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說法,稱為「小年朝」,有很多禁忌,如不宜出門拜年、要早點睡覺等。古人的說法今人不管,但經過了前幾天的狂歡後,朋友們應注意休息。
正月初三的習俗-初三禁忌
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外出,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因「赤口」的傳說,正月初三一般人們不會外出拜年,以此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經歷了除夕和初一的熱鬧不免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早睡遲起,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須早點熄燈睡覺,好好調理身體,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
正月初三的習俗-祭祀神明
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營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正月初三俗稱「穀子的生日」,一直流傳於民間,在這天家家戶戶會祈年,且禁食米飯,不然來年會影響穀物收成。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共聚過年,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正月初三的習俗-禁食米飯
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漢族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因此人們習慣在這一天裡不殺豬,如果當日天氣好,則當年的豬會長得膘肥體壯,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正月初三的習俗-不殺豬
「過完年,回娘家」是春節的傳統習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時間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臺、萊蕪、聊城等地,卻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稱大年初三為「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
|責任編輯:鍾梅||廣告投放、新聞爆料:13324962919
|來源: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