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最感謝的並不是老婆,而是弟弟王天樂

2020-12-17 毛妹日記

說到路遙和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即便是沒有讀過這本書,也一定知道這本書和他的作者響噹噹的名號。最近兩年這本書經過時光的洗禮又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作者路遙的貧苦經歷和這部作品貼合人心的社會題材讓這本書又一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連飯都不會做的路遙,憑什麼寫出《平凡的世界》?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背後的故事,眾所周知。路遙可以算得上是有史以來過得最窮最慘的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這個來自陝北的農民小夥自小就稱得上一個「家境貧寒」。即便是用生命寫出了驚豔世人的著作也沒辦法改變自己貧困的處境,就連去北京領茅盾文學獎的路費都拿不出來。當時路遙沒有路費去領獎,弟弟王天樂給他借來了錢,路遙卻罵了一句:「日他媽的文學!」

你可知道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文人,為什麼會爆粗口?其實對很多中國近現代的作家來說,文學創作都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不像我們現在國泰民安重視文化教育。當時的國家正處於發展階段,許多人連吃飯都成問題。

這樣的大環境對於當時的文學創作是非常不友好的。數不勝數的知名作家都在當時因為沒錢吃飯、沒錢看病過著貧苦的生活。但偏偏又湧現出了像路遙這樣不畏時艱堅持創作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讓這本《平凡的世界》變得不再平凡。蔣方舟就曾在自己供職的《新周刊》中發表長文,說「人民作家」路遙,是「最後一位文學的殉道者」。

曾經有一個網站推出了一項調查,在「你認為最具悲劇性的當代作家」這個問題上,78%的票給了路遙「對你人生影響最大的當代作家」此選項,89%的讀者還是投給了路遙;而最後一個選擇,「你認為誰堪稱當代最傑出作家」,依然有72%的網民選擇了路遙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最感謝的並不是老婆,而是弟弟王天樂

說到路遙的胞弟王天樂,那就不得不說起他為這本書所做出的貢獻。在路遙最窮的時候弟弟東拼西湊為他借錢,最病重的時候弟弟忙前忙後悉心照料。就連死後也是弟弟親自打理一切後事。

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後,路遙就在書的扉頁寫上:謹以此書,獻給我的弟弟王天樂。

遭到王天樂堅決反對,他說:「我絕不會跟上你出這受罪的名。如果你這一寫,我在這個世界上就活不成了。人家一看,路遙的弟弟跟上他哥也想出名,我才不做這種好看而易碎的花瓶。」路遙說:那我再想一想。

最後就寫成: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王天樂的理想很小,不想出名,不想當官,最大的願望是努力工作,讓自己的父親因他而活得光輝燦爛,這個理想簡單而充實。

所以其實王天樂就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孫少平的原型。

其實路遙為什麼留下的更多的是積極的作用

馬雲在第一次高考落榜後,曾經一度很消沉,他說:「18歲時,我是登三輪車的零工,是路遙的小說改變了我。」

就連SOHO創始人潘石屹也說:「路遙《平凡的世界》我看了7遍,每次讀的時候都是我最困難的時候,他給我很多力量,尤其是愛的力量,我感覺路遙就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的知己;他永遠活著,並且活得很健康。」

更有最近大火的小花佟麗婭也說這本書帶給她很大的觸動:「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

《平凡的世界》以農村人孫玉厚一家為主線,講述了在當時孫家兄弟及知情們命運的交錯,展現了時代變遷中傳統與理想、交織著激情與溫情,純淨而深沉。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這本書那麼我強烈建議你去閱讀一下,很多人之所以推崇這本書就是因為在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遙給一些平凡的人帶來了希望,勇氣和光亮是不能夠忽略的,他讓我們知道我們是誰可以走到多遠。

只要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到全套書籍全套三本,平均每本只需要一頓午飯錢,千萬不要錯過這本經典書籍。

相關焦點

  • 路遙用生命創作的《平凡的世界》!細讀後就像完成人生的救贖
    看到這一點,我遇到了在許多文章中提到的王天樂,他是路遙的弟弟。路遙對他表示最感謝。路遙7歲那年,父親帶路遙到延川縣的叔叔家中探親。父親說我明天要出去趕,下午再回來。年輕的路遙知道,一旦父親把他從叔叔的家中帶走,他就不會再回來了。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病早逝,年僅42歲。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該作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本文為你記錄路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 《平凡的世界》得茅盾文學獎後,路遙說了段話,如今讀仍令人淚目
    多年後,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用「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喧譁不止的永遠是自視高貴的一群」一句話,定義了生活的勇士。在筆者看來,兩人說的精神內核是一樣的,平凡的人,平凡的人生,不凡的勇氣,這是就是平凡世界裡的強者。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公布了獲獎名單,終於路遙憑《平凡的世界》得到了這個對他來說意義很大的獎。
  • 路遙病危,妻子卻再三讓他籤離婚協議書,路遙弟弟:十分理解嫂子
    當初很多人批判林達絕情,但是路遙的弟弟王天樂卻說:「我十分理解嫂子林達,作為一個女人,當一名作家的夫人是十分不容易的。天下女子就是找一個農民也不要找作家為丈夫。當作家可能獻出生命,但當作家的夫人同樣要經受普通女人無法容忍的各種心靈災難。」
  • 天才詩人落魄時寫首詩,被路遙用在《平凡的世界裡》,感動許多人
    在路遙離近7年後,他的胞弟王天樂先生曾寫用一篇《苦難是他永恆的伴侶》來紀念哥哥。一路陪著哥哥完成《平凡的世界》後,王天樂稱自己從路遙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真正的作家不是人當的!是的!正是因為是真正的泣血之作,所以《平凡的世界》雖語言平凡,但卻影響了千萬讀者。一部《平凡的世界》共百萬字,文中金句頻出,但令筆者印象最深的還是女主人公田曉霞在火車軌道上,給孫少平念的一首很驚豔的詩。此詩名叫《囚徒》,被路遙用在《平凡的世界》後,感動了不少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並非本土詩歌,它出自俄國天才詩人普希金之手。
  • 《平凡的世界》誕生記
    一大早,王天樂就被兄長路遙喊醒。路遙:「快收拾東西,我們馬上離開西安!」王天樂一驚:「發生什麼事了?」路遙:「先去火車站再說!」王天樂莫名其妙,簡單收拾了一些行李,便跟著兄長出了門。到了火車站,路遙臨時才決定要去蘭州,買了兩張站票上了車。在火車上,因為人太多,兄弟倆幾乎沒有「容身之地」。無奈之下,路遙找到列車長,拿出自己的證件,說希望能補買兩張硬臥票。彼時,路遙已經憑藉小說《人生》成了家喻戶曉的大作家,但是大多數人只知道路遙的名字,並不認識他這個人。
  • 《平凡的世界》背後令人感嘆的人生,彌留之際為何妻子絕然離去
    1991年,《平凡的世界》獲得了中國文學的茅盾獎,但是到了1992年,眼看要熬到了的路遙病倒了,就像世界感到嫉妒當他才華橫溢時,發生了很多人沒想到的事情!由於路遙的病情危急,他的妻子林達從來沒有來過醫院照顧他.唯一的出現是離婚協議..
  • 路遙去世前的樣子:強勢妻子扶他起床籤字離婚,閉目前還喊著爸媽
    導語:路遙死前3個月全過程:強勢妻子扶他起床籤離婚書,與弟弟斷絕關係,閉目前還喊著爸媽……。《平凡的世界》裡有一段話讓很多人產生共鳴,路遙說:「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兩個字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在路遙眼中,親戚是不值一提的,這在《平凡的世界》中也有多處描述親戚不如朋友。路遙的一生就是如此,童年被父母拋棄、成年後被初戀拋棄、如今快死了還被迫籤字離婚、又與弟弟宣布斷絕關係、連女兒也無法原諒自己。
  • 死於42歲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他為何把筆扔出了窗外?
    ▲《平凡的世界》 路遙在銅川煤礦路遙念完小說集後,含著淚說:「侄子,你要,著作最先能這般打動我,相信它一定能打動造物主。」有些人追憶那時候在被窩裡打手電讀《平凡的世界》時的場景:「沒有一晚並不是讀得心潮澎湃,且潸然淚下。」做為一部危害了三代我國人的文學經典,近十年來,《平凡的世界》總銷售量已提升1800部書,並以每一年三百萬冊的銷售量增長。
  • 路遙和林達被浪漫的愛情衝昏了頭,沒想過現實的婚姻會遇到問題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路遙因寫作《平凡的世界》嘔心瀝血,病倒了,隨後查出肝癌。但是,路遙生病期間,林達沒有照顧過一天,她的這個舉動遭到不少路遙親戚、朋友、同事的指責。奇怪的是,林達從來沒有為自己辯解過一句。後來,路遙的弟弟王天樂實在看不下去,站出來說出了路遙和林達關係的真相,他說:「我十分理解林達,她不知提出過多少次要離婚了。
  • 路遙去北京領茅盾文學獎,連路費都拿不出,只能找人借錢
    無奈之下,路遙只好給在銅川礦務局當採煤工人的弟弟王天樂打電話,請他幫忙。 路遙家裡兄弟姐妹很多,弟弟王天樂與他關係最好。路遙在陝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的文學刊物《延河》雜誌社當了編輯後,通過關係把王天樂「農轉非」,還為他找了一份正式工作,雖然只是一名煤礦工人,但足以讓許多人羨慕。後來,路遙又想方設法將弟弟調到一家報社當上了記者。
  • 【原創】路遙故裡行
    我在小石凳上坐了下來,默默地凝視著路遙的雕像。我是通過《在困難的日子裡》《人生》《平凡的世界》一步步知道路遙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就不必說了,那種幾億人議論一部電影、幾億人收聽一部小說的場景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恐怕是空前絕後的。單是《在困難的日子裡》就極大地震撼過我的心靈。路遙對於飢餓、寒冷的描寫和對農村孩子初到城裡時自卑心理的刻畫剖析電擊般地觸動過我。
  • 《平凡的世界》出版30多年後,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讀路遙?
    路遙高興極了。他對王天樂說,用筆,我一定能吃飽飯,我一定要把肉吃夠,我一定要第一次穿到褲頭。「他想知道饃和肉能不能讓人吃夠,穿褲頭和穿線褲睡覺是一種什麼感覺。」 這是他萌動「靠雙手改變生活」「要有尊嚴的活下去」想法的初衷。那一年他18歲。
  • 漫畫《平凡的世界》作者憶路遙:他是一個強人
    隨著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的熱播,與路遙及小說《平凡的世界》有關的故事漸次躍入人們眼帘。日前,華商報記者採訪了24年前曾用656幅漫畫「重現」這部鴻篇巨製的「陝北後生」——不久前才以所繪法文版連環畫《白鹿原》在歐洲「火」了一陣的李志武。  見第一面 路遙就給了「委託」  華商報:李先生你好!
  • 路遙去世前3個月,妻子絕情提離婚,7年後弟弟一句話道出原委!
    1992年,路遙、林達這兩個曾經恩愛的人正式離婚,林達不顧病中的路遙,帶著女兒回了北京。幾個月後,路遙病逝,他到死都沒明白「我老婆怎麼就跑了呢」。七年後路遙親弟弟說出了導致他們婚姻破裂的原因:「不怪嫂子!」
  • 用生命寫作的路遙,改變了多少人的人生?馬雲說:我也得努力一下
    在中國文學史上,路遙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影響力極大。從1984年開始寫《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一直寫到1988年把第三部寫完,路遙可以說是窮盡心血。在《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遙已經創作出了反響極大的小說作品《人生》。
  • 路遙臨死前與妻子離婚,7年後路遙弟弟說出實情:這事不怪嫂子
    翻開中國當代的文學史,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是一個繞不開的豐碑。路遙一生過的苦難,在他臨死之前,妻子堅決提出跟路遙離婚。在這種苦難交加的環境中,路遙還是創作出了偉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平凡世界中,路遙苦難的成長1949年的冬天,路遙出生在陝北的一個農村裡,上學的時候老師為他取名為王衛國。而路遙是他後來的筆名。
  • 路遙臨死前妻子堅決離婚,7年後路遙弟弟說出實情:這事不怪嫂子
    翻開中國當代的文學史,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是一個繞不開的豐碑。路遙一生過的苦難,在他臨死之前,妻子堅決提出跟路遙離婚。在這種苦難交加的環境中,路遙還是創作出了偉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路遙臨死前妻子堅決離婚,7年後路遙弟弟說出實情:這事不怪嫂子7年後,路遙的親弟弟王天樂說出了事情:這事不怪嫂子。他說:「作為一個女人,當作家的夫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天下女子就是找農民當丈夫,也不找作家。」
  • 路遙為何讓孫少安拋棄大學生青梅娶文盲,因為痛恨自己的高知妻子
    生命之中最後的日子,路遙一遍遍回憶起成名前的貧窮日子,好友前來探望,他總是止不住流淚,痛恨自己的高知妻子:"我那老婆怎就跑了呀!"看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定會被故事之中的愛情所感動,他作品之中的愛情模式大多是富家姑娘和貧困小子的理想模式,但就算是在書中也大多難以實現,很難有皆大歡喜的結局。
  • 路遙與《平凡的世界》(原創)
    1988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並於1991年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吳律師通過閱讀《平凡的世界》和《路遙傳》,發現《平凡的世界》有很重的路遙的影子和其個人經歷感受,於是吳律師試圖從描寫的孫少安、孫少平兄弟的苦與愛來窺探路遙的內心世界。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