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4+MPS+N 臨沂城投構建三項制度改革新模式

2020-12-23 魯南網

自改革開放以來,三項制度改革作為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途徑,已走過了20餘年的探索實踐歷程。歷史和實踐都證明,國有企業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事關國企員工的切身利益,是國有企業激發內生動力、持續釋放創新發展活力的關鍵「關鍵一招」,也是打造國企新樣板、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作為市屬國有獨資大型骨幹企業,臨沂城投集團始終堅持改革創新,大膽嘗試和探索三項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與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相適應的勞動、人事、分配機制,著力破解改革難題,助推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集團及70多家權屬企業領導幹部公開競聘上崗率為100%,集團總部人員編制精簡控制在100人以內,所屬權屬企業績效工資佔總薪酬比例均超過50%以上,中長期激勵導向得到了較好踐行,三項制度改革成果已在集團落地開花、有序推進,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今年,市委、市政府將「深化全市國有企業三項制度改革,推動『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增能減』」作為全市年度國企改革重點任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列入全市經濟工作會議重點工作任務。臨沂城投集團被市國資委列為全市三項制度改革兩個試點企業之一,按照市頂層設計相關文件規定要求先行先試。日前,臨沂城投集團專門召開三項制度改革工作推進會議,對改革工作進行再強調、再部署、再安排,也全面拉開了集團進一步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的大幕。

突出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搭建起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

年初,臨沂城投集團專門成立三項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按照市國資委有關部署要求,結合集團及權屬企業實際,突出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在總結原有改革成效基礎上,探索了「1+3614+MPS+N」三項制度改革新模式,選取集團總部和權屬6家不同類型企業(1+6),先行試點,上下聯動、同步推進,著力激發廣大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助推集團高質量發展。

「1」即以《集團三項制度改革總體方案》為總綱領,全面指導集團三項制度改革推進實施。「3614」即「三化、六體系、十四項機制」,明確了集團三項制度改革的3大核心任務、6大實施路徑和14項工作機制。「MPS」即行政管理序列(M)、專業技術序列(P)、操作技能序列(S),其中每個序列包含6級「24個臺階」,最大限度引導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的路徑和方向,確立員工發展與集團發展相統一的晉升體系。「N」即圍繞改革總體方案配套出臺30餘項制度及方案,確保三項制度改革落實落地、改出成效。

突出崗位管理優化和人才體系建設,加快實現「優者進劣者退」

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員工,企業轉型升級需要用工質量的升級。改革中,臨沂城投集團從人員「管」「用」「培」「出」四個環節著手,通過建立科學的崗位管理體系和人才管理體系,全面深化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市場化用工機制,暢通進出渠道,形成員工正常流動機制。

科學化的「管」。依據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按照集團化管控、專業化管理、集約化運營原則和「簡政放權、界面清晰、精幹高效、一專多能」改革原則,從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定責任(即「四定」)入手,全面推進組織模式變革,對集團總部及13個權屬企業「四定」進行全面優化完善。在機構設置上,對職能交叉、相近、重複的部門進行合併,減少管理層次,原則上管理層級控制在3級以內,權屬企業內設部室不超過7個;在編制定員上,推行一崗多責、一專多能,構建科學化的崗位管理體系;在崗位管理上,建立崗位職責編制辦法、崗位評估技術標準,實行覆蓋專業知識與技能、溝通協作能力、工作複雜程度、勞動強度、工作環境和貢獻係數等9個維度的崗位價值評估體系,形成「一崗一書」,為集團人才招聘、幹部選聘和績效考核提供重要依據。

多元化的「用」。突出總量控制,根據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做好勞動用工中長期規劃管理,啟動戰略規劃、經營管理、工程設計等核心人才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編制,同步配套建立完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人才激勵機制,提高整體管理水平,為「百年城投」夯實人才基礎;突出存量挖掘,規範集團內部轉崗、調動、外派、掛職等人員調配方式,建立集團內部人力資源市場調配機制,引導權屬企業之間員工流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並在服務型、生產型等大眾化行業及崗位,實行勞務派遣用工、其他主營業務外包用工等多元化用工管理;突出增量擴大,落實《人才引進管理辦法》,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人才遴選、政策性安置等人才引進方式,加大核心人才、骨幹人才、急需人才等新鮮「血液」輸入力度,將人才向市場開發、技術研發、生產經營等關鍵業務領域聚集,不斷優化員工隊伍結構。

前瞻性的「培」。建立人才盤點識別、人才庫動態管理、人才培育培養等機制,依據「勝任力素質能力模型」,進行人才雷達搜索;建立「人才九宮圖」,確定高潛力後備人才,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梯隊。建立專業序列「內訓師」「雙導師」制培養方式,力爭用3年時間培養100人規模的企業內部的優秀內訓導師;全面啟動「六個一百」人才培養工程,完善分層分類培訓,對優秀人才給予培訓、深造、國際交流等形式的獎勵和資助,鼓勵中青年骨幹人才帶薪學習、帶薪攻讀學位。

制度化的「出」。推進市場化用工,打破身份界限,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為核心、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制度,推行以勞動合同制用工為主、以勞務派遣用工為輔的用工形式,合理控制人員總量,依法與員工籤訂勞動合同,明確試用期轉正、期滿續籤和不勝任崗位要求等認定標準,做到應籤盡籤,在企業與員工之間建立市場化的勞動契約關係,暢通人員「出」的渠道。

突出契約化管理和流動化任職 ,加快實現「能者上庸者下」

能上,就是選賢任能,使能者得其位、盡其才;能下,就是新陳代謝,優進劣退,是一種淘汰機制,更是一種活力機制。健全剛性制度、狠抓落實,正是推動能上能下的重中之重。臨沂城投集團從制度層面明確了可衡量、可比較、可操作的「能上」標準,亮明了紅線、懸起了戒尺。

樹立「用」的標準。集團始終堅持黨管幹部原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國有企業領導人提出的「對黨忠誠、勇於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20字要求,樹立「重實幹、評業績、看品行、用能人」的選人用人導向,突出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五個過硬」,大膽啟用政治強、紀律強、衝得上、拿得下、敢於擔當作為的「李雲龍式」幹部。集團黨委每年對總部及權屬企業領導班子成員進行集中調整,近年來新提任重用幹部55人次,交流任職46人次,新提任幹部中80後、90後佔比90%以上,幹部隊伍的年齡結構得到明顯改善,更加富有朝氣和活力。

暢通「上」的渠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為暢通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和一線骨幹員工職業發展通道,臨沂城投集團出臺了《MPS職業通道管理辦法》,構建行政管理序列、專業技術序列、操作技能序列的MPS三通道幹部培養路徑,設置首席專家、首席工匠等非管理序列「專業幹部」,推行「全員持證上崗」及「學歷全覆蓋」,實現三支人才隊伍縱向、橫向「雙向」貫通,激勵專才更專。目前,集團已在權屬陽光熱力探索試點了全市首批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涉及電工、水生產處理工、工業廢氣治理工、鍋爐運行值班員、發電集控值班員5個工種,92名職工參加考評,取得了較好成效。同時,積極拓寬選拔視野,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三級或混合所有制企業,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探索推進職業經理人改革。目前,累計市場化選聘經理人15人,90%以上為80後。

明確「下」的標準。近年來,臨沂城投集團黨委著力聚焦領導幹部「不能為、不願為、不善為」等問題,先後對多家企業管理經營不善、綜合考核排名不好的權屬企業領導班子進行了組織調整,對15名領導幹部調整領導崗位,延長試用期1名,幹部「能下」的通道基本形成,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危機感、責任感顯著提升。此次改革中,將對中層以上幹部實行契約化管理,構建「一崗一考核」「一人一張表」的差異化考核機制,對於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未達完成底線、連續兩年考核結果不合格、任期綜合考核評價不稱職的幹部,及時予以解聘、易崗易薪,做到「上」之有憑,「下」之有據。同時,實行幹部管理執紀監督、任期內經濟責任審計、離任審計等方式,全面監督幹部履職情況,在資金運作、生產經營、重大投資、物資採購、產品銷售、收入分配、用人決策和廉潔自律等重大問題上給予嚴格約束。

建立「動」的常態。為加快培養年輕幹部複合型人才的「活水源頭」,臨沂城投集團制定出臺了《人員調配管理辦法》,結合產業實際和個人特長,建立起集團與權屬企業雙向任職交流機制,多崗位多職能多環境錘鍊幹部,全面提升人員綜合素質和能力,堅決避免「一崗定終身」。自2018年起,集團已先後對總部與文旅、能源、地產等6個板塊、50多名中層以上幹部進行了輪崗交流,每年幹部交流輪崗率不低於15%。同時,實行人才入庫「動態」培養,通過評聘考核委員會「三考一聘」程序,每年評聘排名前10%人員進入集團人才庫,優先作為今後選拔任用後備人才。截至目前,入庫專業後備梯隊人才達到310名,實現人崗相適、人盡其才。

突出差異化薪酬和激勵型績效,加快實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臨沂城投集團成立之初沿用的是事業單位工資體系。隨著國企改革進程不斷加快,國有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集團自2016年設立薪酬和績效考核委員會,開始就如何適應市場化運作並建立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體系進行不斷摸索和實踐。2017年起,全集團實行「寬帶薪酬制」,增加「晉檔加薪」模式,引入「績效薪酬」,逐步形成「以績取酬」的考核文化。2020年,納入三項制度改革試點後,集團又進一步拓寬職位晉升通道,加大工資總額調整力度,出臺系列薪酬績效管理制度,確立了以「崗位績效工資制」為主體,「銷售提成制」和「年薪制」等為輔助的薪酬體系。

堅持薪酬分配「差異化」。一方面,建立績效係數差異化機制,綜合考慮行業、企業、崗位、工作複雜程度,合理拉開不同崗位員工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向優秀人才、骨幹人才、一線崗位適當傾斜,探索推行項目部、車間一線員工增量增資、穩量穩資、減量減資等機制,進一步調動一線幹部職工積極性,鼓勵人員到「苦髒累險」「急難險重」崗位鍛鍊。另一方面,推行工資總額與企業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兩掛鈎」,根據企業的功能性質、發展戰略、發展周期、行業特點等,做到工資總額與效益、效率同向聯動,通過歷史數據測算,建模確立標準績效工資總額與經營考核得分、勞動生產率的相關關係,工資總額的增減幅度控制在-10%到+15%。

堅持薪酬結構「靈活化」。近年來,臨沂城投集團堅持「崗位憑能力、收入憑貢獻」的薪酬激勵導向,取得了較好成效。目前集團高管績效佔比約70%,集團中層及權屬企業班子績效佔比約60%,集團中層以下績效佔比約50%。下一步,將繼續加快完善市場化的考核和分配體系,加大績效薪酬佔比,根據員工職位的貢獻度,針對不同的職級設置不同的績效薪酬比例,原則上職級越高,該職位績效薪酬佔比越大。同時,探索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的分配方式,對於關鍵崗位人才,將按照高於行業和市場平均水平確定薪酬;對新領域新實體的創新人才,探索實行股權激勵、崗位分紅、項目分紅等;對急需引入的緊缺人才,實行協議工資制。通過靈活化的薪酬結構,全面減少大鍋飯式的薪酬發放,將節約下來的工資向苦髒累險、關鍵崗位、骨幹人才、急需人才傾斜,向成本節約、效益提高的企業傾斜,真正體現出來效益好、收入高,效益差、收入低的理念,能升能降、能增能減,形成與企業的命運共同體。

堅持考核方式「多元化」。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建立多元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針對員工個人,實行人人有指標,人人要考核,對全部聘任管理人員進行任期考核,根據崗位職責和工作分工,按照定量與定性相結合、以定量為主的導向,確定每位管理人員的考核內容及指標,對考核評價結果排名末位或者連續兩年排名靠後,經分析研判確屬不勝任或者不適宜擔任現職的,進行組織調整;對權屬企業,按照經營指標層層分解的模式,通過經營管理層績效目標責任制與幹部契約化和任期管理配套實行,實現領導幹部薪酬與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緊密掛鈎,真正打破「大鍋飯」。

「三項制度改革不是一次性的改革任務,而是一個持續改進、不斷調整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在當前這樣一個大變革、大調整、大轉型的關鍵時期和特殊階段,通過三項制度改革再蓄能、再發力、再提速,必將為集團『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動能。」臨沂城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管恩犁說道。

面向未來,臨沂城投集團正在向「千億級」國有企業大步邁進。集團將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國資委堅強領導下,堅持「咬定青山不放鬆」,一步一個腳印,在實踐中摸索、在摸索中前進,以會戰的勇氣和必勝的決心,全面打好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這場戰役,助力企業人才激勵、活力激發、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臨沂實現「由大到強、由美到富、由新到精」的戰略性轉變貢獻城投力量。

臨報融媒記者 李萍

相關焦點

  • 某國企三項制度改革的實操攻略
    三項制度改革是本輪國企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部署。三項制度包括:人事制度、勞動制度、分配製度,是企業經營管理機制中最根本的制度。
  • 建諮集團召開「三項制度」改革推進會
    會議再次學習了十一師「三項制度」改革現場推進會精神,所屬金圓房產公司、諮詢管理集團、園林公司、天昱能源公司、中億石油公司作了交流發言,討論審議了《建諮集團「三項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少軍在總結講話中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在思想上,必須充分認識「三項制度」改革是當前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緊迫任務。強調改革國有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是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關鍵因素。
  • 投控公司、深圳國際入選國家「雙百行動」三項制度改革評估A級企業
    自2018年國家啟動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以來,投控公司、深圳國際大膽探索、銳意創新,持續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近日入選國家「雙百行動」三項制度改革評估A級企業,獲得國家通報表揚和宣傳推廣。一是深化市場化選人用人改革,激發企業領導人員新作為。
  • 臨沂城投集團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臨沂城投集團下屬各權屬企業嚴格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集團黨委的決策部署,在毫不動搖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全力以赴確保生產經營穩定運行。城開遠大:上好"復工第一課"按照集團「疫情防控不鬆懈、復工復產不遲緩」的總要求,城開遠大緊緊抓住人員返廠第一課這個關鍵,統籌抓好當前生產、疫情防控和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結合當前實際,積極對接駐地教育資源,2月23日晚,公司組織全體員工線上學習了「企業復工安全生產第一課」,260餘名員工進行了線上學習、考試,效果明顯。
  • *ST金正:將獲臨沂城投和臨沭城投戰略投資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ST金正12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當日與臨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臨沂城投集團」)、臨沭城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臨沭城投集團」)籤定戰略合作協議。臨沂城投集團、臨沭城投集團將與公司在戰略投資、戰略支持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通過優勢互補,實現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 構建新動能主導臨沂經濟發展新格局
    高新技術企業突破700家,1—11月產值佔比達39.9%。創新開展「直播電商+專業批發市場」新模式,臨沂商城近10萬商戶開展線上經營,5000餘商家從事直播帶貨,順和直播電商科技產業園、雲智谷供應鏈直播小鎮等園區加快發展,快手平臺註冊用戶700多萬、數量居全國第一;成功創建「全國快遞示範城市」。
  • 打好東京奧運 抓好協會改革 中國田協探索發展新模式
    12月1日,中國田徑協會在廈門召開第九屆代表大會五次會議。在協會改革方面,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全面提升治理能力。2020年協會組織修訂和新增協會制度共110項,其中內部管理制度56項,外部制度54項,體制機制的完善在協會實體化改革運行的起步之年為協會改革走出第一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三項制度」顯成效 ——崇明區堡鎮探索建立法制審核新模式
    【創新實踐】法制審核促規範 「三項制度」顯成效 ——崇明區堡鎮探索建立法制審核新模式 2020-12-18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蒙城公司著力深化三項制度改革 激發乾部職工積極性
    ——訪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甘業平  記者: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推進三項制度改革主要有哪些做法?  甘業平: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工作會議要求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推動各單位建立以崗位聘任制為核心的用人機制,激發各層級人員的積極性。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全面落實公司人力資源工作部署,以優化提升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人力資源三年行動計劃為指南,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
  • 三項制度改革案例:中遠海運集團的實踐與創新
    自改革重組以來,中遠海運集團應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挑戰,各項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連續虧損多年的航運主業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實現了扭虧為盈,經濟效益實現穩步上升。通過進行三項制度改革,逐漸建立與企業實際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選人用人機制與激勵約束機制,實現關於全面深化國企改革「2+N」模式。
  • 烏海電業局客服中心召開「三項制度」改革宣貫會
    烏海電業局客服中心召開「三項制度」改革宣貫會 發布時間: 2021-01-07 10:06:23   來源:  作者:米海坤、陳洪         1月4日,烏海電業局客服中心召開「三項制度」改革宣貫會,旨在統一思想
  • 國土資源部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再動員
    國土資源部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再動員再部署要求全面覆蓋深度融合壓茬推進,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利修法惠群眾的制度創新成果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延期一年、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到33個試點地區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延長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三十三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期限的決定
  • 臨沂經開城投獲準發行12億公司債 主要資金用於華為項目
    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臨沂經濟開發區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獲準發行公司債券12億元,所籌資金10.08億元用於華為大數據及雲服務中心、孵化器項目,1.92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臨沂經開城投今年以來充分發揮「城投債」的直接融資效應,不斷優化融資結構。經濟導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3月27日,該公司非公開發行公司債(第一期),規模6.5億元,票面利率7%。這筆發債資金首先用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臨沂經開區城市開發和重點項目建設。
  • 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北大荒集團八五九農場積極貫徹落實「三項制度」改革要求,以市場化為導向,以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為目標,著力打造員工能進能出、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的新機制,通過健全管理梯隊建設、改善人才結構等舉措,逐步實現「崗位增值、員工增收、企業增效」的改革目標。
  • 臨沂城發集團赴海晏調研對口支援工作
    臨沂城發集團赴海晏調研對口支援工作7月23日至25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東春率隊赴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考察調研援青工作。海北州委常委、海晏縣委書記董玉毅,海晏縣政府副縣長、公安局長賈海亮,海晏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李慧青,臨沂市第三批援青幹部、海晏縣住建局副局長楊錦囡等先後參加調研。
  • 國網曹縣供電公司:落實三項制度改革,優化幹部隊伍結構
    中國山東網12月7日訊 (通訊員 劉秀忠) 近年來,國網曹縣供電公司緊緊圍繞「增強活力、提質增效」,立足問題導向和市場導向,以三項制度改革為抓手,以全員人力資源管理為主線,以市縣一體化管理為重點,著力構建以效率效益為中心的組織運行機制,以賦能激活為驅動的員工發展機制
  • 廣東政企合作構建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通訊員 粵仁宣1月7日,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推進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助推「廣東技工」工程高質量發展。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騰訊集團負責同志出席活動。
  • 國土資源部黨組會部署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
    2月9日,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姜大明主持召開第5次部黨組會議,聽取2016年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總結,並就2017年工作安排提出要求和部署。會議指出,2016年是農村土地徵收、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關鍵一年,33個試點地區三項試點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積極進展,成效初步顯現。
  • 潼南供電公司三項制度改革增強企業新活力
    近年來,潼南供電公司圍繞「暢通崗位退出通道、實行崗位契約機制、完善績效考評體系」三個方面,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並在細化用工策略、優化組織架構、深化績效改革等方面進行探索,不斷增強企業活力。打破「大鍋飯」收入能增能減去年12月29日,潼南供電公司小渡供電所在該所績效公示欄上張貼了12月份的績效公示名單。
  • 福建明溪供電:「三項制度」改革 持續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15日電 (葉秋雲 張德先)為增強幹部職工內生動力,克服公司人力資源短缺問題,國網明溪縣供電公司持續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全面建立「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用工能進能出」的管理新機制,為企業高質量趕超發展激發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