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四面而起的楚歌,好似輓歌一般就深入項王的心。
諸王並稱,楚漢分界,已經要結束了。
這一晚,是最後的時間了。
這會是他的最後一場仗,也是史書上會記載的關於他的唯一一場敗仗。
……
喚醒沉睡戰士的楚歌,是項王心中的一塊軟肋,這江東剩下的各位兄弟,怕是再難回到故土了……
在他的心中,楚地怕是已經淪陷。
但,這場仗,哪怕是已經註定好的結局,就是失去一切,這都必須要打。
月下起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歌: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這月下悲歌,隔江猶唱楚聲。
歌盡,拔劍自刎。
悲聲已止,這悲涼未盡。
但人已死,只能入土為安。
僅剩下的就是那800多人的壯士。
夜中,急行的隊伍無視著夜晚的黑暗而行走,心中的希望,也在這路途中漸漸的磨滅,關於天命的想法一旦有了便已經深入。
天亮後的追兵,讓渡過淮河後就僅剩下100多位騎兵能夠跟上隊伍。
這位所向睥睨的霸王,在逃至東城的那一刻,開始了自己的決死之戰。
執著於自己最後的倔強的霸王仍是所向無敵,至於無人可當之境地,但仍是絕境。
「這場仗,是天要亡我,並非我的問題。」
說完,還向著部下證明了自己的說法。
這一路斬至烏江亭,而烏江亭的亭長早已經在此等他,等著接他回江東,至少還可以東山再起。
項羽心中已經沒了戰意,至少這一回去,他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送了座下的烏騅馬送那烏江亭亭長,死戰到底。
負傷數十處,卻遇見故人。
再戰,亦是死,不若成全故人的名利。
畢竟,就自己這顆項上人頭也值個黃金千兩,已經萬戶侯的爵位。
一代霸王,自刎烏江,成全的是幾個小輩。
劉邦,贏了這場仗,他是歷史的贏家,他贏得了一個時代。
項王輸了,部下,女人,甚至是自己,都搭了進去,但他贏得了一個精神印記。
從巨鹿之戰的以少勝多開始,他就從未敗過,一生只嘗一次敗果,亦是最後一次敗果。
項羽很驕傲,或許他的結果正是應了那句驕兵必敗吧。
他的亞父對他提的意見在鴻門宴上全部化作了泡影。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這句話應驗了。
其實環顧項羽的一生來看。
除了結果,他都是成功的。
也算得上的年輕有為,一個好的家庭,一個好的運氣,甚至說一群還算不錯的盟友,以及一個適合他的時代,他,真的,活在了一個真正屬於他能留下名號的時代裡。
他一生的過程都成功了,甚至已經到達了多少人不敢想的高峰。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司馬遷把他寫入了《本紀》,歷史更有不少人寫過關於他的作品。
最終的項王,是活成了一個記憶一個精神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