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跑就累,肌肉和韌帶拉傷了,小腿還越跑越粗。你有沒有想過,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可能是你錯誤的跑步姿勢!這些錯誤跑姿,你犯過嗎?
01 身體過分前傾
人們在跑步時為了更好地確定前移位置,身體都會自然而然地朝前傾。但有些人在跑得過快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身體過分前傾的現象。這會導致身體重心過度前移,此時,脊椎和膝蓋將受到較大壓力,一方面容易因此失去平衡,還可能讓小腿越跑越粗。
02 手臂僵硬
手臂肌肉過分緊張,就無法更好地將力量集中於腿部輔助自己的步伐,還會加重雙腿受力,影響跑步效果,令人更加疲憊。
03 軀幹扭動
跑步時為了平衡身體,手臂難免會有輕微的擺動,但如果幅度過大、頻率過快,就可能導致肩膀、身體軀幹都一起跟著扭動,這會打亂跑步節奏,影響身體重心,很容易讓人受傷。
04 用力「蹬」地
總有一部分興致高昂的跑者習慣用力蹬地,這難免會加大下落時地面對於膝蓋的衝擊力。這樣跑步,體力消耗很大,很快就會陷入「跑不動」的困境,而且過大的衝擊力還可能會損傷膝蓋,加大肌肉拉傷的可能。
05 步伐過大
有些新手跑者可能會覺得,跑步的步伐越大,起到的鍛鍊效果就越好。但事實並非如此,反之還可能因此消耗更多體力,不利於長時間跑步的節奏控制,而且也容易加大肌肉、韌帶拉傷的可能性。
06 膝關節內扣
膝關節不穩定造成的膝蓋內扣也是一種錯誤跑姿。這會使膝關節內旋,脛骨極易在重力的作用下失控外翻,容易造成韌帶拉傷。
所謂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是效率佳、不必浪費多餘力氣的跑法。除了跑姿看起來很漂亮,還能跑得輕鬆、時間又長。漂亮的姿勢等於沒有多餘的動作,這就是正確的姿勢。正確的跑步姿勢可以鍛鍊腹肌、臀部肌肉等核心肌肉和腿腳部肌肉,如果姿勢不正確,有時除了使大腿和小腿過度發力,甚至還會讓腿部變得特別粗壯,因此培養正確的跑姿很重要。很多女生認為跑步會讓小腿變粗,那麼你們可以看看賽場上的長跑運動員有哪個是小腿粗壯的?
為了更直觀,結合姿勢跑法和個人經驗,下面總結了跑姿中的10個關鍵點,供大家參考。
1、頭部:視線正視前方,頭部不要前探或後縮;
2、肩膀:肩部輕鬆垂放,不要直著肩跑;
3、胸膛:挺起胸膛,身體正直,避免含著胸跑;
4、手臂:手肘彎曲成90 度,遵循「前不露肘,後不露手」的原則,不要左右搖晃擺動;
5、雙手:雙手放鬆握拳,手指輕輕觸碰到手掌即可;
6、軀幹:脊背挺直,保持身體中軸穩定,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過大;
7、髖部:髖部、腰部不要扭動幅度太大,減少受傷機率和能量消耗;
8、膝蓋:腳掌落地時膝關節要略微彎曲,減小骨骼間衝擊;
9、腳踝:保持腳踝放鬆,儘量不要過分外翻或內翻,以免增加受傷風險;
10、腳掌:小步距,高步頻,讓體重迅速轉移到著地的腳。
(轉自:跑者至上)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