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被拖延症支配是怎樣一種感受?#
拖著不寫作業,拖著不交稿,拖著不去跑步,現在不想做明天再說吧,下次一定一定早點準備……總之,不到最後一刻,休想看到他們廢寢忘食的模樣,真的是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把拖延發揮到了極致,扎心又真實!
「交時火葬場」
「等下再寫吧」這是我每一次看到作業的內心第一真實想法。周一周二輕輕鬆鬆,周三周四晃晃悠悠,周五周六有點焦慮,等到周天瘋狂拼命。於是,本該有一個周的充足準備時間,對我而言,可利用的只有最後一天。眼看交作業的截止時間一步步臨近,這個還沒做完,另一個開始催了,趕忙翻開另一本書,怎麼這麼多?那算了,逐漸失去自我的控制。
一邊心裡發虛地數著時間刷著手機一邊盲目自信的相信路有轉機自己能補完。再刷五分鐘抖音,再看一分鐘微博。面對這成堆的作業,火急火燎的補救。
「明天是哪一天」
酒足飯飽後,一上秤,我傻了。又在心裡暗暗發誓:明天少吃點,明天必須跑步,明天開始正式施行減肥計劃,不喝奶茶不吃蛋糕。可是明天來了,依舊控制不住自己不爭氣的嘴,見到美食就兩眼放光,禁不住誘惑又嘗了一口。帶著滿滿的罪惡感想著:歇會不撐了跑會步,然後打開抖音,刷著刷著就晚上了。
就這樣,無數個藉口,無數個明天,我的減肥大業又在熱血沸騰的時候偃旗息鼓、毫無動靜。
「立flag第一名」
每天晚上睡前,我都有在手機備忘錄給自己列出明天詳細計劃的習慣,但說實話,真正落到實處的五隻指頭都能數得過來。例如什麼時候準備匯報PPT,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記單詞刷真題,什麼時候跑步,什麼時候練習編輯,剛開始還三分鐘熱度完成一點,然後驕傲地在to do list前面打上大大的對號,然後就沒有後續的行為驅動了,就這樣在一個死循環裡,不斷規劃著,不斷拖延著。
「考試發奮怪癖」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一學期都未曾翻過的書,期末考試前一周可以複習完,而且是在所有科目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不得不佩服自己的超能力和臨時抱佛腳的怪癖。更搞笑的是,每到考前複習階段,學校裡的圖書館和宿舍樓的自習室絕對是人爆滿,座位都搶不上,是因為大家太愛學習了嗎?可平時它們都是空的好嗎?
以上現象,統稱為拖延症,從醫學角度來解釋,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當代年輕人似乎這種狀況更加嚴重,但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並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好像有很多事情要做越積越多,而要趕到最後一刻交作業、交稿件、交作品、交工作。
那麼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在作祟?我們又需要怎樣克服拖延症,早日讓自己的學習生活步入正軌呢?
其實說到底,我們缺少的不是成功的要領,而是不敢嘗試作出自己的改變,讓自己每天主動積極充實一點!
1. 制定一個目標 ,在每段時間點做完一件事,給自己一些獎勵,這樣慢慢下來,我不信你做不到自律。
⒉多進行正向心理暗示,每當想要拖延時,告訴自己你可以的,你離成功只差一步,做好每一件事,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⒊讓時間觀念好的朋友來監督自己,適當進行提醒自己,讓自己每天都有好心情,不被「拖延症」所困擾。
手機屏幕前的你是一位拖延症患者嗎?
如果是,希望你勇敢地邁出
「改變自己」的這一步,
在下一個ddl 到來之時,
擁有屬於自己的那份從容!
梅子期待你在評論區分享你對抗拖延的小技巧哦~
【自律給我自由】
文 | 曲鏡璇 閆榕 施婷 田雨薇
曲宗卓瑪 李萍 白家璇
圖 | 圖源網絡
編 | 馬嘉潔
校對 | 李羽 丁子涵
責編 | 董越佳 趙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