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近期,油脂板塊持續走強,棕櫚油主力合約更是以近10%的周漲幅領漲國內商品市場,菜籽油主力合約周漲幅近9%,豆油主力合約周漲幅約6%。事實上,三大油脂的漲勢已經持續近兩個月了,自5月初開始,菜籽油節節走高,自前期6454元/噸的階段性低點一路攀升至8524元/噸的高位,這一波單邊上漲的行情漲幅高達30%。此外,自5月以來,棕櫚油盤面價格同樣上漲近28%,豆油盤面價格上漲幅度約為17%。那麼,油脂板塊持續向上的動能究竟是什麼?未來這種漲勢是否可延續呢?
油脂上演節節高
金信期貨研究院農產品研究主管傅博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從宏觀層面來說,驅動油脂上漲的因素主要是經濟恢復預期帶動的需求恢復預期,貨幣超寬鬆引發的通脹預期。菜油上漲帶動了豆棕油的突破,其內在因素在於油脂之間的替代和價差關係。從配置層面來看,目前油脂的走勢非常強勁,資金優選油脂作為多頭配置,很多其他農產品上的資金都轉到油脂上。
「從基本面來看,近期油脂市場一路上揚,主要是受到供給緊張憂慮和疫情過後需求反彈的驅動,其中菜油表現延續了一貫的強者風範。」五礦經易期貨分析師周方影認為,棕櫚油方面市場題材豐富,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7月份棕櫚油產量可能受到強降雨的影響,同時後疫情時代植物油食用及工業消費邊際好轉,供需一減一增預期為植物油價格帶來支撐。菜油的走勢可以說是「強者恆強」,在國內儲備基本耗盡的情況下,進口受阻及國際菜油低位去庫存,不斷推升菜油價格。
棕櫚油價格自5月開始持續上漲。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劉佳偉認為棕櫚油價格近階段持續上漲主要是由於5月中旬棕櫚油因產地出口好轉、5月產量不佳、原油反彈提振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此外,豆油現貨成交偏好、庫存回升速度低於預期、國內傳言收儲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棕櫚油價格上行。
「本周,因7月初印度尼西亞產量不佳和華南海關增加棕櫚油檢驗指標等因素提振,棕櫚油突破振蕩區間,而馬來西亞前15天產量也不樂觀,棕櫚油期價強勢反彈,帶動油脂市場整體氛圍偏好,菜油、豆油共振上漲。」劉佳偉說。
菜油方面,劉佳偉認為,5月底加拿大法院認定華為副董事長、財務長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對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孟晚舟女士將留在加拿大參加後期的相關聽證,並等待新的審批結果。審理結果發布後,菜油開始補漲,市場開始擔憂中加關係繼續緊張導致菜油現貨供應偏緊,同時國內菜油庫存不斷下降,加之華東地區進口的歐盟非轉菜油中檢驗出轉基因成分導致這批菜油可能被退運,市場不斷強化菜油現貨供應偏緊的預期。
內在邏輯各不同
三大油脂的主要驅動邏輯並不相同。周方影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棕櫚油目前主要邏輯在於產量。「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大棕櫚油生產國7月產量或低於預期,因近期兩國出現的強降雨可能打亂收割進度,甚至有機構預估印尼7月棕櫚油產量可能減少40%。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的食用植物油需求逐步恢復,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生物柴油計劃仍在按部進行。」她說。
「市場對於棕櫚油產量的分歧還是比較大的。」劉佳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從時間點來看,7—9月處於季節性增產周期,但2019年6—10月印尼和馬來西亞均降水不佳,按照降水對產量影響滯後10個月來推算,預計2020年5—9月產量不佳。從近兩個月產量來看,5月棕櫚油產量不佳,6月偏好,7月初產量不樂觀。此外,今年開齋節在5月底而往年是在6月舉行,因此6月工作日增加,雖然上周五MPOB公布的6月產量環比增幅高於預期,但盤面並未作出明顯的反應。此外,7月初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降水偏多影響棕櫚油採摘,導致產量不佳,加之7月前15天馬來出口降幅收窄,也對市場情緒有所提振。
在傅博看來,豆油的價格支撐主要來自於成本上升預期和替代消費增加。「今年國內的豆油供應是非常充足的,過去2個多月,收儲和大集團增加罐裝使得油廠庫存明顯下降,但是這部分『消失的庫存』只是延遲供應而已。」他說。
菜油方面,周方影認為,其「強者恆強」的主要邏輯在於加菜籽進口不暢的情況下,菜油供需緊張局面短期難以緩解。「數據顯示,截至上周兩廣及福建地區菜油庫存26000噸,同比減少73.6%,處於統計年份以來最低位置。國際菜油庫存也在逐年下降,疊加貿易的不確定性,導致菜油進口成本高企。」她說。
「國內菜油供應偏緊且貨權集中,在中加關係維持現狀的情況下,預期供應偏緊將持續,高基差和現貨價格持續上漲拉動期貨上漲。」傅博說。
「過去幾年,菜油倉單幾乎全部來自拋儲菜油,但目前國儲菜油所剩無幾,菜油期貨倉單來源需要轉向進口菜籽壓榨的菜油和進口毛菜油精煉,國產菜籽主要用於壓榨濃香型四級菜油、成本較高、交割不合算,加拿大是我國菜籽及其製品的主要來源國,中加關係緊張導致國內菜籽、菜油自加拿大進口受限,導致國內菜油現貨供應偏緊,並且菜油現貨貨權集中,市場擔憂期貨倉單不足,菜油期貨近月合約持續大幅貼水現貨也導致盤面套保力量較弱、產業資金偏多。」劉佳偉表示。
「魚頭」還是「魚尾」行情?
油脂類期貨已連續上漲近兩個月,漲勢還會繼續嗎?
在周方影看來,趨勢上,棕櫚油減產預期短期無法證偽疊加全球植物油去庫存周期,油脂上方仍有一定空間。「未來行情演繹的關鍵在於棕櫚油市場,目前棕櫚油增產周期已經為市場普遍預期,接下來就是增產周期中的預期與現實博弈。若未來棕櫚油增產不及預期,則價格將延續上漲,若增產幅度超出預期,則價格面臨一定的回調壓力。建議關注ITS及SGS的出口數據及MPOB月度的產銷數據。」她說。
菜油方面,劉佳偉認為,短期現貨供應偏緊的格局難以緩解,但現貨處於「有價無市」狀態,需要重點關注資金動向和政策導向。
「在擠掉虛盤之前菜油行情還將延續,豆棕油表現則會比菜油弱,但是大方向上將跟隨菜油波動。菜油最需要關注的還是中加關係;棕櫚油關注進口利潤是否打開;豆油則關注大豆壓榨利潤和國內庫存壓力情況。另外,建議留意政策和市場情緒,現階段宏觀層面對市場的影響仍然很大。」傅博說。