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中餐廳點了一道略有酸臭味的菜,德國隊友硬是把菜給退了回去?!

2021-02-27 德國生活報

第二波Lockdown前的最後一個周末,我帶德國隊友老胡去市中心吃中餐。我們已經是這家中餐的常客了,幾乎每周都會光顧。

這家中餐的模式有點像國內的食堂,可以打一小份的菜,對胃口不大,又想要菜品多樣性的女生比較友好,而且味道也挺不錯。

老胡最愛的是他們家的糖醋排骨和口水雞,每次來他都點這兩樣。這世上有一類人,對新的人和事物一開始比較抗拒,但隨著時間就越來越喜歡,捨不得丟棄。仿佛「新鮮感」這個詞對他們天生不奏效。

這一天我們照例進了這家餐廳。飢腸轆轆的我被爆炒大腸吸引了。在我的家鄉有很正宗的大腸面,我有點想家了,就點了一份。

打完了菜,我把菜的那頭對著老胡,米飯對著自己。這是我們倆的默契:互相可以夾對方的菜吃。等我吃飽了,我再把飯的那一頭換過去,這樣他還可以解決我的米飯。

老胡是一個無🍚不歡的德國男子。我記得我們第一次在國內認識,一起約著去吃飯,還沒點菜呢,他就拉著餐廳老闆說:「您好,請先上一碗米飯,大份的,謝謝!」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老胡對別人說中文,而且還是為了一碗米飯。當時,這個要飯的男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說回中餐廳的大腸。那天的所有菜都很好吃,唯獨大腸飄著一股奇怪的酸味兒。老胡本身就不喜歡內臟,而且他的坐姿又直接面對大腸,於是他看大腸的眼神越來越奇怪。

終於,他忍不住向我開口:「這大腸聞著怎麼有點怪怪的?」 

我不信:「哪怪啦,看著這樣子應該味道不錯。

為了證明給他看我點的大腸肯定百裡挑一,我夾起來自信地嘗了一口。哇,不嘗不知道,確實有一點酸臭。我強忍著給咽了下去。

老胡觀察著我,眼神從將信將疑變為了肯定:「你看吧,我就說奇怪。你還想吃嗎?」 

我愁眉苦臉地自認倒黴:「算了算了,不吃了。

「那我們找老闆退回去吧!就和他說味道奇怪,讓他給我們換一個菜。」老胡建議。

「啊?這不好吧!他都打給我了,而且我都吃了誒!」 換菜的想法著實嚇了我一跳。

「那有什麼關係?我們是每周都來的Stammkunden,何況今天這道菜確實不好。」老胡堅定地說。

「不要了吧,這不合中國傳統。點了不好吃,我們一般就放著不吃了,下次不點就行了」,我搖搖頭,嘗試給老胡灌輸下中國的「傳統」。

「那如果你們只是不吃了也不去說,老闆怎麼知道菜哪裡有問題呢?而且可能只是臨時換了廚師,以後再也不點了也未免有點可惜吧。

「他看了沒吃,基本上也就知道了吧。你讓我當面和他說菜不好吃,要換道菜,我說不出口啊!」 我為難又委屈地看著老胡,希望能讓他改變心意。

然而,老胡如果這樣就打退堂鼓了,他也就不是老胡了。

眼見對我說道理沒用,老胡便採取了家長鼓勵兒童走路的口吻:「來,別怕!過來牽著我的手,咱們一塊兒說去!」

「別別別,要說你自己去說,那麼丟臉的事我可不去。」 我冷不丁打了一個寒顫,堅定地就是不肯挪動步子。

老胡嘆了口氣,自己拿著餐盤下了桌,臨走前還問了我「stinkend」用中文怎麼說。

小聲複述幾遍「臭」這個詞之後,他慢慢走向了餐廳老闆。

誠然,我不是一個與他一起「風雨與共」的好妻子,但是,我是個在八卦上面表現優異的奇女子。

於是,我躲在柱子後面,睜大眼睛,豎著耳朵觀察他的「一線戰況」。

(相信土豆粉們也和我一樣)


只見老胡用中文叫住了老闆:「您好,不好意思」。

獲得老闆的注目禮之後,他便開口:「我們點了五個菜,其他的都不錯,就是這個大腸,有點臭,上次來吃不是這樣的,上次的好吃。今天這個不能吃。

老闆抬起眼來看了看他,好像在思考什麼,但一時什麼也沒有說。

老胡不慌不忙,用非常禮貌的口吻提出了「煩人」要求:「您看,您能給我們換一道菜嗎?

老闆又想了一想,這次開口了,問道:「要換哪道菜?

老胡一看,成功了,超開心地朝著我的方向大喊:「老婆,你想換什麼菜呀?

退居二線的我哪料到竟然被cue,一下子面紅耳赤,想鑽到地縫兒裡去。為了不受老闆的注目禮,我低下頭,悄咪咪地變聲男低音:「換麻婆豆腐~」

不一會兒,老胡就拿著一碗慢慢的麻婆豆腐屁顛屁顛回來了,我一邊喜滋滋地夾著老胡勤勞的果實,一邊又不禁恨自己太慫,禁不得事。

回家之後和我媽視頻,忍不住把這件事描述給她聽。我先沒有說老胡的做法,而是問她:「如果是你,拿到了一份自己覺得不好吃的菜,會怎麼做?

我娘不假思索:「不吃了!」 嗯,果然是親娘。

接著,我告訴了她老胡的做法,她哈哈大笑,轉身考了老胡一道題:「在中國,一般大家只會在一種情況下要求換菜,你猜是哪一種呢?

老胡摸了摸他那顆不太茂盛的頭:「是上錯菜的情況下嗎?

我娘:「這種也算,但是還有一種很常見的。

老胡:「不知道哎。

她:「就是發現菜裡有蟲的時候。這個情況,不管吃到什麼程度,客戶一般會選擇叫服務員。但是,菜的口味不好吃,我們是不太會要求換菜的。

老胡:「對,我知道。但是大腸酸臭,可能裡面有粑粑,這個不比蟲還嚴重了嗎?

後面的討論我就沒有在場了,讓他們二人繼續battle。

這件事,雖然只有芝麻點大,但是過了幾個星期還是烙印在我的腦子裡。

今天把它寫出來,不單是給各位看官撒一包生活的甜蜜醬,更是從另一個角度對咱們文化和習慣的思考。

我知道,老胡不是尋常德國人,不能代表德國。但是它對我還是一種文化衝擊,它讓我意識到:

一件事,我們下意識地決定做還是不做,都是受社會文化的影響。如果別人要問為什麼,可能一瞬間也未必答得上來。

所以,各位土豆粉們,如果是你們,遇到同樣的情況,會不會去要求「換菜」呢?

 往期推薦 

🔗

轉給你身邊的小夥伴們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家中來客人,有一道肉菜,客人點名要菜譜,回去要再做一頓過把癮
    家中來客人,有一道肉菜,客人點名要菜譜,回去要再做一頓。大家好,我是歡歡,熱愛下廚,喜歡把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祝大家健康快樂每一天。親戚朋友難得來家裡一次,理應當好酒好菜招待,今天小舅子和舅媽來我家了,我心情特激動,一時想不出買什麼菜來招待遠道而來的舅舅舅媽,我列好清單,青菜,清蒸魚,釀豆腐,蒜苗回鍋肉,肉丸湯。就這幾道菜,忙活了一上午,終於吃飯了,一家人吃得很歡,我發現舅媽別的菜她都不喜歡,她偏偏喜歡上我做的蒜苗回鍋肉。向我要菜譜,回去也要做一道。
  • 《中餐廳4》要是沒有趙麗穎扒拉菜……
    多大點事啊至於網友這麼一通吵,是能吵出結論還是能吵到大家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都不能,那有這功夫不如去吃頓冒菜爽一爽。 【本文值班主任:瘦瘦蛙】 在張亮和黃曉明的接連發聲下我特意去《中餐廳4》裡找了大名鼎鼎的「趙麗穎扒拉菜」片段,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最後終於捕捉到這短短的三四秒。
  • 德國最硬的菜,是東北菜?
    我雖然不是廚師,但也見得多了,我不禁捫心自問:德國菜真的是歐洲的東北菜嗎?下面就讓我們把兩個菜系中常見的菜品拉出來走兩步。如果讓我選出一道最有代表性的東北菜,我投味重量大、菜肉雙全的「大豐收」一票。沙口的土豆、焦香的油豆角和粘軟的苞米,經過長時間燉煮,被肉汁浸透,排骨又帶著蔬菜的鮮甜,二者相得益彰,一口下去唇齒留香。
  • 韃靼:一道讓人望而卻步的生食菜
    有一道生食菜讓人們都對它望而卻步,但很多人品嘗過後都為了它放棄了牛排。這,就是韃靼牛肉。這是一道20世紀初在法國流行開來後來經歐洲傳播到亞洲和中東等地的生肉食料理,很多人對它望而卻步,但它的美味已經超越時代。
  • 為什麼德國菜被稱為歐洲的東北菜?
    讓人誤會的不光是霍真普洛茲老爺,還有德國總理默克爾。2016年,默克爾到訪瀋陽的時候,一個人幹掉兩份酸菜白肉。這德國人怎麼整得跟東北人一樣,這麼愛吃酸菜呢?酸菜,德國國菜提起德國菜,很多人印象裡就是烤豬肘、香腸,份量還特別足。
  • 麗江八大特色菜,最後一道名字奇特
    你知道旅遊資源豐富的麗江有哪些特色菜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1 臘排骨火鍋臘排骨火鍋是納西名菜三疊水的第三疊熱烈疊中的一道主菜,也是麗江傳統名菜,屬於滇菜,是納西人招待最尊貴客人的菜餚。臘排骨火鍋使用秘制的臘排骨,經過酒、白糖、香料等配料醃製,清燉至軟爛但不能離骨,溢出香噴噴的排骨味。
  • 入門級德國菜指南(下)
    德國菜是否有具體的存在?還是說,它不過是各種外幫菜的集合以及一堆陳詞濫調?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們學到了如何區分豬肘子的兩種說法Hachse和Eisbein,土豆如何成了德國菜的定式,以及為什麼煎肉排要裹上面糊。今天,我們將更加深入地了解德國飲食的奇妙世界。
  • 雲南菜|妳很菜,但很野.
    萬能辣椒粉伴著水果吃,尤其在夏天的保山西雙版納等地區,芒果在不完全熟透時摘下,酸酸的略甜,伴著辣椒粉,那滋味,好似青春期的野蠻女友一般。萬能辣椒粉還可以蘸著土豆吃、青菜吃、蘑菇吃、豆腐吃,甚至有些雲南學生出去外省念書,還可以就著米飯吃,單吃。辣椒還可以自成一道菜,將紅的綠的辣椒烤熟,撕碎拌上香菜、小米辣等佐料,菜名叫「鬼火綠」,意思為生氣得不得了,可想這道菜的爽口勁爆。
  • 劉宇寧以一己之力提高出菜速度,成中餐廳全能員工
    最近中餐廳號郵輪行駛到了嶽陽這個港口,同時節目組也請來了劉宇寧作為飛行嘉賓,和其他中餐廳的合伙人們一同進行接下來的營業。 有著餐廳工作經驗的劉宇寧工作起來非常得心應手,別看是剛剛加入中餐廳的新人,劉宇寧剛剛加入後廚後就身兼數職,也被觀眾們稱之為「全能員工」。
  • 為什麼北京菜不好吃?
    前兩天有個江蘇的朋友來北京點名要吃地道北京菜有朋自遠方來,自然要好好招待一下去北京菜館點了幾道北京菜
  • 渠縣一道菜:上了央視!
    點視頻查看內容哦— 視 頻 —三匯水八塊渠縣人愛叫雞八塊屬於渠縣人餐桌宴席上少不了的一道美味更是咱們三匯的名小吃三中這兒的鍋盔攤開了至少有十幾年了,每次回去在排隊,和成都的鍋盔不一樣,我們是用白面,中間是椒鹽放進土灶中用炭火烤。
  • 東北鍋包肉,一道有聲音的菜丨壹讀精選
    流傳於東北三省西安事變以前,東三省是張氏家族的天下,道臺府的很多菜都屬于禁菜、私菜。1911年萬國鼠疫研究會後,鄭興文一會成名,鍋包肉被廣為所知。日本侵佔黑龍江後,張學良對東北部分地區控制漸松,一些民間工藝和美食菜譜慢慢外流,鍋包肉也開始在哈爾濱以外地區流傳。
  • 《中餐廳》趙麗穎不幹活?扒拉菜?這都是剪輯的鍋
    近日,有網友發現在《中餐廳》播出鏡頭中,有一幕是趙麗穎在吃飯的時候一直用筷子「扒拉菜」,不少網友覺得趙麗穎在餐桌上「扒拉菜」是很不禮貌的行為,認為她的舉止有些欠妥,趙麗穎也因此事備受爭議。除此以外,在最新一期節目中,《中餐廳》正式開始營業,大家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在營業過後大家也都拖著疲憊的身子在廚房裡洗碗、收拾衛生。然而在正片裡趙麗穎幹活的畫面卻極少,這不免讓人誤會她是不是沒怎麼幹活?
  • 德國總廚沒有回上海,但他正在遠程「遙控」一道中式新菜的研發
    在長寧、閔行交界處的虹梅南路,有一條老牌異國美食風情街——「老外街」。短短480米長的小街上,集聚著17國風味餐廳、酒吧。隨著首屆上海夜生活節的啟動,最近,不少洋餐廳特意推出一些本土化新菜,吸引更多本地消費者,「老外街」上也迎來了久違的「煙火氣」。希臘餐廳在「老外街」上已經經營了十多年,老闆和總廚都是希臘人。
  • 各省市最出名的一道代表菜,有你家鄉的嗎?
    經過歷代廚師的改進,此菜已達到了比較完善的程度,由於山西「過油肉」從選料到刀工,從醃浸到烹製,特別是在調味料的運用上,都有它的獨到之處,明顯體現了山西地方風味特色。山西人好吃醋,對醋的炒用在烹調中很有講究,此菜的用醋方法便是一例。此菜成菜要求:色澤金黃鮮豔,味道鹹鮮聞有醋意,質感外軟裡嫩,汁芡適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 永州血鴨是一道什麼菜?差點看哭~
    永州血鴨到底是一道什麼菜?首先,永州血鴨是一道「大菜」、「硬菜」。寧遠有句古話:一隻鴨待一桌客,意思是說,家裡來再多的客,只要席上有一隻血鴨,再配幾個農家素菜,基本上就可以很體面地招待好。永州血鴨到底是一道什麼菜?我覺得,它還是一道「平民菜」、「扶貧菜」。在我成長的那個不算小的村子,沒有誰不愛吃血鴨。那時候的農村,還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 八大菜系之一的湖南菜,這些菜有沒有讓你流口水!
    代表菜品有:東安雞、永州血鴨、剁椒魚頭、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牛肉粉,郴州魚粉,腊味合蒸、姊妹糰子 、寧鄉口味蛇、嶽陽姜辣蛇等。有壯腰健腎調理, 貧血調理 ,氣血雙補調理的功效。歷史典故相傳,早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東安人就開始製作醋雞。醋雞改名為東安雞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因清末湘軍悍將,東安人席保田常以此菜宴客而得名;另一說是北伐戰爭勝利後,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在南京設宴待客,席中有醋雞一菜,頗受賓客稱道,客人問及菜名,唐生智覺得原名不雅,靈機一動,說是家鄉東安雞,從此,東安雞之名不脛而走。
  • 民間菜,中國菜的源頭活水
    縱觀中國菜品,堪稱一個龐大的食品家族現有菜品六萬餘種,菜有五萬餘種,點有一萬餘種這些菜品來源渠道眾多,孕育歷史悠久對於這些菜的來龍去脈美食愛好者知為甚少其實,中國菜的主要來源於以下十類菜餚:祭祀菜、宮廷菜、官府菜、商賈菜、寺觀菜養生菜、民族菜、民間菜、外來菜、市肆菜其中,民間菜又是這些菜的源頭活水
  • 各省市最出名的一道代表菜,讓你垂涎欲滴!
    經過歷代廚師的改進,此菜已達到了比較完善的程度,由於山西「過油肉」從選料到刀工,從醃浸到烹製,特別是在調味料的運用上,都有它的獨到之處,明顯體現了山西地方風味特色。山西人好吃醋,對醋的炒用在烹調中很有講究,此菜的用醋方法便是一例。此菜成菜要求:色澤金黃鮮豔,味道鹹鮮聞有醋意,質感外軟裡嫩,汁芡適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 《中餐廳》這道菜,特適合中秋家宴,菜譜我整理好了,收藏備用
    《中餐廳》這道菜,特適合中秋家宴,菜譜我整理好了,收藏備用!圖文/甜媽美食日記中秋月餅節即將到來,中秋家宴菜譜你準備好了嗎?可能很多人會說,現在飯店吃這麼方便,還種類豐富,味道多樣,幹嘛還花時間買菜、洗菜、摘菜、備菜自己做呢?不知道是不是我老了,還是我戀家,自打我畢業開始工作,每個節日最期待的就是能跟家人在家下廚做頓美食,然後慢慢地吃慢慢的聊,享受簡單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