裡的遊戲全刪了。「現在,這孩子的學習狀態很好,網課期間也每天保持積極的態度,每節課都緊跟老師節奏。」鄭老師欣慰地說道。
現在的《家校聯繫本》更像是一本記錄學生成長足跡的「成長檔案」,字裡行間裡透露著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和反思,家長對孩子的關愛和期望,老師對學生的肯定和鼓勵。
班上40餘名學生的《家校聯繫本》,鄭洋老師每周都要花半天的時間仔細閱讀和回復。畢業班班主任的工作任務本就很重,還要兼顧兩個班的英語教學任務,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堅持去做這件事呢?鄭洋老師說,初三的學生面對中考的壓力、不能返校的焦慮和青春期的叛逆,在這個階段更容易爆發情緒或心理問題。學生書寫的過程,其實也是釋放壓力的過程,老師通過《家校聯繫本》或家長了解到情況後,也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引導。
《家庭德育表》成特殊時期尚方寶劍
居家「雲」學習,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律性,以及親子關係是一場大的考驗。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居家「抗疫」,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多了,管教也多了,摩擦和矛盾也隨之增多。
多位家長打電話給鄭老師反映,孩子在家不聽話,上課時間偷著玩遊戲,被家長發現了還不接受批評,雙方鬧的不可開交。更甚者,上課時間把房間門關著,拒絕家長的管控。
針對這一情況,鄭老師將德育的主陣地從學校轉移到家庭,從今年3月1號開始著手設計並實施《家庭德育表》,邀請家長對學生的作息、學習狀態、電子產品使用、體育鍛鍊、家務勞動等五個方面的行為進行量化評分,鄭老師認為學生在家也不能少了德育,通過掌握學生在家的情況,也方便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地關注和溝通。
事實證明,鄭老師的這一舉措,效果明顯,既建立了班級統一的行為準則,又減少了親子矛盾,還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居家學習習慣。
史記媽媽在給鄭老師的反饋中寫道:「自從鄭老師推出了家庭德育分制度,(史記)每天都能參加體育鍛鍊,按時作息,偶爾一次的偷懶,我就開玩笑說,今天我要扣你德育分啦......」
鄭老師所在的班級多數家長反饋,自從推行了家庭德育分制度,孩子們雖然在家裡上網課,但是依然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早讀時大聲朗讀,課上踴躍回答問題,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德育和家庭德育的雙結合,讓老師和家長配合得更默契,更有助於學生的成長。
「洋洋姐」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在英語教學方面,鄭老師說她不是一個因循守舊的老師,不喜歡一成不變。疫情期間,鄭老師每天課前都會給學生放英文歌,後來變成了學生們的「點歌臺」。此外,鄭老師還每天堅持給學生播放China Daily的新聞,課堂上十分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經常給學生分享疫情有關的正能量的視頻、詞句等。
小標三孩子們親切喊她洋洋姐
鄭洋老師對工作事無巨細,每天像陀螺一樣轉著,但是卻很少有時間能停下來好好陪陪孩子。1月23日武漢「封城」後,鄭洋老師和先生分隔兩地,她帶著兩個孩子被隔離在父母老家。「空中課堂」開課後,正在上小學的大女兒,也要開始上網課。由於時間和設備有限,她不能像別的媽媽那樣,陪著孩子按時上課,只能在學生大課間的時間,趕緊拉著女兒一起看課程回放,作業也只能用手抄寫後,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陪女兒寫。剛上幼兒園的小女兒多數時間,只能跟在媽媽身邊,自己塗塗畫畫......
人們常說,教師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鄭洋老師卻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偉大,她說,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會無怨無悔,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關心和幫助學生,只要心中有愛,就一定能成為照亮學生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