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永昌縣融媒體中心 盛世永昌
為了摘掉貧困的「帽子」,她靠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杜絕等靠要,自強不息、勤勞肯幹,依託黨的政策支持,成為了村裡脫貧致富的典範。她就是紅山窯鎮馬家坪村王南莊六社脫貧戶——秦秀霞。
2013年,由於秦秀霞同時要照顧三個孩子讀書,夫妻倆又沒什麼技術,只能在附近打些零工,家裡收入入不敷出。村上了解到情況後,將她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這給秦秀霞一家人帶來了希望。
各種好政策接踵而來,有人幫扶、有人關心、有政策支持,但秦秀霞覺得,做貧困戶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人窮志不能短,國家政策這麼好,她還很年輕,總不能整天坐等國家的救濟。有了政府的幫助,還得靠自己的雙手和努力,才能叩開脫貧致富的大門,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秦秀霞思前想後,覺得只有發展產業,家裡才會有穩定的收入,於是她和丈夫經過商量,兩人放棄了外出打工的想法,毅然決定在家搞養殖。從那時起,她家的生活開始有了變化,一家人的臉上也漸漸有了笑容。
紅山窯鎮馬家坪村村民 秦秀霞:以前我養著3、4頭牛,後來又買了幾頭,現在發展到50頭,感覺已經好得很了,孩子們也已經出去了,我覺得負擔一下就輕了。去年到今年,在五小產業的帶動下,我養了100多隻雞,一隻雞給我補貼了50塊錢,日子就越輕鬆了。
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秦秀霞夫妻倆決定趁著這個好時機,甩開膀子大幹一場,去追求自己朝思暮想的富裕生活,於是他們流轉了300多畝土地種植小麥、大麥。現在,通過養殖和承包土地,秦秀霞一家每年都有9萬多元純收入,不僅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也讓家裡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層樓,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記者:李雪陽
原標題:《【脫貧攻堅面對面】秦秀霞:不等不靠奔向脫貧致富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