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路遙和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即便是沒有讀過這本書,也一定知道這本書和他的作者響噹噹的名號。最近兩年這本書經過時光的洗禮又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作者路遙的貧苦經歷和這部作品貼合人心的社會題材讓這本書又一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連飯都不會做的路遙,憑什麼寫出《平凡的世界》?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背後的故事,眾所周知。路遙可以算得上是有史以來過得最窮最慘的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這個來自陝北的農民小夥自小就稱得上一個「家境貧寒」。即便是用生命寫出了驚豔世人的著作也沒辦法改變自己貧困的處境,就連去北京領茅盾文學獎的路費都拿不出來。當時路遙沒有路費去領獎,弟弟王天樂給他借來了錢,路遙卻罵了一句:「日他媽的文學!」
你可知道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文人,為什麼會爆粗口?其實對很多中國近現代的作家來說,文學創作都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不像我們現在國泰民安重視文化教育。當時的國家正處於發展階段,許多人連吃飯都成問題。
這樣的大環境對於當時的文學創作是非常不友好的。數不勝數的知名作家都在當時因為沒錢吃飯、沒錢看病過著貧苦的生活。但偏偏又湧現出了像路遙這樣不畏時艱堅持創作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讓這本《平凡的世界》變得不再平凡。蔣方舟就曾在自己供職的《新周刊》中發表長文,說「人民作家」路遙,是「最後一位文學的殉道者」。
曾經有一個網站推出了一項調查,在「你認為最具悲劇性的當代作家」這個問題上,78%的票給了路遙;「對你人生影響最大的當代作家」此選項,89%的讀者還是投給了路遙;而最後一個選擇,「你認為誰堪稱當代最傑出作家」,依然有72%的網民選擇了路遙。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最感謝的並不是老婆,而是弟弟王天樂
說到路遙的胞弟王天樂,那就不得不說起他為這本書所做出的貢獻。在路遙最窮的時候弟弟東拼西湊為他借錢,最病重的時候弟弟忙前忙後悉心照料。就連死後也是弟弟親自打理一切後事。
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後,路遙就在書的扉頁寫上:謹以此書,獻給我的弟弟王天樂。
遭到王天樂堅決反對,他說:「我絕不會跟上你出這受罪的名。如果你這一寫,我在這個世界上就活不成了。人家一看,路遙的弟弟跟上他哥也想出名,我才不做這種好看而易碎的花瓶。」路遙說:那我再想一想。
最後就寫成: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王天樂的理想很小,不想出名,不想當官,最大的願望是努力工作,讓自己的父親因他而活得光輝燦爛,這個理想簡單而充實。
所以其實王天樂就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孫少平的原型。
其實路遙為什麼留下的更多的是積極的作用
馬雲在第一次高考落榜後,曾經一度很消沉,他說:「18歲時,我是登三輪車的零工,是路遙的小說改變了我。」
就連SOHO創始人潘石屹也說:「路遙《平凡的世界》我看了7遍,每次讀的時候都是我最困難的時候,他給我很多力量,尤其是愛的力量,我感覺路遙就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的知己;他永遠活著,並且活得很健康。」
更有最近大火的小花佟麗婭也說這本書帶給她很大的觸動:「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
《平凡的世界》以農村人孫玉厚一家為主線,講述了在當時孫家兄弟及知情們命運的交錯,展現了時代變遷中傳統與理想、交織著激情與溫情,純淨而深沉。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這本書那麼我強烈建議你去閱讀一下,很多人之所以推崇這本書就是因為在孫少安孫少平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路遙給一些平凡的人帶來了希望,勇氣和光亮是不能夠忽略的,他讓我們知道我們是誰可以走到多遠。
只要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到全套書籍,全套三本,平均每本只需要一頓午飯錢,千萬不要錯過這本經典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