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將戚繼光,為什麼北上鎮守邊疆後就碌碌無功了呢?

2021-01-08 博雅歷史社

在整個明朝,東南沿海的倭寇之患,在明朝中央眼裡遠不如北方邊患重要。所以隆慶元年,讓戚繼光訓練北方薊門一帶的士兵,本身就是對戚繼光的重視與嘉獎。隨後戚繼光被任命為神機營副將,負責訓練從遼、薊一帶募集來的三萬步兵以及從浙江招募來的三千南方士兵。東南平倭結束後,戚繼光調任薊鎮防禦北虜。當時長城一線的駐軍紀律松馳,作風很差。戚繼光見難以馴服,就奏請調原「戚家軍」的一支浙江兵北上。

戚繼光在北方做的事,也不僅僅是練兵而後升官這麼簡單,他還修了長城,而且是明朝中後期最大規模的修築,戚繼光在修長城過程中,依據「因地制宜,用險制塞」的建築思想,山勢低矮處,加高城牆;山勢高峻處,修建敵樓,個別地方加修障牆、支牆、擋馬牆,全部為磚石結構或磚石木結構,使這段長城設施完備、構築牢固、布局嚴謹、可攻可守。而今,障牆、文字磚、擋馬牆,被譽為金山嶺長城的「三絕」。

明軍在北方也不是一味防守,而是有攻有守,守的差事交給戚繼光,攻的活兒則交給了李成梁,因此李成梁的戰功比戚繼光要多。這不是戚繼光不如李成梁,而是戚繼光所管防區薊門的特殊位置造成的。薊門離北京太近,不能犯險,所以張居正給薊門規定的戰略任務是:「在他鎮能以殺賊為功,此地以賊不入為功。沒有上峰指示,戚繼光不能越過長城進攻,如果敵人不主動來犯,他根本撈不著仗打,哪裡去搞戰績呢。

戚繼光的貢獻不僅在於他的戰績和他取得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其實還是一個勇於改革,重視創新的軍事改革家。為了對付東南的倭寇,他改變了以前的方陣,結合東南地區倭寇作戰的特點,創立了鴛鴦陣。即使他死後,鴛鴦陣照樣可以在萬曆朝鮮之戰中發揮作用。

相關焦點

  • 美人遲暮,英雄黃昏,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晚年為什麼抑鬱而終?
    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創下多次輝煌戰役,為什麼晚年卻比較悽涼?說起明代最強的步兵部隊,非戚家軍莫屬,從浙江到福建,從抗倭到守備薊門,大小戰鬥數百次,無一敗績。其靈魂人物戚繼光無疑是戚家軍的靈魂人物,也是著名的抗倭英雄。不論進攻還是防守,戚繼光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而在戚繼光晚年,卻沒有衣錦還鄉,也沒有封妻蔭子,最終抑鬱而終。
  • 抗倭名將胡宗憲與戚繼光迥異的人生結局
    如今,說起明朝的抗倭英雄,大家耳熟能詳的大概有兩位:戚繼光、俞大猷,這是大部分中國人在中學歷史中都能了解到的常識,特別是戚繼光,是與文天祥、嶽飛齊名的民族英雄,不過近年來,嶽飛已經有了一些爭議,某些學者非要說嶽飛對抗的是女真的金國政權,不能算民族英雄,會影響民族團結。
  • 同樣是抗倭名將,為何戚繼光被尊為民族英雄,俞大猷卻無人問津?
    提到明代著名的抗倭將領,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戚繼光吧!誠然,戚繼光帶領戚家軍立下戰功無數,東南沿海一帶也正是在他的保衛下才能免受倭寇侵犯,被稱為民族英雄實至名歸。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俞大猷呢?當年的他與戚繼光合稱為「俞龍戚虎」,帶兵作戰的本領比戚繼光還略高一籌,可讓人深感不解的是,戚繼光享譽無數,俞大猷的事跡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何?說句實在話,如果論戰功,俞大猷的功績可是戚繼光比不上的,雖說俞大猷一生沒做過大將軍,但他可是從嘉靖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一直奔赴在抗倭前線的人,手下也有一支驍勇善戰的「俞家軍」。
  • 同為抗倭名將,為何戚繼光被稱為民族英雄,胡宗憲卻很少有人提及
    但是,真實歷史上抗擊倭寇的最大功勞應該不屬於戚繼光,而屬於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胡宗憲。我為什麼會這麼說,是因為戚繼光雖然在抗擊倭寇的過程中功勞巨大,但是實際上的總指揮權並不是在戚繼光手裡,而是在胡宗憲的手中。胡宗憲當時官至浙江巡撫,後來升至總督,整個東南沿海一帶的總指揮官,而戚繼光,俞大猷這些抗擊倭寇的名將都是胡宗憲的部下,基本都是胡宗憲提拔上來。
  • 明朝抗倭名將胡宗憲:功勳不輸戚繼光,為何後人很少知道
    我為什麼會這麼說,是因為戚繼光雖然在抗擊倭寇的過程中功勞巨大,但是實際上的總指揮權並不是在戚繼光手裡,而是在胡宗憲的手中。胡宗憲當時官至浙江巡撫,後來升至總督,整個東南沿海一帶的總指揮官,而戚繼光,俞大猷這些抗擊倭寇的名將都是胡宗憲的部下,基本都是胡宗憲提拔上來。可以這麼說胡宗憲是戚繼光的頂頭上司。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晚年,成了名將,可晚年悽涼
    戚繼光,明朝一代抗倭名將,他戰功顯赫,天下聞名,擁有著舉世無雙的成就。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到了晚年卻十分悽涼。所以這位名將到底有多悽慘呢?背後又有著什麼辛酸血淚?今天就來說一下,我們的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生活。
  • 抗倭名將戚繼光,老年時財產被妻子捲走,買藥錢都沒有孤獨病死
    說到明朝的抗倭名將,腦子裡一定會出現一個人——戚繼光,他是明朝的一代武將,也是讓倭寇害怕的存在。他的名字威震天下,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晚景卻十分悽慘,抓藥錢也沒有,最後因病死去。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民族英雄戚繼光這一生的大起大落。
  • 明朝一代名將戚繼光真的懼內嗎?他的妻子雖剛烈,卻非蠻橫無理
    戚繼光,字元敬,是明朝名將,著名的軍事家。本來作為將軍應該是很有魄力的,無奈作為一代名將的戚繼光卻是很懼內。當然戚繼光雖怕老婆,卻也愛老婆,這是事實。有一部影視劇作品名叫《抗倭英雄戚繼光》,講的就是明朝名將戚繼光抗擊倭寇的故事,影視劇中的他娶了一個悍妻,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他養成了非凡的耐性,後來在他努力下,創新兵器、訓練戚家軍,最終取得抗倭的勝利。當然這是影視劇中戚繼光的形象,下面就讓我們來簡單地看一下歷史上的戚繼光吧!
  • 馬未都收藏戚家刀:抗倭名將戚繼光的刀原來是仿製日本腰刀?
    如今我們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兵器中,比較典型一類是歷經明清時代的" ",這是一種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研製出來的仿製日本腰刀,這種存世的武器,也被名家馬未都收藏過一把,這種裝備在戚家軍的手上如有神助。 在中日兩軍短兵相交的時候,發揮了極大的優勢,最終幫助國家守住了疆土。
  • 他也是抗倭名將,功績比戚繼光還大,為何人們只知戚繼光不知此人
    說到做到,他來到浙江後,整肅軍紀,訓練士兵,在短時間內打造了一支強有力的軍隊,為了重金犒賞士兵,甚至不惜貪扣軍餉。而這也是胡宗憲被人詬病的地方。胡宗憲之前,朝廷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抗倭,結局都是失敗,胡宗憲仔細分析情況後,決定不走之前的戰略老路。他發現真正可作為敵人的只有倭寇首領—汪直和徐海,這二人機敏狡猾,根基深厚,只要撼動了他們,其餘鼠輩自然四散。
  • 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抗倭名將胡宗憲何以落得自殺的下場?
    《大明王朝》胡宗憲 三、東南抗倭 其實胡宗憲以前,嘉靖二十七年、二十八年,總督浙閩的抗倭名將朱紈已經痛擊過倭寇
  • 明朝名將戚繼光,為何將兒子就地正法,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
    「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說出這句話的就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民族英雄,他為何要不顧別人的求情,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背後的原因。然而當倭寇已經逼近城門之時,一介文官出身的戚繼光拿起了刀劍,搖身一變成為了朝廷的武力幹將,從此踏上了抗倭之路。抗倭大戰戚繼光小的時候家裡很窮,但是他十分好學,很小就可以熟讀儒經和史籍。
  • 平海衛大捷:明朝三大抗倭名將聯手,2300倭寇灰飛煙滅!
    再次大規模進犯,福建抗倭形勢再度嚴峻。與此同時,朝廷出現人事巨變。內閣首輔嚴嵩倒臺,依附於嚴嵩的直浙總督胡宗憲被列入「嚴黨」名單,遭罷官。趙炳然出任浙江巡撫後,得知戚繼光一直得到胡宗憲的鼎力支持,就把他視為胡宗憲心腹,不僅處處掣肘,而且還找藉口奪走他的兵權。
  • 一代抗倭銘名將,被百姓感念的「俞佛」,一生命運多舛
    提及抗倭英雄,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戚繼光,俞大猷只是作為陪襯而已。其實,在那抗擊倭寇的艱難歲月,「世言繼光如虎,大猷如龍」,俞大猷不僅與戚繼光並列,甚至還在戚繼光之上。龍吟虎嘯,雄風獵獵,為由盛轉衰的明朝中晚期,注入了一股強悍的活力。
  • 訪故居|張鈇,前所古城的抗倭名將
    許多台州人都知道,幾百年前,戚繼光在台州抗擊倭寇,功勳卓越,卻鮮有人知道,當年名震溫、處(今溫州、麗水)的抗倭名將張鈇就出生、成長在前所古城裡。近日,由椒江俞國江先生帶路,帶我們了解抗倭名將張鈇的故居及他的身世故事。
  • 戚繼光晚年罷官免職,妻子捲走財產回娘家,悽慘結局原因是為何?
    戚繼光的晚年不只感傷,還悽慘。政治上沒了前途,家庭中沒了妻子,重病纏身,孤獨而亡。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結局?只能說戚繼光的一生成也張居正,敗也張居正。若論中國古代名將,戚繼光絕對名列其中。那時的戚繼光,轉戰於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各地,令倭寇聞風喪膽!自元代到明朝200多年的東南沿海倭患,正是在戚繼光手裡,才得到了最後的終結。而戚繼光,也因此成為了讓後世敬仰的抗倭英雄。平定東南倭患後,戚繼光轉而被調往北方長城的薊門,防禦蒙古的侵襲。
  • 抗倭名將墓被意外挖出,本以為墓中寒酸至極,卻挖出22件一級文物
    說起明代的抗倭名將,大家自然首先想到的是戚繼光,其實除了戚繼光之外,明代還有其他的抗倭將領,比如比戚繼光戰績還輝煌的俞大猷,另外還有一個人可能大家也不知道,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王士琦。
  • 名人故事:戚繼光誦經超度士兵
    臨海古城內抗倭名將戚繼光塑像(圖片來源:資料圖片)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居士,是定遠(今屬安徽)人,另一說則是山東蓬萊人。嘉靖年間,戚繼光世襲受職登州衛指揮僉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調浙江充參軍,召募金華、義烏兵三千,以鎮守三江(即太湖下遊的吳淞江、東江、婁江),教以戰法,數敗倭寇,當時人稱為「戚家軍」。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戚繼光奉命去支援,大獲全勝。
  • 胡宗憲的抗倭功勞不亞於戚繼光,為何最終冤死獄中,幾乎被遺忘?
    胡宗憲,嘉靖年間的抗倭第一功臣,被後世熟知的戚繼光等人,皆是他的手下。但可惜後來,人們只記住了戚繼光,胡宗憲被遺忘了。只因在胡宗憲的身上有一個標籤:嚴嵩黨羽。而戚繼光後來追隨了張居正——其實,道理有時候就這麼簡單,不需要人們多說一個字。
  • 他是明朝抗倭名將 訓練出當時世界最強王牌軍隊 令倭寇聞風喪膽
    他是明朝抗倭名將 訓練出當時世界最強王牌軍隊 令倭寇聞風喪膽 封侯非我意 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 一位讓明朝倭寇聞風喪膽的民族英雄 他掃倭寇 抗蒙古 衛北疆 一生經歷百餘戰 殺敵十數萬 將一群農民和礦工訓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